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两个班语文课,每次作文收上来,往前面一摆,我常觉得它们像两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头,于是我每天埋头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动了上帝,可我面前这两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尽头。最遗憾的是,越是中下等学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
一直思考着如何在两座大山之间解救自我,思考着如何让我的学生能够慎重地牢记自己作文中的弊病,然后欣然改之。曾经也让学生互批过作文,但是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毕竟是学生,缺乏理性的认识和评判能力,所以这种行之无效的方法被我果断地打入冷宫。近来,工作繁忙,看着桌上两座巍峨挺立的大山,只能逼着自己再寻良策,于是有了下面的一堂作文批改课。
本次作文的题目是“快乐一家人”,要求仿照《美丽的西双版纳》(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结构,用小片段的形式成文,要感情真挚,语言有特色,字数不少于600。上课前我大致按照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对他们的座位重新作了调整,然后要求他们前后桌交换作文进行批改,这样学生手里拿到的作文与自己写的作文水平大致相当。接下来我把此次作文批改的具体要求下发给学生。
1.字不少于600,按照要求用小片段的形式构架全文。
2.写三个片段,每个片段的字数大致相当;除三个片段外,有开头和结尾。
3.三个小标题形成系列,字数相等或者有明显的内在联系。
4.全文能紧扣“快乐”,选择的材料基于生活,有一定典型性。
5.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有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有恰当的议论提升主题。
6.语言有特色,能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7.无错别字,无病句,无明显涂改痕迹,卷面整洁。
下发批改要求后,再指导学生一条一条地批下去,并给出具体的分值,如错字一个扣1分,扣完5分为止;病句每句扣2分,扣完5分为止,并把病句改正;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一句加2分,最多加5分等等。最后得出一个具体的分数。学生还必须在作文下面写清楚被扣分或加分的具体原因。
批改结束,挑选学生批出的高分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欣赏。下课后,收齐全班作文,我再逐篇浏览,一则了解此次作文的整体情况,二则检查学生相互批阅的质量。对批阅有明显偏颇的地方予以纠正。
此次作文批改结束后,我有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觉得这节课的作用绝对不仅仅是为我铲平了两座大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此次作文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缺陷有了深刻的印象。得意之余,我对这种学生自我批改作文的方式作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学生写作评改提出的要求是:“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既能体现民主思想,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又能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学生互批作文的优势如下: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准确地记住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意识,由于作文要给同班同学甚至异性同学评改,写得太差太马虎自己会觉得没有面子;相反,写好了如果能被同学推荐为优秀作文就会赢得赞叹,经常被推荐出来就会赢得同龄人的尊敬,所以写作态度都比较端正。这就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评改,变原来的被动听取为主动参与,避免了过去那种只看分数和评语后就了事的现象。
第三,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
第四,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如果创新方法经常调换批阅对象,批阅的人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
第五,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
第六,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且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容易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同时,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
为保作文批改持之以恒,确有成效,作文批改中还应该处理好以下问题:
1.评改形式多样。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学生在新的形式下改评新的作文,便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或学生多人“接力”改,或集体评改、小组评改、或自我评改,或班级互评、好差作文比较评、同档作文对照评,以此调动学生的评改兴趣,使他们一直处于亢奋、跃跃欲试的最佳状态。
2.评改内容突出重点。每篇作文评改应各有侧重,要与该作文的指导要求同步。同样是记叙文,可侧重联想能力的训练,可侧重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侧重审题能力的养成等等,从而达到序列训练的目的。
3.评改内容不拘一格。对一些与众不同的、有见解的文题、内容和闪光段落,均要破格打高分;对于一些作文基础薄弱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情感倾斜,多给予鼓励。
4.评改过程一丝不苟。注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评改态度,从字词句到标点的运用都要认真对待。
5.评改结束及时交流。每一次作文评改后,要尽量选出一些佳作,在全班交流、学习。还可以贴在教室内,或给予奖励。以此让习作者本人和全班同学看到作文互评的成效,让优秀习作者获得成就感。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学生认真写好作文的欲望,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会有极大地提高。
学生评改作文是作文自身规律的要求,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作为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一步提高学生作文的自改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其语言素养。“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让我们在教改的大潮中勇敢搏击,帮助学生炼就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吧。
(作者单位:江阴市临港新城实验学校)
一直思考着如何在两座大山之间解救自我,思考着如何让我的学生能够慎重地牢记自己作文中的弊病,然后欣然改之。曾经也让学生互批过作文,但是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毕竟是学生,缺乏理性的认识和评判能力,所以这种行之无效的方法被我果断地打入冷宫。近来,工作繁忙,看着桌上两座巍峨挺立的大山,只能逼着自己再寻良策,于是有了下面的一堂作文批改课。
本次作文的题目是“快乐一家人”,要求仿照《美丽的西双版纳》(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结构,用小片段的形式成文,要感情真挚,语言有特色,字数不少于600。上课前我大致按照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对他们的座位重新作了调整,然后要求他们前后桌交换作文进行批改,这样学生手里拿到的作文与自己写的作文水平大致相当。接下来我把此次作文批改的具体要求下发给学生。
1.字不少于600,按照要求用小片段的形式构架全文。
2.写三个片段,每个片段的字数大致相当;除三个片段外,有开头和结尾。
3.三个小标题形成系列,字数相等或者有明显的内在联系。
4.全文能紧扣“快乐”,选择的材料基于生活,有一定典型性。
5.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有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有恰当的议论提升主题。
6.语言有特色,能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7.无错别字,无病句,无明显涂改痕迹,卷面整洁。
下发批改要求后,再指导学生一条一条地批下去,并给出具体的分值,如错字一个扣1分,扣完5分为止;病句每句扣2分,扣完5分为止,并把病句改正;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一句加2分,最多加5分等等。最后得出一个具体的分数。学生还必须在作文下面写清楚被扣分或加分的具体原因。
批改结束,挑选学生批出的高分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欣赏。下课后,收齐全班作文,我再逐篇浏览,一则了解此次作文的整体情况,二则检查学生相互批阅的质量。对批阅有明显偏颇的地方予以纠正。
此次作文批改结束后,我有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觉得这节课的作用绝对不仅仅是为我铲平了两座大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此次作文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缺陷有了深刻的印象。得意之余,我对这种学生自我批改作文的方式作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学生写作评改提出的要求是:“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既能体现民主思想,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又能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学生互批作文的优势如下: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准确地记住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意识,由于作文要给同班同学甚至异性同学评改,写得太差太马虎自己会觉得没有面子;相反,写好了如果能被同学推荐为优秀作文就会赢得赞叹,经常被推荐出来就会赢得同龄人的尊敬,所以写作态度都比较端正。这就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评改,变原来的被动听取为主动参与,避免了过去那种只看分数和评语后就了事的现象。
第三,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
第四,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如果创新方法经常调换批阅对象,批阅的人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
第五,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
第六,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且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容易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同时,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
为保作文批改持之以恒,确有成效,作文批改中还应该处理好以下问题:
1.评改形式多样。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学生在新的形式下改评新的作文,便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或学生多人“接力”改,或集体评改、小组评改、或自我评改,或班级互评、好差作文比较评、同档作文对照评,以此调动学生的评改兴趣,使他们一直处于亢奋、跃跃欲试的最佳状态。
2.评改内容突出重点。每篇作文评改应各有侧重,要与该作文的指导要求同步。同样是记叙文,可侧重联想能力的训练,可侧重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侧重审题能力的养成等等,从而达到序列训练的目的。
3.评改内容不拘一格。对一些与众不同的、有见解的文题、内容和闪光段落,均要破格打高分;对于一些作文基础薄弱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情感倾斜,多给予鼓励。
4.评改过程一丝不苟。注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评改态度,从字词句到标点的运用都要认真对待。
5.评改结束及时交流。每一次作文评改后,要尽量选出一些佳作,在全班交流、学习。还可以贴在教室内,或给予奖励。以此让习作者本人和全班同学看到作文互评的成效,让优秀习作者获得成就感。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学生认真写好作文的欲望,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会有极大地提高。
学生评改作文是作文自身规律的要求,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作为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一步提高学生作文的自改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其语言素养。“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让我们在教改的大潮中勇敢搏击,帮助学生炼就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吧。
(作者单位:江阴市临港新城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