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与生物活动的附加作用引起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其变异强度给人类的生存和物质文明建设带来危害时,即构成了自然灾害。当今世界,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与高技术财富的密集发展,城市化,加之人类自身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日趋严重。对此已引起各国领导人与人民的广泛关注,一个国家对于自然的防止与减轻所表现的行为与效能,已成为评价其政府和社会工作与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自然灾害 灾害经济与社会 自然灾害波及效应
一、灾情调研
(一)自然灾害综合调查的意义和内容:1.目的和意义。重大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其与环境破坏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许多重大自然灾害常常诱发一连串的其他灾害,形成灾害链。并且其发生突然,不可预测,无法控制,常常具有剧烈的消极或破坏作用。因此,研究重大自然灾害,无论对于我们自己还是对于整个社会,都有重大意义。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2.主要研究内容:(1)灾害调查的时间尺度和灾害划分标准;(2) 关于单项灾害研究的内容;(3) 关于灾害总体的综合研究。
(二)研究创新点和社会经济效应:1.创新点:(1)全面总结了我国20世纪的自然灾害态势,研究深度从单纯灾害分布规律研究发展到灾害危险性的波及效应问题和预测性灾害风险研究;(2)对我国减灾工作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系统调研,初步评估了我国现有减灾能力;2.推广应用及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在抗灾救灾实践中,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归纳,并构建此种波及效应产生机理的概念模型。此项目关系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减少重大灾害受损程度,降低波及程度,更好的保护大自然。更推动了全世界的进步。
二、灾害经济与灾害社会
(一) 对人民生命安全和生存条件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1900-1949年,中国因地震、洪水、风暴潮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共造成330万人死亡;1949-1980年,不同程度的春荒、疾病、非正常死亡等自然灾害造成48万人死亡;1980-2000年,伴随人口持续增长,受灾人口不断增加,全国平均每年受灾人口3.3亿。综合对比本世纪三个时期,基本特点是,自然灾害不仅受自然条件控制,而且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由于自然灾害的种类不同,强度和频次,各地人口密度,防灾能力不一,所以我国人口受灾程度也有显著的地区差异。
(二)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危害。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灾害十分严重。1949-2000年,全国不同年份农作物受灾程度不已。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危害可归结为两个方面:直接危害——影响农林牧渔等各产业的产品产量和产值,1950——2000年,每年减少粮食10%~20%,减少农林牧渔产值15%~50%;深远影响——减少农民收入,加剧贫困,破坏农业生产资源,削弱农业发展能力。
2.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到2000年城市总数达667个。受自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城市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破坏损失重。
主要灾害为:洪水灾害——受威胁城市546个,占82%
地震灾害——受威胁城市240个,占36%
台风与风暴潮——受威胁城市343个,占52%
地质灾害——受威胁城市139个,占21%
3.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紧急损失通常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如房屋、农场品、工业产品生活用品等)、间接经济损失(指各种生产活动的经济损失和抗灾、救灾费用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一方面随自然灾害活动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总体区域上升趋势。到了20世纪90年代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大幅度上升,年均达1185亿元。
三、综合减灾
面对中国20世纪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和减灾需求,为了保障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打破经济、发展、环境、灾害分割管理和分部门、分类减灾的传统模式,在继续加强采取多种工程性与非工程性减灾措施和途径,发挥社会减灾能力的联合作用和综合效应,以消弱致灾因子。切断灾害链,保护受灾体,增强抗灾能力,达到最大限度减轻灾害直接与间接损失和影响的目的。即需要在我国专业减灾系统的基础上,充分落实和实施减灾规划,建设综合减灾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马宗晋,高庆华.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原国家科委记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编著.-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3
[2]苏桂武,高庆华.自然灾害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与时间尺度问题.自然灾害学报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3]陈颙 史培军.自然灾害.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7
[4]徐德诗.地震应急.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翟秀莲 (1992.10-),女,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20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生.
指导教师:郝妍
【关键词】自然灾害 灾害经济与社会 自然灾害波及效应
一、灾情调研
(一)自然灾害综合调查的意义和内容:1.目的和意义。重大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其与环境破坏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许多重大自然灾害常常诱发一连串的其他灾害,形成灾害链。并且其发生突然,不可预测,无法控制,常常具有剧烈的消极或破坏作用。因此,研究重大自然灾害,无论对于我们自己还是对于整个社会,都有重大意义。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2.主要研究内容:(1)灾害调查的时间尺度和灾害划分标准;(2) 关于单项灾害研究的内容;(3) 关于灾害总体的综合研究。
(二)研究创新点和社会经济效应:1.创新点:(1)全面总结了我国20世纪的自然灾害态势,研究深度从单纯灾害分布规律研究发展到灾害危险性的波及效应问题和预测性灾害风险研究;(2)对我国减灾工作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系统调研,初步评估了我国现有减灾能力;2.推广应用及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在抗灾救灾实践中,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归纳,并构建此种波及效应产生机理的概念模型。此项目关系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减少重大灾害受损程度,降低波及程度,更好的保护大自然。更推动了全世界的进步。
二、灾害经济与灾害社会
(一) 对人民生命安全和生存条件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1900-1949年,中国因地震、洪水、风暴潮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共造成330万人死亡;1949-1980年,不同程度的春荒、疾病、非正常死亡等自然灾害造成48万人死亡;1980-2000年,伴随人口持续增长,受灾人口不断增加,全国平均每年受灾人口3.3亿。综合对比本世纪三个时期,基本特点是,自然灾害不仅受自然条件控制,而且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由于自然灾害的种类不同,强度和频次,各地人口密度,防灾能力不一,所以我国人口受灾程度也有显著的地区差异。
(二)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危害。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灾害十分严重。1949-2000年,全国不同年份农作物受灾程度不已。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危害可归结为两个方面:直接危害——影响农林牧渔等各产业的产品产量和产值,1950——2000年,每年减少粮食10%~20%,减少农林牧渔产值15%~50%;深远影响——减少农民收入,加剧贫困,破坏农业生产资源,削弱农业发展能力。
2.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到2000年城市总数达667个。受自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城市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破坏损失重。
主要灾害为:洪水灾害——受威胁城市546个,占82%
地震灾害——受威胁城市240个,占36%
台风与风暴潮——受威胁城市343个,占52%
地质灾害——受威胁城市139个,占21%
3.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紧急损失通常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如房屋、农场品、工业产品生活用品等)、间接经济损失(指各种生产活动的经济损失和抗灾、救灾费用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一方面随自然灾害活动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总体区域上升趋势。到了20世纪90年代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大幅度上升,年均达1185亿元。
三、综合减灾
面对中国20世纪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和减灾需求,为了保障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打破经济、发展、环境、灾害分割管理和分部门、分类减灾的传统模式,在继续加强采取多种工程性与非工程性减灾措施和途径,发挥社会减灾能力的联合作用和综合效应,以消弱致灾因子。切断灾害链,保护受灾体,增强抗灾能力,达到最大限度减轻灾害直接与间接损失和影响的目的。即需要在我国专业减灾系统的基础上,充分落实和实施减灾规划,建设综合减灾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马宗晋,高庆华.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原国家科委记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编著.-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3
[2]苏桂武,高庆华.自然灾害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与时间尺度问题.自然灾害学报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3]陈颙 史培军.自然灾害.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7
[4]徐德诗.地震应急.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翟秀莲 (1992.10-),女,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20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生.
指导教师:郝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