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背景下计算机教学的审美与生活特性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lan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技术正在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决定性力量,或者如海德格尔所说己经成为现代人的历史命运。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创了教学的新局面,但在它所创造的绚丽多彩的数字化符号世界中,并非处处都洋溢着热情,冷峻的冰原地带仍然存在,依然需要处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教学不断地监控、完善自身,不断地丰富教学的审美性和生活性。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教学;审美性;生活性
  一、计算机教学的审美性
  英国著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还具有至高的美。”中学计算机教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美,有比例美、图形美、对称美、简单美、统一美、奇异美等。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表演”无疑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起了很大的作用。教师通过美的情操,美的语言,美的动作,美的书画去感染学生。
  多媒体介入教学以后,多媒体网络技术以文、声、图、像等形式展示了任何时空都难以超越的领域。计算机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挖掘计算机中的美育因素,充分利用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也要注意以下的问题:每个处于多媒体网络中的个体都可能成为与其它任何个体进行交往的多级主体。但主体性在多媒体网络技术下不是自发形成的,主体完全可能被非主体的数字符号信息所控制、操纵,从而使人盲从于信息,导致技术理性对人性丰富内涵的压抑和凌越。网络确实开辟并增强了人类的民族利益、合作意识等道德观念,但信息价值的多元化取向,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形态,各种问题、评论、观点的同时呈现等使信息的好坏、有用与无用同时并存,导致缺乏判断力的学生难作取舍。社会批判理论家弗洛姆在其《健全的社会》中曾批判现代教育制度:它的目的主要是授予个人在工业化文明中所需要的知识,按照需要的模式塑造他人的性格。这一指责深深地揭露技术社会对教学审美的遗失。审美化仅仅被理解为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塑造过程。以当代人文主义的眼光看,技术从起源上是与人性整个联系在一起的。技术本身诚然是有意义的,但人生的意义却决不应该也决不可能由它来决定。网络文化是一种自我的、个性的文化,因此教学应该摆脱大机器时代教学只关注科技发展需求的片面性,从而关注人生成长过程的知、情、意、行等所有方面,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人。
  二、计算机教学的生活性
  “计算机是锻炼思维的体操”,通过中学计算机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不但如此计算机在其它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广。这一科学论断在这100多年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得以进一步的检验。美国专家道恩斯教授从浩瀚的书海中,选择了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中期出版的16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著,并定名为“改变世界的书”,其中就有10本直接应用了计算机,其它6本也都间接应用了计算机。华罗庚教授于1959年5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大哉,数学之为用》一文做了精辟的阐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方面,无处没有计算机的贡献。”可见,计算机在科学领域、技术领域、经济建设、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提里斯马尔曾说:“这种相互联系的网络,基本上是时空的破坏者,把距离和时空缩小到零。”在这种零距状态中,虚拟世界的交往永远不会有现实世界中面对面的情感碰撞、面对面的行为交流、面对面的心理沟通。“虚拟”永远不会弥合有形世界与信息世界的根本性差异,因此极易使人沉溺于虚幻气氛中而失去真实自我。而教学,对师生来说是重要的生活过程,师生均是以完整的生命体形式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中的,遗忘了生活世界,教学也就会失去方向而陷入一种虚妄的世界。因此,现代教学必须给师生,特别是处于身心发育成长中的学生以真实的生活体验,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积极、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回归现实生活,体验有形世界,感受和意识自我、他人的真正存在,形成发展共处、共事、共同生活的社会交往能力,并能以真实“人”的身份进行实践活动,使教学走向生活,增强自身的实践性。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杠杆,对传统教学理论及其实践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宏观上看,也为教学论研究拓展了更为宽阔的领地。在其背景下,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过程中心的转移、教学管理的现代化等将使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范围的界定、教学规律的探求、师生关系的构建等对教学论的研究提出了多角度的新课题,并要求信息时代的教学论研究必须以更为开放的胸襟批判地吸收新的思想观点,必须以更为前瞻性的理念来研究教学理论与实践。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着软件、硬件甚至是思想观念上的种种困难,虽然新技术的使用不能成为我们进步与发展的充分保证,但它毕竟能够为我们提供实现这一理想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现代信息教育理论与技术[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08-02.
  [2]余长营.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优势培养学生创新素质[J].中小学电教,2001-03.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分组竞赛教学方法在很多实践课程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帮助;本文的目的就是分析分组竞赛教学对于外科护理实训技能提高的效果;通过选取了长沙卫生职业学院2014
With Visual C++6.0 as the language, following the traditional waterfall model and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theory, utilizing the technique of the dialog box, pi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当下英语老师重点教学的内容。由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经验,同时在学习集中力上也有些
摘要:课堂提问策略是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现状,然后针对教师在问题质量、提问对象分布、候答时间和反馈方式等方面的不足,从提问计划、提问设计、提问监控和评价方式四个角度提出课堂提问的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策略;英语教学  一、 前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