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教学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学校高质量教学的保证,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体育教研组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组织,它的工作对展示学生精神风貌、指导学生科学健身、突显素质教育有着重大指导意义。因此,如何发挥体育教研组指导功能,这是值得广大体育教师去探索的问题。下面我就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要想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必须要加强几个认识
(一)体育教研组对于体育教育教学有着巨大的指导功能,作为体育教研组的成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科研一体化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体育教研组是一个集体,必须整合资源优势,切实提高体育教研组每一个成员的教研水平,每一个人教研水平提高了,体育教研组的整体科研水平也就上去了,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衡法则的逆运用。
(三)体育教研组必须有大课题,每个成员必须有子课题,发挥集体的优势使个人和集体形成一股合力,促进教学研相长。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捕捉教育细微信息,准确地给信息定位,从而为自己进行课题研究找准切入点,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指导教学。这是直线性教学结构模式,即教学——研究——教学。
(四)体育教研组每一名成员都必须熟知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了解科研课题步骤,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教学研究。
(五)体育教研组应该由具有深厚科研功底的体育教师主持,年轻体育教师是生力军,是课程改革坚定支持者,他们思维敏捷,意识超前,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这些都为进行教育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就是要雷厉风行,不能止步不前,左右徘徊。应该把年轻人推上风口浪尖,把他们推上重要岗位。体育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体育教研组活动。
二、如何发挥体育教研组指导作用,提高体育教研组工作效率
(一)催生改革,提高体育教研组工作效率要有前瞻性,学校应该多向企业学习,虽然学校和企业追求目标不同,企业追求利润,教育追求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追求,那就是都是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资源最优化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点是学校和企业追求的共同点。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运用对于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以制度形式定期评比优秀体育教研组,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成功做法,这样能激励先进,鞭挞后进,从而促进本地区、本校教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工作效率,重点是看措施的落实,即执行力情况,因为制度制定得再好,考虑的方案再成熟,而如果教研品质不高,就会导致执行力不够,出现人浮于事,弱化、虚化体育教研组活动的问题,那么制度建设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对于体育教研组来说,执行力的贯彻执行重要角色之一就是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研组长是学科领军人物,是专业领域的带头人,是教育科研的领路人,是校本课程研究的开发人,是教育改革的探索人。因此,体育教研组长应该做教学研究的有心人。
(三)要想提高体育教研组的工作效率,提高体育教研组指导性,应该清楚地认识体育教研组的工作目的,开展的活动内容以及组织形式。体育教研组的工作目的就是要把体育教研组每一个成员带到一个方向上去。它是实现专业优化,学科引领,促进体育教研组每一个成员共同成长的导向和旗帜。组织形式无外乎三课一动,即集体备课、集体说课、集体评课,体育教研组活动。体育教师的工作是创造性地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规律可循,教研活动就是解决体育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把教学活动中的问题、难点整合起来,在教研活动中讨论解决,催生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资源共享, 使教研组成员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体育教研组工作内容指的是研究教材、教研教法,重点是研究学法,学习教育理论、理念。体育教师在撰写论文实践中,总会发现自己最缺乏的是理论支撑,写出来的文章不愠不火,缺乏说服力。因此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新课改理念学习是体育教研组每一个成员成长的必由之路。
(四)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学校应该走教科研一体化道路。在教学中,在管理上每天都有不同版本的故事在演绎,可以这样说,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教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因此,体育教研组在学校处于重要的地位,应该受教科室的垂直领导,在管理上学校应赋予体育教研组一定的权力。
总之, 要想切实提高体育教研组工作效率,体育教研组每一名成员都应该做一个教学研究的有心人,用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去捕捉教学中一些问题进行教学研究,这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责编夏天)
一、要想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必须要加强几个认识
(一)体育教研组对于体育教育教学有着巨大的指导功能,作为体育教研组的成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科研一体化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体育教研组是一个集体,必须整合资源优势,切实提高体育教研组每一个成员的教研水平,每一个人教研水平提高了,体育教研组的整体科研水平也就上去了,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衡法则的逆运用。
(三)体育教研组必须有大课题,每个成员必须有子课题,发挥集体的优势使个人和集体形成一股合力,促进教学研相长。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捕捉教育细微信息,准确地给信息定位,从而为自己进行课题研究找准切入点,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指导教学。这是直线性教学结构模式,即教学——研究——教学。
(四)体育教研组每一名成员都必须熟知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了解科研课题步骤,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教学研究。
(五)体育教研组应该由具有深厚科研功底的体育教师主持,年轻体育教师是生力军,是课程改革坚定支持者,他们思维敏捷,意识超前,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这些都为进行教育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就是要雷厉风行,不能止步不前,左右徘徊。应该把年轻人推上风口浪尖,把他们推上重要岗位。体育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体育教研组活动。
二、如何发挥体育教研组指导作用,提高体育教研组工作效率
(一)催生改革,提高体育教研组工作效率要有前瞻性,学校应该多向企业学习,虽然学校和企业追求目标不同,企业追求利润,教育追求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追求,那就是都是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资源最优化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点是学校和企业追求的共同点。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运用对于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以制度形式定期评比优秀体育教研组,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成功做法,这样能激励先进,鞭挞后进,从而促进本地区、本校教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工作效率,重点是看措施的落实,即执行力情况,因为制度制定得再好,考虑的方案再成熟,而如果教研品质不高,就会导致执行力不够,出现人浮于事,弱化、虚化体育教研组活动的问题,那么制度建设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对于体育教研组来说,执行力的贯彻执行重要角色之一就是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研组长是学科领军人物,是专业领域的带头人,是教育科研的领路人,是校本课程研究的开发人,是教育改革的探索人。因此,体育教研组长应该做教学研究的有心人。
(三)要想提高体育教研组的工作效率,提高体育教研组指导性,应该清楚地认识体育教研组的工作目的,开展的活动内容以及组织形式。体育教研组的工作目的就是要把体育教研组每一个成员带到一个方向上去。它是实现专业优化,学科引领,促进体育教研组每一个成员共同成长的导向和旗帜。组织形式无外乎三课一动,即集体备课、集体说课、集体评课,体育教研组活动。体育教师的工作是创造性地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规律可循,教研活动就是解决体育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把教学活动中的问题、难点整合起来,在教研活动中讨论解决,催生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资源共享, 使教研组成员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体育教研组工作内容指的是研究教材、教研教法,重点是研究学法,学习教育理论、理念。体育教师在撰写论文实践中,总会发现自己最缺乏的是理论支撑,写出来的文章不愠不火,缺乏说服力。因此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新课改理念学习是体育教研组每一个成员成长的必由之路。
(四)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学校应该走教科研一体化道路。在教学中,在管理上每天都有不同版本的故事在演绎,可以这样说,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教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因此,体育教研组在学校处于重要的地位,应该受教科室的垂直领导,在管理上学校应赋予体育教研组一定的权力。
总之, 要想切实提高体育教研组工作效率,体育教研组每一名成员都应该做一个教学研究的有心人,用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去捕捉教学中一些问题进行教学研究,这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责编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