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y_ch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所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那么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引读说训练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试验。收到一定效果,下面浅谈认识和做法。
  
  一、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年进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一年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二、重视范读、领读,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
  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在范读我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
  例如,我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的“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欢早地领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
  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
  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三、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
  
  一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
  如我教《三只白鹤》时,先向学生提出:哪只白鹤找到鱼呢?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才找到鱼,而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我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只白鹤为了记住埋鱼地方用什么作标记,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再回答:
  (1)三只白鹤在什么时候埋鱼?(中午,太阳在正在头顶)它们找鱼又在什么时候?(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在东边)。
  (2)第一只白鹤找到鱼吗?(太阳的位置变了,找不到)。
  (3)第二只白鹤又能找到鱼吗?(白云在天空中不断飘动着,位置不断地移动)
  (4)第三只把鱼埋在柳树旁,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只有第三只才能在原来的地方找到鱼。以问促读,问读结合,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读而后答,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读说训练,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这样提高了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思维的发展。
  
  四、读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朗读时、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迅速协调,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维,激发情感。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把对局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
  如教《种鱼》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小猫种鱼,能收到鱼吗?(齐答:不能。)
  (2)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它怎样做才能收到鱼?很多学生都争着发言,有的说:“小猫应该把鱼养在鱼塘里就能收到鱼。”有的说:“小猫把鱼养在水池里就能收到鱼。”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认真思考,引导学生用完整、准确、通顺的句子回答,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和课文的内容的理解,逐步使口语规范化,发展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山东省招远市毕郭镇河西完小)
其他文献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重视观察和实验,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同时,这出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怎样充分体现实验教学的基础地位?近年来,我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做好课前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
期刊
当今社会,全球化进一步加快,信息化革命冲击着各个领域。社会正逐步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如何让学生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则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师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能够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探
期刊
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通过对教材各部分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美,人物的形象美,在情感的陶冶中逐步村立初中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  在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审美教育。把英语教学看作是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或语言技能的教学,对一些有深刻美学内涵的教学内容只是泛泛的讲解其结构、用法,没有很妤的引导学生去欣赏它的美学价值。  如果怡当的把语言教学与审美敬育有机地结合起
期刊
摘要:跳绳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常被列为中考体育  测试之中,如何在练习过程中掌握正确技术,提高练习的成效,减少盲目性,这值得每位学生所重视。  关键词:跳绳练习效果    跳绳是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它不仅有较强的趣味性,有锻炼价值,而且还不受场地限制,练习强度也可因人而易,随时调节,运动器械及技术动作都很简单,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许多省市都把跳绳列为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中。  为了
期刊
教育,是三台的辉煌,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在教育战线的教师能够体会,特别是在农村工作的教师,我想用我的语言表达对所有农村教师的尊敬。     ——题记     小时候,躺在妈妈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享受温暖的抚爱,妈妈是我的第一任老师;     童年与少年,在学校里,是老师亲切的目光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伴随我成长;     长大后我有幸成为一名教师,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我的同事一起培育新的一代。    
期刊
初中学生升入高中,由于教学内容加深,思维要求的提高,课堂容量的增加,老师讲解课的减少,学生课后自习的时间增加,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致使课堂上能听懂,而习题却不会解答,继而产生厌学情绪,针对种种情况,笔者就高一新生在预习、记笔记、做作业等方面略发见解,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学会预习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预习就使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为上课做好知识准备和心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搞好读的训练,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显著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为学生学好其它课程打好基础,从而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作用。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呢?我认为学法指导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教师示范,展示学法    由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上课开始便向学生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是很难被小学生所接受的。即使接受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对体育教学及其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客观地分析并确定其基本构成因素,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职能,促进其同步发展与优化组合,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应,提高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速度和水准。   关键词:体育教学过程因素职能整体效应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
期刊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而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课堂不应是教师“独霸”的“擂台”,而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不应是教师自我表现的舞台,而应是师生共同活动,唤醒潜能的时空;课堂不应是从“桶”中向“碗”中倒“水”的机械重复,而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