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7年12月开始,《贵阳晚报》在两个月内陆续刊发了一组共计10万字的报道。这组报道揭秘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匮乏状态下的一段“酿酒趣闻”。这件事开始于毛泽东的一句话,经过郑光先、张支云等人10年参与,最终酿造出了一种“试制茅台”,而这种“试制茅台”在时任国务委员方毅的笔下有了自己的名字——“酒中珍品”,珍酒。珍酒,是国家“试制茅台”的产物,是诞生于贵州浩瀚酒江湖的杰出代表。它的故事记录下了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一群人的工匠精神。
现代茅台酒实际上是由“成义烧坊”“荣和烧坊”“恒兴烧坊”这三家新中国成立前影响力最大的茅台镇老烧坊发展起来的,产量一直不高。
1958年,毛泽东首先提出了把茅台酒“搞它个10000吨”的想法,但当时茅台酒的年产量基本维持在两三百吨,到了1958年刚增至627吨。
1974年,“搞它个10000吨”的宏伟创想,终于被提到日程上来具体执行——“易地试制”,探索在茅台镇之外生产茅台酒的可能性。这年冬天,贵州省科委提议,把“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作为“搞到10000吨”的重要措施之一。1975年《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项目正式立项,并选定遵义北郊的石子铺(现名十字铺,今珍酒厂所在地)作为试验基地。
但当时“文革”还没有结束,“干革命”才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哪有闲心酿酒?直到1978年,郑光先被任命为“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项目的负责人,项目才正式启动。早在1958年,28岁的郑光先就已经在茅台酒厂任党委书记、厂长了。被“选将”调任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厂厂长、党委书记后,他点名要当时已经是茅台酒厂车间主任的张支云出任副厂长、总酒师,负责整个酒厂的生产,包括制曲、酿酒、包装。
就这样,以原茅台酒厂厂长郑光先、酒师张支云为首的28位技术精英,将窖石、窖泥、原料、设备等原封不动地从茅台酒厂搬来——他们对茅台酒,有一种信仰般的感情。
在一次公开活动中,时任贵州省科技厅计划处处长的巫怒安回忆,他与“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项目负责人郑光先在1985年9月带着试制的最新产品,来到北京,进入中南海,拜访了当过国家科委主任的时任国务委员方毅。
方毅听取了他们对于“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项目的工作汇报,并支持他们在当年末举行“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产品鉴定会”的安排。这为后来的鉴定会提供了巨大支持——当时全中国最优秀的品酒师和这个领域的科学家,都参加了这次“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产品鉴定会”。
巫怒安回忆,会见结束之后,方毅还现场喝了两杯他们带去的“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的试制酒,评价是两个字:“好酒!”
1985年,是注定要载入中国白酒史册的一年。在立项10年之后,在总酒师张支云的带领下,经过9个周期、63个轮次试验、3000多次分析研究,“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的试制酒终于准备好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考。
1985年10月20日,贵州省科委根据国家科委10月4日批准组织鉴定的函件和10月15日的电话通知,组织对试制酒进行鉴定。鉴定委员会由全国顶尖专家28人组成,周恒刚、曹述舜、秦京领衔。鉴定采用对照茅台酒盲评打分的方式举行。据鉴定委员会成员之一的巫怒安回忆,具体方法是先把酒和两名工作人员关到一个房子里,然后通过抓阄分别往1号杯和2号杯里倒入茅台酒和试制酒。
据当时负责倒酒的贵州省科委办公室副主任、鉴定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之一的陈光胜回忆,他和另外一名工作人员被关在一间独立的小屋里负责分酒,分好之后递交给负责向外传递的一名女工作人员。为了避免评委们事先知道哪一杯是试制酒,中途还要再换一次。关在屋里的两个倒酒人,在评委们评完之前都不准出来。那时没手机,也没其他通信设备,即使想作弊,也没有办法。
鉴定采用百分制,通过外观、口感、回味、留香等指标,对1号酒和2号酒分别打分,然后加总求平均值。据巫怒安回忆,至少有两位评委,给1号酒和2号酒打的分是一样的——实在是区别不出,可能怕搞错了丢人。
鉴定的结果是,试制酒得到了93.2分的高分,而作为对照品评鉴定的茅台酒,最后得分是95.2分。鉴定委员会成员一致认为,试制酒在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新酒入库合格率等方面均达到了合同要求。在感官指标上,鉴定委员会评酒小组品评认为,鉴定酒“色清,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酒体较醇厚……基本具有茅台酒风格”,“尽管与市售茅台酒仍有一定差距,但鉴定酒质量接近市售茅台酒水平,同时有大量可靠的试验数据及资料予以说明”。因此,鉴定委员会认为《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完成了合同的要求。根据鉴定会结论,贵州省科委表示“同意鉴定意见”。
这时候,陈光胜被关在小黑屋里还没有放出来,突然听到楼下响起鞭炮声,“知道鉴定成功了”,欣喜若狂,在小黑屋里拼命砸门要出来。陈光胜后来担任过贵州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对知识产权的理解非常深厚。这次密室分酒的经历,亦是他“尊重知识产权”的一次历练。
十年努力,终成正果。这个时刻成了郑光先、张支云等人人生的一个分水岭。特别是郑光先,“找回了自己的生活”,这时候的他,已经55岁了。从33岁到55岁,22年的挣扎拼搏奋斗,生活终于还给了他一个圆满的答案。
鉴定成功后的1985年12月,在贵州省驻京办事处接待处处长沈品刚的陪同下,郑光先、巫怒安再次来到中南海。由于沈品刚已经有了方毅秘书张玉台的电话,这一次他们走进中南海作汇报,相比第一次,方便很多。
意气风发的两个中年汉子,带着鉴定完成后的试制茅台酒,走进了方毅的办公室。方毅品尝了两杯后,比上一次多说了3个字:“不错,是好酒。”更令人惊喜的是,当巫怒安提出请方毅给试制茅台酒写几个字时,方毅欣然同意了。他的评价简单干脆,是4个大字“酒中珍品”,而题字的全文为:“祝贺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鉴定成功 酒中珍品 乙丑冬日 方毅(图章)。”
当时,试制茅台酒在市面上以“茅艺酒”“贵酒”的名称行销。“茅艺酒”显然不合适,“贵”字商标则已被别人注册,卖的也是酒。
据当时的副厂长李永常回忆,在郑光先的办公室里,省科委副主任徐用武和郑光先、巫怒安等人为试制茅台酒的命名聚到了一起。他們想到了用方毅题写的“酒中珍品”中的“珍酒”作为商标的创意。李永常记得,这个创意是由巫怒安首先提出的,但巫怒安“不记得这个细节了”。其实,谁提出的还重要吗?关键是4个人一拍即合,当即拍板使用“珍酒”作为名字——这是个历史性的瞬间,一个有意义的产品于这个时刻诞生。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没有留下影像,甚至没有留下日期,仿佛是1986年初,“大约在冬季”。
现在,珍酒的文字商标是“珍酒”,图形商标则是方毅所题写的“酒中珍品”那个“珍”字。
每一个人、每一代人的降生都是偶然,然而一个好产品的诞生是必然。正是那些智慧和勤奋的瞬间,照亮了创新与进步的道路,这正如珍酒的诞生和发展——它会是酒文明史中灿烂的一笔。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经过近40年连续不断地生产积累与沉淀,如今的珍酒厂,已经形成了非常适合酿造高品质酱香酒的微生物环境和场地,是少数能出品高品质酱香的酒企之一。珍酒始终坚守传统大曲酱香白酒酿造工艺流程,坚守用陶坛贮存珍藏基酒,并创新瓶储珍藏工艺,匠心酿造形成珍酒独特口感,形象代表之作“珍酒·珍十五”,酱香柔雅,陈味舒适,细腻圆润,谐调爽净,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饮用时甘甜爽口,饮后神清气爽。
未来,珍酒将继续肩负消费者对美酒的希冀,坚守工匠精神,真心真意酿造高品质酱香!
万吨茅台梦从“易地试验”开始
现代茅台酒实际上是由“成义烧坊”“荣和烧坊”“恒兴烧坊”这三家新中国成立前影响力最大的茅台镇老烧坊发展起来的,产量一直不高。
1958年,毛泽东首先提出了把茅台酒“搞它个10000吨”的想法,但当时茅台酒的年产量基本维持在两三百吨,到了1958年刚增至627吨。
1974年,“搞它个10000吨”的宏伟创想,终于被提到日程上来具体执行——“易地试制”,探索在茅台镇之外生产茅台酒的可能性。这年冬天,贵州省科委提议,把“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作为“搞到10000吨”的重要措施之一。1975年《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项目正式立项,并选定遵义北郊的石子铺(现名十字铺,今珍酒厂所在地)作为试验基地。
但当时“文革”还没有结束,“干革命”才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哪有闲心酿酒?直到1978年,郑光先被任命为“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项目的负责人,项目才正式启动。早在1958年,28岁的郑光先就已经在茅台酒厂任党委书记、厂长了。被“选将”调任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厂厂长、党委书记后,他点名要当时已经是茅台酒厂车间主任的张支云出任副厂长、总酒师,负责整个酒厂的生产,包括制曲、酿酒、包装。
就这样,以原茅台酒厂厂长郑光先、酒师张支云为首的28位技术精英,将窖石、窖泥、原料、设备等原封不动地从茅台酒厂搬来——他们对茅台酒,有一种信仰般的感情。
“试制酒”进京赶考
在一次公开活动中,时任贵州省科技厅计划处处长的巫怒安回忆,他与“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项目负责人郑光先在1985年9月带着试制的最新产品,来到北京,进入中南海,拜访了当过国家科委主任的时任国务委员方毅。
方毅听取了他们对于“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项目的工作汇报,并支持他们在当年末举行“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产品鉴定会”的安排。这为后来的鉴定会提供了巨大支持——当时全中国最优秀的品酒师和这个领域的科学家,都参加了这次“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产品鉴定会”。
巫怒安回忆,会见结束之后,方毅还现场喝了两杯他们带去的“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的试制酒,评价是两个字:“好酒!”
1985年,是注定要载入中国白酒史册的一年。在立项10年之后,在总酒师张支云的带领下,经过9个周期、63个轮次试验、3000多次分析研究,“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的试制酒终于准备好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考。
1985年10月20日,贵州省科委根据国家科委10月4日批准组织鉴定的函件和10月15日的电话通知,组织对试制酒进行鉴定。鉴定委员会由全国顶尖专家28人组成,周恒刚、曹述舜、秦京领衔。鉴定采用对照茅台酒盲评打分的方式举行。据鉴定委员会成员之一的巫怒安回忆,具体方法是先把酒和两名工作人员关到一个房子里,然后通过抓阄分别往1号杯和2号杯里倒入茅台酒和试制酒。
据当时负责倒酒的贵州省科委办公室副主任、鉴定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之一的陈光胜回忆,他和另外一名工作人员被关在一间独立的小屋里负责分酒,分好之后递交给负责向外传递的一名女工作人员。为了避免评委们事先知道哪一杯是试制酒,中途还要再换一次。关在屋里的两个倒酒人,在评委们评完之前都不准出来。那时没手机,也没其他通信设备,即使想作弊,也没有办法。
鉴定采用百分制,通过外观、口感、回味、留香等指标,对1号酒和2号酒分别打分,然后加总求平均值。据巫怒安回忆,至少有两位评委,给1号酒和2号酒打的分是一样的——实在是区别不出,可能怕搞错了丢人。
鉴定的结果是,试制酒得到了93.2分的高分,而作为对照品评鉴定的茅台酒,最后得分是95.2分。鉴定委员会成员一致认为,试制酒在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新酒入库合格率等方面均达到了合同要求。在感官指标上,鉴定委员会评酒小组品评认为,鉴定酒“色清,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酒体较醇厚……基本具有茅台酒风格”,“尽管与市售茅台酒仍有一定差距,但鉴定酒质量接近市售茅台酒水平,同时有大量可靠的试验数据及资料予以说明”。因此,鉴定委员会认为《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完成了合同的要求。根据鉴定会结论,贵州省科委表示“同意鉴定意见”。
这时候,陈光胜被关在小黑屋里还没有放出来,突然听到楼下响起鞭炮声,“知道鉴定成功了”,欣喜若狂,在小黑屋里拼命砸门要出来。陈光胜后来担任过贵州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对知识产权的理解非常深厚。这次密室分酒的经历,亦是他“尊重知识产权”的一次历练。
十年努力,终成正果。这个时刻成了郑光先、张支云等人人生的一个分水岭。特别是郑光先,“找回了自己的生活”,这时候的他,已经55岁了。从33岁到55岁,22年的挣扎拼搏奋斗,生活终于还给了他一个圆满的答案。
方毅题字:“酒中珍品”
鉴定成功后的1985年12月,在贵州省驻京办事处接待处处长沈品刚的陪同下,郑光先、巫怒安再次来到中南海。由于沈品刚已经有了方毅秘书张玉台的电话,这一次他们走进中南海作汇报,相比第一次,方便很多。
意气风发的两个中年汉子,带着鉴定完成后的试制茅台酒,走进了方毅的办公室。方毅品尝了两杯后,比上一次多说了3个字:“不错,是好酒。”更令人惊喜的是,当巫怒安提出请方毅给试制茅台酒写几个字时,方毅欣然同意了。他的评价简单干脆,是4个大字“酒中珍品”,而题字的全文为:“祝贺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鉴定成功 酒中珍品 乙丑冬日 方毅(图章)。”
当时,试制茅台酒在市面上以“茅艺酒”“贵酒”的名称行销。“茅艺酒”显然不合适,“贵”字商标则已被别人注册,卖的也是酒。
据当时的副厂长李永常回忆,在郑光先的办公室里,省科委副主任徐用武和郑光先、巫怒安等人为试制茅台酒的命名聚到了一起。他們想到了用方毅题写的“酒中珍品”中的“珍酒”作为商标的创意。李永常记得,这个创意是由巫怒安首先提出的,但巫怒安“不记得这个细节了”。其实,谁提出的还重要吗?关键是4个人一拍即合,当即拍板使用“珍酒”作为名字——这是个历史性的瞬间,一个有意义的产品于这个时刻诞生。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没有留下影像,甚至没有留下日期,仿佛是1986年初,“大约在冬季”。
现在,珍酒的文字商标是“珍酒”,图形商标则是方毅所题写的“酒中珍品”那个“珍”字。
每一个人、每一代人的降生都是偶然,然而一个好产品的诞生是必然。正是那些智慧和勤奋的瞬间,照亮了创新与进步的道路,这正如珍酒的诞生和发展——它会是酒文明史中灿烂的一笔。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经过近40年连续不断地生产积累与沉淀,如今的珍酒厂,已经形成了非常适合酿造高品质酱香酒的微生物环境和场地,是少数能出品高品质酱香的酒企之一。珍酒始终坚守传统大曲酱香白酒酿造工艺流程,坚守用陶坛贮存珍藏基酒,并创新瓶储珍藏工艺,匠心酿造形成珍酒独特口感,形象代表之作“珍酒·珍十五”,酱香柔雅,陈味舒适,细腻圆润,谐调爽净,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饮用时甘甜爽口,饮后神清气爽。
未来,珍酒将继续肩负消费者对美酒的希冀,坚守工匠精神,真心真意酿造高品质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