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全面提高企业一线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浙江省决定从2003年起,用五年的时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企业百万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工程”。作为一线教师,笔者直接参与了这一教育培训,获得了关于教材、教法、学员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文阅读》教材的分析,为今后的成年人文化补习教材的编撰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双证制教育培训 现代文阅读 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b)-0158-01
《现代文阅读》是根据双证制教育培训的要求,由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双证制教育文化课教材,供各类企业职工和农村从业人员学习使用。课本共选文72篇,分上、下两册,按知识点分编12个单元。分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为便于学员自学,课文前都撰写了较详细的“预习提示”或“阅读提示”。课文后的练习突出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根据单元教学要求,联系课文内容,撰写了知识短文、单元综合练习,供学员复习用。全书的教学总学时数为180,面授课时为120,自学课时为60。作为成人文化补习教材,本套教材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职工和农村从业人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为工作、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以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和农村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所以入选的文章应该是符合学员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文化结构;具有时代精神;难易适度,适合教学,应该是经过一定努力,教师能教好,学员学得了的。但是,综观本套《现代文阅读》教材,在课文系统上是值得商榷的。双证制《现代文阅读》教材上下两册共72篇课文,至少有33篇是能在现有的中学、职高语文教材中找到身影:《飞向太平洋》、《改造我们的学习》、《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台湾蝴蝶甲天下》、《南州六月荔枝丹》、《洲际导弹自述》、《万里长城》、《包身工》、《井冈山散记》、《怀李叔同》、《讲讲实事求是》、《迷人的夏季牧场》、《昆仑飞雪到眉梢》、《过万重山漫想》、《故乡的榕树》、《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等。像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笔者手里有三本教材。分别是198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顾静如主编的成人中专试用教材《语文》第二册;1999年5月由浙江省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办公室编的浙江省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试用课本《语文》(修订版);2003年3月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职工、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文化课教材《现代文阅读》。三套教材虽然分属三个年代,但是使用对象都是成年人。三套教材有一个共同点,选文大多与中学语文、职高、高职语文课本相似。高教版的成人中专《语文》中:《荷塘月色》、《长江三峡》、《雨中登泰山》、《眼睛與仿生学》、《讲讲实事求是》、《统筹方法》《洲际导弹自述》等讲读课文均能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找到。省编的成人中专语文教材中:《包身工》、《为了忘却的纪念》、《琐忆》、《灯》、《天山景物记》、《项链》、《群英会蒋干中计》、《义理、考据和辞章》等也是如此。
随着《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员对该教材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意见与建议。作为一直参与此次双证《现代文阅读》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我觉得有必要把它们写下来,形成文字,即是对本次《现代文阅读》教材的一次探究,也是为下一次的成人文化补习提供参考吧!
归纳起来讲,这套《现代文阅读》教材从课文系统来讲,有这么几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部分选文过于简单。
有些选文内容非常简单,一目了然。如果是作为小知识增加了解,那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一篇讲读课文,似乎过于简单。如上册第三单元的说明文《台湾蝴蝶甲天下》。这篇课文现在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职教语文教材第一册中也有。虽然课文也是文质兼美,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有着丰富生活经验的成年人,不能把他们当作中学生来处理。如果作为课外知识点的补充,倒是可行的。第六单元的《不同凡响的建筑》也是如此。如果要介绍建筑,可以把他换成其他作家的比较有深度的作品,这篇文章如果放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几篇课文对学员来说,几乎没有难度。这样对课堂教学的展开是不利的,没有任何悬念,也就引不起过多地关注。问题之二:部分选文偏难。如上册《马克思目前的讲话》。这一篇课文放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适合的,因为学生学过了《政治常识》、《世界历史》。但是作为学员来讲,要全面理解这篇课文,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一定的政治常识和历史知识,且对马克思、恩格斯有一定的了解,虽然后者可以通过教师的介绍、或者自己查阅资料来补充,但是前者不是几份资料就能就解决的。学员普遍反映这篇课文太难,听不懂。鲁迅的《拿来主义》,对于他们也是觉得太难。问题之三:部分选文年代过于久远,已经远远脱离了今天的时代背景、且内容过于空洞。再者这些文章往往政治色彩过于浓厚,对于世界观、人生观早已定型的成年人来说,这些文章不仅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而且容易引起学员的逆反心理,有排斥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课文系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其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在选编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我们教学对象的实际接受程度。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成年人文化补习教材,无非就是从各个版本的中小学、职高、高职入选的课文中选取一些放入成人文化补习的教材中而已。打一个不切当的比方,不同版本、不同层次的语文教材就好比中药铺里的那一个个药盒子,当我们需要什么药材时,只要把手伸进去抓一点出来就可以配成一副中药了,所不同的是中药还有方子,而这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开的。我们的文化补习教材却未必有方子,无非是看着差不离儿,就凑或用了。至于效果如何,谁也不知道,因为谁也没吃过,也没有研究过。和成教教材研究与探讨的寂寞清冷形成鲜明对比的事,语文教育专家、语文教师们对中小学、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改革的热情却是始终如一。新课改实施以来,从中小学到职高、高职对语文教材的探索与改革这几年一直没有停过。第四批进入课改的北京市高中生将在课堂上体验到一个巨大的变化—— 他们手里的语文课本出现了《许三观卖血记》、《雪山飞狐》这一选文的变化说明过去高中教材“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翻开北京版《语文(必修1)》,汪曾祺的散文、萧红的《一条铁路的完成》等一些从未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篇目赫然在列。北京版语文教材主编、原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顾德希介绍,加上必修课本,北京版语文教材增加了近一半的新篇目,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固然重要,有研究、更新的必要。成人文化补习的教材也不能拎到篮里就是菜,同样需要郑重其事,经过研究和反复论证,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重新编撰适合成年人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文化知识结构的教材。
参考文献
[1] 顾静如[主编].语文[M].成人中专试用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 刘永康[主编].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0~149.
关键词:双证制教育培训 现代文阅读 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b)-0158-01
《现代文阅读》是根据双证制教育培训的要求,由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双证制教育文化课教材,供各类企业职工和农村从业人员学习使用。课本共选文72篇,分上、下两册,按知识点分编12个单元。分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为便于学员自学,课文前都撰写了较详细的“预习提示”或“阅读提示”。课文后的练习突出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根据单元教学要求,联系课文内容,撰写了知识短文、单元综合练习,供学员复习用。全书的教学总学时数为180,面授课时为120,自学课时为60。作为成人文化补习教材,本套教材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职工和农村从业人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为工作、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以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和农村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所以入选的文章应该是符合学员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文化结构;具有时代精神;难易适度,适合教学,应该是经过一定努力,教师能教好,学员学得了的。但是,综观本套《现代文阅读》教材,在课文系统上是值得商榷的。双证制《现代文阅读》教材上下两册共72篇课文,至少有33篇是能在现有的中学、职高语文教材中找到身影:《飞向太平洋》、《改造我们的学习》、《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台湾蝴蝶甲天下》、《南州六月荔枝丹》、《洲际导弹自述》、《万里长城》、《包身工》、《井冈山散记》、《怀李叔同》、《讲讲实事求是》、《迷人的夏季牧场》、《昆仑飞雪到眉梢》、《过万重山漫想》、《故乡的榕树》、《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等。像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笔者手里有三本教材。分别是198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顾静如主编的成人中专试用教材《语文》第二册;1999年5月由浙江省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办公室编的浙江省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试用课本《语文》(修订版);2003年3月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职工、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文化课教材《现代文阅读》。三套教材虽然分属三个年代,但是使用对象都是成年人。三套教材有一个共同点,选文大多与中学语文、职高、高职语文课本相似。高教版的成人中专《语文》中:《荷塘月色》、《长江三峡》、《雨中登泰山》、《眼睛與仿生学》、《讲讲实事求是》、《统筹方法》《洲际导弹自述》等讲读课文均能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找到。省编的成人中专语文教材中:《包身工》、《为了忘却的纪念》、《琐忆》、《灯》、《天山景物记》、《项链》、《群英会蒋干中计》、《义理、考据和辞章》等也是如此。
随着《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员对该教材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意见与建议。作为一直参与此次双证《现代文阅读》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我觉得有必要把它们写下来,形成文字,即是对本次《现代文阅读》教材的一次探究,也是为下一次的成人文化补习提供参考吧!
归纳起来讲,这套《现代文阅读》教材从课文系统来讲,有这么几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部分选文过于简单。
有些选文内容非常简单,一目了然。如果是作为小知识增加了解,那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一篇讲读课文,似乎过于简单。如上册第三单元的说明文《台湾蝴蝶甲天下》。这篇课文现在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职教语文教材第一册中也有。虽然课文也是文质兼美,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有着丰富生活经验的成年人,不能把他们当作中学生来处理。如果作为课外知识点的补充,倒是可行的。第六单元的《不同凡响的建筑》也是如此。如果要介绍建筑,可以把他换成其他作家的比较有深度的作品,这篇文章如果放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几篇课文对学员来说,几乎没有难度。这样对课堂教学的展开是不利的,没有任何悬念,也就引不起过多地关注。问题之二:部分选文偏难。如上册《马克思目前的讲话》。这一篇课文放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适合的,因为学生学过了《政治常识》、《世界历史》。但是作为学员来讲,要全面理解这篇课文,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一定的政治常识和历史知识,且对马克思、恩格斯有一定的了解,虽然后者可以通过教师的介绍、或者自己查阅资料来补充,但是前者不是几份资料就能就解决的。学员普遍反映这篇课文太难,听不懂。鲁迅的《拿来主义》,对于他们也是觉得太难。问题之三:部分选文年代过于久远,已经远远脱离了今天的时代背景、且内容过于空洞。再者这些文章往往政治色彩过于浓厚,对于世界观、人生观早已定型的成年人来说,这些文章不仅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而且容易引起学员的逆反心理,有排斥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课文系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其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在选编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我们教学对象的实际接受程度。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成年人文化补习教材,无非就是从各个版本的中小学、职高、高职入选的课文中选取一些放入成人文化补习的教材中而已。打一个不切当的比方,不同版本、不同层次的语文教材就好比中药铺里的那一个个药盒子,当我们需要什么药材时,只要把手伸进去抓一点出来就可以配成一副中药了,所不同的是中药还有方子,而这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开的。我们的文化补习教材却未必有方子,无非是看着差不离儿,就凑或用了。至于效果如何,谁也不知道,因为谁也没吃过,也没有研究过。和成教教材研究与探讨的寂寞清冷形成鲜明对比的事,语文教育专家、语文教师们对中小学、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改革的热情却是始终如一。新课改实施以来,从中小学到职高、高职对语文教材的探索与改革这几年一直没有停过。第四批进入课改的北京市高中生将在课堂上体验到一个巨大的变化—— 他们手里的语文课本出现了《许三观卖血记》、《雪山飞狐》这一选文的变化说明过去高中教材“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翻开北京版《语文(必修1)》,汪曾祺的散文、萧红的《一条铁路的完成》等一些从未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篇目赫然在列。北京版语文教材主编、原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顾德希介绍,加上必修课本,北京版语文教材增加了近一半的新篇目,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固然重要,有研究、更新的必要。成人文化补习的教材也不能拎到篮里就是菜,同样需要郑重其事,经过研究和反复论证,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重新编撰适合成年人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文化知识结构的教材。
参考文献
[1] 顾静如[主编].语文[M].成人中专试用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 刘永康[主编].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