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指导下,按照“市场急需、行业一流”的要求,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结合三亚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树立工程教育理念,创建具有一定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提高民办高校工科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工程素养。
关键词:民办高校; 工科教育; 工程素养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FGS〗~〖FGN〗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FGS〗~〖FGN〗2020年)》的文件精神,教育部于2011年6月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重大改革项目,此项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1][2]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4月出台“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动高校深化机制体制改革。[3]
二、实施目标
按照“市场急需、行业一流”的要求,瞄准行业前沿和企业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树立以“工程化为中心,应用型为导向,校企实践互动”的工程教育理念。结合三亚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依据产业发展需求和专业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专业规划与产业规划的紧密结合,按照“需、特、强”的遴选原则,优先发展与行业需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和专业方向,创建具有一定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按照“2011协同创新计划”的指导,加强三亚学院与相关领域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的深度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本科层次的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4]
三、实施方案
1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
结合三亚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按照“需、特、强”的遴选原则,增设了车辆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海洋通信专业,调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特色方向为“汽车变速器”特色方向。
新增设的车辆工程专业和调整的“汽车变速器”特色方向与现在汽车行业的需求紧密相关,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正是该行业所需的紧缺人才;调整后专业的工程化增强了,“应用型、实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更加明确,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新增设的通信工程专业海洋通信专业方向与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海南省的地域特色、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相关,强化了专业的工程应用领域,更加突出了“应用型、实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加强学校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研究所、海南省渔业厅等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合作。
2调整培养目标
以各专业人才通用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以满足行业需求人才为专业的服务对象,结合三亚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推进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具备精湛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对工程的社会作用有广泛而深入的理解;能创造性地提出解决行业工程问题的新方法;具备使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质量的应用型工程师后备人才。
3调整培养模式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为依据,采用四年制本科“2 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四年的学习年限内,前两年注重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和专业基础课理论与实践的学习,通过认知实习加强学生企业文化的熏陶;后两年注重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理论与实践的学习,通过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加强学生设计理念、工程素养的培养,并按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制定毕业设计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熟悉相关行业的发展方5优化课程模块
基于“2 2”人才培养模式和“3 3”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汽车变速器特色方向的课程模块设置表如右上所示。
“重基础”阶段: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课程强化学生的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方法的掌握;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了解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培养基本的工程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面向专业、基于问题”的认知实习,在还没有掌握本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参与到具体实践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融入企业,更早了解相关企业文化背景和工程背景,强化专业方向意识,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工程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精方向、强工程”阶段:理论教学采取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索式学习模式,强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实践教学分为校内教学和企业合作两种模式,校内教学以验证性实验、提高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主,同时结合各种大学生竞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企业合作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要形式开展,专业实习阶段让学生在企业工程师的带领下见习企业产品设计、生产、测试的各个环节,了解产品开发的过程;毕业实习阶段让学生在企业工程师的带领下真正融入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产品设计、生产、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的方案;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来源于企业,提出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案并实现方案,培养学生从工程全局出发,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在正确的人才培养要求的指导下,三亚学院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紧密结合了社会需求和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加强了学校和企业的全方位、深度的融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全面透析了民办高校工科教育中的工程素养的内涵,以期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2]汪泓.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3).
[3]李文君.“2011计划”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2(19).
[4]章跃,朱永江.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
向和动态,以此提高学生在企业的上岗能力。
4加强实践教育
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构建“3 3”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即构建3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3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将实践教学分为专业认知实践、课程实践和创新实践三种类型;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是指将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提高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加强学校与吉利集团、沃尔沃集团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坚持工程能力和素质培养四年不断线,将工程项目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 工科教育; 工程素养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FGS〗~〖FGN〗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FGS〗~〖FGN〗2020年)》的文件精神,教育部于2011年6月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重大改革项目,此项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1][2]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4月出台“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动高校深化机制体制改革。[3]
二、实施目标
按照“市场急需、行业一流”的要求,瞄准行业前沿和企业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树立以“工程化为中心,应用型为导向,校企实践互动”的工程教育理念。结合三亚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依据产业发展需求和专业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专业规划与产业规划的紧密结合,按照“需、特、强”的遴选原则,优先发展与行业需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和专业方向,创建具有一定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按照“2011协同创新计划”的指导,加强三亚学院与相关领域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的深度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本科层次的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4]
三、实施方案
1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
结合三亚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按照“需、特、强”的遴选原则,增设了车辆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海洋通信专业,调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特色方向为“汽车变速器”特色方向。
新增设的车辆工程专业和调整的“汽车变速器”特色方向与现在汽车行业的需求紧密相关,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正是该行业所需的紧缺人才;调整后专业的工程化增强了,“应用型、实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更加明确,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新增设的通信工程专业海洋通信专业方向与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海南省的地域特色、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相关,强化了专业的工程应用领域,更加突出了“应用型、实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加强学校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研究所、海南省渔业厅等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合作。
2调整培养目标
以各专业人才通用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以满足行业需求人才为专业的服务对象,结合三亚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推进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具备精湛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对工程的社会作用有广泛而深入的理解;能创造性地提出解决行业工程问题的新方法;具备使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质量的应用型工程师后备人才。
3调整培养模式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为依据,采用四年制本科“2 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四年的学习年限内,前两年注重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和专业基础课理论与实践的学习,通过认知实习加强学生企业文化的熏陶;后两年注重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理论与实践的学习,通过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加强学生设计理念、工程素养的培养,并按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制定毕业设计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熟悉相关行业的发展方5优化课程模块
基于“2 2”人才培养模式和“3 3”实验实训教学模式,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汽车变速器特色方向的课程模块设置表如右上所示。
“重基础”阶段: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课程强化学生的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方法的掌握;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了解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培养基本的工程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面向专业、基于问题”的认知实习,在还没有掌握本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参与到具体实践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融入企业,更早了解相关企业文化背景和工程背景,强化专业方向意识,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工程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精方向、强工程”阶段:理论教学采取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索式学习模式,强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实践教学分为校内教学和企业合作两种模式,校内教学以验证性实验、提高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主,同时结合各种大学生竞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企业合作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要形式开展,专业实习阶段让学生在企业工程师的带领下见习企业产品设计、生产、测试的各个环节,了解产品开发的过程;毕业实习阶段让学生在企业工程师的带领下真正融入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产品设计、生产、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的方案;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来源于企业,提出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案并实现方案,培养学生从工程全局出发,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在正确的人才培养要求的指导下,三亚学院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紧密结合了社会需求和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加强了学校和企业的全方位、深度的融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全面透析了民办高校工科教育中的工程素养的内涵,以期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2]汪泓.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3).
[3]李文君.“2011计划”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2(19).
[4]章跃,朱永江.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
向和动态,以此提高学生在企业的上岗能力。
4加强实践教育
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构建“3 3”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即构建3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3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将实践教学分为专业认知实践、课程实践和创新实践三种类型;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是指将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提高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加强学校与吉利集团、沃尔沃集团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坚持工程能力和素质培养四年不断线,将工程项目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