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十三岁的际遇》语句的灵动美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ei88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岁便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的田晓菲,为了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这篇文章时,她已经是三年级的“老生”了。在这篇诗意盎然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诉说了自己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活的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而又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抒发了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崇高理想。
  文章以第一人称“我”来写,作者抒情自然充分,读者读来亲切自然。文中那些适时、多变、灵动的语句,更是水到渠成地展示着作者的沉静、敏感、多情,构成了阅读教学中一道不可多得的亮丽的风景线。
  
  一、适时变换句式,感情跌宕起伏。
  
  1. 运用主客倒装句,有意突出要点。例如:“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句子把要强调的部分——“惊奇、喜悦与感动”放在前面,表达了作者内心对北大的渴望和向往。
  2. 运用状语前置句,着重强调行为状态。比如:“渐渐地,我的心情也变得和它们一样:沉静,愉悦,安详。”“渐渐地”突出了读书的过程及所受到的影响。
  3. 适当运用骈句,使得语气铿锵有力。例如:“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这个怪癖,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句式两两相对,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用词讲究,写出了北大老师的不同个性,洋溢着对老师们的喜爱之情。
  
  二、大量运用修辞,抒情形象感人。
  
  1. 恰当使用排比句,造就语言情感的气势。例如:“自从小心翼翼地佩带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成了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不再是……不再是……不再是……而是……”写出了自己对北大的深入认识,突出北大是人生的另一个开始。
  2. 不断运用比喻句,使得语言生动形象。例如:“当我在图书馆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许灰尘的书架间徜徉,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有时,并不急着翻检借阅,只在书垛给我留出的窄窄小径上慢慢地走来走去,以目光抚爱每册图书。”把图书馆比作“仙宫”,把自己比做“童话里的女孩”,生动地表达了即将打开知识宝库的兴奋与激动之情。又如:“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把自己比喻为“不系之舟”,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依偎北大、热爱北大,又必然要离开北大、有所创造的心情。
  3. 巧妙运用拟人句,含蓄地把自己强烈的内心感情外物化。例如:“中文的、英语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沉默的声音,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和呼唤。”这句话表现了“我”对书籍的喜爱,对知识的渴求。
  4. 多处运用反复句,造成一咏三叹的抒情效果。比如:“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它表达了“我”对北大哺育之恩的深深谢意。
  5. 利用通感语句,给人以想象的时空,叫人耳目一新,进而心旷神怡。例如:“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这里用常见的视觉——“雪团般四处迸溅”来表现听觉——“清脆笑声”,形象地表现了一个小女孩的活泼可爱。
  6. 运用顶真、回环语句,使得语势连贯,意象分明。例如:“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这句话一是表明“我”与北大的关系无法分割,完全交融。“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说明北大精神为“我”所吸收,已成为“我”生命的组成部分;在北大的学习时期已成为“我”人生历程中的重要阶段。
  7. 使用呼告语,直抒胸臆,语意厚重,语言亲切。例如:“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又如:“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了,我似乎应该对你说点儿什么,北大。”
  
  三、精心组合语句,语意凝练丰富。
  
  1. 采用“矛盾语”,引人注意,引人多向思维。例如:“我望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你,北大,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熟悉”是说自己在北大已经两年,学到一定知识并对北大的许多方面都比较了解;“陌生”是说北大更多的知识自己还没有学,更多的领域还没有涉及或领悟透彻。既表达了一个“老生”求学的急迫心情,也表现了自己的成长与日渐成熟。又如:“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简单”是说自己的生活主要就是读书;“美好”是说读书使自己的心情变得沉静、愉悦、安详,生活充实。
  2. 运用层递句,展开跳跃性思维,引人深思。例如:“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面目向我揭示和呈现,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思索”、“疑问”、“摒弃”、“相信”是写自己面对知识时的心路历程,思维缜密,用词准确。
  3. 采用“浓缩句”,言简义丰,情感饱满。例如:“渐渐地,我的心情也变得和它们一样:沉静,愉悦,安详。”“沉静,愉悦,安详”一组词语连用,充分表达了作者读书心情的美好、受读书影响之大。又如:“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汗水、泪水与欢笑”生动地表现了读书生活的艰辛和“我”的成长与进步。还有“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等等。
  
  四、巧借标点符号,丰富文字含义。
  
  1. 巧用破折号引人注意。例如:“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第一个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第二个破折号起意思转折的作用。语言丰富,语义明确。
  2.借用引号引人思考。例如:“眼看八七级新生穿着军训时领来的绿军衣满校走,我才恍悟到自己已是三年级的‘老生’了。”表明光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离开北大的日子也并不遥远,也表明了自己的成长与日渐成熟。又如:“严谨治学,诚恳做人,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真正含义。”突出北大老师“严谨治学,诚恳做人”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北大老师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五、灵活过渡,语气连贯流畅。
  
  1. 利用过渡句,承上启下。例如:“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
  2. 句中故意设疑,造势衔接。例如:“不知怎么,我回忆起了1983年在青岛过夏令营时发生的一件事情……”好像是作者找不到回忆的原因,其实正表明了这件事给“我”的感受之深、影响之大,难以忘怀。又如:“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
  3. 运用总结概括语,顺势衔接。例如:“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就这样”代指上文“我读书”以及“我的心情也变得和它们一样:沉静,愉悦,安详”,既总结了上文,又自然开启了下文。又如:“是的,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
  有人说:“读有文采之作,如饮醇酒,令人陶醉;读无文采的篇章,味同嚼蜡,难于下咽。”《十三岁的际遇》以其丰富灵动的语言,展示着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真情实感,给人以美不胜收、目不暇接之感,很值得品味。
  (作者单位:赣榆县欢墩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操作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52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无一例
一$$ 傅小平:就我的阅读感觉,您的作品可以说很好地诠释了“在场”的理念。这一方面是因为您谈到的很多人和事,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您以客观冷静的笔触做了精确的再现。另一方
报纸
对钛铁矿在微波场中的碳热还原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钛铁矿在微波场中能快速被还原,还原生成Fe、Fe3Ti3O(10)和少量的TiO2相。微波还原过程中铁迁移汇聚到矿物表面富集成球
《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9期刊载了侯玉双老师的《祥林嫂的三“笑”》一文,对《祝福》中祥林嫂三处“笑”的描写,作了一定的剖析。关于祥林嫂的第二次“笑”,即柳妈问她为何依从了贺老六时,祥林嫂竟“笑”了,“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究竟什么原因使祥林嫂“笑”呢?侯老师说:“只能是作为一个女人,回忆与丈夫相亲相爱的情景,身心得到了享受与安慰,是人性真实自然的流露。这就给读者深刻的启示:无论封建社会给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