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比较了中美高校学校咨询体系的共同之处及各自不同的特点,分析了美国模式的特色,提出了中国学校咨询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关键词:学校咨询;比较分析
一、前言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咨询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最初由职业指导开始,逐步发展成今日涵盖促进学生学业发展、职业发展、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等各方面内容的完整而独立的专业体系。与之对比,中国高校的学校咨询工作虽起步较晚,也走过一段弯路,但在发展模式上与美国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多年来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具备了独立的风格与特点。通过对比研究两国高校学校咨询工作的工作理念、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工作队伍等的异同之处,能够为当今中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咨询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二、对学生发展的共同关注
美国学校综合咨询项目的内容和范围主要反映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三个方面:学业发展、个性和社会发展、职业发展。每个方面都根据学生的现实和未来需求做了相近的规定和解释,同时,在整个综合咨询体系构建中,还有相应的指导课程、个人计划、反馈评价和系统支持机制来保证学校咨询项目的有机性和完整性。
同样,我国的高等学校也非常关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就业、心理等发展需求,学生指导与咨询的机构也从宣传部到学工部,甚至设立了学工部领导下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等学生指导的专门机构,为保障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尽管美国学生指导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途径不一,但两者都以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成为不同价值体系下的各国高等教育关注的共同时代主题。
三、美国模式的核心及可借鉴学习的内容
1、美国学校咨询规划的综合架构
美国学校咨询主要提供四个方面的服务:咨询、顾问、协调、评价。其中,咨询主要包括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两种形式。个别咨询主要是帮助学生处理个人学习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团体咨询主要用来处理预防性、发展型的问题;顾问主要是提供信息和教导服务,咨询师既是信息源,又是问题的启发者和引导者;协调服务主要体现在组织测验和转介上,学校咨询师担当了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络人;评价服务涉及的范围包括学生评估和环境评估等。这四部分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学校咨询规划的综合架构。
2、美国学校咨询的模式
美国学校咨询有多种模式。常见的三种主要模式有均衡模式、学校——社区模式、ASCA国家模式。均衡模式侧重于预防和干预,既要预防校园问题的产生,又要干预那些限于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社区模式主要是帮助学校咨询师引入社区力量,解决一些学校外部障碍问题;ASCA国家模式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提出主动的干预计划,目标是学校咨询师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直接服务。三种模式的灵活运用,使更多的人和团体加入到学校咨询的工作中来,为帮助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提升学校生活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中国模式的特点及发展瓶颈
与美国个性化的学校咨询服务相比,中国高校咨询更为注重学生的宏观发展。将学生发展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统一了起来。这种侧重往往会导致对学生具体发展需求的忽视,从而使中国高校咨询体系内教育管理的比重远超于服务的比重,解决共性问题的比重远超于解决个性问题的比重。
同时,中国高校咨询工作机制高度统一,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工处、辅导员、班主任等环节具体实施,学生在学习、就业、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问题都分散在这种高度统一的工作机制中。这种模式有效推进了学校咨询服务的快速发展,但却降低了学校咨询的专业化水平。
综合对中美高校学校咨询模式的探索,也给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方向。包括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发掘学生的现实问题,力求做到解决共性发展型问题和个性现实性问题的平衡,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探索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咨询模式,让家长和社区能够参与学校的事务,并对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起到实质性的影响,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共同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虽然中国与美国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也不一样,但是,从社会自身发展规律来看却有相似之处。历经近百年来发展演变的美国学校咨询体系已日趋成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为我们发展学校咨询体系提供很好的借鉴和重要的启示。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社会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教育模式的差异,我们要探索出既能适应中国社会,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学校咨询模式,实现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相结合。(作者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院级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学校咨询体系构建探索与保障机制研究》部分成果,课题编号:12JY048
参考文献
[1]柯晓扬.美国学校咨询标准及其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09.12A.
[2]郭俞宏、薛海平.美国学校咨询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9.09.
[3]耿健.发展学校咨询项目促进学生全面成长_浅谈美国学校教育中的综合咨询服务[J].基础教育参考,2005.04.
[4]马晓红.美国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的管理探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
关键词:学校咨询;比较分析
一、前言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咨询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最初由职业指导开始,逐步发展成今日涵盖促进学生学业发展、职业发展、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等各方面内容的完整而独立的专业体系。与之对比,中国高校的学校咨询工作虽起步较晚,也走过一段弯路,但在发展模式上与美国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多年来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具备了独立的风格与特点。通过对比研究两国高校学校咨询工作的工作理念、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工作队伍等的异同之处,能够为当今中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咨询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二、对学生发展的共同关注
美国学校综合咨询项目的内容和范围主要反映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三个方面:学业发展、个性和社会发展、职业发展。每个方面都根据学生的现实和未来需求做了相近的规定和解释,同时,在整个综合咨询体系构建中,还有相应的指导课程、个人计划、反馈评价和系统支持机制来保证学校咨询项目的有机性和完整性。
同样,我国的高等学校也非常关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就业、心理等发展需求,学生指导与咨询的机构也从宣传部到学工部,甚至设立了学工部领导下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等学生指导的专门机构,为保障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尽管美国学生指导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途径不一,但两者都以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成为不同价值体系下的各国高等教育关注的共同时代主题。
三、美国模式的核心及可借鉴学习的内容
1、美国学校咨询规划的综合架构
美国学校咨询主要提供四个方面的服务:咨询、顾问、协调、评价。其中,咨询主要包括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两种形式。个别咨询主要是帮助学生处理个人学习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团体咨询主要用来处理预防性、发展型的问题;顾问主要是提供信息和教导服务,咨询师既是信息源,又是问题的启发者和引导者;协调服务主要体现在组织测验和转介上,学校咨询师担当了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络人;评价服务涉及的范围包括学生评估和环境评估等。这四部分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学校咨询规划的综合架构。
2、美国学校咨询的模式
美国学校咨询有多种模式。常见的三种主要模式有均衡模式、学校——社区模式、ASCA国家模式。均衡模式侧重于预防和干预,既要预防校园问题的产生,又要干预那些限于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社区模式主要是帮助学校咨询师引入社区力量,解决一些学校外部障碍问题;ASCA国家模式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提出主动的干预计划,目标是学校咨询师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直接服务。三种模式的灵活运用,使更多的人和团体加入到学校咨询的工作中来,为帮助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提升学校生活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中国模式的特点及发展瓶颈
与美国个性化的学校咨询服务相比,中国高校咨询更为注重学生的宏观发展。将学生发展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统一了起来。这种侧重往往会导致对学生具体发展需求的忽视,从而使中国高校咨询体系内教育管理的比重远超于服务的比重,解决共性问题的比重远超于解决个性问题的比重。
同时,中国高校咨询工作机制高度统一,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工处、辅导员、班主任等环节具体实施,学生在学习、就业、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问题都分散在这种高度统一的工作机制中。这种模式有效推进了学校咨询服务的快速发展,但却降低了学校咨询的专业化水平。
综合对中美高校学校咨询模式的探索,也给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方向。包括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发掘学生的现实问题,力求做到解决共性发展型问题和个性现实性问题的平衡,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探索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咨询模式,让家长和社区能够参与学校的事务,并对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起到实质性的影响,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共同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虽然中国与美国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也不一样,但是,从社会自身发展规律来看却有相似之处。历经近百年来发展演变的美国学校咨询体系已日趋成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为我们发展学校咨询体系提供很好的借鉴和重要的启示。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社会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教育模式的差异,我们要探索出既能适应中国社会,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学校咨询模式,实现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相结合。(作者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院级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学校咨询体系构建探索与保障机制研究》部分成果,课题编号:12JY048
参考文献
[1]柯晓扬.美国学校咨询标准及其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09.12A.
[2]郭俞宏、薛海平.美国学校咨询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9.09.
[3]耿健.发展学校咨询项目促进学生全面成长_浅谈美国学校教育中的综合咨询服务[J].基础教育参考,2005.04.
[4]马晓红.美国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的管理探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