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采购结算方式的应用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材料采购不同结算方式的产生原因,从五个不同的结算方式进行了阐述,以及在不同结算方式下的不同会计及报表的处理,特别指出了最有利于工业企业材料采购的结算方式,适合现代企业采购原材料时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原材料采购;结算方式
  企业原材料是指投入生产过程以制造新产品的物质,它是构成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合理控制原材料的采购,以及货款的按时支付是企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同时货款的结算方式的选择也是保证原材料是否准时投入生产的前提。
  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存在,因原材料的采购对企业的重要性,由此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产生了不同的货款结算方式。由于选择不同的结算方式,对企业资金、原材料的库存的保管费用等产生很大影响。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以上原因的影响,原材料采购的结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采用预付货款结算方式
  预付货款是指企业因生产需要,按采购合同的约定,以一定的采购数量为依据,预先支付给供应商的货款。预付货款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在会计核算中以“预付账款”或“应付账款”科目核算。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全部预付货款方式结算
  全部预付货款是指企业根据采购合同,预先支付本次采购全部货款的行为。由于受原材料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出现原材料供应紧缺,企业往往采取支付全部货款的方式,以争得供应商的发货。但是采用全部预付货款的方式,必须要有采购合同的支持,以保证预付款的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签订书面采购合同。
  (2)保留付款单据,货款的支付应以对公账户进行支付,不能采用银行卡结算,以准确反映付款信息。
  (3)财务加强对预付账款的核算,建立供应商明细账,及时跟踪货物及采购发票信息。
  (4)建立预付款审批及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预先支付货款,需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增加资金成本,所以企业应建立预付款审批及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大额预付款项必须实行集体联签制度。
  2.部分预付货款方式结算
  部分预付货款是指企业根据采购合同,预先支付本次采购金额的部分货款的行为。相对于全部预付款方式,采用部分预付款方式风险较小,占用的流动资金也少,在原材料供应市场不是很紧张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此种结算方式。
  3.会计及报表处理方法
  企业发生预付货款时,在“预付账款”或“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反映,月末在资产负债表资产类“预付账款”项目填列。
  二、货到票未到付款结算
  货到票未到付款是指供应商材料已到达企业,凭货物验收单据、入库单等支付货款的行为。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签订书面的采购合同,注明货款结算方式。
  2.建立原材料检验、验收制度,按实际收到的合格数量办理入库。
  3.财务单据的审核付款;
  4.建立严格的付款审批制度,按成本效益原则,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
  5.会计及报表处理方法
  企业发生支付货款时,在“预付账款”或“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反映,月末在资产负债表资产类“预付账款”项目填列。同时在月末对原材料入库进行暂估处理。
  三、货到票到付款结算
  货到票到付款是指供应商材料与发票同时到达企业,凭货物验收单据、入库单和发票等支付货款的行为。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签订采购合同,注明货款结算方式。
  2.严格办理入库程序。对于此种付款方式,企业办理了入库手续后,货物的所有风险都转移给企业,企业拥有货物的所有权。
  3.建立货物的退货制度。材料入库后发现不合格,可以采用退货换货的形式。
  4.会计及报表处理方法。企业发生货到付款时,直接计入“原材料”科目,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反映。
  四、月结方式付款结算
  月结方式结算是指企业平时只登记材料的入库数量,在月末依据当月入库数一次性付款的结算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签订采购合同,注明貨款结算方式。
  2.建立材料入库明细账。材料明细账根据材料入库单登记,月末作为货款结算的依据。
  3.月末发票的开据。发票的开据是以当月入库数与退货数的净额来结算,从而减少开据红字发票。
  4.会计及报表处理方法。企业发生采购业务时,平时只登记材料明细账,月末凭发票增加原材料,减少银行存款。
  五、用量挂账方式的结算
  用量是指企业当月生产耗用的数量。用量挂账方式是指企业根据生产耗用的数量与供应商结算的一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签订采购合同,注明货款结算方式。
  2.准确登记材料出入库明细账,月末按材料出库数挂账,供应商凭此数量、单价开据发票。
  3.每月与供应商对账,保证账账相符。
  4.会计及报表处理方法。企业发生采购业务时,平时只登记材料明细账,月末凭发票增加原材料,未用数量作为企业代管商品,作暂估处理,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反映。
  综合以上几种结算方式,采用用量挂账方式,可以减少因采购存货而支付的货款及资金利息,对于不再使用的原材料,可以退还给供应商,因此这种方式是企业最有利的付款方式,对于工业企业采购特别适用。原材料采购结算方式的应用/刘世兵
  摘要:本文主要从材料采购不同结算方式的产生原因,从五个不同的结算方式进行了阐述,以及在不同结算方式下的不同会计及报表的处理,特别指出了最有利于工业企业材料采购的结算方式,适合现代企业采购原材料时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原材料采购;结算方式
  企业原材料是指投入生产过程以制造新产品的物质,它是构成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合理控制原材料的采购,以及货款的按时支付是企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同时货款的结算方式的选择也是保证原材料是否准时投入生产的前提。
  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存在,因原材料的采购对企业的重要性,由此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产生了不同的货款结算方式。由于选择不同的结算方式,对企业资金、原材料的库存的保管费用等产生很大影响。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以上原因的影响,原材料采购的结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采用预付货款结算方式
  预付货款是指企业因生产需要,按采购合同的约定,以一定的采购数量为依据,预先支付给供应商的货款。预付货款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在会计核算中以“预付账款”或“应付账款”科目核算。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全部预付货款方式结算
  全部预付货款是指企业根据采购合同,预先支付本次采购全部货款的行为。由于受原材料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出现原材料供应紧缺,企业往往采取支付全部货款的方式,以争得供应商的发货。但是采用全部预付货款的方式,必须要有采购合同的支持,以保证预付款的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签订书面采购合同。
  (2)保留付款单据,货款的支付应以对公账户进行支付,不能采用银行卡结算,以准确反映付款信息。   (3)财务加强对预付账款的核算,建立供应商明细账,及时跟踪货物及采购发票信息。
  (4)建立预付款审批及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预先支付货款,需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增加资金成本,所以企业应建立预付款审批及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大额预付款项必须实行集体联签制度。
  2.部分预付货款方式结算
  部分预付货款是指企业根据采购合同,预先支付本次采购金额的部分货款的行为。相对于全部预付款方式,采用部分预付款方式风险较小,占用的流动资金也少,在原材料供应市场不是很紧张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此种结算方式。
  3.会计及报表处理方法
  企业发生预付货款时,在“预付账款”或“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反映,月末在资产负债表资产类“预付账款”项目填列。
  二、貨到票未到付款结算
  货到票未到付款是指供应商材料已到达企业,凭货物验收单据、入库单等支付货款的行为。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签订书面的采购合同,注明货款结算方式。
  2.建立原材料检验、验收制度,按实际收到的合格数量办理入库。
  3.财务单据的审核付款;
  4.建立严格的付款审批制度,按成本效益原则,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
  5.会计及报表处理方法
  企业发生支付货款时,在“预付账款”或“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反映,月末在资产负债表资产类“预付账款”项目填列。同时在月末对原材料入库进行暂估处理。
  三、货到票到付款结算
  货到票到付款是指供应商材料与发票同时到达企业,凭货物验收单据、入库单和发票等支付货款的行为。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签订采购合同,注明货款结算方式。
  2.严格办理入库程序。对于此种付款方式,企业办理了入库手续后,货物的所有风险都转移给企业,企业拥有货物的所有权。
  3.建立货物的退货制度。材料入库后发现不合格,可以采用退货换货的形式。
  4.会计及报表处理方法。企业发生货到付款时,直接计入“原材料”科目,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反映。
  四、月结方式付款结算
  月结方式结算是指企业平时只登记材料的入库数量,在月末依据当月入库数一次性付款的结算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签订采购合同,注明货款结算方式。
  2.建立材料入库明细账。材料明细账根据材料入库单登记,月末作为货款结算的依据。
  3.月末发票的开据。发票的开据是以当月入库数与退货数的净额来结算,从而减少开据红字发票。
  4.会计及报表处理方法。企业发生采购业务时,平时只登记材料明细账,月末凭发票增加原材料,减少银行存款。
  五、用量挂账方式的结算
  用量是指企业当月生产耗用的数量。用量挂账方式是指企业根据生产耗用的数量与供应商结算的一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签订采购合同,注明货款结算方式。
  2.准确登记材料出入库明细账,月末按材料出库数挂账,供应商凭此数量、单价开据发票。
  3.每月与供应商对账,保证账账相符。
  4.会计及报表处理方法。企业发生采购业务时,平时只登记材料明细账,月末凭发票增加原材料,未用数量作为企业代管商品,作暂估处理,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反映。
  综合以上几种结算方式,采用用量挂账方式,可以减少因采购存货而支付的货款及资金利息,对于不再使用的原材料,可以退还给供应商,因此这种方式是企业最有利的付款方式,对于工业企业采购特别适用。
其他文献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的四个最基本的环节,四者缺一不可。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中考、高考,对听力的要求都是越来越高。现在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只是处于一种纸上谈兵的状态,自己说的英语别人听不懂,英语国家人士说的英语自己听不懂,使得英语学科成为哑巴英语。这样的英语能力在中考、高考中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这些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也是不能适应社会要求的。因此,重视英语听力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成为英语教学中亟待解
问题学生是时代的产物,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够依据问题学生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问题学生学会审美,在审美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影响问题学生的感官和
对立统一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中居于实质和核心地位。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是世界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最基本的是矛盾的规律;作为认识方法,最根本的是矛盾分析法。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矛盾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特别是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习经济生活时,可以把矛盾分析法运用其中,引导学生用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原理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问题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师的能力水平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物理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素养,主要表现为下列几个方面。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很多,问题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取得认知思维的高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颇具生命力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
本文从教师素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英语教学方向等几方面,分析了近几年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