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所推崇的终身教育思想,其目的是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养成终身阅读习惯。因此,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在课堂上挖掘语文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阅读兴趣;网络文学;成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225-02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在语文课堂上培养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一个人走向社会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和必备素质,而在这四种能力中,尤以“读”对终身教育影响最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积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阅读在现代学习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可是从我校前几年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我校学生阅读有着功利性强,阅读面窄的缺点。他们针对苏州中考的语文试卷中的一道5分的“名著推荐与阅读”题,只阅读相关的几部名著,对于其他的优秀文学作品毫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们一定要用好“语文课”这一主阵地,用语文本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与时俱进,趣从“网”中来
现代社会,潮流瞬息万变,这点在网络上表现得尤其淋漓尽致:今天刚说“春晚流行语”,明天已经“生活体”了。与我们相对或枯燥或高深的应试技巧和传统文学相比,学生“两权相衡取其易”,肯定会更加偏爱网络文化了。碰到这种情况,如果老师不加分析横加指责,不但不能使学生信服,反而会使学生反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巧用“网络文化”的“新”,导出学生的“趣”来。我在上“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课时就选用了现下流行的“甄嬛体”。我先用“甄嬛体”造了个句子:母亲大人,今儿的大米看起来白亮有光泽,闻起来甚是香喷诱人,放一口到嘴中慢慢咀嚼却是口感稍硬,如此大夏之日如常吃此种食物难免会引起胃部症状之反应。学生一看到这个例子就很兴奋,表情上显示他们已经很有讨论的欲望。我马上请他们把反转的“说人话”写出来,有学生手都不举脱口而出:饭不好吃。接着我让学生就这种表述方式展开讨论,学生七嘴八舌的把“甄嬛体”的优缺点说了出来:表达婉转,用词优雅;但不分场合对象过多的使用书面语,一点小事却大费周章的絮叨显得很矫情。讨论结束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完成了。其实,“网络文学”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符合了某些文学规律。但它们又不能与名著相提并论,因为其违反了许多文学准则。用它们作为例子展开讨论,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二、因材施教,趣从“文”中来
语文课程资源较其他学科丰富的多,光文体就有很多种。如果文章体裁不同,那么它的内涵以及它所适用的教学手段就会有所不同,我们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巧用文体的不同特点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诗歌具有音乐美,主要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两个方面,有规律的抑扬顿挫与合辙押韵,使得诗歌琅琅上口,优美动听。而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在反复的吟诵中也能自然而然的体味出来。我在教臧克家的《有的人》的时候,就充分利用了诗歌的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一开始,我布置了三个任务:①划出停顿;②标出重音;③注明升降调。因为任务难度系数不高,班级所有的学生都很起劲的一边读一边做起标记来。做完标记,学生自由朗读。以诗歌的第二段为例: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骑”字一重读,加上“我多偉大”用升调,人物的狂妄、轻浮马上就被表现出来了,学生对于反动统治者那种作威作福,任意奴役、宰割人民群众的形象就能很轻松的理解了。半堂课下来,学生发现一向敬而远之的诗歌很轻松的就理解了,马上活跃起来,我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了臧克家的另一首小诗《老马》,让学生2个一组讨论朗读。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同样的,学生读完全诗,很轻松的就能概括出诗歌塑造的形象:一个久经生活折磨、低头忍耐的农民形象。最后课堂总结的时候,我又向学生推荐了几首节奏明快的经典现代诗:卞之琳的《断章》、戴望舒的《雨巷》……
三、碎读精练,趣从“考”中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所带来的愉快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股力量。”而对于面临中考的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成败体验主要来源于学习成绩。所以,只有学生在阅读题上得了高分,他们才会真正喜欢阅读。升入初二年级后,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答题技巧后,我给他们做了近几年的中考课外阅读题:《苏州,最后的园林》、《老水车旁的风景》、《寂寞的月亮》,结果得分情况很不理想。研究发现,近几年苏州中考课外阅读的命题特点是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苏州城市的文化精神,“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体裁一般为散文或者小说。如果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光凭简单的答题技巧是得不了高分的。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呢?答案很简单,如果不能亲身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多阅读来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初二学生学习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我就向学生推荐了两种能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有目的阅读的方法:①《苏州日报文艺副刊》上基本每天都有介绍苏州地方文化的文章,把它剪贴在教室后面的“文学角”上;②网络上每年都有微型小说、优秀散文排行榜,我们可以把近三年的打印出来放在书报架上。课间十分钟,中午自习课,学生都可以随性的欣赏到一篇美文,遇到有歧义的地方,几个同学还可以探讨一下。阅读量大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再做课外阅读题就能得心应手得高分了;阅读题得了高分,学生尝到了甜头,就更爱阅读了。萨特说过:“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人们只有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中才能真正享受阅读,这样的阅读不是光靠灌输和机械训练可以实现的。因此,我一直在实践中探索,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在语文课中找到乐趣,爱上阅读。
关键词:阅读兴趣;网络文学;成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225-02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在语文课堂上培养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一个人走向社会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和必备素质,而在这四种能力中,尤以“读”对终身教育影响最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积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阅读在现代学习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可是从我校前几年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我校学生阅读有着功利性强,阅读面窄的缺点。他们针对苏州中考的语文试卷中的一道5分的“名著推荐与阅读”题,只阅读相关的几部名著,对于其他的优秀文学作品毫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们一定要用好“语文课”这一主阵地,用语文本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与时俱进,趣从“网”中来
现代社会,潮流瞬息万变,这点在网络上表现得尤其淋漓尽致:今天刚说“春晚流行语”,明天已经“生活体”了。与我们相对或枯燥或高深的应试技巧和传统文学相比,学生“两权相衡取其易”,肯定会更加偏爱网络文化了。碰到这种情况,如果老师不加分析横加指责,不但不能使学生信服,反而会使学生反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巧用“网络文化”的“新”,导出学生的“趣”来。我在上“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课时就选用了现下流行的“甄嬛体”。我先用“甄嬛体”造了个句子:母亲大人,今儿的大米看起来白亮有光泽,闻起来甚是香喷诱人,放一口到嘴中慢慢咀嚼却是口感稍硬,如此大夏之日如常吃此种食物难免会引起胃部症状之反应。学生一看到这个例子就很兴奋,表情上显示他们已经很有讨论的欲望。我马上请他们把反转的“说人话”写出来,有学生手都不举脱口而出:饭不好吃。接着我让学生就这种表述方式展开讨论,学生七嘴八舌的把“甄嬛体”的优缺点说了出来:表达婉转,用词优雅;但不分场合对象过多的使用书面语,一点小事却大费周章的絮叨显得很矫情。讨论结束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完成了。其实,“网络文学”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符合了某些文学规律。但它们又不能与名著相提并论,因为其违反了许多文学准则。用它们作为例子展开讨论,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二、因材施教,趣从“文”中来
语文课程资源较其他学科丰富的多,光文体就有很多种。如果文章体裁不同,那么它的内涵以及它所适用的教学手段就会有所不同,我们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巧用文体的不同特点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诗歌具有音乐美,主要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两个方面,有规律的抑扬顿挫与合辙押韵,使得诗歌琅琅上口,优美动听。而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在反复的吟诵中也能自然而然的体味出来。我在教臧克家的《有的人》的时候,就充分利用了诗歌的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一开始,我布置了三个任务:①划出停顿;②标出重音;③注明升降调。因为任务难度系数不高,班级所有的学生都很起劲的一边读一边做起标记来。做完标记,学生自由朗读。以诗歌的第二段为例: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骑”字一重读,加上“我多偉大”用升调,人物的狂妄、轻浮马上就被表现出来了,学生对于反动统治者那种作威作福,任意奴役、宰割人民群众的形象就能很轻松的理解了。半堂课下来,学生发现一向敬而远之的诗歌很轻松的就理解了,马上活跃起来,我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了臧克家的另一首小诗《老马》,让学生2个一组讨论朗读。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同样的,学生读完全诗,很轻松的就能概括出诗歌塑造的形象:一个久经生活折磨、低头忍耐的农民形象。最后课堂总结的时候,我又向学生推荐了几首节奏明快的经典现代诗:卞之琳的《断章》、戴望舒的《雨巷》……
三、碎读精练,趣从“考”中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所带来的愉快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股力量。”而对于面临中考的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成败体验主要来源于学习成绩。所以,只有学生在阅读题上得了高分,他们才会真正喜欢阅读。升入初二年级后,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答题技巧后,我给他们做了近几年的中考课外阅读题:《苏州,最后的园林》、《老水车旁的风景》、《寂寞的月亮》,结果得分情况很不理想。研究发现,近几年苏州中考课外阅读的命题特点是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苏州城市的文化精神,“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体裁一般为散文或者小说。如果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光凭简单的答题技巧是得不了高分的。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呢?答案很简单,如果不能亲身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多阅读来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初二学生学习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我就向学生推荐了两种能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有目的阅读的方法:①《苏州日报文艺副刊》上基本每天都有介绍苏州地方文化的文章,把它剪贴在教室后面的“文学角”上;②网络上每年都有微型小说、优秀散文排行榜,我们可以把近三年的打印出来放在书报架上。课间十分钟,中午自习课,学生都可以随性的欣赏到一篇美文,遇到有歧义的地方,几个同学还可以探讨一下。阅读量大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再做课外阅读题就能得心应手得高分了;阅读题得了高分,学生尝到了甜头,就更爱阅读了。萨特说过:“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人们只有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中才能真正享受阅读,这样的阅读不是光靠灌输和机械训练可以实现的。因此,我一直在实践中探索,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在语文课中找到乐趣,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