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123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恒久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内部动力,可是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那么究竟怎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了久久的思索与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的几点经验:
  1用创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
  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功课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興趣都会受压抑。
  2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比方说,在我的音乐课上我非常重视给每一个学生展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在课上多让他们回答问题,新歌让他第一个上讲台给同学们演唱并且给他简单的鼓励的话语:“你学的真快!我很喜欢你!真高兴你有如此表现!”等等。一些看似平淡的话语,但是用在这类同学的身上也许就已经激发了他们学习信心,让他们觉得不是老师遗弃了他们而是自己没有把握机会,没有去很好的展现自己。并且班里的同学也会一视同仁的对待这些同学了。
  3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你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学生才会崇拜你,进而受你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觉得向着教师学习。
  4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
  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打印机等。
  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但我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才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5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团结学生
  分组合作学习是指把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或知识水平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的优点是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集合所有学生的智慧,还能使学生的优缺点互补,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上课时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不管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都可以放手任由他们自己讨论,取舍,然后选取最佳方案或答案。课下可由教师或音乐课代表组织音乐兴趣小组,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由活动,探究课程要求之外的音乐创作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认知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强的人,而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不是随便就有的,这是需要在人的一生中慢慢培养,而初中阶段又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集体意识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会厌学。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从而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现代智力观中,成功智力理论可谓独树一帜,它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对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以启示,成功教育是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和终身发展的教育,本文结合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提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注重创造性智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性智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坚强
期刊
【摘 要】 后进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问题,是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关键,就如何教育后进生,笔者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 后进生 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对待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如果我们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期刊
一堂题为《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的地理课上:风采翩翩的女地理老师款款走进教室,待学生坐定后,面带笑容地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阿里山在什么地方吗?”全班有80%的同学举手争着回答,接着又问:“台湾阿里山的风情你们感受过吗?”同学们面面相觑,面露盼望之情!教师出示一幅美丽的阿里山风光图,同学们顿时眼睛为之一亮,随后播放一《阿里山的姑娘》视频。画面明艳动人,歌曲悠扬飘逸,情景优美,引人入胜,
期刊
文言文是“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用语。我们现今虽然不用它去写文章,但是我们从事文言文教学,却应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已往的模式中解脱出来。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解决教学中费时费力,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的问题。要深入探究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样就能全面地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关于文言文的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
期刊
语言有三个方面,即语音、语法、词汇。语音是语言教学的基础,是根本的,首要的。语法和词汇都是通过语音得到体现的。小学生学好语音不仅符合儿童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记忆规律,还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英语语音教学。  1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  1.1小学英语教师对语音教学的认识。有些教师认为语音教学就是音标教学,而音标教学就是让学生每天做几道辨音题,以此来应付考试。有些
期刊
山区农村受地理环境、传统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农村教育总的看来是滞后于城镇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教育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教育教学质量都不法与城镇相比。笔者从教十余年,也时常谈起教育公平的问题,也时常思索教育公平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短期内实现教育公平是不可能的。作为山区农村的一名普通教师,我认为应该从主观上为实现教育公平出力,硬件建设,我们帮不上忙,但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我们应全力以赴。下面,
期刊
【摘 要】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学校的一等重要工作。尤其是高中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更应该予以重视。德育在整个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当然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那么怎样才能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呢?  【关键词】 德育教育 生物教学 唯物主义 爱国教育    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
期刊
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是因为它一方面是在整数应用题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另一方面又有其本身的特点和解题的规律。因此,在这部分題目中,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与整数应用题比较,就显得复杂而抽象,这就给教师如何教学好这部分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统编教材是把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分开教学,我认为它们在意义和用途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结构、解题思路和解答规律及方法是基本相同
期刊
当一名群众满意的教师,必须注重“启蒙”教学。每当走进一年级教室,耳边就响起了校训:“苦教、苦学、开拓、进取、尊师、重教、勤奋、求实。”于是我用善良的语言,耐心的神情,教小学生怎样读书、怎样写字。  寒来暑往,蓦然回首,三尺讲台已陪伴我度过了三十五个春秋,作为一名山区教师,在执教生涯中,有苦也有甜,有泪也有笑。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教育小学一年级学生确实要有耐心,从小学抓起。语文课上的那一幕,
期刊
谈到幼儿园常规教育时,老师们较普遍的想法是常规教育是为了“能够维持日常的教学秩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正是由于教师把常规教育的目标仅仅锁定在维持当下的纪律上,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采用一些高控制的、能够立竿见影的教育手段来达到让幼儿即时顺从的目的。然而,如果常规教育仅仅从教师对幼儿的要求和期望出发,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所提出的常规要求就很难被幼儿遵守,所谓保证教育活动有序开展的常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