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聊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秀美的中国江北水城。而在辖区内的茌平县北部的冯屯镇,历史古迹不胜枚举,是春秋战国时期高士鲁仲连的诞生地,至今仍保留有鲁仲连纪念祠;它还是太平天国革命纪念地之一,有太平桥纪念址。
被誉为“鲁西明珠”的小杨屯就坐落在此。
小杨屯水色清丽,风光宜人,现有村民101户、403人,耕地1251亩,历史上是一个“地多不打粮,连年闹灾荒,拼命干一年,一顿吃个光”的小穷村。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在全国劳模、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忠的带领下战天斗地,拔穷根、栽富苗,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把昔日一个出了名的讨荒要饭村,建成了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该村集体公共积累达到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多元。小杨屯村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县级文明单位,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中央和省、市领导曾多次到该村视察指导工作。1989年,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姜春云,第一次到小杨屯视察工作后,高度赞誉小杨屯村是“鲁西平原的一颗明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
精神核心源自老支书
张国忠是小杨屯的一面旗帜,也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提起这位在村党支部书记位置上奋斗了60余年,被誉为“58年红旗不倒”的全国劳动模范,中共十一、十四、十五大代表,人人都竖大拇指。小杨屯就是在他的带领下,由贫穷走向温饱,由温饱奔向富裕。如今他已过80岁高龄,仍在为小杨屯村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村支部书记,也是全国连续担任村支部书记最长的一位,被誉为共和国村支书之最。他虽识字不多,却勤奋好学,勇于实践、敢为人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履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造福一方百姓,当地人称“当代神农”。
张国忠任村支书,始终勇立潮头不退步,深受群众拥护,原因就是他不管在任何环境影响下,都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不搬教条,不搞形式,走自己的路,创出了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可的“平原地区农业开发的新模式”。而所在的小杨屯村也被誉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特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两次到小杨屯调研,深为张国忠的事迹所感动,他深切地称赞张国忠说:“你是共产党的光荣”,在交谈中,风趣地为他起了个绰号“张务实”。张国忠曾三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党的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张国忠不仅务实能干,而且善于总结,善于吸收外来事物及先进经验。他所总结的“学习经”“实干经”“吃亏经”等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其中“学习经”曾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为头条播送,轰动一时。近期他又编著了《张国忠言论集》,姜春云作序,省、市领导挥毫题词,现已由中央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
解放之初,为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张国忠同志挺身而出,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从1961年起,他带领干部群众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干就是20年,把原来“只收蛤蟆不收庄稼”的红土涝洼地,变成“看路一条线,看地方成片,旱涝保丰收,连年做贡献”的聚宝盆,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他们称作“拔穷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国忠紧紧依靠党的富民政策,立足本村实际,反复思考怎样使经济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发挥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让群众尽快富起来。
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党支部决定:在科学种田上大做文章,用科学技术搞农业结构调整。对传统的种植模式来一次改革,把冬闲的土地、劳力、阳光、空气都利用起来,变一收为多收。张国忠同志把这种科技致富的路子很有哲理地概括为:“少数面积狠抓钱,多数面积搞粮棉,小田收入投大田,粮棉瓜菜都增产,农林牧副齐发展。”
为此,张国忠带领群众开始了“立体种植”的优化试验和大面积推广。根据不同作物的秸秆高低差、根系深浅差、生长时间差、需肥营养差、光温需求差,对农作物进行多类型、多品种、多形式的间作、混作、轮作、套种。由过去的粮棉单一种植,发展为白菜籽、西瓜、黄瓜、甘蓝、西红柿、茄子、草莓、大蒜以及棉花、小麦、玉米等十几种作物的立体种植。创造了一年“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等种植模式。实现了冬绿、春金、夏华、秋实,成为远近闻名的依靠科技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典型。1984年以前,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到1989年已高达3000元。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等曾多次到小杨屯参观考察,都给予很高的评价,称赞张国忠创造了“平原农业立体开发的新模式”。小杨屯的经济发展实现了第二次飞跃,他们称为“栽富苗”。
1992年,张国忠出席十四大回来以后,马上召开支部会,联系实际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在小杨屯头一次研讨怎么搞市场经济。当时很多人认为,农村主要是种地,把地种好就行了,搞市场我们不行。还有人认为,小杨屯搞多种种植比别人早了10年,现在再上也难了,经济弄不好就要下滑了。
张国忠说,搞市场经济小杨屯同样不能落后,但我们要围绕着农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促农业,要形成良性循环,绝不能让农业下滑。会开得热火朝天,讨论得很热烈。最后他们决定搞养殖业,因为养殖业能积肥,为农业提供有机肥,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张国忠认为,就是搞养殖业也不能走老路。本着你无我有,你有我专的思想,他多方调研,了解到山东的烤鸭店经常上天津、河北去买鸭子,就想,如果养鸭成功,可以把山东烤鸭店的生意拿下来。经过联系,市场销售达成了意向。看准了就干。为此,1994年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投资600万元建设起填鸭场和冷藏厂,现已发展成为集种鸭、孵化、养殖、宰杀、冷藏、运输为一体的大型贸工农龙头企业——小杨屯鸭业集团总公司。从此,小杨屯村走上了一条依靠农业产业化致富的路子。小杨屯的经济发展又实现了第三次飞跃,踏上了全面奔小康的快车。
鸭业成为新农村的产业核心
小杨屯鸭业集团总公司的成立,使小杨屯村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如今小杨屯鸭业集团已发展成为集种鸭、孵化、养殖、加工、冷藏、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走出了“农林牧副综合发展”“一种二养三加工”“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化循环的发展路子。从而使本村的农业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主导产业由原来的种植业转变为“养殖加工业”,人均收入年年大幅度增加。2005年突破万元,2006年达到1.3万元。集体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壮大,去年达到6800万元。
经过十数年的集团化运作,小杨屯村的经济已在聊城市的前列,而小杨屯村集团也是聊城市唯一以鸭业生产为主、跨行业经营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这个村在2004~2006年连续被市政府命名为“明星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央、省、市领导多次到该企业视察指导,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小杨屯村被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
为夯实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础,迅速扩大养殖规模,公司率先改革过去的“农民分散平地养殖”为“公司集中网上养殖”,企业先后建起了15处“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总占地1500亩。商品鸭存栏量已达300万只,年度出栏商品鸭1500万只。
而集团产的商品鸭属无药残、无污染、高营养食品,一上市就成为各大超市的抢手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并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极大关注,连续两年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并给予了重点扶持。产品一次性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农产地认证”“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养殖积极性,搭建起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把社会各界及广大养鸭爱好者的聪明才智都集中到发展鸭业生产上来,2004年成立了“小杨屯鸭业协会”。制定了“统一规划建园,分散农户经营,严格标准生产,统一养殖规范,提供全面服务,实现科学发展”的运作模式。向会员提供了“资金服务上门、免费送鸭苗上门、免费送饲料上门、免费防疫上门、免费技术指导上门、免费回收毛鸭上门”的“六上门”服务。为保护好会员的养殖积极性,企业首先承担养殖风险并让利于会员户,协会制定了“企业预投养殖成本,会员严格标准养殖,合同回收以质论价,结算扣除投入资金,每只利润两元左右,现金兑现会员手中”的养殖利润保护规定,让广大会员吃下了“定心丸”,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靠养鸭致富的积极性日趋高涨。
经济与生态兼顾方能长远发展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在现阶段,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小杨屯集约化鸭业养殖场、专业小区、专业村快速成长起来,为满足市场需求和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保障,随之带来的畜牧业的污染问题也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成为小杨屯带头人们思索的新课题。
为此他们从5年前就与北京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聊城大学、山东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十几家科研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探讨摸索生态畜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他们大胆改革,在发展生态畜牧业上创出了“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模式”,这一模式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尚属首创,这种模式的创新点为:节约土地资源,绿化控制污染,上中下相互促进,林鸭良性循环。生态结构为:上空林木生长,半空肉鸭养殖,地面鸭粪收集,地下制作沼气。林木枝叶遮阳、避风、制氧净化空气,为肉鸭养殖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肉鸭在半空不接触粪便,清洁卫生且预防疾病,能茁壮成长,排出的粪便又为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林木快速成材。地面把半空落下的鸭粪收集起来,消毒、控制疫病传播。并将粪便及时输入地下的沼气池内,经发酵制作成沼气和肥料,减少污染、变废为宝。沼气为农民生活和养殖提供方便,肥料为种植业提供良好肥料资源,提高种植效益。这种养殖模式推行以来,经过实践收到了极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各级领导和有关专家给予了极大的肯定。2007年11月13日科技部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他们的宝贵经验。
肉鸭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自2000年快速发展以来,小杨屯坚持肉鸭生产“互相衔接,互为依存,互为促进,逐级增值”的理念,积极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扩张生产环节规模,实现了养鸭生产效益最大化。现有种鸭场6处,饲养肉用种鸭18万余只,拥有近百台自动化孵化器,建有孵化厅2处,年孵化肉鸭达2200多万只,建有饲料加工厂1处,新建通过农业部GMP验证的兽药厂1家,建成两条现代化的宰杀生产线。日宰杀达5万只,企业年养殖加工销售能力达到2000万只以上。现在肉鸭销往北京、上海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中国港澳地区,预计2007年可实现产值近4亿元,创利税2000多万元。
小杨屯村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企业取得了空前的经济效益,而且带动和促进了三个县十几个乡镇的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民的增收幅度。养殖业的发展能使当地农民增加收入320元,实现玉米就地转化率86%以上。养殖业带来的大量有机肥料,减少了种植业的成本,肥沃了土壤,增加了种植效益,据测算:当地种植业每亩可增收60元以上。养殖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提供较大的就业空间。现在参与养鸭业的饲养人员约3000人,加工人员650人,运输销售人员200人,共计3650人。实现经济效益4000万元。提高了当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农村劳动生产率,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科技农业的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的经济保障。
“村企互建”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靠产业作支撑,它是重要的经济基础。“村企共建”能够将企业的发展空间延伸到农村,有利于农业产业的资源整合,在农企之间互利互通,优势互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还可以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将先进的生产要素导入农村,激活农村经济。村帮企,企助村,糅合了企业、农村两种资源、两种优势的村企结对模式在小杨屯村落地开花,实现了共赢发展。小杨屯村在十四大以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跟市场经济大潮,从本村实际出发,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先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围绕农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促农业”,选准养鸭这个富民产业,大力兴办农业龙头企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子。集体经济日益壮大,农民收入稳定、快速、持续增长。
现在村上办起了图书室、文化宣传队,实施了农村远程教育,对村民实行了“免村民照明电费、免村民生活用水费、免车船使用费、免村民上缴三水费;补70岁以上老人每年300元”的“四免一补”优惠政策。在村庄建设上,小杨屯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一规划,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改观。先后开通大街7条、4000多米,铺设环村路15公里,并安上了路灯,实现了绿化美化,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原来的土坯房全部被标准房取代,人均住房面积60平方米。1999年又投资30万元打了一眼420米的深井,使全村群众用上了优质自来水。目前小杨屯已基本实现了党总支制定的“十化”目标。即:精神文明化;干部服务化;农民知识化;生产机械化;管理科学化;住房标准化;信息高速化;道路硬面化;街道照明化;贸工农一体化。村民们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生活富裕、精神充实,村里呈现出一派新农村的和谐景象。现在的小杨屯,村容村貌美观整洁有序,大街小巷平坦宽敞,7条大街条条都实现了硬化、亮化、美化、绿化,道路两旁是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原来的土坯房全部被整齐划一的标准房和楼房取代,村民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喝的是自来水,烧的是天然气,好一派欣欣向荣的城镇气象。
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文化的发展,经济上去了,文化如果跟不上去也永远不能叫富,只有经济与文化同步上升才能使村企有更长远的发展道路。小杨屯人很明白这个道理,他们除了为本村增加硬件设施之外,还非常注重在文化事业上面的投资。前不久小杨屯村决定建立自己的文化中心,小杨屯村文化中心大楼已动工建设,村级筹建文化中心,在茌平县尚属首例。在奠基仪式上,许多重要领导出席,并为之道贺。该文化中心大楼的奠基,标志着小杨屯村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小杨屯村是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典型。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典型,而且是文化工作的典型,自始至终都把文化事业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如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他们更加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小杨屯文化中心大楼的奠基就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体现。今天的小杨屯真正实现了:农村就地变城市,农业就地变工业,农民就地变工人。
现今,小杨屯村的自身经济越走越好,自身的集团文化也誉满鲁西。正如姜春云同志第二次走进小杨屯时所说:“小杨屯这面旗帜更加鲜艳了,这颗明珠更加璀璨了!”
被誉为“鲁西明珠”的小杨屯就坐落在此。
小杨屯水色清丽,风光宜人,现有村民101户、403人,耕地1251亩,历史上是一个“地多不打粮,连年闹灾荒,拼命干一年,一顿吃个光”的小穷村。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在全国劳模、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忠的带领下战天斗地,拔穷根、栽富苗,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把昔日一个出了名的讨荒要饭村,建成了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该村集体公共积累达到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多元。小杨屯村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县级文明单位,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中央和省、市领导曾多次到该村视察指导工作。1989年,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姜春云,第一次到小杨屯视察工作后,高度赞誉小杨屯村是“鲁西平原的一颗明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
精神核心源自老支书
张国忠是小杨屯的一面旗帜,也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提起这位在村党支部书记位置上奋斗了60余年,被誉为“58年红旗不倒”的全国劳动模范,中共十一、十四、十五大代表,人人都竖大拇指。小杨屯就是在他的带领下,由贫穷走向温饱,由温饱奔向富裕。如今他已过80岁高龄,仍在为小杨屯村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村支部书记,也是全国连续担任村支部书记最长的一位,被誉为共和国村支书之最。他虽识字不多,却勤奋好学,勇于实践、敢为人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履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造福一方百姓,当地人称“当代神农”。
张国忠任村支书,始终勇立潮头不退步,深受群众拥护,原因就是他不管在任何环境影响下,都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不搬教条,不搞形式,走自己的路,创出了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可的“平原地区农业开发的新模式”。而所在的小杨屯村也被誉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特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两次到小杨屯调研,深为张国忠的事迹所感动,他深切地称赞张国忠说:“你是共产党的光荣”,在交谈中,风趣地为他起了个绰号“张务实”。张国忠曾三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党的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张国忠不仅务实能干,而且善于总结,善于吸收外来事物及先进经验。他所总结的“学习经”“实干经”“吃亏经”等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其中“学习经”曾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为头条播送,轰动一时。近期他又编著了《张国忠言论集》,姜春云作序,省、市领导挥毫题词,现已由中央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
解放之初,为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张国忠同志挺身而出,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从1961年起,他带领干部群众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干就是20年,把原来“只收蛤蟆不收庄稼”的红土涝洼地,变成“看路一条线,看地方成片,旱涝保丰收,连年做贡献”的聚宝盆,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他们称作“拔穷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国忠紧紧依靠党的富民政策,立足本村实际,反复思考怎样使经济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发挥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让群众尽快富起来。
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党支部决定:在科学种田上大做文章,用科学技术搞农业结构调整。对传统的种植模式来一次改革,把冬闲的土地、劳力、阳光、空气都利用起来,变一收为多收。张国忠同志把这种科技致富的路子很有哲理地概括为:“少数面积狠抓钱,多数面积搞粮棉,小田收入投大田,粮棉瓜菜都增产,农林牧副齐发展。”
为此,张国忠带领群众开始了“立体种植”的优化试验和大面积推广。根据不同作物的秸秆高低差、根系深浅差、生长时间差、需肥营养差、光温需求差,对农作物进行多类型、多品种、多形式的间作、混作、轮作、套种。由过去的粮棉单一种植,发展为白菜籽、西瓜、黄瓜、甘蓝、西红柿、茄子、草莓、大蒜以及棉花、小麦、玉米等十几种作物的立体种植。创造了一年“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等种植模式。实现了冬绿、春金、夏华、秋实,成为远近闻名的依靠科技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典型。1984年以前,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到1989年已高达3000元。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等曾多次到小杨屯参观考察,都给予很高的评价,称赞张国忠创造了“平原农业立体开发的新模式”。小杨屯的经济发展实现了第二次飞跃,他们称为“栽富苗”。
1992年,张国忠出席十四大回来以后,马上召开支部会,联系实际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在小杨屯头一次研讨怎么搞市场经济。当时很多人认为,农村主要是种地,把地种好就行了,搞市场我们不行。还有人认为,小杨屯搞多种种植比别人早了10年,现在再上也难了,经济弄不好就要下滑了。
张国忠说,搞市场经济小杨屯同样不能落后,但我们要围绕着农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促农业,要形成良性循环,绝不能让农业下滑。会开得热火朝天,讨论得很热烈。最后他们决定搞养殖业,因为养殖业能积肥,为农业提供有机肥,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张国忠认为,就是搞养殖业也不能走老路。本着你无我有,你有我专的思想,他多方调研,了解到山东的烤鸭店经常上天津、河北去买鸭子,就想,如果养鸭成功,可以把山东烤鸭店的生意拿下来。经过联系,市场销售达成了意向。看准了就干。为此,1994年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投资600万元建设起填鸭场和冷藏厂,现已发展成为集种鸭、孵化、养殖、宰杀、冷藏、运输为一体的大型贸工农龙头企业——小杨屯鸭业集团总公司。从此,小杨屯村走上了一条依靠农业产业化致富的路子。小杨屯的经济发展又实现了第三次飞跃,踏上了全面奔小康的快车。
鸭业成为新农村的产业核心
小杨屯鸭业集团总公司的成立,使小杨屯村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如今小杨屯鸭业集团已发展成为集种鸭、孵化、养殖、加工、冷藏、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走出了“农林牧副综合发展”“一种二养三加工”“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化循环的发展路子。从而使本村的农业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主导产业由原来的种植业转变为“养殖加工业”,人均收入年年大幅度增加。2005年突破万元,2006年达到1.3万元。集体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壮大,去年达到6800万元。
经过十数年的集团化运作,小杨屯村的经济已在聊城市的前列,而小杨屯村集团也是聊城市唯一以鸭业生产为主、跨行业经营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这个村在2004~2006年连续被市政府命名为“明星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央、省、市领导多次到该企业视察指导,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小杨屯村被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
为夯实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础,迅速扩大养殖规模,公司率先改革过去的“农民分散平地养殖”为“公司集中网上养殖”,企业先后建起了15处“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总占地1500亩。商品鸭存栏量已达300万只,年度出栏商品鸭1500万只。
而集团产的商品鸭属无药残、无污染、高营养食品,一上市就成为各大超市的抢手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并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极大关注,连续两年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并给予了重点扶持。产品一次性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农产地认证”“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养殖积极性,搭建起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把社会各界及广大养鸭爱好者的聪明才智都集中到发展鸭业生产上来,2004年成立了“小杨屯鸭业协会”。制定了“统一规划建园,分散农户经营,严格标准生产,统一养殖规范,提供全面服务,实现科学发展”的运作模式。向会员提供了“资金服务上门、免费送鸭苗上门、免费送饲料上门、免费防疫上门、免费技术指导上门、免费回收毛鸭上门”的“六上门”服务。为保护好会员的养殖积极性,企业首先承担养殖风险并让利于会员户,协会制定了“企业预投养殖成本,会员严格标准养殖,合同回收以质论价,结算扣除投入资金,每只利润两元左右,现金兑现会员手中”的养殖利润保护规定,让广大会员吃下了“定心丸”,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靠养鸭致富的积极性日趋高涨。
经济与生态兼顾方能长远发展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在现阶段,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小杨屯集约化鸭业养殖场、专业小区、专业村快速成长起来,为满足市场需求和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保障,随之带来的畜牧业的污染问题也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成为小杨屯带头人们思索的新课题。
为此他们从5年前就与北京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聊城大学、山东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十几家科研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探讨摸索生态畜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他们大胆改革,在发展生态畜牧业上创出了“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模式”,这一模式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尚属首创,这种模式的创新点为:节约土地资源,绿化控制污染,上中下相互促进,林鸭良性循环。生态结构为:上空林木生长,半空肉鸭养殖,地面鸭粪收集,地下制作沼气。林木枝叶遮阳、避风、制氧净化空气,为肉鸭养殖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肉鸭在半空不接触粪便,清洁卫生且预防疾病,能茁壮成长,排出的粪便又为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林木快速成材。地面把半空落下的鸭粪收集起来,消毒、控制疫病传播。并将粪便及时输入地下的沼气池内,经发酵制作成沼气和肥料,减少污染、变废为宝。沼气为农民生活和养殖提供方便,肥料为种植业提供良好肥料资源,提高种植效益。这种养殖模式推行以来,经过实践收到了极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各级领导和有关专家给予了极大的肯定。2007年11月13日科技部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他们的宝贵经验。
肉鸭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自2000年快速发展以来,小杨屯坚持肉鸭生产“互相衔接,互为依存,互为促进,逐级增值”的理念,积极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扩张生产环节规模,实现了养鸭生产效益最大化。现有种鸭场6处,饲养肉用种鸭18万余只,拥有近百台自动化孵化器,建有孵化厅2处,年孵化肉鸭达2200多万只,建有饲料加工厂1处,新建通过农业部GMP验证的兽药厂1家,建成两条现代化的宰杀生产线。日宰杀达5万只,企业年养殖加工销售能力达到2000万只以上。现在肉鸭销往北京、上海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中国港澳地区,预计2007年可实现产值近4亿元,创利税2000多万元。
小杨屯村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企业取得了空前的经济效益,而且带动和促进了三个县十几个乡镇的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民的增收幅度。养殖业的发展能使当地农民增加收入320元,实现玉米就地转化率86%以上。养殖业带来的大量有机肥料,减少了种植业的成本,肥沃了土壤,增加了种植效益,据测算:当地种植业每亩可增收60元以上。养殖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提供较大的就业空间。现在参与养鸭业的饲养人员约3000人,加工人员650人,运输销售人员200人,共计3650人。实现经济效益4000万元。提高了当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农村劳动生产率,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科技农业的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的经济保障。
“村企互建”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靠产业作支撑,它是重要的经济基础。“村企共建”能够将企业的发展空间延伸到农村,有利于农业产业的资源整合,在农企之间互利互通,优势互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还可以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将先进的生产要素导入农村,激活农村经济。村帮企,企助村,糅合了企业、农村两种资源、两种优势的村企结对模式在小杨屯村落地开花,实现了共赢发展。小杨屯村在十四大以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跟市场经济大潮,从本村实际出发,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先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围绕农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促农业”,选准养鸭这个富民产业,大力兴办农业龙头企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子。集体经济日益壮大,农民收入稳定、快速、持续增长。
现在村上办起了图书室、文化宣传队,实施了农村远程教育,对村民实行了“免村民照明电费、免村民生活用水费、免车船使用费、免村民上缴三水费;补70岁以上老人每年300元”的“四免一补”优惠政策。在村庄建设上,小杨屯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一规划,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改观。先后开通大街7条、4000多米,铺设环村路15公里,并安上了路灯,实现了绿化美化,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原来的土坯房全部被标准房取代,人均住房面积60平方米。1999年又投资30万元打了一眼420米的深井,使全村群众用上了优质自来水。目前小杨屯已基本实现了党总支制定的“十化”目标。即:精神文明化;干部服务化;农民知识化;生产机械化;管理科学化;住房标准化;信息高速化;道路硬面化;街道照明化;贸工农一体化。村民们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生活富裕、精神充实,村里呈现出一派新农村的和谐景象。现在的小杨屯,村容村貌美观整洁有序,大街小巷平坦宽敞,7条大街条条都实现了硬化、亮化、美化、绿化,道路两旁是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原来的土坯房全部被整齐划一的标准房和楼房取代,村民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喝的是自来水,烧的是天然气,好一派欣欣向荣的城镇气象。
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文化的发展,经济上去了,文化如果跟不上去也永远不能叫富,只有经济与文化同步上升才能使村企有更长远的发展道路。小杨屯人很明白这个道理,他们除了为本村增加硬件设施之外,还非常注重在文化事业上面的投资。前不久小杨屯村决定建立自己的文化中心,小杨屯村文化中心大楼已动工建设,村级筹建文化中心,在茌平县尚属首例。在奠基仪式上,许多重要领导出席,并为之道贺。该文化中心大楼的奠基,标志着小杨屯村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小杨屯村是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典型。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典型,而且是文化工作的典型,自始至终都把文化事业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如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他们更加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小杨屯文化中心大楼的奠基就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体现。今天的小杨屯真正实现了:农村就地变城市,农业就地变工业,农民就地变工人。
现今,小杨屯村的自身经济越走越好,自身的集团文化也誉满鲁西。正如姜春云同志第二次走进小杨屯时所说:“小杨屯这面旗帜更加鲜艳了,这颗明珠更加璀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