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两家电影公司,拍摄出两部关于超级英雄的电影,影片内容18岁以下“少儿不宜”;一部是全新创作,一部是续集,都由好莱坞顶级团队制作;影片中明星云集,每四年才拍出一部;在此之前经过了一年多的宣传,预计于11月初的某一天在各大影院上映,只要你去就会得到一张赠票,但四年之内你不能再去其他公司的影院,那么你会不会去看?
这两部大片,就是两党主导的美国总统大选。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好莱坞和白宫已成为联手打造美国总统的“梦工厂”。
好莱坞“干政”白宫
麦当娜在一首歌中唱到:“每个人都想去好莱坞,每个人都想当明星,好莱坞连空气闻起来都这么香,但如果它真这么美好,又何必使人伤心?”
玛丽莲·梦露和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情史,给肯尼迪的竞选增添了不少人气。1972年,简·方达在河内和越南男兵一起用高射炮打美军飞机的照片在美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而之前她和约翰·克里的合影则成为2004年共和党攻击民主党候选人克里的“炮弹”之一。
1980年,曾当过演员的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并成为一流政治家,这成为好莱坞在白宫“垂帘干政”的开端。
2012年8月2日,82岁的好莱坞“硬汉”影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作为嘉宾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他在旁边放个空椅子充当奥巴马,然后对着椅子吐槽,指责他在经济衰退时没能挺身而出,兑现承诺。伊斯特伍德的说话对象显然是男性、白人、婴儿潮一代,以及在经济衰退中找不到工作、被老婆和女朋友骂的“宅男”群体。网络媒体为此还用他的名字发明了个新词“eastwooding”,意思是对着空椅子说话,很多网友纷纷推出各种模仿的恶搞视频。
而在民主党代表大会上,影片《复仇者联盟》中的“黑寡妇”性感女神斯嘉丽·约翰逊则成为民主党代言人。此前,斯嘉丽就因力挺奥巴马而被共和党讥讽为“试图破坏奥巴马和米歇尔的婚姻”。而此次斯嘉丽说:“我不代表年轻的好莱坞一代来发表演讲,而是代表数以百万计的年轻美国人,特别是年轻女性,那些依赖公共和非盈利性项目来生存的人民。”这显然针对18岁至24岁的年轻人,以及女性和拉美裔的选民。
诡异的是,据美国媒体统计,近50年来,每逢遇上美国总统大选年,只要奥斯卡奖和金球奖最佳影片的得主属于同一部影片,共和党候选人就会当上总统;若不是属于同一部影片,则是民主党候选人当上总统。2012年获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是《大艺术家》,获金球奖最佳影片的是《顿悟人生》,按这个“规律”,奥巴马要赢。
当然这只是巧合。不过大选临近,通过好莱坞电影来吸引选民观看,造成“政治和商业双赢”的局面,却是电影人和政客之间的默契。
《拆弹部队》导演毕格罗执导的《刺杀本·拉登》就被认为是角逐2013年奥斯卡奖的大热门。影片安排在12月19日只在洛杉矶和纽约两地点映,那时距选举已经过去很久了,这被看做是“避嫌”。不过有媒体披露,全片版权其实早已被好莱坞制作人韦恩斯坦买走,而韦恩斯坦一直是民主党的粉丝。从预告片来看,奥巴马的镜头占据了重要位置,这部预告片事实上已经成了民主党的“竞选广告”。
电影中的选举政治
把严肃的选举政治变成充满戏剧性的商业大片,其实早已有之。在这部竞选大片里,绝对的主角,也就是总统候选人其实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经济知识和政治头脑,不需要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而只要像演戏那样,夸張地按照固定台词朗读政治声明即可。
而从上世纪30年代起,好莱坞所形成的固定化的戏剧创作模式也被照搬到总统竞选中去。这使得竞选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赌博游戏”,而更像是按照观众需求,制作一部类型片电影。竞选团队只需调查一下观众想看哪种类型的电影,是英雄片、喜剧片、西部片、伦理片、爱情片、恐怖片、悬疑片,还是灾难片和励志片,然后按照固定的套路,让候选人在适当的环节集中表演一番即可。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选举问题专家西奥多·怀特就在著作《美国的自我探索》中概括道,候选人“面前摆着的永远是如何把具有自己个人风格的形象在美国公众的感情中确立起来,而同时又把这个形象与他们试图打进美国公众心目中的那些问题联系起来”。
在“戏剧政治”的指导原则下,竞选团队关注的是如何在最合适的时机迎合选民的口味。而民众寻求的也往往是话题本身而不是答案。民众投票给某个人,并不是因为他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或者解决办法,而只是因为他在竞选中能不断重复民众希望引起重视的话题,尽管这些话题往往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但老百姓就是喜欢听这个。
而在“戏剧政治”原则下,为了增强戏剧性,故意吹牛、撒谎、装傻充愣也是政治家必备的“政治品格”之一。
罗斯福吹牛说自己能够在一分钟内阅读1200个单词;肯尼迪称“政府的权利就是对公众撒谎”;里根说“树木比汽车制造了更多的污染”……这些谎言都不妨碍他们取胜,甚至成为伟大的总统。
而美国选举的这些特点,在电影中都有所体现。比如2012年3月,美国HBO(有线电视网络媒体公司)电视台播出的政治电影《规则改变》,透露了2008年美国共和党选择阿拉斯加州长萨拉·佩林成为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的内幕。
麦凯恩团队在获得共和党提名后,发现对手奥巴马气势如虹,为了扭转颓势,决定推出一名年轻的女性竞选搭档。结果在网络上胡诌一气后找到了前选美冠军、阿拉斯加州长萨拉·佩林。结果发现佩林对国内外政策的了解一塌糊涂,甚至连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区别都不知道。
但竞选团队认为,现在的美国竞选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竞选了,更是一场“真人秀”。于是考虑到:她既然是个很棒的演员,为什么不给她几个剧本呢?由此,佩林开始背诵连她自己都搞不懂的单词,比如“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之类。
影片中佩林的一位顾问的话颇值得玩味:“我也希望美国人民选出未来的林肯或者杰斐逊,但不幸的是,现在选总统更需要明星似的魅力,奥巴马和佩林就是这样,他们是明星。”
奥巴马当选了,麦凯恩向他祝贺,展现出“台上是对手台下是朋友”的戏剧性效果。但佩林想发表败选演说,却被共和党竞选团队严词拒绝,因为如果她这么做,就会得罪共和党的基础选民。
由此可见,美国大选在高度模式化的今天,规则可以做出一些改变,但大选的基本剧本却是无法改变的。两党只能在保证基本选民的基础上做一些小改动以迎合摇摆州的选民,否则大家都没得玩了。
“受够了奥巴马和罗姆尼”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总统选举之所以越来越具有戏剧性和娱乐性,主要原因还在于美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长期以来,美国的主流群体是所谓的“沃斯普”(WASP)人群,即盎格鲁—撒克逊后裔的白人新教徒人群的男性精英。但随着老一代,也就是婴儿潮一代的“沃斯普”人群老龄化,社会精英的构成越来越年轻化、族裔多元化。他们的行事风格已经从冷战时期的信仰、跟随转变成了模仿、解构。美国已经越来越成为碎片化的“万花筒”社会。多元化的选民需求使得两党候选人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改变风格,即便这些风格其实并不是候选人的固有性格,他们只好像演员那样进行表演。
与此同时,美国选举本身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市场化的经济行为。四年一次的“烧钱”大选,能给更多的人,特别是媒体从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据美国敏感政治问题研究中心10月31日的数据,这次选举在总统竞选层面将耗资26亿美元。整体耗资60亿美元,将创下最高纪录。其中仅电视广告支出一项,罗姆尼阵营达3.48亿美元,奥巴马阵营达3.17亿美元。这么多钱砸下去,各种娱乐表演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表演秀的狂轰滥炸已经引起很多观众的反感。10月31日,互联网的一段美国四岁女童“因为受够了奥巴马和罗姆尼”而痛哭的视频引起强烈反响。很多美国人会在11月6日这天长舒一口气,总算选完了,但戏剧化的生活是否也会重归平淡呢?
这两部大片,就是两党主导的美国总统大选。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好莱坞和白宫已成为联手打造美国总统的“梦工厂”。
好莱坞“干政”白宫
麦当娜在一首歌中唱到:“每个人都想去好莱坞,每个人都想当明星,好莱坞连空气闻起来都这么香,但如果它真这么美好,又何必使人伤心?”
玛丽莲·梦露和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情史,给肯尼迪的竞选增添了不少人气。1972年,简·方达在河内和越南男兵一起用高射炮打美军飞机的照片在美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而之前她和约翰·克里的合影则成为2004年共和党攻击民主党候选人克里的“炮弹”之一。
1980年,曾当过演员的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并成为一流政治家,这成为好莱坞在白宫“垂帘干政”的开端。
2012年8月2日,82岁的好莱坞“硬汉”影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作为嘉宾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他在旁边放个空椅子充当奥巴马,然后对着椅子吐槽,指责他在经济衰退时没能挺身而出,兑现承诺。伊斯特伍德的说话对象显然是男性、白人、婴儿潮一代,以及在经济衰退中找不到工作、被老婆和女朋友骂的“宅男”群体。网络媒体为此还用他的名字发明了个新词“eastwooding”,意思是对着空椅子说话,很多网友纷纷推出各种模仿的恶搞视频。
而在民主党代表大会上,影片《复仇者联盟》中的“黑寡妇”性感女神斯嘉丽·约翰逊则成为民主党代言人。此前,斯嘉丽就因力挺奥巴马而被共和党讥讽为“试图破坏奥巴马和米歇尔的婚姻”。而此次斯嘉丽说:“我不代表年轻的好莱坞一代来发表演讲,而是代表数以百万计的年轻美国人,特别是年轻女性,那些依赖公共和非盈利性项目来生存的人民。”这显然针对18岁至24岁的年轻人,以及女性和拉美裔的选民。
诡异的是,据美国媒体统计,近50年来,每逢遇上美国总统大选年,只要奥斯卡奖和金球奖最佳影片的得主属于同一部影片,共和党候选人就会当上总统;若不是属于同一部影片,则是民主党候选人当上总统。2012年获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是《大艺术家》,获金球奖最佳影片的是《顿悟人生》,按这个“规律”,奥巴马要赢。
当然这只是巧合。不过大选临近,通过好莱坞电影来吸引选民观看,造成“政治和商业双赢”的局面,却是电影人和政客之间的默契。
《拆弹部队》导演毕格罗执导的《刺杀本·拉登》就被认为是角逐2013年奥斯卡奖的大热门。影片安排在12月19日只在洛杉矶和纽约两地点映,那时距选举已经过去很久了,这被看做是“避嫌”。不过有媒体披露,全片版权其实早已被好莱坞制作人韦恩斯坦买走,而韦恩斯坦一直是民主党的粉丝。从预告片来看,奥巴马的镜头占据了重要位置,这部预告片事实上已经成了民主党的“竞选广告”。
电影中的选举政治
把严肃的选举政治变成充满戏剧性的商业大片,其实早已有之。在这部竞选大片里,绝对的主角,也就是总统候选人其实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经济知识和政治头脑,不需要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而只要像演戏那样,夸張地按照固定台词朗读政治声明即可。
而从上世纪30年代起,好莱坞所形成的固定化的戏剧创作模式也被照搬到总统竞选中去。这使得竞选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赌博游戏”,而更像是按照观众需求,制作一部类型片电影。竞选团队只需调查一下观众想看哪种类型的电影,是英雄片、喜剧片、西部片、伦理片、爱情片、恐怖片、悬疑片,还是灾难片和励志片,然后按照固定的套路,让候选人在适当的环节集中表演一番即可。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选举问题专家西奥多·怀特就在著作《美国的自我探索》中概括道,候选人“面前摆着的永远是如何把具有自己个人风格的形象在美国公众的感情中确立起来,而同时又把这个形象与他们试图打进美国公众心目中的那些问题联系起来”。
在“戏剧政治”的指导原则下,竞选团队关注的是如何在最合适的时机迎合选民的口味。而民众寻求的也往往是话题本身而不是答案。民众投票给某个人,并不是因为他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或者解决办法,而只是因为他在竞选中能不断重复民众希望引起重视的话题,尽管这些话题往往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但老百姓就是喜欢听这个。
而在“戏剧政治”原则下,为了增强戏剧性,故意吹牛、撒谎、装傻充愣也是政治家必备的“政治品格”之一。
罗斯福吹牛说自己能够在一分钟内阅读1200个单词;肯尼迪称“政府的权利就是对公众撒谎”;里根说“树木比汽车制造了更多的污染”……这些谎言都不妨碍他们取胜,甚至成为伟大的总统。
而美国选举的这些特点,在电影中都有所体现。比如2012年3月,美国HBO(有线电视网络媒体公司)电视台播出的政治电影《规则改变》,透露了2008年美国共和党选择阿拉斯加州长萨拉·佩林成为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的内幕。
麦凯恩团队在获得共和党提名后,发现对手奥巴马气势如虹,为了扭转颓势,决定推出一名年轻的女性竞选搭档。结果在网络上胡诌一气后找到了前选美冠军、阿拉斯加州长萨拉·佩林。结果发现佩林对国内外政策的了解一塌糊涂,甚至连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区别都不知道。
但竞选团队认为,现在的美国竞选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竞选了,更是一场“真人秀”。于是考虑到:她既然是个很棒的演员,为什么不给她几个剧本呢?由此,佩林开始背诵连她自己都搞不懂的单词,比如“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之类。
影片中佩林的一位顾问的话颇值得玩味:“我也希望美国人民选出未来的林肯或者杰斐逊,但不幸的是,现在选总统更需要明星似的魅力,奥巴马和佩林就是这样,他们是明星。”
奥巴马当选了,麦凯恩向他祝贺,展现出“台上是对手台下是朋友”的戏剧性效果。但佩林想发表败选演说,却被共和党竞选团队严词拒绝,因为如果她这么做,就会得罪共和党的基础选民。
由此可见,美国大选在高度模式化的今天,规则可以做出一些改变,但大选的基本剧本却是无法改变的。两党只能在保证基本选民的基础上做一些小改动以迎合摇摆州的选民,否则大家都没得玩了。
“受够了奥巴马和罗姆尼”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总统选举之所以越来越具有戏剧性和娱乐性,主要原因还在于美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长期以来,美国的主流群体是所谓的“沃斯普”(WASP)人群,即盎格鲁—撒克逊后裔的白人新教徒人群的男性精英。但随着老一代,也就是婴儿潮一代的“沃斯普”人群老龄化,社会精英的构成越来越年轻化、族裔多元化。他们的行事风格已经从冷战时期的信仰、跟随转变成了模仿、解构。美国已经越来越成为碎片化的“万花筒”社会。多元化的选民需求使得两党候选人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改变风格,即便这些风格其实并不是候选人的固有性格,他们只好像演员那样进行表演。
与此同时,美国选举本身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市场化的经济行为。四年一次的“烧钱”大选,能给更多的人,特别是媒体从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据美国敏感政治问题研究中心10月31日的数据,这次选举在总统竞选层面将耗资26亿美元。整体耗资60亿美元,将创下最高纪录。其中仅电视广告支出一项,罗姆尼阵营达3.48亿美元,奥巴马阵营达3.17亿美元。这么多钱砸下去,各种娱乐表演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表演秀的狂轰滥炸已经引起很多观众的反感。10月31日,互联网的一段美国四岁女童“因为受够了奥巴马和罗姆尼”而痛哭的视频引起强烈反响。很多美国人会在11月6日这天长舒一口气,总算选完了,但戏剧化的生活是否也会重归平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