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毫米、分米的认识》
估测意识 建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38-02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提高其估测能力,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学时,笔者尝试从学生主体出发,尊重其认知需求,激活已有的数学认知经验,帮助学生建构深刻的长度概念,促进其估测能力的形成。现以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课堂教学创新尝试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尊重需求,引发思维冲突
学生思想上的矛盾冲突,恰恰是求知的动力,能够有效激活思维,展开一场“头脑风暴”,激荡起思考的涟漪。在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前,学生对厘米和米的长度概念已经建立,如何使其能够顺利过渡到毫米这个长度概念,找到创新点和突破口,自然而然地生发探究的内在动力,这是笔者重点思考的环节。
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笔者特意在尊重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长度单位厘米、米两个概念,设置富有情趣的课堂情境。笔者先准备好道具,然后让学生猜测准备好的这个道具(孙悟空的金箍棒)有多长,此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笔者适时有意调整金箍棒的长度,从1米到10厘米,再到1厘米之内,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分层完成对长度单位从米到厘米再到毫米的完整架构和自然过渡,在此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困惑,凸显出其内在的思维冲突。笔者做了如下创新设计:
师:这根不到1厘米的金箍棒到底有多长?怎样才能知道它的精确长度呢?你有什么办法?
生:不能用米,也不能用厘米了,只能用毫米。
师:可是毫米在哪里呢?用你的想法具体怎么表示?
学生在不断设置的思维冲突中,发现了毫米是比厘米更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并能够在0~1厘米之间界定毫米的长度,画出自己心中的“尺子”。但在使用这把自己“心中的尺子”来测量金箍棒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小组之间存在着误差,那么怎样才能使测量更加准确呢?引出了科学的毫米标准量尺,学生将自己的“尺子”与之比对,发现了长度单位毫米的界定——是将1厘米平均分成10个小格,每个小格就是1毫米。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笔者主要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特点,设置教学创新点,先从猜测孙悟空的金箍棒的长度入手,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过渡。这个过程,正是基于学生的认知需要自然生发的求知过程,也是基于思维的冲突展开的一场思维旅行。笔者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一步步循着问题追下去,逐步实现了对估测意识的初步建构。
二、尊重体验,实现概念建构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逻辑思维的细胞。在概念形成过程中,人们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把握事物的本质。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更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并且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体验来自已有的认知经验,就像只有眼见才能为实一样,学生只有看到摸到,才能认识到。由此在教学中建立毫米、分米的这两个长度概念,需要给学生一个自主体验的过程,通过体验建立表象特征而后进行抽象认知。为此,笔者尝试采用三步走的方法,让学生分层体验。
首先抓住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感受1毫米(像一分硬币、光盘的厚度、银行卡卡片的厚度),学生一边通过触摸建立直观的毫米表象,一边通过用手指比划不同毫米数的长度,形成直观的印象,不断丰富自己心中的“尺子”;然后让学生将毫米与厘米进行比对,想一想把10毫米放在尺子上会怎么样,学生再次确认1厘米就等于10毫米。最后进行估测,将毫米这一长度单位通过估测用于实践。
师:你怎么感受1毫米?闭上眼睛想想1毫米到底有多长,并把它印到脑子里。
生:1毫米太短了。两根手指要碰到一块了。
师:5厘米7毫米是多长?你是怎么测量出来的?
生:先找到5厘米,然后数出7个小格,找到7毫米。
师:想一想,毫米有什么用途?
生:能够精确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通过三个层次创新点的尝试,学生的思维空间被逐层打开,获得充分的体验空间,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估一估,有了丰富的直观体验,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毫米的概念,实现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维的飞跃。
三、尊重发展,培养估测意识
小学阶段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学生自主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入手,尊重并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认知结构,丰富学生的估测意识,帮助学生形成长度概念。
教学伊始,学生对毫米有多长,为何要有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并没有心理上的认知需求。只有突破学生对米和厘米的界限,才能让学生理解到毫米和分米两个长度單位的延伸性。基于此,笔者从建立学生“心中的尺子”开始展开教学。
笔者先从厘米和米入手,通过让学生测量金箍棒的长度,使学生心中的尺子逐渐清晰,体验到“因为比厘米还要短,厘米测量不出来”,据此生发出来一个“直观的单位长度需求——比厘米小的单位”,并由此有了对毫米的认知需求,于是学生心中这把“毫米的尺子”便建立起了一个通道,而后再通过引导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把尺子”,使之发展到毫米,使得心中的“尺子”逐步真实、清晰起来,并拓展延伸到分米。接下来,笔者基于长度单位的整体建构,将之又顺利过渡到分米这个长度单位。
分米这个测量单位在生活中不常用,但作为长度单位之间的十进制换算过渡,却是必不可少的。这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是要建立学生的估测意识,使其能够建立分米、毫米的概念并加以运用。为此笔者抓住学生心中的“尺子”这一发展要素,继续丰富并深化其内容。通过让学生测量变长的金箍棒这个教学活动,学生得到结果为10厘米,由此引出1分米这个长度单位。
师:用手摸摸这个金箍棒的长度,并用手比划比划。说说这是多长?
生:1分米,也是10厘米。
师: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说说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是1分米?
学生一边在直尺上找到刻度(11~21是1分米,1~11是1分米,3~13是1分米……),一边在心中丰富自己的“尺子”,从米、厘米到毫米,再到分米。然后再让学生找到1分米的表象,最后再让学生展开测量,使用自己心中的“尺子”来估测。
师:现在金箍棒又有变化了,你发现了什么,要使用什么单位?
生:我发现比厘米长,但比米短,所以要用分米。
师:如果没有尺子,你能用估测的办法来测量吗?怎么测?
生:能估测的。我可以用小手掌来测,一个小手掌是1分米。数一数有几个小手掌那么长。
接下来笔者不断变化金箍棒的长度,学生通过1米与1厘米的单位转换,推理出1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进而建立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并在无序的板书中,让学生按照大小进行长度单位的排序,逐步梳理已经形成的长度单位的知识结构和长度表象,加深对四个长度单位的认知,建立清晰、深刻的长度概念。
总之,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其形成估测能力,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以学生的内在认知需求为动力,从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展开探究,并设置思维冲突,实现从直观感性到理性思维的过渡,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长足的发展。
(责编 林 剑)
估测意识 建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38-02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提高其估测能力,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学时,笔者尝试从学生主体出发,尊重其认知需求,激活已有的数学认知经验,帮助学生建构深刻的长度概念,促进其估测能力的形成。现以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课堂教学创新尝试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尊重需求,引发思维冲突
学生思想上的矛盾冲突,恰恰是求知的动力,能够有效激活思维,展开一场“头脑风暴”,激荡起思考的涟漪。在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前,学生对厘米和米的长度概念已经建立,如何使其能够顺利过渡到毫米这个长度概念,找到创新点和突破口,自然而然地生发探究的内在动力,这是笔者重点思考的环节。
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笔者特意在尊重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长度单位厘米、米两个概念,设置富有情趣的课堂情境。笔者先准备好道具,然后让学生猜测准备好的这个道具(孙悟空的金箍棒)有多长,此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笔者适时有意调整金箍棒的长度,从1米到10厘米,再到1厘米之内,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分层完成对长度单位从米到厘米再到毫米的完整架构和自然过渡,在此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困惑,凸显出其内在的思维冲突。笔者做了如下创新设计:
师:这根不到1厘米的金箍棒到底有多长?怎样才能知道它的精确长度呢?你有什么办法?
生:不能用米,也不能用厘米了,只能用毫米。
师:可是毫米在哪里呢?用你的想法具体怎么表示?
学生在不断设置的思维冲突中,发现了毫米是比厘米更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并能够在0~1厘米之间界定毫米的长度,画出自己心中的“尺子”。但在使用这把自己“心中的尺子”来测量金箍棒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小组之间存在着误差,那么怎样才能使测量更加准确呢?引出了科学的毫米标准量尺,学生将自己的“尺子”与之比对,发现了长度单位毫米的界定——是将1厘米平均分成10个小格,每个小格就是1毫米。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笔者主要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特点,设置教学创新点,先从猜测孙悟空的金箍棒的长度入手,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过渡。这个过程,正是基于学生的认知需要自然生发的求知过程,也是基于思维的冲突展开的一场思维旅行。笔者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一步步循着问题追下去,逐步实现了对估测意识的初步建构。
二、尊重体验,实现概念建构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逻辑思维的细胞。在概念形成过程中,人们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把握事物的本质。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更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并且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体验来自已有的认知经验,就像只有眼见才能为实一样,学生只有看到摸到,才能认识到。由此在教学中建立毫米、分米的这两个长度概念,需要给学生一个自主体验的过程,通过体验建立表象特征而后进行抽象认知。为此,笔者尝试采用三步走的方法,让学生分层体验。
首先抓住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感受1毫米(像一分硬币、光盘的厚度、银行卡卡片的厚度),学生一边通过触摸建立直观的毫米表象,一边通过用手指比划不同毫米数的长度,形成直观的印象,不断丰富自己心中的“尺子”;然后让学生将毫米与厘米进行比对,想一想把10毫米放在尺子上会怎么样,学生再次确认1厘米就等于10毫米。最后进行估测,将毫米这一长度单位通过估测用于实践。
师:你怎么感受1毫米?闭上眼睛想想1毫米到底有多长,并把它印到脑子里。
生:1毫米太短了。两根手指要碰到一块了。
师:5厘米7毫米是多长?你是怎么测量出来的?
生:先找到5厘米,然后数出7个小格,找到7毫米。
师:想一想,毫米有什么用途?
生:能够精确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通过三个层次创新点的尝试,学生的思维空间被逐层打开,获得充分的体验空间,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估一估,有了丰富的直观体验,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毫米的概念,实现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维的飞跃。
三、尊重发展,培养估测意识
小学阶段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学生自主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入手,尊重并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认知结构,丰富学生的估测意识,帮助学生形成长度概念。
教学伊始,学生对毫米有多长,为何要有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并没有心理上的认知需求。只有突破学生对米和厘米的界限,才能让学生理解到毫米和分米两个长度單位的延伸性。基于此,笔者从建立学生“心中的尺子”开始展开教学。
笔者先从厘米和米入手,通过让学生测量金箍棒的长度,使学生心中的尺子逐渐清晰,体验到“因为比厘米还要短,厘米测量不出来”,据此生发出来一个“直观的单位长度需求——比厘米小的单位”,并由此有了对毫米的认知需求,于是学生心中这把“毫米的尺子”便建立起了一个通道,而后再通过引导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把尺子”,使之发展到毫米,使得心中的“尺子”逐步真实、清晰起来,并拓展延伸到分米。接下来,笔者基于长度单位的整体建构,将之又顺利过渡到分米这个长度单位。
分米这个测量单位在生活中不常用,但作为长度单位之间的十进制换算过渡,却是必不可少的。这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是要建立学生的估测意识,使其能够建立分米、毫米的概念并加以运用。为此笔者抓住学生心中的“尺子”这一发展要素,继续丰富并深化其内容。通过让学生测量变长的金箍棒这个教学活动,学生得到结果为10厘米,由此引出1分米这个长度单位。
师:用手摸摸这个金箍棒的长度,并用手比划比划。说说这是多长?
生:1分米,也是10厘米。
师: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说说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是1分米?
学生一边在直尺上找到刻度(11~21是1分米,1~11是1分米,3~13是1分米……),一边在心中丰富自己的“尺子”,从米、厘米到毫米,再到分米。然后再让学生找到1分米的表象,最后再让学生展开测量,使用自己心中的“尺子”来估测。
师:现在金箍棒又有变化了,你发现了什么,要使用什么单位?
生:我发现比厘米长,但比米短,所以要用分米。
师:如果没有尺子,你能用估测的办法来测量吗?怎么测?
生:能估测的。我可以用小手掌来测,一个小手掌是1分米。数一数有几个小手掌那么长。
接下来笔者不断变化金箍棒的长度,学生通过1米与1厘米的单位转换,推理出1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进而建立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并在无序的板书中,让学生按照大小进行长度单位的排序,逐步梳理已经形成的长度单位的知识结构和长度表象,加深对四个长度单位的认知,建立清晰、深刻的长度概念。
总之,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其形成估测能力,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以学生的内在认知需求为动力,从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展开探究,并设置思维冲突,实现从直观感性到理性思维的过渡,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长足的发展。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