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体制形成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本文在分析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教育在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元经济;职业教育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多生活在农村,人多地少的客观条件和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总量2005年约为4.8亿人,根据农业部测算方法,农业劳动力中1/3约为剩余劳动力,即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绝对数约为1.6亿人。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农村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1.摆脱二元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虽然理论界在认识我国的国民经济基本结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都承认我国经济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该模型从“支付最低工资就可以获得无限的劳动供给”的假设出发,认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加速资本积累,扩大现代部门,使原先储蓄和投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从不足4%---5%增加到12%---15%以上,很明显,要使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除了将传统部门中无限的劳动供给转化为资本以外,无其他的道路可走,因为该类国家的劳动力富余而资本稀缺。根据劳动力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当劳动力数量与资本投入的比率超过了农村的资本技术构成,把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中,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工业进步,使经济进入现代化增长阶段。当代的许多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模型,都承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消除二元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现代化农业。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到了近代,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之后又是连年的战争,使我国的资本主义一直没能得到自由的发展,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生产力水平都很低。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机械化水平、生物化学技术和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我国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就要使这些剩余的劳动力从农村中转移出来,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如果不能减少农民的数量,就无法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农业就只能在一个低水平上重复发展,国民经济就不可能真正的发展起来。
3.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由于我国经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发展战略,农村劳动力被紧紧的束缚在农业生产上,因此,农民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的第一产业的收入。1978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33.6元,其中生产性纯收入为122.9元,占农民收入的92%。第一产业的纯收入为113.5元,占农民收入的85%,非农业收入仅为9.4元,所占的比重仅为7%。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业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业转移,以获取单位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的非农产业收入,使农民收入来源渠道日渐丰富,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1992年农民人均收入784元,其中,非农业收入202.2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5.8%。非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四分之一,开始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变化开始加速,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纯收入稳步下降,从非农业获得收入逐年大幅度增加,占收入的比重也逐年上升。1997年,非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重中超过了三分之一,达到34.4%。1999年,这一比重进一步提高到了40.7%,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来源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可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4.维护社会安定,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农村有如此之多的剩余劳动力,若留在农村中,农闲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同样,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如果不能找到工作,那么必定会引起社会治安的动荡,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要认真解决好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实现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二、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职业教育能提高劳动力的总体素质和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对于经济增长有重要的贡献。而这种贡献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即“工作效果”和“分配效果”。“工作效果”是指由于教育提高了劳动者整体的生产率,而最终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分配效果”指受过教育的劳动力能适应动态经济的要求,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环境进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直接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直接服务经济的特点。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与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更为直接和密切,具有很强的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职业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于能迅速、有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生产率。那些受过专门训练的劳动力进入社会就业后,会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经济增长与就业机会的扩张有正相关关系,而据测算,我国GDP每增长1%,就业就可增加0.74%。因此,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这是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推动作用。
2.职业教育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个体素质,有利于劳动力的乡城流动
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是生产效率较高的农业产业或非农产业。从总体上看,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对于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这是因为,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或部门都具备较先进的科技含量,并且大多采用了较先进的生产手段,而掌握和使用这些技术或生产手段需要进行专门的教育或培训。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训练,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专长和技术,就能够提高他们的素质,从而有助于他们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出去,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乡城流动。这是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微观作用。
3.发展职业教育有助于降低青少年的劳动力参与率,减少新增的农村劳动力,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由于农村土地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而农村人口基数又很大,因此,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很大一部分就会加人到需要转移的劳动力大军中去,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我国的义务教育年限较短,青少年的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与其他国家相比是很高的。世界银行的统计报告显示,在1995年,中国10-19岁年龄组男性劳动力参与率为45%,而韩国、印度、日本、美国和德国分别为14%、30%、10%、24%、27%。显然,劳动力参与率会随着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而逐渐下降。通过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面向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延长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时间,不仅能推迟农村青少年的就业年龄,还能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推迟婚龄和节制生育,这样就能大大减少每年新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此外,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其他多方面作用。如职业教育除培养就业技能外,还能开拓农村劳动力的视野,激发他们自觉转向从事农业之外的多种经营、进行自主创业等,从而拓宽劳动力转移的渠道。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元经济;职业教育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多生活在农村,人多地少的客观条件和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总量2005年约为4.8亿人,根据农业部测算方法,农业劳动力中1/3约为剩余劳动力,即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绝对数约为1.6亿人。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农村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1.摆脱二元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虽然理论界在认识我国的国民经济基本结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都承认我国经济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该模型从“支付最低工资就可以获得无限的劳动供给”的假设出发,认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加速资本积累,扩大现代部门,使原先储蓄和投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从不足4%---5%增加到12%---15%以上,很明显,要使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除了将传统部门中无限的劳动供给转化为资本以外,无其他的道路可走,因为该类国家的劳动力富余而资本稀缺。根据劳动力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当劳动力数量与资本投入的比率超过了农村的资本技术构成,把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中,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工业进步,使经济进入现代化增长阶段。当代的许多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模型,都承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消除二元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现代化农业。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到了近代,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之后又是连年的战争,使我国的资本主义一直没能得到自由的发展,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生产力水平都很低。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机械化水平、生物化学技术和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我国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就要使这些剩余的劳动力从农村中转移出来,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如果不能减少农民的数量,就无法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农业就只能在一个低水平上重复发展,国民经济就不可能真正的发展起来。
3.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由于我国经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发展战略,农村劳动力被紧紧的束缚在农业生产上,因此,农民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的第一产业的收入。1978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33.6元,其中生产性纯收入为122.9元,占农民收入的92%。第一产业的纯收入为113.5元,占农民收入的85%,非农业收入仅为9.4元,所占的比重仅为7%。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业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业转移,以获取单位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的非农产业收入,使农民收入来源渠道日渐丰富,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1992年农民人均收入784元,其中,非农业收入202.2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5.8%。非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四分之一,开始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变化开始加速,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纯收入稳步下降,从非农业获得收入逐年大幅度增加,占收入的比重也逐年上升。1997年,非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重中超过了三分之一,达到34.4%。1999年,这一比重进一步提高到了40.7%,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来源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可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4.维护社会安定,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农村有如此之多的剩余劳动力,若留在农村中,农闲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同样,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如果不能找到工作,那么必定会引起社会治安的动荡,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要认真解决好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实现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二、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职业教育能提高劳动力的总体素质和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对于经济增长有重要的贡献。而这种贡献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即“工作效果”和“分配效果”。“工作效果”是指由于教育提高了劳动者整体的生产率,而最终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分配效果”指受过教育的劳动力能适应动态经济的要求,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环境进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直接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直接服务经济的特点。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与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更为直接和密切,具有很强的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职业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于能迅速、有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生产率。那些受过专门训练的劳动力进入社会就业后,会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经济增长与就业机会的扩张有正相关关系,而据测算,我国GDP每增长1%,就业就可增加0.74%。因此,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这是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推动作用。
2.职业教育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个体素质,有利于劳动力的乡城流动
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是生产效率较高的农业产业或非农产业。从总体上看,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对于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这是因为,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或部门都具备较先进的科技含量,并且大多采用了较先进的生产手段,而掌握和使用这些技术或生产手段需要进行专门的教育或培训。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训练,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专长和技术,就能够提高他们的素质,从而有助于他们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出去,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乡城流动。这是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微观作用。
3.发展职业教育有助于降低青少年的劳动力参与率,减少新增的农村劳动力,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由于农村土地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而农村人口基数又很大,因此,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很大一部分就会加人到需要转移的劳动力大军中去,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我国的义务教育年限较短,青少年的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与其他国家相比是很高的。世界银行的统计报告显示,在1995年,中国10-19岁年龄组男性劳动力参与率为45%,而韩国、印度、日本、美国和德国分别为14%、30%、10%、24%、27%。显然,劳动力参与率会随着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而逐渐下降。通过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面向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延长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时间,不仅能推迟农村青少年的就业年龄,还能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推迟婚龄和节制生育,这样就能大大减少每年新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此外,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其他多方面作用。如职业教育除培养就业技能外,还能开拓农村劳动力的视野,激发他们自觉转向从事农业之外的多种经营、进行自主创业等,从而拓宽劳动力转移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