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辆汽车,人类因此结束了人拖肩扛、车拉马拽的历史。100多年来,人类不断将智慧的结晶融于汽车制造,不断出现的新车型,不断刷新的车速,都标志着文明又向前一步。
大部分人都记得,他们拥有第一辆汽车,第一次手握方向盘的感觉,新皮革的气味以及战战兢兢开车上路的那种拥有及满足的心情,这是全球共同的经验和体会。无论身处高速公路发达的美国,或汽车始祖的德国,也无论身处交通管理先进的日本或刚刚“起步”的中国,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已经改变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汽车已是他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汽车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老牌
提起英国,自然想起的是“老牌”二字。老牌资本主义、老牌帝国主义、老牌列强,等等。那里有尊贵的王室、品格高古的爵士、众多的城堡和庄园。当然也有左行的车道和永远不被人遗忘的车。
老牌的车自然是劳斯莱斯和宾利,以前译做罗尔斯·罗伊斯和本特利,更透着老派和老牌。
老牌意味着固执,固执意味着对某种对象的恒久不变的情感。在英国的汽车文化中,这种老牌的典型表现便是汽车靠左行驶。这是关于汽车文化冲突的最早例证。自从汽车诞生以后,早期的汽车方向盘是在右边,行驶的方向也是右驾右行。这是因为人们在多年的生活当中已经习惯了用右手,也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拥有汽车的人经常会雇人给自己开车,为了给主人开启车门方便,于是在最早的欧洲,人们就将方向盘设计在了右面。不久后,人们就发现在超车时,右驾右行的汽车因为驾驶员的视线受阻会发生交通事故。为此,汽车制造商们纷纷设计了左驾。1927年,欧洲大陆达成左驾车须靠右行驶的行车规则。自然,这也成为汽车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
然而英国人不买账,这个从骨头里就非常贵族的国度仍然放不下贵族的傲慢架子,这种傲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保守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即便到了现在,英国仍然保持着自己在汽车文化方面右驾左行的特别传统。这也恰恰证明了英国文化中固执的贵族气息,这种贵族气息其实是传统的英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
在中古时期的英国, 以名誉为第一生命的骑士上马决生死时,是右手持兵器,所以马匹必须靠左走,才能准确地刺向敌人。这样不断地练习和比武,使骑士养成靠左行的习惯,久而久之,朝野蔚然成风。当骏马换成汽车时,现代的英国人仍然沿用右驾左行的传统,并将之带到世界各处的殖民地。所以,当英国人固执地保持着自己的习惯时,他们是在固守令人毛发贲张、血如潮涌的骑士文化。
如果我们还不能理解流淌在一个民族血液中的这种贵族气息在汽车文化上的表现,那我们可以看看法国人的随性,来做个比较。
在巴黎开车必须练会这一手,找到一个停车位空档,要来回地拱,给自己拱出一个车位,否则找不到停车位能急死人。这已成为法国人公开的秘密,不但老百姓会这样,连一些有身份的人也不例外。有时一次顶和拱都不行,可能要反复多次地顶或拱,直到汽车入位为止。开车人为了给别人提供方便,在比较平坦的路段停车一般不用手刹。很多法国人居然还找到一个似乎很合逻辑的理由:保险杠就是用来顶或拱的,否则还要保险杠干什么?因此,法国很多车的保险杠都有不同程度的伤痕。
与英国人相比,法国人在汽车上的表现便十分的市井了。很难想象英国人会驾着劳斯莱斯或者阿斯顿·马丁在一个车缝里前后地拱,那成何体统。
值得一提的是,有钱便拥有一切的逻辑在劳斯莱斯面前戛然而止。按规定,须经资格审定后方能订购此车,但无权挑选车身颜色,只能按森严的等级认购。该车银色系列,只售予国家元首、政府高级官员、王室成员和有爵位者;银羽系列只售给绅士名流;银影系列,则售予一般富豪。所以,傻有钱是不行的,还得有名有地位,还得做道德文章。最近有人鼓吹在中国恢复爵位,说是如此这般能有效提升国人的道德水平。不能当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三八红旗手,可以通过行善做上子爵、男爵,一样受人尊敬。当然,是否也就有了同样受人尊敬的车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奥迪A6或者红旗不是劳斯莱斯。
当然,老牌的精髓终究还是个“老”字。在伦敦街头,我们可以发现出租车竟然是老款劳斯莱斯式样的老爷车。伦敦市民喜欢坐这种老爷出租车,司机喜欢开这种车,即使车辆不断更新,老爷车的总体款式依然如故。为此还专门有企业生产这种出租车,尽管款式是老的,但技术是新的。这种出租车外形是老爷车,显得很豪华、庄重、典雅,坐起来也比较宽松,如果人多的话,还有两个折叠的座椅,最多可以乘坐6人。坐到车上感觉非常舒适,开起来也比较稳,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老车自有老人开。伦敦出租车司机一般年龄都比较大,不少都是50岁以上的老先生,他们谈吐幽默、待人和气、彬彬有礼,颇有绅士风度,再加上衣着整洁,让人很难将其与开出租车这个职业联系起来。
英国人素来有收藏老爷车的习惯,有人把伦敦出租车称为新古典主义,这一点有点像英国人穿的皮鞋。英国很多人穿的皮鞋并不像我们的崭新锃亮,他们喜欢穿一脸沧桑感的皮鞋,而且圆头圆脑的多。有人穿的皮鞋一看就知道历史悠久了,鞋上的褶皱乍一看像要折了似的,但却有精心护理的痕迹。
所以,老牌有老牌的讲究,别人是模仿不了的。文化的门槛便在于此。
车床
这个车床可不是工厂里的机械工具,而是可以当床的车。
为什么单单用这个新词来注解美国的汽车文化?请看美国微软旗下的MSN Carpoint的一项调查结果: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主要根据对方开什么车来对他人作出判断,这是该公司在今年情人节之前,以在线汽车服务Carpoint的1100名用户为对象进行的调查所得出的结果。
为了给约会的对象留下好印象,回答曾向别人借过车的被调查者有25%,而回答在去迎接约会对象之前清洗车身或收拾车内的被调查者更是达到了86%。另外,回答在开车过程中,曾半开玩笑地引起对方注意的回答者为62%,因此而约会成功的比例为3 7%。另外,有26%的回答者称曾有过为了博得对方欢心而开飞车的经历。
77%的被调查者表示曾为约会对象开关车门。另外,在车中约会时,为了延长同对方待在一起的时间,使用最多的借口是“迷路”(27%),其它的回答还有“发动机故障”、“没油”、“爆胎”、“电瓶没电”等等。14%的被调查者称曾在车内求婚。
其它的调查结果如下:回答在第一次约会时开轿车去接对方的为48%。关于约会时理想的车型,依次为“跑车”(37%)、“高级车”(27%)、“加长轿车”(17%)。在车中约会时,20%的人表示最愉快的是“聊天”。
可惜这项调查没有涉及到“车床”。我记得有一项调查表明,63%的美国人的“第一次”发生在车里。美国人的车又大又宽又软和,分明就 是一张大床,它把幕天席地的牛仔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美国的牛仔和英国的骑士是不同的。骑士在自家的庄园中呼风唤雨,而牛仔则是浪迹天涯。《美国的民主》一书的法国作者托克维尔对美国人做了以下的描写:“美国人常会建筑房子以备安度晚年,可是往往在房顶尚未盖好就已经脱手卖给别人。美国人整辟花园,栽花种草,未等开花结果便转手他人。美国人垦荒拓地,而由外人收获秋实。美国人谋求到一份差事,不久便离职他就。岁末,经过整年辛勤工作,倘若有一丁点空闲余暇,永不歇息的好奇心将支使他们遨游广衰的美国疆域。不消几天,行踪数百里,引以为乐。最后,在死神脚步悄然驻足之际,美国人依然未尝厌倦于这般没有结果地追寻一个永远未圆的梦。”这一点在美国人的住房自有率常年稳定在5 5%的数据中可以得到证明。既有车,何需房?
西方学者刘易斯·马福特曾经指出:“美国人把生命的全部都贡献给了汽车”,有美国人扬言自己一生中至少有1/3的时间是在车上度过的。这恐怕是美国汽车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吧。此外,追求个性自由是当代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而汽车则是实现这种核心价值观最理想的交通工具。滚动着汽车轮子,任意驰骋在这个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的国家里,这种“酷”感、“爽”感将是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表达的。
美国人认为,美国历史就是一部民主迁徙史,美国历史的重要力量源泉来自迁徙与流动。永不止息的变化造就美国的特质,成为美国文化艺术的基调,持续影响着美国本质。在一个变化成为常态的国度,迁徙酝酿出快节奏的美国形象与历史。迁徙吻合了汽车的特质,造就了这样一个独特文化现象:现代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没有汽车。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具有像美国那样的汽车文化。
美国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汽车,在娘胎里就乘车到妇产医院。孩子在汽车的陪伴下成长,坐车行,车里玩,短途上学乘车,长途旅游也坐车。通常16岁时,美国人第一次领到驾驶执照。工作后,他们开着车子上、下班,去商场购物,运动场观看球赛,朋友家参加聚会。
不少美国人身不离车。为适应这些人的需要,美国出现了许多“免下车”的餐馆、剧场、银行和邮局,甚至还有“免下车”教堂。最有说服力的是汽车电影院,自1933年新泽西州建成第一家后,目前已遍及全美各州。汽车电影院一般建在一大块空地上,竖起一个巨大的屏幕,来看电影的人只要把车头对着屏幕停下,通过特制的高保真电影声响装置,可以十分清晰地听到电影配音及音乐、在车中欣赏电影。在汽车电影院附近,一般设有咖啡馆,可以买了咖啡坐在车中边喝边看,怡然自得。目前全美已有4000多家这样的汽车电影院。
所以在面对《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的一项调查时,有40%的美国已婚男女坚定地说,他们宁可要汽车而不要老公或老婆。
美国许多爱车者喜欢自己清洗和修理汽车。一般周末家务是女内男外:女方在屋内忙于清洗、烹调,女孩守在妈妈身旁学习家务。男方在屋外庭院修剪草坪、清洗检修汽车,男孩则充当爸爸的助手。这就是美国幸福家庭的典型“墙纸”。
甚至美国的政治也离不开汽车。美国第三个八任总统福特,是美国唯一非民选总统,他身为副总统时,总统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他补任总统。在位期间,因能力有限而政绩平平,有负众望。一次在面对新闻界的发难时,他苦笑着耸肩摊手言道:“我只是福特,而不是林肯。”这也许是福特任总统期间最为闪光的机智表现,他以美国式的幽默,一语双关地为自己找到了最巧妙的下台阶之词,他自嘲无法与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总统之一的林肯相比,就像普通型的福特汽车,无法跟豪华型的林肯轿车相比一样。
今天,美国平均1.6人拥有1辆汽车,现役的轿车、客车、卡车总辆超过7.7亿辆,汽车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产值达6000多亿美元。
精准
有这样一个笑话,通知不同国家的人开会要有不同的通知办法,对大多数国家的人都得提前几分钟,通知日本得晚几分钟,但惟独通知德国人可以正好几点几分。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没有德国人精准,德国人有些像一个走时准确的瑞士手表。
当然德国的车也是以精密著称于世的。不过,如果以精准来定义德国的汽车文化,却是不准的。
汽车光环闪烁下的德国人对于汽车的情有独钟,恐怕与美国人有一拼。在德国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可能会有不爱妻子的丈夫,绝不会有不爱汽车的男人”,在清一色男性组成的各种汽车俱乐部中,会员们佩戴的标记上明白无误地写着“宁要汽车、不要美人”,足见汽车在德国男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曾有人将当代西方消费文化称为“汽车文化”。在德国,汽车的重要性使它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8000万人口的德国却拥有4000万辆汽车,约有82%的德国人以车代步。德国人酷爱大自然、厌烦喧嚣的都市生活。人在城里上班,却喜欢淡泊雅静,常常把家安置在几十公里外的郊区小镇,有车上下班是最方便不过了。德国家庭喜欢举家出游,在大自然中享受融融的天伦之乐。汽车已成为德国家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同时拥有二、三辆汽车的德国家庭比比皆是。
到德国的人,一定会对汽车文化在该国的种种表现惊叹不已。一到节假日,便能发现这样的奇观,纵横交错的公路上,数不清的汽车首尾相接,艰难“蠕动”、蔚为壮观的彩色长龙成为世界塞车之最,经常有人中暑或因燃料耗尽而冻得瑟瑟发抖。尽管如此,执着的德国人宁肯蜷缩在车内耐心等待,也不愿弃车外出,放弃那种驱车尽情驰骋的快感。还有一种现象令人回味,每当德国孩子成年时,父母送给他最好的礼物往往是一辆汽车,这表明孩子已具备独闯天下的能力,汽车此时又成了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了。
德国车有“三多”:两门车多、两厢车多、多功能旅行车多。原来德国的油价非常高,一是通过油价收取相关的税费,二是旨在限制燃油的消费,间接起到环保的效果。这是两门车和两厢车等小排量汽车多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多功能旅行车多则主要是为了实用,德国人一般喜欢旅游、度假,这种车满足了德国人这方面的需求。
德国的汽车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车速快,出奇地快。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160公里速度算慢了,每小时200多公里才算正常。其他西方国家对车速均有不得超过130公里的限制,而在德国却可以风驰电掣,尽情享受高速带来的刺激和快感。故此,奔驰、宝马、法拉利、保时捷等名车大受德国人青睐,当然这些车无一不是人类在机械领域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高速而不危险,无疑是用精准为保障的。
奇迹
当今的日本,堪称不折不扣的“汽车大国”。汽车是日本人所创造的“奇迹”中最光彩夺目的一个,虽然日本人不是汽车发明家,但在当今世界汽车舞台上,日本却是当之无愧的“巨人”。1980年,日本汽车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从而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此后,日本汽车产量一直居世界前 列。“有路的地方就有日本车”,此话未免有夸张之嫌,但在世界汽车白热化的竞争中,日本人的优势不容置疑。从日本进口的汽车在欧盟市场上占80%,美国市场则有20%汽车来自日本。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20家汽车制造商中,日本占据6家,而丰田公司已经超越美国通用公司成为世界老大。
今天的日本人有理由为自己的汽车工业骄傲,因为如此骄人的业绩竟然是在起步比欧美晚30年的前提下奇迹般地创造出来的。从“白手起家”到“功成名就”,汽车这个现代工业和高科技的产物已经和传统的东洋文化融汇贯通、而成为地地道道的日本汽车文化。日本汽车文化既源自日本汽车业崛起的奇迹,又来自日本人对汽车的挚爱,因而成为现代日本人生活图谱中非常醒目而耐看的一页。
日本汽车的特点是一望可知的,它构成了其汽车文化的基础。日本文化与中国的道教和儒教渊源久远,讲求细腻、内敛、含蓄,走中庸之道;同时由于日本地少人多、能源资源缺乏,所以讲求精打细算和务实。在这种文化背景的培育下,日本汽车便有了与美国、欧洲很大的不同。日本的汽车设计不以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为诉求,而是以中庸和典雅为理念,体形较小,但工艺并不逊色。
当然最大的特点便是省油啦。这个特点帮助日本汽车横扫全球,可以说这是日本汽车文化的成就。
在日本人眼里,在众多现代化工具中,最灵活、最能为个人所自由支配的还是小汽车。日本大多数家庭都有汽车,有的家庭甚至拥有多辆。全国汽车拥有量超过4000万辆,可以说,已进入名副其实以车代步的时代。日本每十名从业人员中,就有一名与汽车产业有关,可见汽车与日本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难舍难分了。
在东京某大学作过一次有趣的调查,当询问几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今后是打算先讨老婆还是先购车时,这几位居然异口同声地回答:“买汽车”。能问一下为什么吗?其中一位不加思索地回答:“婚姻有离合,不会一辈子,可汽车是要爱一辈子的。”这里,暂不讨论当代日本青年在爱情、婚姻观念上的是是非非,但其对汽车的情缘却感人至深,日本人对汽车的挚爱可见一斑。
日本人爱开车,尤其喜欢本国车,丰田、本田等名车、酷车成了日本人购车的首选,但日本人并不排斥外国车,宝马、奔驰、凯迪拉克等欧美名车也深受日本人青睐。在日本街头最让人称奇的是,虽然汽车川流不息,却很少听到喇叭的鸣叫,即使偶尔听到一两声,也是极短促的一闪而过。此外,日本虽然车多路窄,且车速很高,但交通秩序井然,司机交通安全意识很强,车祸发生率在世界上属于较低的。日本汽车文化所营造的氛围,无论硬件、软件均无愧世界一流,令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自叹弗如。
责任编辑 杜 婕
大部分人都记得,他们拥有第一辆汽车,第一次手握方向盘的感觉,新皮革的气味以及战战兢兢开车上路的那种拥有及满足的心情,这是全球共同的经验和体会。无论身处高速公路发达的美国,或汽车始祖的德国,也无论身处交通管理先进的日本或刚刚“起步”的中国,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已经改变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汽车已是他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汽车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老牌
提起英国,自然想起的是“老牌”二字。老牌资本主义、老牌帝国主义、老牌列强,等等。那里有尊贵的王室、品格高古的爵士、众多的城堡和庄园。当然也有左行的车道和永远不被人遗忘的车。
老牌的车自然是劳斯莱斯和宾利,以前译做罗尔斯·罗伊斯和本特利,更透着老派和老牌。
老牌意味着固执,固执意味着对某种对象的恒久不变的情感。在英国的汽车文化中,这种老牌的典型表现便是汽车靠左行驶。这是关于汽车文化冲突的最早例证。自从汽车诞生以后,早期的汽车方向盘是在右边,行驶的方向也是右驾右行。这是因为人们在多年的生活当中已经习惯了用右手,也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拥有汽车的人经常会雇人给自己开车,为了给主人开启车门方便,于是在最早的欧洲,人们就将方向盘设计在了右面。不久后,人们就发现在超车时,右驾右行的汽车因为驾驶员的视线受阻会发生交通事故。为此,汽车制造商们纷纷设计了左驾。1927年,欧洲大陆达成左驾车须靠右行驶的行车规则。自然,这也成为汽车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
然而英国人不买账,这个从骨头里就非常贵族的国度仍然放不下贵族的傲慢架子,这种傲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保守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即便到了现在,英国仍然保持着自己在汽车文化方面右驾左行的特别传统。这也恰恰证明了英国文化中固执的贵族气息,这种贵族气息其实是传统的英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
在中古时期的英国, 以名誉为第一生命的骑士上马决生死时,是右手持兵器,所以马匹必须靠左走,才能准确地刺向敌人。这样不断地练习和比武,使骑士养成靠左行的习惯,久而久之,朝野蔚然成风。当骏马换成汽车时,现代的英国人仍然沿用右驾左行的传统,并将之带到世界各处的殖民地。所以,当英国人固执地保持着自己的习惯时,他们是在固守令人毛发贲张、血如潮涌的骑士文化。
如果我们还不能理解流淌在一个民族血液中的这种贵族气息在汽车文化上的表现,那我们可以看看法国人的随性,来做个比较。
在巴黎开车必须练会这一手,找到一个停车位空档,要来回地拱,给自己拱出一个车位,否则找不到停车位能急死人。这已成为法国人公开的秘密,不但老百姓会这样,连一些有身份的人也不例外。有时一次顶和拱都不行,可能要反复多次地顶或拱,直到汽车入位为止。开车人为了给别人提供方便,在比较平坦的路段停车一般不用手刹。很多法国人居然还找到一个似乎很合逻辑的理由:保险杠就是用来顶或拱的,否则还要保险杠干什么?因此,法国很多车的保险杠都有不同程度的伤痕。
与英国人相比,法国人在汽车上的表现便十分的市井了。很难想象英国人会驾着劳斯莱斯或者阿斯顿·马丁在一个车缝里前后地拱,那成何体统。
值得一提的是,有钱便拥有一切的逻辑在劳斯莱斯面前戛然而止。按规定,须经资格审定后方能订购此车,但无权挑选车身颜色,只能按森严的等级认购。该车银色系列,只售予国家元首、政府高级官员、王室成员和有爵位者;银羽系列只售给绅士名流;银影系列,则售予一般富豪。所以,傻有钱是不行的,还得有名有地位,还得做道德文章。最近有人鼓吹在中国恢复爵位,说是如此这般能有效提升国人的道德水平。不能当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三八红旗手,可以通过行善做上子爵、男爵,一样受人尊敬。当然,是否也就有了同样受人尊敬的车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奥迪A6或者红旗不是劳斯莱斯。
当然,老牌的精髓终究还是个“老”字。在伦敦街头,我们可以发现出租车竟然是老款劳斯莱斯式样的老爷车。伦敦市民喜欢坐这种老爷出租车,司机喜欢开这种车,即使车辆不断更新,老爷车的总体款式依然如故。为此还专门有企业生产这种出租车,尽管款式是老的,但技术是新的。这种出租车外形是老爷车,显得很豪华、庄重、典雅,坐起来也比较宽松,如果人多的话,还有两个折叠的座椅,最多可以乘坐6人。坐到车上感觉非常舒适,开起来也比较稳,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老车自有老人开。伦敦出租车司机一般年龄都比较大,不少都是50岁以上的老先生,他们谈吐幽默、待人和气、彬彬有礼,颇有绅士风度,再加上衣着整洁,让人很难将其与开出租车这个职业联系起来。
英国人素来有收藏老爷车的习惯,有人把伦敦出租车称为新古典主义,这一点有点像英国人穿的皮鞋。英国很多人穿的皮鞋并不像我们的崭新锃亮,他们喜欢穿一脸沧桑感的皮鞋,而且圆头圆脑的多。有人穿的皮鞋一看就知道历史悠久了,鞋上的褶皱乍一看像要折了似的,但却有精心护理的痕迹。
所以,老牌有老牌的讲究,别人是模仿不了的。文化的门槛便在于此。
车床
这个车床可不是工厂里的机械工具,而是可以当床的车。
为什么单单用这个新词来注解美国的汽车文化?请看美国微软旗下的MSN Carpoint的一项调查结果: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主要根据对方开什么车来对他人作出判断,这是该公司在今年情人节之前,以在线汽车服务Carpoint的1100名用户为对象进行的调查所得出的结果。
为了给约会的对象留下好印象,回答曾向别人借过车的被调查者有25%,而回答在去迎接约会对象之前清洗车身或收拾车内的被调查者更是达到了86%。另外,回答在开车过程中,曾半开玩笑地引起对方注意的回答者为62%,因此而约会成功的比例为3 7%。另外,有26%的回答者称曾有过为了博得对方欢心而开飞车的经历。
77%的被调查者表示曾为约会对象开关车门。另外,在车中约会时,为了延长同对方待在一起的时间,使用最多的借口是“迷路”(27%),其它的回答还有“发动机故障”、“没油”、“爆胎”、“电瓶没电”等等。14%的被调查者称曾在车内求婚。
其它的调查结果如下:回答在第一次约会时开轿车去接对方的为48%。关于约会时理想的车型,依次为“跑车”(37%)、“高级车”(27%)、“加长轿车”(17%)。在车中约会时,20%的人表示最愉快的是“聊天”。
可惜这项调查没有涉及到“车床”。我记得有一项调查表明,63%的美国人的“第一次”发生在车里。美国人的车又大又宽又软和,分明就 是一张大床,它把幕天席地的牛仔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美国的牛仔和英国的骑士是不同的。骑士在自家的庄园中呼风唤雨,而牛仔则是浪迹天涯。《美国的民主》一书的法国作者托克维尔对美国人做了以下的描写:“美国人常会建筑房子以备安度晚年,可是往往在房顶尚未盖好就已经脱手卖给别人。美国人整辟花园,栽花种草,未等开花结果便转手他人。美国人垦荒拓地,而由外人收获秋实。美国人谋求到一份差事,不久便离职他就。岁末,经过整年辛勤工作,倘若有一丁点空闲余暇,永不歇息的好奇心将支使他们遨游广衰的美国疆域。不消几天,行踪数百里,引以为乐。最后,在死神脚步悄然驻足之际,美国人依然未尝厌倦于这般没有结果地追寻一个永远未圆的梦。”这一点在美国人的住房自有率常年稳定在5 5%的数据中可以得到证明。既有车,何需房?
西方学者刘易斯·马福特曾经指出:“美国人把生命的全部都贡献给了汽车”,有美国人扬言自己一生中至少有1/3的时间是在车上度过的。这恐怕是美国汽车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吧。此外,追求个性自由是当代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而汽车则是实现这种核心价值观最理想的交通工具。滚动着汽车轮子,任意驰骋在这个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的国家里,这种“酷”感、“爽”感将是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表达的。
美国人认为,美国历史就是一部民主迁徙史,美国历史的重要力量源泉来自迁徙与流动。永不止息的变化造就美国的特质,成为美国文化艺术的基调,持续影响着美国本质。在一个变化成为常态的国度,迁徙酝酿出快节奏的美国形象与历史。迁徙吻合了汽车的特质,造就了这样一个独特文化现象:现代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没有汽车。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具有像美国那样的汽车文化。
美国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汽车,在娘胎里就乘车到妇产医院。孩子在汽车的陪伴下成长,坐车行,车里玩,短途上学乘车,长途旅游也坐车。通常16岁时,美国人第一次领到驾驶执照。工作后,他们开着车子上、下班,去商场购物,运动场观看球赛,朋友家参加聚会。
不少美国人身不离车。为适应这些人的需要,美国出现了许多“免下车”的餐馆、剧场、银行和邮局,甚至还有“免下车”教堂。最有说服力的是汽车电影院,自1933年新泽西州建成第一家后,目前已遍及全美各州。汽车电影院一般建在一大块空地上,竖起一个巨大的屏幕,来看电影的人只要把车头对着屏幕停下,通过特制的高保真电影声响装置,可以十分清晰地听到电影配音及音乐、在车中欣赏电影。在汽车电影院附近,一般设有咖啡馆,可以买了咖啡坐在车中边喝边看,怡然自得。目前全美已有4000多家这样的汽车电影院。
所以在面对《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的一项调查时,有40%的美国已婚男女坚定地说,他们宁可要汽车而不要老公或老婆。
美国许多爱车者喜欢自己清洗和修理汽车。一般周末家务是女内男外:女方在屋内忙于清洗、烹调,女孩守在妈妈身旁学习家务。男方在屋外庭院修剪草坪、清洗检修汽车,男孩则充当爸爸的助手。这就是美国幸福家庭的典型“墙纸”。
甚至美国的政治也离不开汽车。美国第三个八任总统福特,是美国唯一非民选总统,他身为副总统时,总统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他补任总统。在位期间,因能力有限而政绩平平,有负众望。一次在面对新闻界的发难时,他苦笑着耸肩摊手言道:“我只是福特,而不是林肯。”这也许是福特任总统期间最为闪光的机智表现,他以美国式的幽默,一语双关地为自己找到了最巧妙的下台阶之词,他自嘲无法与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总统之一的林肯相比,就像普通型的福特汽车,无法跟豪华型的林肯轿车相比一样。
今天,美国平均1.6人拥有1辆汽车,现役的轿车、客车、卡车总辆超过7.7亿辆,汽车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产值达6000多亿美元。
精准
有这样一个笑话,通知不同国家的人开会要有不同的通知办法,对大多数国家的人都得提前几分钟,通知日本得晚几分钟,但惟独通知德国人可以正好几点几分。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没有德国人精准,德国人有些像一个走时准确的瑞士手表。
当然德国的车也是以精密著称于世的。不过,如果以精准来定义德国的汽车文化,却是不准的。
汽车光环闪烁下的德国人对于汽车的情有独钟,恐怕与美国人有一拼。在德国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可能会有不爱妻子的丈夫,绝不会有不爱汽车的男人”,在清一色男性组成的各种汽车俱乐部中,会员们佩戴的标记上明白无误地写着“宁要汽车、不要美人”,足见汽车在德国男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曾有人将当代西方消费文化称为“汽车文化”。在德国,汽车的重要性使它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8000万人口的德国却拥有4000万辆汽车,约有82%的德国人以车代步。德国人酷爱大自然、厌烦喧嚣的都市生活。人在城里上班,却喜欢淡泊雅静,常常把家安置在几十公里外的郊区小镇,有车上下班是最方便不过了。德国家庭喜欢举家出游,在大自然中享受融融的天伦之乐。汽车已成为德国家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同时拥有二、三辆汽车的德国家庭比比皆是。
到德国的人,一定会对汽车文化在该国的种种表现惊叹不已。一到节假日,便能发现这样的奇观,纵横交错的公路上,数不清的汽车首尾相接,艰难“蠕动”、蔚为壮观的彩色长龙成为世界塞车之最,经常有人中暑或因燃料耗尽而冻得瑟瑟发抖。尽管如此,执着的德国人宁肯蜷缩在车内耐心等待,也不愿弃车外出,放弃那种驱车尽情驰骋的快感。还有一种现象令人回味,每当德国孩子成年时,父母送给他最好的礼物往往是一辆汽车,这表明孩子已具备独闯天下的能力,汽车此时又成了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了。
德国车有“三多”:两门车多、两厢车多、多功能旅行车多。原来德国的油价非常高,一是通过油价收取相关的税费,二是旨在限制燃油的消费,间接起到环保的效果。这是两门车和两厢车等小排量汽车多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多功能旅行车多则主要是为了实用,德国人一般喜欢旅游、度假,这种车满足了德国人这方面的需求。
德国的汽车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车速快,出奇地快。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160公里速度算慢了,每小时200多公里才算正常。其他西方国家对车速均有不得超过130公里的限制,而在德国却可以风驰电掣,尽情享受高速带来的刺激和快感。故此,奔驰、宝马、法拉利、保时捷等名车大受德国人青睐,当然这些车无一不是人类在机械领域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高速而不危险,无疑是用精准为保障的。
奇迹
当今的日本,堪称不折不扣的“汽车大国”。汽车是日本人所创造的“奇迹”中最光彩夺目的一个,虽然日本人不是汽车发明家,但在当今世界汽车舞台上,日本却是当之无愧的“巨人”。1980年,日本汽车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从而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此后,日本汽车产量一直居世界前 列。“有路的地方就有日本车”,此话未免有夸张之嫌,但在世界汽车白热化的竞争中,日本人的优势不容置疑。从日本进口的汽车在欧盟市场上占80%,美国市场则有20%汽车来自日本。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20家汽车制造商中,日本占据6家,而丰田公司已经超越美国通用公司成为世界老大。
今天的日本人有理由为自己的汽车工业骄傲,因为如此骄人的业绩竟然是在起步比欧美晚30年的前提下奇迹般地创造出来的。从“白手起家”到“功成名就”,汽车这个现代工业和高科技的产物已经和传统的东洋文化融汇贯通、而成为地地道道的日本汽车文化。日本汽车文化既源自日本汽车业崛起的奇迹,又来自日本人对汽车的挚爱,因而成为现代日本人生活图谱中非常醒目而耐看的一页。
日本汽车的特点是一望可知的,它构成了其汽车文化的基础。日本文化与中国的道教和儒教渊源久远,讲求细腻、内敛、含蓄,走中庸之道;同时由于日本地少人多、能源资源缺乏,所以讲求精打细算和务实。在这种文化背景的培育下,日本汽车便有了与美国、欧洲很大的不同。日本的汽车设计不以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为诉求,而是以中庸和典雅为理念,体形较小,但工艺并不逊色。
当然最大的特点便是省油啦。这个特点帮助日本汽车横扫全球,可以说这是日本汽车文化的成就。
在日本人眼里,在众多现代化工具中,最灵活、最能为个人所自由支配的还是小汽车。日本大多数家庭都有汽车,有的家庭甚至拥有多辆。全国汽车拥有量超过4000万辆,可以说,已进入名副其实以车代步的时代。日本每十名从业人员中,就有一名与汽车产业有关,可见汽车与日本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难舍难分了。
在东京某大学作过一次有趣的调查,当询问几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今后是打算先讨老婆还是先购车时,这几位居然异口同声地回答:“买汽车”。能问一下为什么吗?其中一位不加思索地回答:“婚姻有离合,不会一辈子,可汽车是要爱一辈子的。”这里,暂不讨论当代日本青年在爱情、婚姻观念上的是是非非,但其对汽车的情缘却感人至深,日本人对汽车的挚爱可见一斑。
日本人爱开车,尤其喜欢本国车,丰田、本田等名车、酷车成了日本人购车的首选,但日本人并不排斥外国车,宝马、奔驰、凯迪拉克等欧美名车也深受日本人青睐。在日本街头最让人称奇的是,虽然汽车川流不息,却很少听到喇叭的鸣叫,即使偶尔听到一两声,也是极短促的一闪而过。此外,日本虽然车多路窄,且车速很高,但交通秩序井然,司机交通安全意识很强,车祸发生率在世界上属于较低的。日本汽车文化所营造的氛围,无论硬件、软件均无愧世界一流,令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自叹弗如。
责任编辑 杜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