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一花一草,魂牵梦萦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000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开四川大学已经有大半年的日子了,而每当走在新校园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过往的身影。
  那时很喜欢伴着清晨的缕缕阳光读书,在江安新校区的明远湖畔,读着读着便要抬起头来四处张望:一教楼的水上报告厅是那么的独特,不远处的图书馆和湖里的倒影相映成趣,长桥上的学子行色匆匆,总感觉可以看到过去的自己。来到望江老校区,行政楼的红外墙在阳光下总是那么的迷人和好看,和着双荷池一墙之外一环路的车水马龙声读书,真的可以听到自己的未来。就这样,从英语单词读到《论语》《孟子》,从明远湖畔读到双荷池旁,阳光暖然,岁月静好。
  回忆起来,川大的生活总是那么甜美、安静,那里安放着我的青春,见证过我的激情,镌刻着我的成长,永远都是我的精神家园,我的避风港。
  
   闲适安详:此中有真意
  四年前,初来乍到的我被校车司机从钢筋水泥森林拉到遍布大片庄稼地的城郊,让我好生疑惑:难道就这么不幸地成了迁客骚人被无情放逐了吗?失望沮丧之极,一座淡褐色的复古大门映入眼帘,上面赫然写着“国立四川大学”,昂首挺胸,器宇轩昂,我也精神重抖擞。
  那年,从西南校门进入江安校区,青春广场人潮涌动,每一张青春脸庞都充满朝气。注册、盖章、体检、办卡、交表……从那一刻起,我的生命里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川大人。
  青春广场是青春绽放的起点。早晨,旭日悬挂在一教楼顶,长桥在晨曦中伸向远方。从青春广场出发,走过长桥,桥的尽头是知識广场,知识广场的旁边是令人皓首穷经的图书馆,总觉得这样的布局充满寓意和智慧。青春广场是滋养青春的沃土:社团招新锻炼才干,公益义卖尽显爱心,英语角大秀口才,滑轮滑板梦想飞扬。青春广场是考验青春的炼狱:5·12汶川地震后,广场上的每张脸都写满了迷茫和忧郁,坚守岗位的广播站同学在黑色时间发出了金色声音;晚上经常会点起蜡烛,为灾区人民祈福,高喊“汶川加油,四川雄起”!
  在江安度过的大一大二时光,虽然转瞬即逝,也感到踏实和自足。在城郊偏安一隅,远离尘世的喧嚣和浮华,安心读书,用心体验,慢慢欣赏。徜徉于明远湖旁陶醉,漫步在景观水渠沉思,行走在白石桥冥想;在艺术学院的楼顶张望,将江安美景尽收眼底;在不高山旁流连,艳羡成双结对的人儿;从巴渠走到德水再到沫溪,怀念巴金、朱德、郭沫若,真可谓“躲进江安成一统,管他春夏与冬秋”。
  大三将至,还来不及挥手告别江安,又被校车司机带回到了热闹精彩的市中心,但仍然可以闹中取静的是锦江边的望江老校区。比起江安的青春飞扬、激情四溢,望江更加成熟、稳重和端庄。体育馆旁人扎堆的草地、荷花池怒放的睡莲、红墙绿瓦的一教……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让我魂牵梦绕。
  大三的时候去出版社实习,每当下班一跨进北门的时候,看到满池恣意开放的荷花,总感到归家的温暖。大四时,室友努力地找工作,从一家招聘会现场奔到另一场宣讲会,她说回到望江后一切都会归于平静和宁和,什么都是浮云,未来不用怕!去年夏日炎炎,穿上学士服,带上学士帽,在行政楼前拍照,和基础教学楼合影,在图书馆门口照“全家福“,在红茶馆吃散伙饭。忧伤开满心底,等青春散场。
  
  大师出没:润物细无声
  在我心中,川大之为川,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自由与包容精神,是一大群身为世范、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关爱学生的教师,正是梅贻琦先生所讲“大学也,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在川大的时候,是很贪恋一些老师的课的。开课的时候就从后门溜进去旁听,意犹未尽便决定来年还要来接着听,却也是年年有新意;喜欢上一个老师的时候,那学期他开的所有课全部都要前往,便自然地成了他的粉丝。或儒雅、或风趣、或犀利,或思想深刻、或意味深长、或发人深省,每个老师都风格独特,每个老师都魅力四射,堂堂都是好课,坛坛都是好酒。
  如果像酒店那样用星级来评定的话,江安图书馆绝对是五星级超豪华的一流图书馆。馆藏丰富,硬件一流,服务到位,真的是书的天堂。什么书都有,感兴趣的都看,三楼有期刊杂志,全馆可无线上网。泡图书馆是当时的写真,真的是一待就是一天,尽管有时不求甚解,但沉醉其中,怡然自得。
  川大有一群真正关注学生成长的老师。他们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真诚地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沟通,聊天、吃饭、发邮件,谈理想、讲人生、说迷茫、提建议。5·12大地震后第一次复课,我依然去旁听文学与新闻学院一位女老师的课。一上课,她就在黑板上写下她的座机号码和手机号码,并告诉大家这段时间如果其他号码打不通,这两个号码可以应急。讲台下坐的很多都是“蹭课一族”,在面对灾难的无情和身处余震的恐慌之中,老师的举动让我们热泪盈眶,感到温暖和窝心。
  
  美食遍地:沉醉不知归路
  位于天府之国的川大,自然在吃这个大问题上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继承了西蜀麻辣鲜香的特点,把川大人都宠爱成了美食家、好吃嘴。外地同学经过了短暂的不适应之后,立即爱上了麻辣翻滚的火锅、令嘴巴跳舞的宫爆鸡丁、香辣过瘾的干锅,真是患上了“人质爱上劫匪”的“斯特哥尔摩综合症”,连呼“少不入川啊”,这可足见四川美食的魅力。
  在江安的青涩年代,贪恋过小吃城的米线、水饺和铁板烧,痴迷过馨苑美食广场的盖浇饭,被168的干锅锁住了胃,去金色校园广场上的冷锅鱼大开吃戒,总把荤豆花当成寝室姐妹聚会的不二选择。
  望江位于一环路和二环路之间,更是强烈地感受到成都的安逸和闲适,个个都成了吃喝玩乐专家。中心食堂的冒菜总是排好长的队,北苑食堂冬有爽口酸辣粉夏有劲道巴适的凉面,东一食堂令人叫绝的土豆泥和丸子汤;小北门外,烧烤、真粥道、万州烤鱼、自贡盐帮菜,每次选择都纠结好久;竹林村中,烤鸭、饺子“酒香不怕巷子深”;南门外的豆腐脑酸辣粉、竹篓香冒菜、重庆森林钵钵鸡、玉林串串香、乐山麻辣烫、德庄火锅,美食不尽其数;科华北路上的翅味鲜、陈麻婆豆腐、老鸭汤、梭边鱼,还有两家西餐厅Peter’s和凯萨米亚,共同交织,成了人间天堂。还有那遥不可及的公馆菜,高档次的川菜馆,每次路过都“徒有羡鱼情”,大家都信誓旦旦,等到衣锦还乡时,定在这里大宴宾客。
  四年时光,从指缝中溜走,来不及道别和再见,就开启了新的生活。回忆川大的点滴,就想坐上时光的穿梭机,回到过去。其实,自己身上已经深深烙上了川大的印记,也许知识和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那份想干就干的激情豪迈,那样恣意洒脱的青春沉思,总是沁人心脾,早已习焉不察。
其他文献
在厦大,凤凰花对每一个厦大人来说就像青春不能避免的短暂邂逅,它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盛开时一树艳火焚尽,来年重生新绿。话说厦大的凤凰花花开两季,一为9月相逢,一为6月别离,每年都被校友们拿来送旧迎新。  4年前的9月,暖暖的海风轻轻吹来,凤凰花开,艳丽灿烂,不乏热闹,恰如青春明艳得无处躲藏,我们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来到这个被无数学子称之为“中国最美大学”的地方。4年后的6月,凤凰花又开,同样
期刊
七校联盟 特色模式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之一,有武汉大学(武大)、华中科技大学(华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大)、武汉理工大学(武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华中农业大学(华农)、华中师范大学(华师)这七所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还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二十五个,仅次于北京、上海,居中国第三。  如果说有什么地方让这些学校与众不同,应该就是七校联盟了。七校联盟又称“七校联合办学”,是一
期刊
如果说东北大学南湖校区散发出成熟稳重的中年气质,那么浑南校区正如一个活泼年轻的小伙子。带有鹅卵石的“逼死强迫症”建筑馆外墙,外表看似巧克力蛋糕且大量使用玻璃幕的生科学馆,英伦范十足的软件学院“大本营”信息学馆……宏伟大气的教学馆,别具一格的图书馆,灵动体闲的学生活动中心,功能齐全的教室……组成了现代化的东北大学。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东大的建筑有时离我们很远,是民国动人心弦的鸿图华构;有时离我们很
期刊
中考成绩出来后,我感觉天都要塌了。本以为我会顺利考上市重点,命运却与我开了个巨大的玩笑,那年生源爆满,分数线上调,我以0.5分与一高失之交臂。无奈之下我选择了离家较近的三高。  高一的生活平淡无奇,经历了中考的打击,对学习也没有以前热忱,上课总是漫不经心。好在之前的基础还算可以,成绩基本上排在班里前二十,没有一落千丈。  那时的我看见别人埋头学习时总是不以为意,觉得高考离我太远,认为高一就应该潇洒
期刊
无论是盛夏在高中教室憧憬清华大学(以下简称“清华”),还是金秋在紫荆宿舍感受清华,“大佬”这两个字频频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对于这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某一领域内居于支配地位或有巨大影响力的人”,而在清华这座象牙塔中,可谓“处处见大佬”。“我清”(清华学子对母校的爱称)实乃各类高手的大本营,我每天不仅是在向他们学习,还有“膜拜”之意。且听我为你说说“那校那园那大佬”。  “体校”清华之大佬轶
期刊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会一样孤寂,一样落寞,生活它有时真的很不友善,让我们自己都多一些坚强吧。  ——黑夜中也要疾步奔走的林木木  最重庆高二芳华:  已经不记得多少次在夜晚醒来,焦虑、恐惧深深缠绕着我。我觉得我活得很累,明明不快乐,可在同学、老师、父母勉强我必须装作很快乐的样子,我真的不想再苦苦撑下去了。  《人间失格》里有这样一句话:“既然每个人都有活的权利,那死的权利也应该大家都有吧。”我很早就
期刊
电影《无处安放的青春》里李然和蒙蒙最后一次在银杏树下相拥,诗人评价蒙蒙“不能算漂亮,只能说美好”。我想,被誉为“森林式大学”的华中科技大学的秋天大概也不能用“漂亮”来形容,而应该用“美好”,那美好的时光就像宗教,根植在你的心里。  穿过紫荆路去上课时,若是能遇到五片以上的叶子打落在你的头顶,那便是秋天来了。漫步在喻园,暂时把复杂的公式放在一边,带着柔美而静谧的心灵,静静聆听这首悠然唯美的自然之歌吧
期刊
林夏萨摩:本名夏婷婷,外语系毕业生,曾混迹于广告圈,服务多个世界500强品牌,做过文案、策划、执行、翻译、艺人经纪,绰号“多能替补王”,已出版《你才20多岁,为什么总怕来不及》《人生没有标配,每一步都珍贵》。  表弟阿轩去年顺利地考上了省内的一所重点本科,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他的生活被同学聚会、打游戏、看球赛和睡懒觉填满了,那段时间连他的影子都见不到。  去学校报到的前一周,阿轩奉母命到我家来玩
期刊
前两天长沙下了雨,气候冷清湿润,我又开始想念西北干燥的空气和暖气了。刷朋友圈时看到很多人说想家,无论是食物还是天气,还是自己家里的小床,都非常想念。我顿时觉得说出了我的心声。高三的时候,我总是偷着一点空闲,在晚饭后透过教室的窗户往外看,那个时候我总是想着,未来,我会在哪里看夕阳呢?还好现在的我,身边有一座郁郁葱葱的山。  在长沙的河西,顺着湖南大学(以下简称“湖大”)东方红广场一直往前走,一路便能
期刊
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为“南师大”)随园校区里有两棵树龄已逾百年的银杏树,这两棵银杏树根粗叶茂,似乎将南师大百年的变化刻在了自己身上,成为一代又一代南师大人青春的见证者。  早在兩江师范学堂时期,当时的学堂监督李瑞清就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这是南师大最早的校训,同时也奠定了南师大质朴传统的特质。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南师大名家辈出,文化底蕴深厚。走进金陵女子学院的贻芳园,吴贻芳先生的“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