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战杰
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教师
创作与研究方向:
文化遗产与影像表现
中国摄影教育
摄影作品:
《钱塘江流域祠堂古建影像》(2021)
《苏东坡行迹影像考察及风景再发现》(2018—)
《钱塘江·24节气》(2018)
《浙江档案馆》(2017)
《窗外的房子》(2014-2020)
出版著作:
《摄影艺术》》(2020)
《建筑与环境摄影》(2018)
《寻找故乡》(2016)
课题项目:
《钱塘江影像考察——从家庙祠堂到文化礼堂》(2020)(主持)
《浙江“五水共治”水利工程航拍》(2019)(主摄影)
《钱塘江流域祠堂活化路径研究》(2018)(主摄影)
《红船干部学院人物形象提升(肖像摄影)》(主摄影)
前言
钱塘江,浙江的“母亲河”,浙江境内最大的河流,流经浙江省近50%的面积。从南源衢江上游马家溪算,全长522.22公里,从北源新安江起,全长588.73公里。其流域面积55558平方公里,其中86.5%在浙江省内(安徽11.2%,上海1.85%,福建、江西0.45%)。
钱塘江古名为“浙江”“渐江”,最早见于《山海经》。三国时开始有“錢塘江”之名,当时仅指流经钱塘县境内的河段,民国时期方作全江全称。
钱塘江,从涓涓细流到惊涛拍岸的大潮,两岸青山叠翠,村镇星落棋布。其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自古经济发达,多能工巧匠,传统建筑的建造量大,建造质量高,雕刻精致。建筑上既有精良传承,亦有领风气之先者。
在钱塘江两岸的传统村落中,散落着大量的民居建筑精华——祠堂。作为祭祖的神圣场所,祠堂往往与宗祠、宗族联系(宗,尊重;族,聚合恩爱)。一般都会尽财力、物力,用上好的木料、石料等建筑材料建造宏伟的祠堂。因此,祠堂建筑往往是村落中规模最宏阔、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祠堂,除祭祀活动外,还在乡村治理和教育教化上发挥着重大作用。
祠堂始见于战国,两汉仅为墓祠,魏晋至隋唐时期,祠堂基本绝迹。宋代恢复品官家庙制,产生了祠堂;元代出现祭祀群组的祠堂;明中叶以后,建祠堂之风大盛,祠堂林立,广泛分布于各地的乡村、城镇。《礼记·曲礼》“君子将营宫室,家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即建造宫室,首先考虑家庙、宗祠的位置。这表明宗祠家庙在我国古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建筑及其建筑艺术成就,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祠堂作为为木结构建筑的精华和载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华夏民族血缘、地域特征的族源、族根的标志。它为人们过去与未来架起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涉及了建筑学、历史学、民俗学、图像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是记载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传统文化载体。
在钱塘江流域这块文明古老的土地上,有成百上千座古祠堂建筑。在美丽家园建设、乡村振兴中,祠堂能够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思绪。一切的历史与辉煌,在这些古老的建筑物上依然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开化霞山 汪氏宗祠
年代:明-清
文物级别:省级
地址:衢州市开化县霞山乡
霞田村霞山位于浙西北皖浙赣交界处,钱塘江的源头。南宋建都临安,霞山成为木材集散地和远近闻名的大埠头。霞山在宋代属于古徽州,建筑多为徽派建筑。粉墙灰瓦,马头翘角,错落有致。门楼、门坊均有砖雕并辅以壁画,花腿雀替,花格窗棂皆满雕刻、玲珑剔透。
霞山汪氏为越国公汪华后裔。唐代末年,因避战乱迁到此地。汪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面阔五间,设门厅(带戏台)、大厅、厢房、后堂,总面积842平方米。
一进门厅,梁架为七檩,五架梁前双步用四柱。明次间设一活动戏台,戏台为重檐歇山顶。天井两侧为过廊。二进大厅,梁架为八檩,五架梁前双步后单步用四柱。三进后堂及两侧过廊,均为二层单檐。整组建筑保存完整,为浙西地区规模较大的祠堂。
常山樊氏大宗祠
年代:清
文物级别:省级
地址:衢州常山县招贤镇五里乡樊村
樊氏大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宗祠坐南朝北,三进五开间,总占地面积约620平方米。
第一进明间门楣嵌"大宗祠"匾额,稍间辟边门,后檐接戏台,台高1.9米,宽6.56米,顶部作八角藻井。第二进通面宽15.55米,通进深11.50米,硬山顶,五架梁带前后双步卷棚顶廊子,主体梁柱用材粗大。中、后两进间有祭亭相连,祭亭重檐歇山顶,后进重檐楼屋,鼓形柱础。檐口置沟头滴水。
祠堂外墙体为开线砖浆砌筑结构,内建筑为木头、石条、石柱为主。引人注目的是戏台八卦井和一对木雕的狮子戏球。但左侧一只母性造型的木雕狮子,于2004年被人偷盗,至今尚未破案,也未能补上。中后进的人物雕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作为乡村公共空间的樊氏祠堂,在保留和利用祠堂功能的同时,成为文化娱乐礼堂。社会各个层面也在为文化礼堂的建设做着一些努力。但是,文化礼堂的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江山廿八都文昌阁
年代:清
文物级别:省级
地址:衢州江山市廿八都镇浔里村北
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江山设都44,此地排行28,得名廿八都。迄今900余年。廿八都镇是藏在深山中的古镇,由于历史战乱较少,镇上古建风貌依旧,保存较为完好。其中以文昌阁的规模、建造质量和保存完整度最为突出。
廿八都文昌阁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坐北朝南,占地157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大门前殿、天井、正殿、天井、寝殿共三进二天井,左右为厢房,以檐廊相连。 正殿为两层重檐歇山顶楼阁,四面飞檐出挑,高大雄伟。建筑内以精湛的木雕艺术和丰富的彩绘最具特色,所有梁、枋、檩、天花上均有彩画,题材丰富,画工细腻。牛腿、雀替、窗扇、栏板等木构件均有浮雕或镂空,技艺精湛,形象生动,是一座艺术宝库。
廿八都文昌阁修建的重要原因是激励后人读书上进,以及平复各姓氏宗族之间的矛盾纠纷。
江山南坞杨氏宗祠
年代:明
文物级别:国家级
地址:衢州江山市风林镇南坞村
南坞杨氏宗祠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正门为牌楼门形式,三层叠涩出挑,左右为青砖马头墙,歇山顶小青瓦屋面。门柱里外两面装饰青砖雕刻图案,外面以花草图案为主,里面以人物故事为主,门楼前置有八座石质旗杆墩。
外祠位于村落入口处,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坐西朝东,占地2000平方米,为三进两大天井。大门立面为四柱三层重檐形式,檐口出挑上翘,檐角設斗拱一攒。其梁、枋雕鹤鹿,牛腿雕人物、雀替雕花草,主题丰富、雕工精细、气势雄伟,为一绝。
门厅背面向天井凸出歇山顶戏台,八角藻井由28攒斗拱簇拥,绘八仙过海。中厅三开间,后堂五开间,寝堂也为五开间。两侧厢房各三间。中厅两侧各有两组小院为三间两搭布局,装修较简朴。
南坞杨氏宗祠为浙江省宗祠建筑的典型实例。其宗族训规与宗祠建筑一起,共同维持着传统的宗族文化。
柯城余东村祠堂
地址: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
余东村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向善,是浙江省重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特别是以农民画为代表的乡村文化,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画村”。
余东村祠堂分为新的文化礼堂和古色古香的老祠堂,新祠堂是集存文化活动中心于一体的现代化建筑,是余东凝魂聚气的精神家园。
祠堂成为文化礼堂,基本代表着中国乡土社会公共空间的变迁与传统祠堂的当代转型。自2013年起,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如火如荼。在已建成的文化礼堂中,很大一部分是原来的老祠堂。
从乡土文化传承上,乡村旧式祠堂到文化礼堂的嬗变,体现了国家形式上利用乡村空间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基于传统“礼仪”,保留和利用老祠堂功能,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让村民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教师
创作与研究方向:
文化遗产与影像表现
中国摄影教育
摄影作品:
《钱塘江流域祠堂古建影像》(2021)
《苏东坡行迹影像考察及风景再发现》(2018—)
《钱塘江·24节气》(2018)
《浙江档案馆》(2017)
《窗外的房子》(2014-2020)
出版著作:
《摄影艺术》》(2020)
《建筑与环境摄影》(2018)
《寻找故乡》(2016)
课题项目:
《钱塘江影像考察——从家庙祠堂到文化礼堂》(2020)(主持)
《浙江“五水共治”水利工程航拍》(2019)(主摄影)
《钱塘江流域祠堂活化路径研究》(2018)(主摄影)
《红船干部学院人物形象提升(肖像摄影)》(主摄影)
前言
钱塘江,浙江的“母亲河”,浙江境内最大的河流,流经浙江省近50%的面积。从南源衢江上游马家溪算,全长522.22公里,从北源新安江起,全长588.73公里。其流域面积55558平方公里,其中86.5%在浙江省内(安徽11.2%,上海1.85%,福建、江西0.45%)。
钱塘江古名为“浙江”“渐江”,最早见于《山海经》。三国时开始有“錢塘江”之名,当时仅指流经钱塘县境内的河段,民国时期方作全江全称。
钱塘江,从涓涓细流到惊涛拍岸的大潮,两岸青山叠翠,村镇星落棋布。其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自古经济发达,多能工巧匠,传统建筑的建造量大,建造质量高,雕刻精致。建筑上既有精良传承,亦有领风气之先者。
在钱塘江两岸的传统村落中,散落着大量的民居建筑精华——祠堂。作为祭祖的神圣场所,祠堂往往与宗祠、宗族联系(宗,尊重;族,聚合恩爱)。一般都会尽财力、物力,用上好的木料、石料等建筑材料建造宏伟的祠堂。因此,祠堂建筑往往是村落中规模最宏阔、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祠堂,除祭祀活动外,还在乡村治理和教育教化上发挥着重大作用。
祠堂始见于战国,两汉仅为墓祠,魏晋至隋唐时期,祠堂基本绝迹。宋代恢复品官家庙制,产生了祠堂;元代出现祭祀群组的祠堂;明中叶以后,建祠堂之风大盛,祠堂林立,广泛分布于各地的乡村、城镇。《礼记·曲礼》“君子将营宫室,家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即建造宫室,首先考虑家庙、宗祠的位置。这表明宗祠家庙在我国古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建筑及其建筑艺术成就,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祠堂作为为木结构建筑的精华和载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华夏民族血缘、地域特征的族源、族根的标志。它为人们过去与未来架起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涉及了建筑学、历史学、民俗学、图像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是记载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传统文化载体。
在钱塘江流域这块文明古老的土地上,有成百上千座古祠堂建筑。在美丽家园建设、乡村振兴中,祠堂能够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思绪。一切的历史与辉煌,在这些古老的建筑物上依然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开化霞山 汪氏宗祠
年代:明-清
文物级别:省级
地址:衢州市开化县霞山乡
霞田村霞山位于浙西北皖浙赣交界处,钱塘江的源头。南宋建都临安,霞山成为木材集散地和远近闻名的大埠头。霞山在宋代属于古徽州,建筑多为徽派建筑。粉墙灰瓦,马头翘角,错落有致。门楼、门坊均有砖雕并辅以壁画,花腿雀替,花格窗棂皆满雕刻、玲珑剔透。
霞山汪氏为越国公汪华后裔。唐代末年,因避战乱迁到此地。汪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面阔五间,设门厅(带戏台)、大厅、厢房、后堂,总面积842平方米。
一进门厅,梁架为七檩,五架梁前双步用四柱。明次间设一活动戏台,戏台为重檐歇山顶。天井两侧为过廊。二进大厅,梁架为八檩,五架梁前双步后单步用四柱。三进后堂及两侧过廊,均为二层单檐。整组建筑保存完整,为浙西地区规模较大的祠堂。
常山樊氏大宗祠
年代:清
文物级别:省级
地址:衢州常山县招贤镇五里乡樊村
樊氏大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宗祠坐南朝北,三进五开间,总占地面积约620平方米。
第一进明间门楣嵌"大宗祠"匾额,稍间辟边门,后檐接戏台,台高1.9米,宽6.56米,顶部作八角藻井。第二进通面宽15.55米,通进深11.50米,硬山顶,五架梁带前后双步卷棚顶廊子,主体梁柱用材粗大。中、后两进间有祭亭相连,祭亭重檐歇山顶,后进重檐楼屋,鼓形柱础。檐口置沟头滴水。
祠堂外墙体为开线砖浆砌筑结构,内建筑为木头、石条、石柱为主。引人注目的是戏台八卦井和一对木雕的狮子戏球。但左侧一只母性造型的木雕狮子,于2004年被人偷盗,至今尚未破案,也未能补上。中后进的人物雕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作为乡村公共空间的樊氏祠堂,在保留和利用祠堂功能的同时,成为文化娱乐礼堂。社会各个层面也在为文化礼堂的建设做着一些努力。但是,文化礼堂的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江山廿八都文昌阁
年代:清
文物级别:省级
地址:衢州江山市廿八都镇浔里村北
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江山设都44,此地排行28,得名廿八都。迄今900余年。廿八都镇是藏在深山中的古镇,由于历史战乱较少,镇上古建风貌依旧,保存较为完好。其中以文昌阁的规模、建造质量和保存完整度最为突出。
廿八都文昌阁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坐北朝南,占地157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大门前殿、天井、正殿、天井、寝殿共三进二天井,左右为厢房,以檐廊相连。 正殿为两层重檐歇山顶楼阁,四面飞檐出挑,高大雄伟。建筑内以精湛的木雕艺术和丰富的彩绘最具特色,所有梁、枋、檩、天花上均有彩画,题材丰富,画工细腻。牛腿、雀替、窗扇、栏板等木构件均有浮雕或镂空,技艺精湛,形象生动,是一座艺术宝库。
廿八都文昌阁修建的重要原因是激励后人读书上进,以及平复各姓氏宗族之间的矛盾纠纷。
江山南坞杨氏宗祠
年代:明
文物级别:国家级
地址:衢州江山市风林镇南坞村
南坞杨氏宗祠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正门为牌楼门形式,三层叠涩出挑,左右为青砖马头墙,歇山顶小青瓦屋面。门柱里外两面装饰青砖雕刻图案,外面以花草图案为主,里面以人物故事为主,门楼前置有八座石质旗杆墩。
外祠位于村落入口处,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坐西朝东,占地2000平方米,为三进两大天井。大门立面为四柱三层重檐形式,檐口出挑上翘,檐角設斗拱一攒。其梁、枋雕鹤鹿,牛腿雕人物、雀替雕花草,主题丰富、雕工精细、气势雄伟,为一绝。
门厅背面向天井凸出歇山顶戏台,八角藻井由28攒斗拱簇拥,绘八仙过海。中厅三开间,后堂五开间,寝堂也为五开间。两侧厢房各三间。中厅两侧各有两组小院为三间两搭布局,装修较简朴。
南坞杨氏宗祠为浙江省宗祠建筑的典型实例。其宗族训规与宗祠建筑一起,共同维持着传统的宗族文化。
柯城余东村祠堂
地址: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
余东村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向善,是浙江省重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特别是以农民画为代表的乡村文化,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画村”。
余东村祠堂分为新的文化礼堂和古色古香的老祠堂,新祠堂是集存文化活动中心于一体的现代化建筑,是余东凝魂聚气的精神家园。
祠堂成为文化礼堂,基本代表着中国乡土社会公共空间的变迁与传统祠堂的当代转型。自2013年起,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如火如荼。在已建成的文化礼堂中,很大一部分是原来的老祠堂。
从乡土文化传承上,乡村旧式祠堂到文化礼堂的嬗变,体现了国家形式上利用乡村空间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基于传统“礼仪”,保留和利用老祠堂功能,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让村民身有所栖,心有所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