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计算机运用的普及,计算机教学作为一门培养计算机操作应用专门化人才的学科应运而生,计算机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但纵观我国计算机整体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和发达国家相比,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计算机教学的前景不容乐观。现阶段,我们必须针对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深刻分析并总结出解决对策,为未来的计算机教学谋求一条好的出路。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教学现状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01-01
1 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1.1 中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偏低
中职教育是一种以实用主义为原则,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近年来,在学生扩招政策的影响下,职业学校面临降低录取门槛的困境,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个人素质偏低、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使中职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对计算机教学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很多人简单的认为,懂得拼音输入法、会使用聊天工具、能浏览网页、会使用Word文档就是熟悉计算机操作,从而在思想上产生松懈,直接导致学习进取心的丧失,学习成绩不见起色,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对计算计课程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1.2 教学设备落后
如今,计算机作为一种常用工具进入千家万户,计算机教学也逐渐走入各中小学的课堂,但由于计算机设备更新不及时,在计算机课堂上甚至仍然存在两人共用一台计算机的情况,学习只能走传统教学的路子,在教师满堂灌的教学中被动地接受,计算机是一门重视动手操作能力训练的课程,学生没有实践的机会,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解无异于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没有对学生形成有益的影响,教学设备的贫乏,导致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在中职阶段,计算机教学软硬件开发相对迟缓,计算机教学理念落后,跟不上计算机发展的速度,计算机硬件配置更新速度慢,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护,使很多新型软件无法运行,不能满足学生正常学习的需要。
1.3 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计算机教学是在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催生出的新学科,计算机教师大多都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在教学实践中缺乏过硬的理论做支撑,缺乏相应的经验做指导,面对学生的疑问,很难给出专业的解答。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一成不变,跟不上日新月异的信息发展速度,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阻碍学生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前进的步伐。
2 中职计算机教学对策
2.1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中职阶段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计算机领域内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计算机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一核心,深刻挖掘有益于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个性化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教师可以设置计算机系统操作、多媒体应用、网页制作、三维立体设计等多个模块,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教师还可以把纸质教材制作成电子档,为学生提供多中资料传递渠道,以此激发学生对计算计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加强学习的效果,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以便于更好地实现教学既定目标。
2.2 因材施教,重视实践教学
基于中职院校学生个体学习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教学的套路,课程内容始终采取一个标准,难免造成不同起点的学生学习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果却大相径庭,因此教师要注意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分层设置教学内容,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使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成就归因理论显示,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就,可以成为学生继续为之奋斗的良好诱因,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因材施教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另外,教学理论知识的逐一罗列,势必造成学生接收神经麻痹,知识理解不深刻,知识运用不灵,知识体系不健全,所以,在重视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使学生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切当的运用于实践,以此使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有加强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3 密切与企业合作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催生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中职计算机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实践能力人才的基地,只有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的需求,抓住企业的动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从而更好的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匹配。中职院校应该在与企业密切合作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际动手操作的第一线,切身感受自己将知识创造性的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切实体会自身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自觉向专业需求靠拢,准确把握未来努力的方向,充分激发学习热情,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潜能,为把自己锻炼成为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而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 戴芳.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 张艺腾,苏凤梅.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与改革建议[J].河南科技,2013(9):251.
[3] 叶丕珍.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3):118-120.
[4] 胡艳辉.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7):139.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教学现状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01-01
1 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1.1 中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偏低
中职教育是一种以实用主义为原则,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近年来,在学生扩招政策的影响下,职业学校面临降低录取门槛的困境,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个人素质偏低、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使中职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对计算机教学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很多人简单的认为,懂得拼音输入法、会使用聊天工具、能浏览网页、会使用Word文档就是熟悉计算机操作,从而在思想上产生松懈,直接导致学习进取心的丧失,学习成绩不见起色,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对计算计课程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1.2 教学设备落后
如今,计算机作为一种常用工具进入千家万户,计算机教学也逐渐走入各中小学的课堂,但由于计算机设备更新不及时,在计算机课堂上甚至仍然存在两人共用一台计算机的情况,学习只能走传统教学的路子,在教师满堂灌的教学中被动地接受,计算机是一门重视动手操作能力训练的课程,学生没有实践的机会,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解无异于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没有对学生形成有益的影响,教学设备的贫乏,导致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在中职阶段,计算机教学软硬件开发相对迟缓,计算机教学理念落后,跟不上计算机发展的速度,计算机硬件配置更新速度慢,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护,使很多新型软件无法运行,不能满足学生正常学习的需要。
1.3 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计算机教学是在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催生出的新学科,计算机教师大多都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在教学实践中缺乏过硬的理论做支撑,缺乏相应的经验做指导,面对学生的疑问,很难给出专业的解答。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一成不变,跟不上日新月异的信息发展速度,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阻碍学生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前进的步伐。
2 中职计算机教学对策
2.1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中职阶段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计算机领域内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计算机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一核心,深刻挖掘有益于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个性化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教师可以设置计算机系统操作、多媒体应用、网页制作、三维立体设计等多个模块,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教师还可以把纸质教材制作成电子档,为学生提供多中资料传递渠道,以此激发学生对计算计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加强学习的效果,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以便于更好地实现教学既定目标。
2.2 因材施教,重视实践教学
基于中职院校学生个体学习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教学的套路,课程内容始终采取一个标准,难免造成不同起点的学生学习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果却大相径庭,因此教师要注意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分层设置教学内容,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使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成就归因理论显示,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就,可以成为学生继续为之奋斗的良好诱因,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因材施教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另外,教学理论知识的逐一罗列,势必造成学生接收神经麻痹,知识理解不深刻,知识运用不灵,知识体系不健全,所以,在重视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使学生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切当的运用于实践,以此使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有加强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3 密切与企业合作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催生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中职计算机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实践能力人才的基地,只有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的需求,抓住企业的动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从而更好的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匹配。中职院校应该在与企业密切合作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际动手操作的第一线,切身感受自己将知识创造性的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切实体会自身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自觉向专业需求靠拢,准确把握未来努力的方向,充分激发学习热情,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潜能,为把自己锻炼成为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而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 戴芳.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 张艺腾,苏凤梅.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与改革建议[J].河南科技,2013(9):251.
[3] 叶丕珍.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3):118-120.
[4] 胡艳辉.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