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建国以来,住宅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上家家有新居、户户有住房,但这都停留在解决多少人的居住问题上,还没有从简单的需要走出来,大都只是满足于斗室之中便可,而忽略了环境效益的综合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文化程度的落后。今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也给建筑师、规划师们提出了更新的课题。
关键词:高品质住宅;设计规划;发展方向
规划设计,是提高小区品位和受消费者欢迎的前提。很多在市场畅销的优秀小区,都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项目调研,准确定位,然后特色高水平的规划师进行招标式规划设计,从多个方案中择优,从几个方案中优选其中的精华,集众优于一身,再反复研讨修改,最后才拍板定案。任何规划方案,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只有经过这种真正下功夫的反复提高的过程,才有可能出精品。
一、高品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
大量实例表明,深入的市场调查,准确的市场定位,精明的策划,正确的决策,以及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是项目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在规划指导思想上,不能一切从畅销、从高利润出发,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高品质的住区。
1、建设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美化景观系统,建设"山水住区"。
在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和造氧功能。不让小区有裸露泥地,以尽量减少尘埃。"山水住区"不是简单的住宅群加山、加水。它的内涵主要是科学地利用原有山水,适当地创建人造山水,使住区园林化、生态化、美观化,做到"常年叶绿,四季花开;开门见绿,推窗见景;雨不见泥,风不起尘;空气清新,赏心悦目"。同时使自然环境继承、发挥中国文化传统,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洋为中用,设计出高品位、有艺术价值、观赏性强的山水园林景观和各类小区,表现高明的创造性,传统的文化性,高尚的观赏性,显现浓郁的诗情画意,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文化需求。有的住区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造园手法,在无山无水的市中心地段造出宛如天然的蜿蜒弯曲流动的溪涧水景,住宅建在种满灌木、花卉的"山溪"、"山丘"旁边,使居民在闹市"推窗见景"地享受到自然气息和生态美景。
2、住宅设计的创新观念。
居住功能多元化。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享受空间。住宅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艺术培养、作画写书、健身锻炼、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能使住户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和设施。
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普通住宅应参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区设计导则进行设计,并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预留可以调整、改造的余地,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四五十年可改造。居住空间设计多样化。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使居住空间更活,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爱好。住宅设计的科技应用集成化。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应适应知识经济浪潮的发展,多掌握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理论、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策导向,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3、高品质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与新科技应用
住宅小区应积极应用新科技,逐步实施智能化建设。设立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中心;水、电、气、热等自动计量、收费;住宅小区封闭,实行安全防范系统自动化监控管理;住宅的火灾、有害气体泄漏等实行自动报警;住宅设置紧急呼叫系统;对住宅小区的关键设备、设施实行集中管理,对其运行状态实施远程监控。
先进型的功能要求除了要达到普及型全部功能外,小區与城市区域联网;住户通过网络终端实施医疗、文娱、商业等公共服务和费用自动结算;住户通过家庭电脑阅读电子书籍和出版物等。小区开发建设应用HI-CIMS技术,实施小区开发生命周期的现代信息集成系统,达到住宅小区建设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有效管理、改善环境的目标。目前已有一些住宅小区达到或基本达到普及型或领先型智能化功能要求。在住区智能化发展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适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可行性、标准化、可扩充性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按适当超前原则谨慎选择和确定智能项目。一些运行收费较高、暂时与居民经济能力不适应的项目,可预留选项,逐步发展。
二、高品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发展方向
1、人性化住宅小区。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住宅小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个性化、以人为本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成为了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针对小区业主工作性质、生活习惯、年龄的不同设计适合业主生活居住的环境是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例如:现代大型社区建设根据业主需求的不同将小区开发用地按照功能需求的不同进行分区,针对年轻人积蓄较少、单身生活等特点设置单身公寓,并对其分区内绿化等按照年轻人的特点进行设计。同时还要根据三口之家对居住环境的需求进行楼宇设计,并对其公共绿地的规划注重儿童休闲娱乐场地规划。针对老年业主对绿地休闲以及居住环境需求,其居住区内应更多的为老人提供休闲锻炼的场地等。通过针对业主各年龄段需求不同进行的分区、规划与设计来满足住宅小区业主对住宅环境的需求。
2、节能生态型住宅小区。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脚步的不断加快,住宅建筑小区也正在向着节能环保方向现代建筑研究发现,住宅小区建筑耗能发展。占经济发展所需能源的35%左右,其作为高能耗建筑项目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要求我国建筑工程必须紧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脚步,以节能型建筑为基础,科学的进行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构建以节能为目的的住宅小区。随着世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国生态保护工作的脚步正在不断加快。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应用对改善城市综合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态型住宅小区还能够有效的节约土地资源,通过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对小区内部的环境进行整合优化,利用楼宇的坐落、小区内道路的规划等在有限的土地内提高小区土地使用效率。生态型住宅小区还能够通过规划与设计以及植物的选择等减少小区内绿化的灌溉用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另外生态型住宅小区还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楼宇规划设计、绿化设计等方式使小区内的能量流动具有可操控性,有效利用自然能源减少能源消耗。通过生态型住宅小区能够少城市噪音、营造出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不仅是传统意义的建筑规划与设计,更多的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空间学、生态学等学科达到住宅小区绿色环保的目的、达到住宅小区科学利用自然能源降低能耗的目的、达到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目的,为城市综合因此,现代城市住宅环境的保持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庭伟.现代城市住宅小区规划理论
[2]王玉文.运用多学科交叉进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城市与发展
[3]刘丽英.节能环保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思路与发展[M].建筑科技出版社
关键词:高品质住宅;设计规划;发展方向
规划设计,是提高小区品位和受消费者欢迎的前提。很多在市场畅销的优秀小区,都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项目调研,准确定位,然后特色高水平的规划师进行招标式规划设计,从多个方案中择优,从几个方案中优选其中的精华,集众优于一身,再反复研讨修改,最后才拍板定案。任何规划方案,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只有经过这种真正下功夫的反复提高的过程,才有可能出精品。
一、高品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
大量实例表明,深入的市场调查,准确的市场定位,精明的策划,正确的决策,以及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是项目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在规划指导思想上,不能一切从畅销、从高利润出发,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高品质的住区。
1、建设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美化景观系统,建设"山水住区"。
在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和造氧功能。不让小区有裸露泥地,以尽量减少尘埃。"山水住区"不是简单的住宅群加山、加水。它的内涵主要是科学地利用原有山水,适当地创建人造山水,使住区园林化、生态化、美观化,做到"常年叶绿,四季花开;开门见绿,推窗见景;雨不见泥,风不起尘;空气清新,赏心悦目"。同时使自然环境继承、发挥中国文化传统,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洋为中用,设计出高品位、有艺术价值、观赏性强的山水园林景观和各类小区,表现高明的创造性,传统的文化性,高尚的观赏性,显现浓郁的诗情画意,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文化需求。有的住区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造园手法,在无山无水的市中心地段造出宛如天然的蜿蜒弯曲流动的溪涧水景,住宅建在种满灌木、花卉的"山溪"、"山丘"旁边,使居民在闹市"推窗见景"地享受到自然气息和生态美景。
2、住宅设计的创新观念。
居住功能多元化。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享受空间。住宅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艺术培养、作画写书、健身锻炼、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能使住户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和设施。
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普通住宅应参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区设计导则进行设计,并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预留可以调整、改造的余地,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四五十年可改造。居住空间设计多样化。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使居住空间更活,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爱好。住宅设计的科技应用集成化。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应适应知识经济浪潮的发展,多掌握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理论、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策导向,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3、高品质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与新科技应用
住宅小区应积极应用新科技,逐步实施智能化建设。设立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中心;水、电、气、热等自动计量、收费;住宅小区封闭,实行安全防范系统自动化监控管理;住宅的火灾、有害气体泄漏等实行自动报警;住宅设置紧急呼叫系统;对住宅小区的关键设备、设施实行集中管理,对其运行状态实施远程监控。
先进型的功能要求除了要达到普及型全部功能外,小區与城市区域联网;住户通过网络终端实施医疗、文娱、商业等公共服务和费用自动结算;住户通过家庭电脑阅读电子书籍和出版物等。小区开发建设应用HI-CIMS技术,实施小区开发生命周期的现代信息集成系统,达到住宅小区建设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有效管理、改善环境的目标。目前已有一些住宅小区达到或基本达到普及型或领先型智能化功能要求。在住区智能化发展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适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可行性、标准化、可扩充性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按适当超前原则谨慎选择和确定智能项目。一些运行收费较高、暂时与居民经济能力不适应的项目,可预留选项,逐步发展。
二、高品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发展方向
1、人性化住宅小区。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住宅小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个性化、以人为本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成为了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针对小区业主工作性质、生活习惯、年龄的不同设计适合业主生活居住的环境是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例如:现代大型社区建设根据业主需求的不同将小区开发用地按照功能需求的不同进行分区,针对年轻人积蓄较少、单身生活等特点设置单身公寓,并对其分区内绿化等按照年轻人的特点进行设计。同时还要根据三口之家对居住环境的需求进行楼宇设计,并对其公共绿地的规划注重儿童休闲娱乐场地规划。针对老年业主对绿地休闲以及居住环境需求,其居住区内应更多的为老人提供休闲锻炼的场地等。通过针对业主各年龄段需求不同进行的分区、规划与设计来满足住宅小区业主对住宅环境的需求。
2、节能生态型住宅小区。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脚步的不断加快,住宅建筑小区也正在向着节能环保方向现代建筑研究发现,住宅小区建筑耗能发展。占经济发展所需能源的35%左右,其作为高能耗建筑项目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要求我国建筑工程必须紧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脚步,以节能型建筑为基础,科学的进行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构建以节能为目的的住宅小区。随着世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国生态保护工作的脚步正在不断加快。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应用对改善城市综合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态型住宅小区还能够有效的节约土地资源,通过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对小区内部的环境进行整合优化,利用楼宇的坐落、小区内道路的规划等在有限的土地内提高小区土地使用效率。生态型住宅小区还能够通过规划与设计以及植物的选择等减少小区内绿化的灌溉用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另外生态型住宅小区还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楼宇规划设计、绿化设计等方式使小区内的能量流动具有可操控性,有效利用自然能源减少能源消耗。通过生态型住宅小区能够少城市噪音、营造出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不仅是传统意义的建筑规划与设计,更多的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空间学、生态学等学科达到住宅小区绿色环保的目的、达到住宅小区科学利用自然能源降低能耗的目的、达到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目的,为城市综合因此,现代城市住宅环境的保持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庭伟.现代城市住宅小区规划理论
[2]王玉文.运用多学科交叉进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城市与发展
[3]刘丽英.节能环保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思路与发展[M].建筑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