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到底能不能治好?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8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女士是一位家庭主妇,近两年总觉得家里不干净,沾染了晦气,每天要花三四个小时洗衣服、打扫卫生,并且要求下班回家的丈夫、女儿进门先换衣服、换鞋、洗澡,把“脏”衣服规整到一个角落,收拾妥当才能开始做饭。丈夫和女儿苦不堪言,张女士也常常责怪自己太较真,怎么就不能随便一点,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经家人建议,张女士将信将疑地到精神科门诊就医。她被确诊为强迫症后开始药物治疗,本以为服了药马上就能改善这种自我对抗的局面,谁知道药物吃了一个月,症状却只是稍微有些缓解,张女士心里发怵了。有一次,她和等候就诊的病友交流,听说有位病友服药近10年,张女士顿时吓坏了,她上网络一查,都说“强迫症是精神‘癌症’”、“强迫症是治不好的”,她感到无比沮丧,认为自己的人生被强迫症毁了。
  强迫症到底能不能治好呢?
  强迫症确实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的精神障碍,在人群中的终身患病率为2%-3%,给病人及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虽然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现有的治疗手段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强迫症的症状。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二者联用,也有少数研究者尝试物理治疗的方法(比如经颅磁刺激、深部脑刺激等),但尚不成熟。目前,最接近临床真实治疗情况的开放式研究显示,如果按照治疗指南的建议并制定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强迫症的实际治疗有效率超过80%。因此,强迫症是一种可有效治疗的疾病。
  然而,临床上的确有很多病人的病情迁延不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迫症的就诊率低。调查显示,强迫症病人自症状出现至正规就诊,平均达5-10年,大众对强迫症的知晓率低,病人不愿意让周围人发现自己的问题,或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控制等,这些造成了强迫症就诊不及时、症状的慢性化,从而治疗起来相对耗时较长、预后较差。
  2强迫症的识别率低。强迫症的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样,有的甚至伴随一些类似精神病性的症状,或其他精神障碍初始表现为强迫症状等情况,造成了精神科医生未能正确识别非典型强迫症,有效治疗也就无从谈起。
  3强迫症治疗不尽规范。很多病人病急亂投医,寻求非正规机构的帮助,往往接受多种无效甚至会加重疾病的药物治疗,造成了治疗的延误。加之不少临床医生对强迫症的治疗不熟悉,对药物及剂量的选择可能并不适宜,也造成治疗的不规范。另一方面,由于强迫症治疗周期较长,很多病人麻痹大意,在症状缓解后即自行停药或终止心理治疗,没有继续进行较长时间的维持治疗,造成疾病的复发,加重了后续治疗的困难。2016年9月,《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正式发布,《指南》的发布将有助于改变这一困境。
  强迫症是可以治疗的精神疾病。尽早就医,寻求正规医院的帮助,谨遵医嘱,不擅自减药、停药,可帮助病人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尽早回归社会。
其他文献
中国有句俗语“人挪活,树挪死”,意思是说,人如果换个环境或是地方就能活得更好,而树如果挪动地方就可能会死掉。我们先不谈树挪动地方是否真的会死掉,但人换个地方就会活得更好吗?我看未必。比如一个人习惯生活在自己的家乡,因为某种原因换了环境,他就能生活得更好吗?由于心情、地域风俗及生活习惯等原因,或许不如在家乡过得舒适、快乐。  在职场,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初生牛犊不怕虎,有一股子冲劲,这本无可厚非。但
期刊
小李医生那天值班,突然听到门外传来焦急的声音,“医生,快来啊”!凭着多年在临床一线工作的职业敏感性,小李医生立刻冲出诊室,映入眼帘的是一位40岁左右的男性,身体消瘦,满头大汗,神色紧张,双手一直在身上乱抓,似乎在找什么东西,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语“虫子,虫子”,手里的动作就是停不下来。身边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的焦急,看到李医生,声泪俱下地说:“医生,求求你,救救我家儿子吧!”“不要着急,让我来看
期刊
最近,学校正在为将要录取的研究生新生进行体检,让人没想到的是,其中一位新生小林竟然找了“枪手”—托一位朋友冒充他进行体检。事情被发现后,小林显得格外紧张,但同时又好像很忧愁,有些难言之隐。经过院系辅导员老师的沟通,小林同意来到咨询中心与我聊聊。  小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比较温和、安静,又有些内向的男生。进入咨询室之后,我能从他的眼神和一些不经意的小动作中感受到他的焦虑。沉默了一小会儿,小林开口道
期刊
《红日映山村》  《春山溟 氵蒙翠嵐生》  《云蒸霞蔚》  《青山幽居》  李 利  宗翰,字岱樵,号一纯  将自己的画叫“图”,把画画当“玩儿”,称之为“涂抹”,自谓“涂抹者”。  李利的泼墨泼彩山水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在色彩运用上大胆豪放,大面积的色块恣意挥洒,与水墨交融辉映,层次丰富,墨色浓淡干湿掌控自如,浑厚凝重。他的画风删繁就简,力求用大墨块、大色块玩出格调,玩出意境,呈现出大气象。远
期刊
我的枕边书会经常换,只有那本字典,像枕头一样一年四季陪伴着我,几乎每天我都会把它捧在手里翻阅。我不但用它查生字,没事的时候,我还会倚靠在床头,不经意翻着,缱绻的思绪便会飘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一天,我正拿着母亲从卫生室要来的纸铅笔盒翻来覆去地看,同桌将一本巴掌大的书放到我面前,然后一脸得意地望着我。我以为是小人书,急慌着打开,里面却密密麻麻全是汉字和拼音。同桌扬着眉毛说:“它
期刊
儿时,家在北方,一进腊月就闻到了年味。  这是一年里母亲最忙碌的时候。  腊月间,父亲买回布料。母亲白天要上班,衣服就连夜缝制,要保证除夕夜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外衣一律是新的,棉衣可就不能了,但要拆洗。天冷,拆洗的衣服不干,就在锅上烙干再缝。  农历二十三是小年,家里要祭灶,母亲还要扫房。她把我们都赶出去,把家什用旧报纸盖上,用头巾把头发包住,把鸡毛掸子绑在长竹竿上,然后把房顶、屋角的积尘掸得干干净
期刊
故事说出来的时候,已是多年以后。  似乎是知青那一代人重复着的情节,他在最年轻的岁月,却经历了最苍白的生命,虚幻的火热焐不暖心底的苍凉,身体的疲累掩不去心灵的痛楚。在这样的时刻,如果说有能暂时忘掉这一切的事,那就只有爱情了。  于是,第一份爱情来了,无声无息地莅临于他的世界。  那是一个同来的女知青,在那片广阔天地中,在各自的劳累中,在各自的寂寞中,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那些日子都流淌在心上,濯洗着
期刊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疼痛,有的与疾病有关,有的与生活习惯有关。其实,我们的身体上就有许多“止痛开关”,除了吃药止痛的方法,还可以通过按压等方式,将疼痛感“关掉”。  1头痛开关—揪揉眉间。无论你是感冒还是心烦,头痛总是如影随形。在你紧锁眉头时,不妨轻轻舒展开来,因为解除头痛的开关就藏在两眉之间。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介绍说,两眉间有个“印堂穴”,按摩这个位置有助于缓解头痛
期刊
您好,请问您有什么不舒服的吗?”我拍打着他的肩膀,连问了三遍,他才把眼睛微微地张开了一点儿缝隙。  “我已经死了。”他用极微弱的声音极缓慢地答道。说完,就又闭上了眼睛。  “您怎么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您不是好好地躺在这里吗?”  许久,他才又慢慢地小声答道:“我的身体已经不存在了。”  “那这是谁的身体?”我拉了拉他的胳膊。  他毫不抵抗,任凭我把他的胳膊抬离床面。我一松手,胳膊重重地落到床上。我又
期刊
东林五岁时,父母离异。东林跟着爷爷奶奶在家干点儿农活,父亲靠到大城市打工挣钱养活一家老小。因为没有母亲,父亲也几个月才回来一次,每次也就住几天。东林总是被村里的孩子们嘲笑,说他没爹没妈,叫他“野孩子”。东林很生气,和骂他的孩子们打架,却总是寡不敌众,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回到家,他又不免遭到爷爷奶奶一顿数落。再后来,父亲娶了邻村的一位寡妇,还带着一个比东林小两岁的女孩儿。继母每天只知道让东林帮着干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