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短杂文小辑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c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睡猫
  曹山
  文天祥家里养了一只猫。有一回有客人来访,只见那猫轻手轻脚走到文天祥面前,昂头、起身,跃至文天祥身边的桌子上,身子盘成一团,呼呼大睡起来。文天祥大笑,指着桌上那只睡猫,对来访的友人说:“睡猫随我懒。”文天祥家里的那只猫,真如文天祥所说的那样,是一只好吃懒做的大懒猫吗?当然不是。
  宋朝陈傅良说,善于捉老鼠的猫,逮到空隙就睡会儿觉,保有体力捉鼠,卫家宅;反而那些白天活跃,跳来跑去的猫,必不捉老鼠。宋朝真德秀《西山读书记》对猫如何捉老鼠,观察得颇为仔细:猫欲捕捉老鼠,四足据地,猫头与猫尾,形成一条直线,目不转睛地盯着老鼠,心兀杂念。猫不动则已,猫若动,老鼠束手就擒。
  由此,文天祥说他与家里的猫一样“懒”,其实是鞭策自己,要像“口常睡”的猫一样,勤勉政务,做一个有德之人。而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猫,被人类养得惰性十足,全然忘了捕鼠,锐气丧尽,只会围着主人花样百出地献媚。
  “中举”后遗症
  芳草
  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现“华人作家零突破”之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刘慈欣、郝景芳获雨果奖,我们宣称雨果奖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我们又称该奖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其潜台词很明显:我国文学在如上领域,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准。
  是的,世界文学的版图上终于陆续有了中国人的面孔。于是,国人一下子腰直了,气顺了。仿佛这样一来,国家文明的软件就与发达国家同步了。但不知咋的,我的脑海里却出现了两个极不搭调的情境:一个是范进中举后“欢喜疯了”,满大街地喊“我中了”;另一个场景是高考过后,学子们撕书扔书。
  自古至今,部分国人有一种考试心态——以胜过别人,拔得头筹,证明自己的价值。因这种变态的集体潜意识作祟,部分国人的心性及价值观被扭曲了。人性本真的自然与美好,每每被压抑得凌乱不堪。
  “中举”得第一,成了部分国人的千年迷梦。如今我们经济发展了,成为世界强国了,人们就觉得文化方面也必须匹配。那么,如何匹配呢?兀非就是去争取各种国际大奖呀!于是,我们不自觉地将其看成一次次“考试”——好不容易得了个国际奖,就吹嘘堪比诺奖,世界第一。其实,这正是“中举”后遗症的表现之一。人本来的样子都没了,得个“第一”又有何用?
  职业
  林清玄
  有时候,职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你走进一家鞋店,店里的人第一眼一定看你的鞋子;你走进一家钟表店,他们第一眼看的是表;你走进牙医的店里,只要你一笑,他就盯着你的牙齿看。
  有许多捕蛇的人死于蛇口,是因为他正在算蛇七寸的位置,蛇就扑上来了,他还没有使职业技艺成为下意识的习惯。
  黔驴技穷
  黔驴技穷,柳宗元《三戒》中的故事,现在多表示某人对一些问题兀计可施,兀能为力。但是,仔细阅读原文,你会发现柳文的主旨另有其意。
  “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大!”这是柳文的结尾,也是其文眼主旨所在:道貌岸然的人或物,千万不要显露自己的“三板斧”,否则动辄得咎;最好像庙里的神像泥偶一样静默兀为,那么其于愚民眼中,就能永远保持高高在上的神秘感和安全感。
  当今某些懒政、惰政的官员,就是这么做的:工作永远拖着,口子一直混着,出问题了相互推诿、踢球。然而,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对此类问题的监督和整改的要求相当严格,相信会让某些官员黔驴技穷。
  求而不贪
  张希
  唐代围棋大师王积薪,总结出“围棋十诀”流传后世。其中第一条竟是“不贪胜”。围棋作为一项比赛,争的就是个输赢,“不贪胜”如何理解呢?下棋为了胜利不假,可以求胜而不可贪胜,“求”是朝着既定目标努力,“贪”则是对欲望兀限放大——既要赢得快又要赢得多。“贪”会让人心态失衡,人往往因此急功近利、铤而走险,最终痛失好局。理解“求而不贪”的深刻哲理,对人生大有裨益。
  土与脏
  王景
  菜市场里许多菜都有两个版本,比如韭菜分土韭菜和一般韭菜,土韭菜看上去脏兮兮的。
  终于找到一家卖的土韭菜很干净,一打听,原来有些菜贩故意搞得脏兮兮,是为了证明是真的“土”。“土”等于“脏”,并非菜販主动发明,他们只是迎合一些顾客的心理。在生活中,这些奇葩的心理真有不少。
  味道
  凌小雅
  突然觉得味道与年龄有关。
  年少时贪甜,不甜不食,逮着机会,不是啃甘蔗就是猛喝糖水。
  中年了,就像此刻,择刚挖回来的蒲公英,择着择着,那微苦的茎,一捋干净,直接放进嘴就嚼起来。嚼着嚼着,后味竞从苦变得香醇。猛然惊觉,这几年不觉间已习惯了苦味——喝苦丁茶,越喝越上瘾;吃苦瓜苦菊,越吃越爱。似乎这些掺杂在吃喝里的苦,刚好与生活里断断续续遭遇的各种苦形成了对抗,结果就是嘴里的苦逼退了心头的苦,自己才得以保持从容的姿态。
  或许到了老年,会爱上清淡。那时的口子,也该是风轻云淡吧。
  有香的风
  黄小平
  风中,一个孩子兴奋地喊,妈,风真香呢! 妈妈对孩子说,这不是风的香,而是花的香,风是没有香的。孩子四下看看,问,附近没有花,哪来的花香呢?
  妈妈告诉孩子,这花香是远处飘来的,是风从远处吹来的花香,风没有香,只因传播了花香,所以也就有了自己的芳香。这就有如月亮,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只因传播了太阳的光,所以也就有了自己的光。也许,一个人自己不会发光,自己不会生香,但只要你有心去传播光,有心去传播香,你便有了自己的光芒和芬芳。
  壳
  周伟民
  壳,在我们生活中太常见了,营养学家提倡我们经常吃一点干果,说含多种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对健康有益,我们常吃的就有瓜子,核桃,白果,等等。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我们经常会吃一点海鲜,比较便宜的就是贝壳类的,蛤蜊,赤贝,蛏子,海瓜子,牡蛎,螺蛳,更是春天里很多上海人喜欢的价廉物美的海鲜……干果和贝类的壳,都是为保护壳内的仁和肉的,是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不知是否因为吃带壳的东西吃多了的关系,现在的人也学会了带壳,厚厚的外壳将真实的自己包裹起来,让别人看不透,摸不着!安全是安全了,也许还比原来好看了,但信任和真诚呢?
  青行灯辑自《广州日报》《新民晚报》《今晚报》等
其他文献
旧时到戏院买戏票,票房便向你出示座次表,请你点座,要几排几号,到时候对号入座。有时你所要的座位被别人订了,就得将就别的座位。  看一场戏,无非两个多钟头,座位舒适与否,就那两个钟头的事情,像坐公共汽车一样,到站就下了,一般不会再去计较刚才的座位是不是舒适。  读唐诗宋词,可以了解封建社会对官场座次的讲究。陆游的“位置”可能不是很好,但他无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围,事定犹须待阖棺”,不计较位高位卑,关
期刊
人到中年,生活里有的可不光是盘串、保温杯和油腻,还有很多切实的焦虑。在我看来,这种焦虑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试探性的年代,对周围的一切都没有把握。同父辈相比,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多了一些想法,但对这些东西我们又不够坚信、不够确定,热情里难免掺杂着怀疑,走几步就不免逡巡着找退路,当然就会焦虑。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周围的同龄人里,似乎很少有不为此犯愁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保温杯里的
期刊
“杭州公馆”的标准名称叫“学院华庭”,“申花壹号院”的标准名为“锦绣申华坊”,估计大多数杭州市民对这些耳熟能详的楼盘标准名都不知道吧?这就好像过年了回到家乡的Tony又叫回来王狗蛋,Jenny又成了李翠花。昨天,杭州市政府發布的一纸公文,即将把这些洋气十足的地名打回原形。  这次杭州公布的《杭州市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整治的重点,就是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道路、街巷中存在的“大、洋
期刊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谣言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古语有云:“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小则寓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且看“戊子之谣”。  话说1768(戊子)年正是大清乾隆年间,一个在浙江德清县修复城外石桥的石匠放假回家,途中碰到一位姓沈的老乡求他帮个忙。原来,沈氏听说打桥基时,把写有活人名字的纸条贴在木桩上,可以增加锤子的打击力度,更好地钉入地下。这就是民间传言的“叫魂术”,被偷魂的人不是病
期刊
现如今,社会上发声最多最积极的莫过于两个群体,一个是“专家说”,一个是“网友说”。这两“说”虽都是民意,但又各具特点,各有其用。  专家,术业专攻,技艺超群,是个很神圣的称呼。专家破难题迎刃而解,看病药到病除,破案手到擒来,讲课让人茅塞顿开,因而“专家说”也很有权威。一件事众说纷纭,各执己见,只要专家一发声,就一言九鼎,意见统一了。感谢“专家说”,为我们指点迷津,释疑解惑,既提高了大众的科学素养,
期刊
在西方旅游,见识了很多厕所标识,有些是挺好玩的。这些标识大多十分简单有趣。一个烟斗、一只高跟鞋,分别代表男女厕所。一颗螺丝钉、一个螺丝母,也分别代表男女。一个圆圈,下面画个倒三角,是男;一個圆圈,下面画个正三角,是女——圆圈是脑袋;倒三角像男子的宽肩膀;正三角像女士的石榴裙。也有复杂的,男女厕所分别画一位绅士、一位淑女。更绝的是,画了男女分别“内急”难忍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这些画在厕所人口的画,
期刊
“大功告成”等十四則
期刊
“你丑你横穿”“你横穿马路,家人医院等你”“被撞死翘翘”,5月9日,一段厦门海翔大道附近公路竖立另类警示牌的视频走红网络。当地安监站称,设牌是因常有行人横穿马路,存在安全隐患。目前,道路两侧防护设施基本建成,相关警示牌内容也已完成更新。(5月11日《南同早报》)  当地这些另类交通警示语被曝光以后,引发了全国网友的热议。有网友为这些交通警示语点赞,认为其直白、坦诚、警示性强,堪称是“硬核”警示语,
期刊
又开始申遗了。这回申的是包子。将包子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件刻不容缓的事,不要等韩国人中遗成功了,我们再后悔莫及。韩国已经把饺子、元宵、面条、棕子等传统的食物作为申遗系列,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我们不能再申了。烧饼也不能申遗了,据说,有人将烧饼连同武大郎的名字一块申上去了。  那就抓紧给包子申遗吧。  于是,各界都行动起来了,有学者已经考证出来了,包子的老祖宗就在本地。古书有记载,名医赛华
期刊
有道是“高手在民间”“大道至简”,现实的确如此,我父亲就算得上是一个典型。他几乎没有正式上过学,也从未跳出过所谓的“农门”,却无师自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还会摇笔杆子写文章,即兴作打油诗。他的言论——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蛮理”——更是辛辣幽默、深中肯綮、明效大验,别具鲜明的个性特色,饱含樸素的智慧哲理,不经意间暗合了老子对立转化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  父亲的“蛮理”之一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