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尝试把“口语教学生活化”、“口语表达品质化”及“思维模式汉语化” 等想法融入到自己的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提出一个适合中、小学年龄阶段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探索和尝试提高教学效果,使6—18岁的小留学生们的口语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初级口语教学 实效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技能培养一般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说的技能培养尤为重要。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但是针对6—18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小留学生的初级口语教学的探讨并不多。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根据自己的职业体验,我发现目前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教学过于注重生词语法,而忽视口语的表达;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和方法偏于成人化;课堂教学活动缺乏互动性,等等。因此,将口语课既上得活泼生动又富有成效,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口语教学生活化——充分创设和利用学习语言的环境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充分发挥“地利”的优势,让外国学生在中国生活期间能说上一口较为流利的汉语。
首先,一开学我就鼓励这些外国孩子要多交一些中国朋友。在家可与中国保姆们多交流,在外买东西可主动询问营业员,在社区可与一些中国小孩一起玩耍。到每个学期结束时,学生都要谈一谈交朋友的经历和结果,并拿一些照片和全班分享,誰交的中国朋友越多,谁就被评为“小小外交官”。促使这些留学生们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语言的源头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其次,充分利用主题教学的内容,在课堂内创设多种语言环境(包括静境和动境)。静境是指在教室的墙上贴一些教学图片、字卡,漂亮的作业与儿童诗歌,让学生一看到这些熟悉而又精致的布置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中文脱口秀,练说中文。动境主要是通过设计教学游戏和活动来实现的。有时要求学生根据主题把学过的词语和句式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口语能力;有时要求学生即兴说话,发表自己的想法。例如,学生参观了上海博物馆、农贸市场、月饼工厂等地方后,要求简单地讲述参观的过程或想法;有时适当地给学生看一点中文卡通片或儿童片;有时做一些形式上酷似体育运动的语言游戏。同时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问题,我每天会请2位学生来自由谈话,每人谈话的主题可根据自己的汉语口语水平和自己的兴趣来定,每人谈话时间2—5分钟,然后师生共同点评,有的是语音语调上的点评,有的是内容上的点评、有的是语法上的点评。
总而言之,天地十分广阔,活动丰富多彩,口语教学富有成效。我深深体会到将这些学生置身于这样生活化的口语教学中,确实能促进其语言发展。
口语教学生活化为什么能促进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发展呢?第一,它提供了广泛的话题,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且照顾到了学生的差异性。第二,提高了说话的兴趣。由于话题来自生活,而且丰富多彩,学生熟悉它,喜爱它,会产生交谈的欲望,从而努力寻找适当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
二、口语表达品质化——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发音的准确率
口语是一个由诸多因素组合而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除了有表达的内容外,还有表达的形式,表达时的语音、语调、速度和节奏。只有这些众多的因素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才能保证学生有较高的口语质量。反之,某个因素发展不够,就会影响学生的口语质量。所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品质很重要。
所谓基本的听说品质,这里指的首先是大胆表达,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其次是认真听,边听边记忆,听过后能复述的能力;最后是听别人说话时,要边听边思考,对别人说话的态度、语音、声调和内容开展初步的评论。所以我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手从上述几方面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阶段,建立值日生报告制。由全班学生轮流当语言值日生,每天上课前向老师和全班说说当天的日期和天气情况。每天上课结束前也请一至两位学生自由谈谈各种话题。刚开始时,只要求学生大胆表达,态度大方,声音响亮,不限时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并给予打分。
第二阶段,重点抓学生的语音语调。怎么行之有效地抓呢?
1.任何时候只要听到学生的发音或者语调有问题,即所谓的洋腔洋调,就马上纠正,并要求学生正确地跟读数遍。
2.不定时地录下学生的自由谈话内容,然后放给他们自己听,自己感觉并作比较。
3.越学到后面他们碰到的多音字的机会也越多,或者相近发音的字也越来越多,因此在一个阶段学习后专门抽出一节课集中复习多音字和相近发音的字。
4.通过学习拼音,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语音语调。
三、思维模式汉语化——不必深谈传统的语法,但求提高用词的准确性和句子的规范性
洋孩子在用中文表达时,往往先处于英语或其他本国语言的思维过程,然后把它翻译成中文,因此,语序的正确性往往是这些学生的最大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尝试了以下三个方法,效果不错。
1.不求传统的语法课,但求灵活的语言规范性练习。
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一般在每堂课结束之前抽出本堂课内学生说错过的最典型的句子,写在白板上,师生共同讨论错在哪里。例如,学生想表达这样一句话:“昨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商店买东西了。”然而,他们根据英语的思维顺序,说道:“我去商店买东西和妈妈昨天晚上。”所以,我认为虽然不必向这些外国孩子讲正儿八经的传统中文语法,但应联系他们的实际作一些相应的练习,让他们领悟其中的规律,对语言表达的规范化又积极的作用。包括:一句话中词序排列的练习;几句话中句序排列的练习;代词、关联词的练习;表示几种时态最常用的“了、过、正在、将、要”的用法,并交待学生说一件事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注意选词的准确性。
因为汉语里有较多的词具有一词多义的功能,所以,我在讲课时不但要求学生明白这个词在本课内的含义,而且适当地补充解释一些这个字或词表达的其他含义。例如汉字“点”,在课文中表示“几点钟”,但是它还表示“点心”、“点蜡烛”等含义。
3.用书面语言来影响口头语言。
当学生能用汉字和拼音来进行书面表达后,我在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时,就要求学生动笔写话,即将口头说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用通过书面语言的影响,进一步规范和改造了口头语言。
我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形成了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对外汉语初级口语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我始终认为,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中小学生,其语言、文化和教育背景都不尽相同,仅靠以往固有的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利用他们身处汉语源头的有利条件,大胆地突破创新,运用各种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吸引孩子主动参与,以此提高他们的汉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思奇.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教学手段的心理学研究[D].
[2]阎晓天.“说”在基础外语教学中的地位[D].
[3]利斯·比利.新“沉浸法”的实验[J].国外外语教学,2000.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初级口语教学 实效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技能培养一般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说的技能培养尤为重要。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但是针对6—18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小留学生的初级口语教学的探讨并不多。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根据自己的职业体验,我发现目前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教学过于注重生词语法,而忽视口语的表达;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和方法偏于成人化;课堂教学活动缺乏互动性,等等。因此,将口语课既上得活泼生动又富有成效,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口语教学生活化——充分创设和利用学习语言的环境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充分发挥“地利”的优势,让外国学生在中国生活期间能说上一口较为流利的汉语。
首先,一开学我就鼓励这些外国孩子要多交一些中国朋友。在家可与中国保姆们多交流,在外买东西可主动询问营业员,在社区可与一些中国小孩一起玩耍。到每个学期结束时,学生都要谈一谈交朋友的经历和结果,并拿一些照片和全班分享,誰交的中国朋友越多,谁就被评为“小小外交官”。促使这些留学生们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语言的源头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其次,充分利用主题教学的内容,在课堂内创设多种语言环境(包括静境和动境)。静境是指在教室的墙上贴一些教学图片、字卡,漂亮的作业与儿童诗歌,让学生一看到这些熟悉而又精致的布置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中文脱口秀,练说中文。动境主要是通过设计教学游戏和活动来实现的。有时要求学生根据主题把学过的词语和句式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口语能力;有时要求学生即兴说话,发表自己的想法。例如,学生参观了上海博物馆、农贸市场、月饼工厂等地方后,要求简单地讲述参观的过程或想法;有时适当地给学生看一点中文卡通片或儿童片;有时做一些形式上酷似体育运动的语言游戏。同时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问题,我每天会请2位学生来自由谈话,每人谈话的主题可根据自己的汉语口语水平和自己的兴趣来定,每人谈话时间2—5分钟,然后师生共同点评,有的是语音语调上的点评,有的是内容上的点评、有的是语法上的点评。
总而言之,天地十分广阔,活动丰富多彩,口语教学富有成效。我深深体会到将这些学生置身于这样生活化的口语教学中,确实能促进其语言发展。
口语教学生活化为什么能促进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发展呢?第一,它提供了广泛的话题,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且照顾到了学生的差异性。第二,提高了说话的兴趣。由于话题来自生活,而且丰富多彩,学生熟悉它,喜爱它,会产生交谈的欲望,从而努力寻找适当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
二、口语表达品质化——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发音的准确率
口语是一个由诸多因素组合而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除了有表达的内容外,还有表达的形式,表达时的语音、语调、速度和节奏。只有这些众多的因素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才能保证学生有较高的口语质量。反之,某个因素发展不够,就会影响学生的口语质量。所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品质很重要。
所谓基本的听说品质,这里指的首先是大胆表达,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其次是认真听,边听边记忆,听过后能复述的能力;最后是听别人说话时,要边听边思考,对别人说话的态度、语音、声调和内容开展初步的评论。所以我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手从上述几方面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阶段,建立值日生报告制。由全班学生轮流当语言值日生,每天上课前向老师和全班说说当天的日期和天气情况。每天上课结束前也请一至两位学生自由谈谈各种话题。刚开始时,只要求学生大胆表达,态度大方,声音响亮,不限时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并给予打分。
第二阶段,重点抓学生的语音语调。怎么行之有效地抓呢?
1.任何时候只要听到学生的发音或者语调有问题,即所谓的洋腔洋调,就马上纠正,并要求学生正确地跟读数遍。
2.不定时地录下学生的自由谈话内容,然后放给他们自己听,自己感觉并作比较。
3.越学到后面他们碰到的多音字的机会也越多,或者相近发音的字也越来越多,因此在一个阶段学习后专门抽出一节课集中复习多音字和相近发音的字。
4.通过学习拼音,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语音语调。
三、思维模式汉语化——不必深谈传统的语法,但求提高用词的准确性和句子的规范性
洋孩子在用中文表达时,往往先处于英语或其他本国语言的思维过程,然后把它翻译成中文,因此,语序的正确性往往是这些学生的最大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尝试了以下三个方法,效果不错。
1.不求传统的语法课,但求灵活的语言规范性练习。
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一般在每堂课结束之前抽出本堂课内学生说错过的最典型的句子,写在白板上,师生共同讨论错在哪里。例如,学生想表达这样一句话:“昨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商店买东西了。”然而,他们根据英语的思维顺序,说道:“我去商店买东西和妈妈昨天晚上。”所以,我认为虽然不必向这些外国孩子讲正儿八经的传统中文语法,但应联系他们的实际作一些相应的练习,让他们领悟其中的规律,对语言表达的规范化又积极的作用。包括:一句话中词序排列的练习;几句话中句序排列的练习;代词、关联词的练习;表示几种时态最常用的“了、过、正在、将、要”的用法,并交待学生说一件事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注意选词的准确性。
因为汉语里有较多的词具有一词多义的功能,所以,我在讲课时不但要求学生明白这个词在本课内的含义,而且适当地补充解释一些这个字或词表达的其他含义。例如汉字“点”,在课文中表示“几点钟”,但是它还表示“点心”、“点蜡烛”等含义。
3.用书面语言来影响口头语言。
当学生能用汉字和拼音来进行书面表达后,我在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时,就要求学生动笔写话,即将口头说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用通过书面语言的影响,进一步规范和改造了口头语言。
我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形成了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对外汉语初级口语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我始终认为,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中小学生,其语言、文化和教育背景都不尽相同,仅靠以往固有的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利用他们身处汉语源头的有利条件,大胆地突破创新,运用各种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吸引孩子主动参与,以此提高他们的汉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思奇.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教学手段的心理学研究[D].
[2]阎晓天.“说”在基础外语教学中的地位[D].
[3]利斯·比利.新“沉浸法”的实验[J].国外外语教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