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相关资料显示:逃学现象,在现代社会各个国家都普遍存在,国际教育界已把逃学列为中小学生三大病症之一。中小学生逃学,一方面严重扭曲了其自身的心灵,损害其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中小学生逃学,也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如何有效制止逃学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是当前中小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这几年对辍学学生情况的调查了解,学生辍学原因大致如下:
一.原因
1.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减弱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给中小学生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在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一些学校教育应有的主导作用,却因教育的部分功能减弱,而使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呈减弱趋势。
(1)学校教育被简单化为教学,而教学又往往忽视教学目的,把教学搞成应考教学、升学教学,从而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放松甚至放弃对多数学生的教育。
(2)片面追求升学率,置学生的个性发展于不顾,忽视体育、德育、美育、劳技教育。
(3)学生被封闭在狭窄的学习空间,从课堂到课堂,从读书到读书。没有精彩纷呈的课余生活,只有单一的读书生活。
(4)忽视学生的思想工作,对犯有错误的学生采取经济制裁,甚至采取高压政策,怒斥、责骂、体罚。
(5)部分教师教学质量偏低,教学枯燥乏味,课堂死气沉沉,气氛压抑,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学生因没有生活乐趣,没有自由时间,没有健全心态,忧心忡忡,产生“学习厌恶症”、“学校恐怖症”,造成学生逃学。
2.社会环境的负面作用增多
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外因。目前社会环境,大致有如下情况,导致学生逃学:
(1)社会娱乐日趋多样化,诱惑着中小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娱乐如录象、桌球、电子游戏机、网吧等如雨后春笋,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部分学生感到学校无聊与寂寞,一旦发现外面精彩的世界,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地逃学以满足精神需求。
(2)不良社会风气,腐蚀着广大中小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地区、部门、单位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致使各种腐朽思想和黄色文化滋生、流行。中小学生本来自身免疫力就差,很容易成为腐朽思想的俘虏,追求享受,吃喝玩乐,丧失学习的动力和热情,热衷于在社会游荡、混日子。
3.家庭教育的配合作用疲软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只有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然而,部分家庭教育的配合、支持作用却没有很好地体现:
(1)有的父母支持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学生在校已对学习负担难以承受,回家后父母还要在学习上施压。不少学生因难以实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以逃学来对抗、报复。
(2)传统的婚姻和家庭的价值逐渐削弱,有些学生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甚至离婚。家庭解散,学生无人教养,无人监护,缺少温暖,缺少乐趣,没有了学习和生活的目标。
(3)部分父母对子女娇宠,过分溺爱、袒护、放纵。对子女用钱不监督,要多少给多少,为学生逃学提供了物质条件。
3.学生主体作用衰退
我们还发现:相同的学校教育,相似的家庭教育,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学生能坚守校园认真学习,而部分学生却逃学在外,无疑是这些学生的主体作用衰退。
(1)文化基础较差,失去学习的信心。有些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尝尽了学习的艰辛,而没有学习的乐趣,放弃学习,逃避现实。
(2)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对前途、理想很淡薄,不懂得热爱生活,热爱科学,没有责任感、义务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糊糊涂涂打发时光。
(3)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不少人涌向商海捞钱,有人发了大财,要啥有啥,神气得很。一些学生认为读书无用,经商能赚钱,赚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因此,把闯世界、赚大钱当作奋斗目标,不安心在学校读书。
综上所述,导致中小学生逃学的原因不是单一的,政府、学校、家庭、学生个人一方面要互相配合,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主体作用。
二.对策
1.政府方面
(1)加大《义务教育法》、《青少年权益保护法》实施的力度;加强对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对敲诈、恐吓、殴打青少年的现象坚决打击。
(2)强化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社会上营造一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努力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校方面
(1)坚持德、智、体、美、劳并举,全面地培养人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对有特殊才能、有专长的学生要发现并积极培养;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校办成学生的乐园。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克服和消除社会和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做到防患于未然。成立家长学校,学校、教师定期与学生家长接触,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及家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从实际出发,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让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留级,以巩固基础,提高学习兴趣,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教师的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授课既要科学严谨,又要生动活泼。
3.家庭方面
(1)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其子女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学生家长首要的是自己做到遵纪守法,讲文明礼貌,不沾染各种恶习。
(2)夫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平等和睦关系,对孩子既不溺爱、放任、有求必应,又不简单、粗暴、独断专行。
(3)对子女要求要切合实际。作为家长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教育子女行行都能出状元,做什么工作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作者通联:562408贵州省兴义市戈多实验学校)
一.原因
1.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减弱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给中小学生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在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一些学校教育应有的主导作用,却因教育的部分功能减弱,而使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呈减弱趋势。
(1)学校教育被简单化为教学,而教学又往往忽视教学目的,把教学搞成应考教学、升学教学,从而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放松甚至放弃对多数学生的教育。
(2)片面追求升学率,置学生的个性发展于不顾,忽视体育、德育、美育、劳技教育。
(3)学生被封闭在狭窄的学习空间,从课堂到课堂,从读书到读书。没有精彩纷呈的课余生活,只有单一的读书生活。
(4)忽视学生的思想工作,对犯有错误的学生采取经济制裁,甚至采取高压政策,怒斥、责骂、体罚。
(5)部分教师教学质量偏低,教学枯燥乏味,课堂死气沉沉,气氛压抑,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学生因没有生活乐趣,没有自由时间,没有健全心态,忧心忡忡,产生“学习厌恶症”、“学校恐怖症”,造成学生逃学。
2.社会环境的负面作用增多
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外因。目前社会环境,大致有如下情况,导致学生逃学:
(1)社会娱乐日趋多样化,诱惑着中小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娱乐如录象、桌球、电子游戏机、网吧等如雨后春笋,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部分学生感到学校无聊与寂寞,一旦发现外面精彩的世界,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地逃学以满足精神需求。
(2)不良社会风气,腐蚀着广大中小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地区、部门、单位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致使各种腐朽思想和黄色文化滋生、流行。中小学生本来自身免疫力就差,很容易成为腐朽思想的俘虏,追求享受,吃喝玩乐,丧失学习的动力和热情,热衷于在社会游荡、混日子。
3.家庭教育的配合作用疲软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只有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然而,部分家庭教育的配合、支持作用却没有很好地体现:
(1)有的父母支持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学生在校已对学习负担难以承受,回家后父母还要在学习上施压。不少学生因难以实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以逃学来对抗、报复。
(2)传统的婚姻和家庭的价值逐渐削弱,有些学生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甚至离婚。家庭解散,学生无人教养,无人监护,缺少温暖,缺少乐趣,没有了学习和生活的目标。
(3)部分父母对子女娇宠,过分溺爱、袒护、放纵。对子女用钱不监督,要多少给多少,为学生逃学提供了物质条件。
3.学生主体作用衰退
我们还发现:相同的学校教育,相似的家庭教育,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学生能坚守校园认真学习,而部分学生却逃学在外,无疑是这些学生的主体作用衰退。
(1)文化基础较差,失去学习的信心。有些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尝尽了学习的艰辛,而没有学习的乐趣,放弃学习,逃避现实。
(2)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对前途、理想很淡薄,不懂得热爱生活,热爱科学,没有责任感、义务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糊糊涂涂打发时光。
(3)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不少人涌向商海捞钱,有人发了大财,要啥有啥,神气得很。一些学生认为读书无用,经商能赚钱,赚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因此,把闯世界、赚大钱当作奋斗目标,不安心在学校读书。
综上所述,导致中小学生逃学的原因不是单一的,政府、学校、家庭、学生个人一方面要互相配合,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主体作用。
二.对策
1.政府方面
(1)加大《义务教育法》、《青少年权益保护法》实施的力度;加强对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对敲诈、恐吓、殴打青少年的现象坚决打击。
(2)强化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社会上营造一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努力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校方面
(1)坚持德、智、体、美、劳并举,全面地培养人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对有特殊才能、有专长的学生要发现并积极培养;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校办成学生的乐园。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克服和消除社会和家庭带来的不良影响,做到防患于未然。成立家长学校,学校、教师定期与学生家长接触,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及家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从实际出发,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让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留级,以巩固基础,提高学习兴趣,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教师的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授课既要科学严谨,又要生动活泼。
3.家庭方面
(1)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其子女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学生家长首要的是自己做到遵纪守法,讲文明礼貌,不沾染各种恶习。
(2)夫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平等和睦关系,对孩子既不溺爱、放任、有求必应,又不简单、粗暴、独断专行。
(3)对子女要求要切合实际。作为家长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教育子女行行都能出状元,做什么工作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作者通联:562408贵州省兴义市戈多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