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科技伴我行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韦以建先生是香港资讯科技界的一位资深专业人士,他曾经参与创办“中联电脑”公司,并致力于开拓中国资讯科技市场,在计算机等资讯科技产品尚没有普及开来的时候,就先行先闯,执掌市场走向,推动了香港乃至内地资讯科技的发展,可以说资讯科技界IT行业的现代化,他功不可没。他还是一个心系行业的热心人士,在不断自我增值的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服务业界,对社会公益活动也极尽热忱,人生精彩当歌!
  
  【韦以建先生,香港青年资讯科技协会创会(名誉)会长,朗园企业有限公司董事,潮点资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同时担任香港东区区议会辖下交通及运输事务委员会增选委员、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司库、培侨校友会理事长等社会职务。】
  
   立足资讯科技,铿锵而行
  
   说到资讯科技,如今大家已经不再陌生。知识型高科技服务业当中,资讯科技是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信息与通讯的并轨、电子产品广泛的数码化、光电技术的结合、大比例数字化的媒体内容和娱乐的出现,都不断延展着资讯科技产业的范围。换在十几、二十年前,人们很难想象资讯科技会像今天如此普及的程度,而这些,都要归功于那些为了行业奋斗不息的先行者。其中,香港的韦以建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将资讯科技作为自己终生事业与终生使命的人。
   从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开始,韦以建先生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方向。可以说任何时代,都是困难重重的时代,也是机会多多的时代。但机会有一个坏脾气,就是从来不求人,它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计算机尚没有大量普及的时候,韋以建先生就已经意识到资讯科技将有着广阔的前景,而他的目标,就是在资讯科技界大展拳脚。
   韦以建先生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持有电机工程专业文凭。毕业之初他在一家电子工厂从事设计工作,慢慢地积累经验。经过五年时间的磨练,他不仅在电子产品的设计上经验丰富,在生产管理上也经验充足。自身才能的充分展现以及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韦以建先生的事业基础得以夯实,很自然地过度到自我创业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韦以建先生与朋友一起共同创办中联电脑公司,并担任董事,在事业之路上完美转身,叩开资讯科技领域的又一扇大门。当时内地刚刚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学校、研究单位,都对计算机方面的产品有着很大的需求。这一现状对于刚刚创办不久的中联电脑公司来说,是一个机遇。此时,韦以建先生与拍档果断地抓住机会,从电子业务开始转型到计算机推广,致力于积极开拓中国资讯科技领域的市场。
   这种调整在可预见的将来,都成为韦以建先生等公司领导层的奋斗目标。公司的主要业务,便是推广品牌计算机,主要代理一些美国的品牌,通过香港这个渠道引进到内地。当时中联电脑公司代理的CROMEMCO品牌,差不多是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的品牌。也就是从CROMEMCO这个品牌开始,中联电脑一直致力于计算机的推广和代理,此后代理和推广IBM等国外著名品牌。
   1984年左右伴随着PC的问世,个人电脑开始走上资讯科技前沿,资讯科技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与广大市民的距离无限拉近。这个时候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品牌显然是市民所需,作为代理商,韦以建先生开始推广更多的计算机品牌,如AST、COMPACT、HP……其中有些品牌在中国市场上也是销量最大的。与此同时,中联电脑也有跟内地单位合作共同开发一些应用软件,并在内地设立办事处、联络点,在计算机行业不断努力。中联电脑开发的一些应用软件甚至受到银行的青睐,中国的几大银行都是中联的客户。
   1995年中联电脑以“中联系统控股有限公司”的名称,在香港股票市场主板上市,业务遍及内地、港澳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在韦以建先生等人的引领和影响下,我们的生活正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单单从信息上来说,虽然“信息”本身自古有之,但信息科技却是在电脑诞生之后的产物,然而若是没有先行者在这方面进行推动,我们便不能享受日益方便的信息资讯。
   置身于资讯科技界,韦以建先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香港乃至内地资讯科技的发展。虽然在2004年中联系统控股有限公司被李嘉诚先生旗下和黄集团收购而重组,但在资讯科技界,韦以建先生却依然在前行,在资讯科技的前沿铿锵而行。
   积极服务业界,多做贡献
  
   韦以建先生拥有逾二十五年的市场拓展及管理经验,曾分别负责电脑设备、通讯设备及生产设备之销售、推广及运营,其后负责集团的行政及财务管理工作,期间并进行了多次的收购合并及引资项目。可以说,韦以建先生在事业上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的,但他心系业界的人生态度,也是值得肯定的。
   韦以建先生是香港青年资讯科技协会创会(名誉)会长,同时担任香港东区区议会辖下交通及运输事务委员会增选委员、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司库、培侨校友会理事长等社会职务,他以专业为跳板,尽自己的能力服务于业界,他的态度是量力而为,能够做到的就积极去做。
   特别是这些年,韦以建先生更多地关注行业的发展。他参与探讨在“深港创新圈”框架下如何与深圳企业紧密合作,达致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以及探讨香港资讯科技中小型企业如何利用“深港创新圈”增加优势。过往的事业发展历程,令韦以建先生对香港资讯科技与内地资讯科技方面的发展情况有着比较深刻的认知。他说:“香港与内地比较起来,在资讯科技方面的优势是跟国外的公司联系较多,有比较多跟国外公司合作的经验,人才方面也相对比较精一点。但现在这个优势慢慢在改变当中,因为内地产业方面的人才逐渐增多,而且互联网资讯日益发达,很容易共享国外的资讯。”
   对此,韦以建先生的看法是,香港因为长期与国外公司的合作中,比较熟悉国外公司的做法,所以会相对少走弯路。而对于内地来说,国外很多管理的概念,硬套到国内是起相反作用。并且在国外选择与内地合作的时候,一些不好的经验判断会影响他们对国内企业的信心。所以,最好的一个合作模式是,香港与内地之间互相提高、互相促进、互相推动,整体都有所提高。“香港通过这么多年跟内地的合作,我想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可用的合作模式,所以这方面也可以帮助中国往国外推,利用香港对两方面的熟悉,而且目前来说香港的科技力量还是比较好,也有很多设计概念在国际拿到很多奖项。但香港的市场太小,要想发展也只能通过一个合作的模式去做。”韦以建先生如是说。
   作为资讯科技界的一份子,韦以建先生时刻关注业界的发展,而且资讯科技与市民息息相关,与香港的发展也息息相关,资讯科技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的历史重量,因此面对产业前路的抉择,只有逆风而上,拥抱未来。也正是因为这份认知,韦以建先生对于香港资讯科技未来的发展堪忧。他说:“香港没有一个足够的市场让中小型企业去研发,然后赚回一个合理的利润,周期转得太快,所以香港很多中小型企业在研发方面就不敢投资,形成一个情况就是越来越没有进步,人才方面也全部流向大公司,或者到国外去发展。”
   归根结底,韦以建先生对于与内地的合作看好,他认为跟内地有合作,就是一条出路,或者政府资助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引导。他有一个提议就是把香港也分配在内地的整个科技规划当中,有一个位置,这样不会浪费力量,也不会浪费资源,而且可以结合香港的技术力量和资源去发展一个方向,而不会重复。韦以建先生有这个想法,但他认为香港政府方面做的还不够,形成只能靠自己的情况,中小型企业就很难生存。
   言语之间,无不透露出韦以建先生对行业的关心,对行业发展状况的担忧,以及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也正因为心系行业,所以他总是尽可能地服务于行业,服务于社会。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做义工,当时的想法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为社会出一份力去做点工作,帮助一些人,所以比较早他就从事社会服务工作。
   而在业界,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也使他希望能够为业界多做一点事情,因为他认为资讯科技是很重要的行业,国家之间的竞争,资讯科技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他希望能尽到自己的力量。在香港青年资讯科技协会,韦以建先生就致力于培养香港的青少年科技人员,让他们了解内地的发展情况。比如到内地企业去探访,去了解当地一些企业运行的情况,也请内地资讯科技方面的专家到香港开办一些讲座,介绍经验予业界年轻人。他希望香港的科技发展有接班人,并吸引青少年为此而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资讯科技的历史车轮将会不断在路上前行,而伴随着资讯科技的不断发展,将资讯科技作为自己终生事业与终生使命的韦以建先生,也将会在资讯科技的前沿铿锵而行,因为资讯科技在他心中与大家息息相关,也与香港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拥抱未来,他的每一步努力,都会折射一个更加美好的前景!
其他文献
吴汉榆先生是香港注册专业工程师,香港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会员,同时他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的著名校友,对于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这两种身份之间形成一片天然的交集,那就是他常常以专业的学识和服务,来回馈母校,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来为母校做出一点事情。他心系母校,关心母校的发展,为母校服务的经历可圈可点,令人感佩。可以说,他以自己的学识和见解,为母校与香港之间,搭起了
期刊
【本刊訊】2011年1月8日,深港侨界于深圳光明新区光明农场文化美食园,隆重举办了深港侨界2011年迎春联谊暨庆祝香港侨友社成立28周年联欢晚会。  活动当日,香港侨友社、香港侨友社舞蹈团、香港集美校友会、深圳市侨联文化艺术委员会、华侨城侨联、光明办事处老体协、光明办事处老体协碧眼分会、光明办事处长青艺韵协会、深圳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万隆校友会的嘉宾成员们欢聚一堂,并演出了丰富的娱乐节目。深圳市委统
期刊
【本刊讯】2010年12月29日,宏基行有限公司假澳门旅游塔会展娱乐中心四楼举行卅五周年暨宏基行集团有限公司庆典。该公司董事总经理叶绍文感谢各界在过去卅五年的支持与鼓励,并承诺继续秉承至诚的服务为目标,回馈社会各界。  当晚的庆典上设有产品展示及介绍,主礼嘉宾有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陈敬红执行委员、中联办经济部王新东部长、中联办台务部程金中部长、中联办文化教育部长代表祁志雄、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
期刊
周伯展医生是一位医术精湛、满怀仁心的眼科专家,自1980年从事眼科专业以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品德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在香港眼科医学领域,他声誉卓著,曾荣获亚洲太平洋眼科学院之“防盲奖”、世界医学会——世界爱心医生荣誉、香港红十字会首届之“人道奖”、第九届世界杰出华人奖;此外,他还是国际医学界瞩目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复明大使,被誉为白内障患者的“亮睛使者”。      【周伯展医生,香港眼科
期刊
陈百祥先生是一位单车高手,更是一位执着而虔诚的奉献者、服务者。1952年,当香港无论是花式或者公路单车都不盛行的时候,他加入了南华会,开始了他的单车生涯,没有想到,当初不经意间的踏足,却成为了他一生中都不曾离弃的职业,他说他不是香港单车联会最初的创立者,却是联会里资历最深、入会历史最长的人,并担任司库一职,他用近一个甲子的时间演绎了一段体坛长青的佳话。    【陈百祥先生,香港单车联会司库、亚洲室
期刊
周聪玲女士是香港著名的生态环境摄影师,她之所以钟情于大自然摄影,是因为她看到了香港山野间更深入的一面,发现了昆虫与生物世界的神秘与精彩。从那个相机被挂起开始算起,数十年未曾搁下,纵使这条摄影之路漫长而布满荆棘,她却依旧用乐观的生活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从容地面对着这一切……这份乐观和从容来自于她对大自然的好奇与倾慕。  【周聪玲女士,香港著名的生态环境摄影师,一生以“随缘”的生活态度,争做“开
期刊
施宁波先生是一位来自内地,拼搏于澳门的福建籍人士,从一无所有开始,逐渐扎根于澳门,谱写了一段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人生故事;他还是一位积极参加社团、服务社团的热心人士,很早就参与到其中,彰显了奉献的美德。同时,他始终怀着积极心态面对人生一切机遇同挫折,不断学习,注重提升自我素质,于2008年参加“第五期澳门青年骨干培训班”和“澳门社团青年骨干研习班”,并皆获得毕业证书。    【施宁波先生,祖籍福建
期刊
邓子文先生是一位勤力付出、注重责任、关心子女的人。十几岁时即在建筑工地当学徒,勤奋刻苦的他很快晋升为工头,后经过自身不懈地努力,成功地转型,并开办了地产公司。同时,他热衷社会服务,担任多项社团职务。并以身作则教育子女,要求他们重责任、勤拼搏。一直以来,喜爱道教文化的他,崇尚道教的顺应自然、博爱万物的基本教义,而在其中,他收获了勤奋、责任和付出。    【邓子文先生,锦田原居民,曾任锦田水头村村代表
期刊
江志雄先生是一位注册中医师,他对人总是面带笑容,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他视病人如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一样细腻、真挚,真诚付出而不图回报;他悬壶济世,妙手回春,对生命充满着虔敬关怀,他懂得患者的心里所想,于是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从心底感到了温暖和慰藉。    【江志雄先生,香港注册中医师,香港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并兼任国际中医中药总会会长、香港警察队员佐级协会医事顾问、消防安全大使导
期刊
何启华先生是一位在服务的岗位上坚持了二三十年的有心人,扶贫助学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引进外资为乡亲的美好生活,他的一言一行都透露着服务桑梓的情怀。在地产管理方面,他亦是尽职尽责,细心周到,守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他的一举一动都显现着他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奉献的路上,他不惊天动地,但细水长流。    【何启华先生,康华苑物业经理,广东省罗定市政协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云浮市侨联第三届委员会常委,香港侨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