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金柏2009年6月入伍,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
稀疏泛黄的头发,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操着一口略带京腔的普通话,满脸的高原红,肩扛“一杠三星”。初见李金柏,我们不难想象这个本是北大高才生的汉子在青藏高原上五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多少的沧桑。
举世闻名的青藏公路横亘于世界屋脊,逶迤近2000公里。李金柏工作的地方便位于这条“天路”的最高.点——海拔4860米的唐古拉山兵站。白天为过往汽车部队官兵提供食宿接待保障任务,晚上加紧读书撰文,这就是李金柏的青春岁月。
满目黄白色的沙丘,远处是灰黑色的戈壁,再远处是黑白交际的群山,没有绿色、没有房屋、没有人烟。从繁华的大都市到亘古洪荒的青藏高原,刚到兵站的第一晚,脑袋疼得让他分不清东南西北,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兵站的军医守了他一晚。
兵站最繁忙的日子当属汽车部队七线执勤的一段时间。
有一次一支汽车部队在唐古拉山兵站食宿,连续两天的接待后,身体还没适应的李金柏便倒下了,一场感冒引起的高烧差点要了他的命,但李金柏咬牙留下来了。
初上高原的日子,李金柏消瘦和憔悴了许多。
青藏线上除了缺氧、缺雨之外,就是缺绿色。常年驻守在雪域高原的天路官兵对绿色的渴望、爱恋、守护,没有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是难以想象的。寻找合适的方法为兵站官兵培育自己的绿色植物,这也是唐古拉山兵站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老传统。
李金柏在附近武警的温室蔬菜大棚里育苗、从格尔木带熟土上唐古拉、在室内栽种盆栽…一只要是能够想到的办法李金柏都尝试了个遍。李金柏发动官兵到草场上去捡拾羊粪,自己出钱购买维生素,为仅有的绿色补充养分。驻守在山上的官兵们就像喂养婴儿一样精心地呵护着这里的点滴绿色。
后来,李金柏还建立起了特色的“绿色”文化。他让官兵将一些名言警句和优美的诗词写在小纸条上挂在自己的绿色盆栽上,每一段时间把盆栽拿出来评比,互相交流养花心得。
和官兵互动多了,走得近了,官兵就喜欢和他交流沟通。而来自北京的李金柏也总是用他特有的幽默感把一些问题解释清楚,解开了官兵心中的一个个心结。一来二去,大家都知道了他的“谈心功底”,戏称他为兵站的“出气筒”、“暖神”。
李金柏和女友本来是让身边所有人心生羡慕的幸福一对儿。可是自从他来到高原、来到青藏线、来到唐古拉,他们的关系便开始出现了裂痕。聚少离多的现状让本来恩爱的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
女友瞒着他来到了格尔木,准备看看他究竟有多忙。一到格尔木,李金柏的女友彻底惊呆了。上山的当天,她头疼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后来,她又哭着走了。再后来,她向他彻底“妥协”了。临别时,她哭着对李金柏说:“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你,无论你什么时候回来结婚,我都等你。”一个坚强的汉子,在女友说出这句话之后竟号啕大哭起来,像一个孩子一样。
青藏线的艰苦,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的,只有那些经历过高原生活的人,像李金柏,像千千万万个曾经戍守和牺牲在这里的“老高原”战士一样,只有他们才真正懂得高原的苦与乐。
2000公里青藏线是辛酸的,又是神圣的,它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青藏线军人在这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青藏线的精神已经融入了李金柏和代代西部军人的血脉,他们用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天兵”精神,在“生命禁区”里绽放着自我。
稀疏泛黄的头发,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操着一口略带京腔的普通话,满脸的高原红,肩扛“一杠三星”。初见李金柏,我们不难想象这个本是北大高才生的汉子在青藏高原上五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多少的沧桑。
举世闻名的青藏公路横亘于世界屋脊,逶迤近2000公里。李金柏工作的地方便位于这条“天路”的最高.点——海拔4860米的唐古拉山兵站。白天为过往汽车部队官兵提供食宿接待保障任务,晚上加紧读书撰文,这就是李金柏的青春岁月。
满目黄白色的沙丘,远处是灰黑色的戈壁,再远处是黑白交际的群山,没有绿色、没有房屋、没有人烟。从繁华的大都市到亘古洪荒的青藏高原,刚到兵站的第一晚,脑袋疼得让他分不清东南西北,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兵站的军医守了他一晚。
兵站最繁忙的日子当属汽车部队七线执勤的一段时间。
有一次一支汽车部队在唐古拉山兵站食宿,连续两天的接待后,身体还没适应的李金柏便倒下了,一场感冒引起的高烧差点要了他的命,但李金柏咬牙留下来了。
初上高原的日子,李金柏消瘦和憔悴了许多。
青藏线上除了缺氧、缺雨之外,就是缺绿色。常年驻守在雪域高原的天路官兵对绿色的渴望、爱恋、守护,没有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是难以想象的。寻找合适的方法为兵站官兵培育自己的绿色植物,这也是唐古拉山兵站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老传统。
李金柏在附近武警的温室蔬菜大棚里育苗、从格尔木带熟土上唐古拉、在室内栽种盆栽…一只要是能够想到的办法李金柏都尝试了个遍。李金柏发动官兵到草场上去捡拾羊粪,自己出钱购买维生素,为仅有的绿色补充养分。驻守在山上的官兵们就像喂养婴儿一样精心地呵护着这里的点滴绿色。
后来,李金柏还建立起了特色的“绿色”文化。他让官兵将一些名言警句和优美的诗词写在小纸条上挂在自己的绿色盆栽上,每一段时间把盆栽拿出来评比,互相交流养花心得。
和官兵互动多了,走得近了,官兵就喜欢和他交流沟通。而来自北京的李金柏也总是用他特有的幽默感把一些问题解释清楚,解开了官兵心中的一个个心结。一来二去,大家都知道了他的“谈心功底”,戏称他为兵站的“出气筒”、“暖神”。
李金柏和女友本来是让身边所有人心生羡慕的幸福一对儿。可是自从他来到高原、来到青藏线、来到唐古拉,他们的关系便开始出现了裂痕。聚少离多的现状让本来恩爱的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
女友瞒着他来到了格尔木,准备看看他究竟有多忙。一到格尔木,李金柏的女友彻底惊呆了。上山的当天,她头疼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后来,她又哭着走了。再后来,她向他彻底“妥协”了。临别时,她哭着对李金柏说:“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你,无论你什么时候回来结婚,我都等你。”一个坚强的汉子,在女友说出这句话之后竟号啕大哭起来,像一个孩子一样。
青藏线的艰苦,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的,只有那些经历过高原生活的人,像李金柏,像千千万万个曾经戍守和牺牲在这里的“老高原”战士一样,只有他们才真正懂得高原的苦与乐。
2000公里青藏线是辛酸的,又是神圣的,它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青藏线军人在这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青藏线的精神已经融入了李金柏和代代西部军人的血脉,他们用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天兵”精神,在“生命禁区”里绽放着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