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镭 将投资进行到底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06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称自己是“三清团”,从上幼儿园到读高中、上大学,都在清华。离开清华之后,他变成了一个不安分的人,他的身份不停地在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切换,他有四次成功创业的经历。如今,他找到了一项可以终身从事的职业——风险投资。
  6岁的时候,杨镭就开始在清华园里“啃”线装古书了,虽然无法全部看懂,但他却读得如醉如痴。
  坐在位于北京市东三环边富尔大厦18层的办公楼里,看着三环路对面倾斜的央视新大楼,领航资本董事总经理杨镭回忆起了自己的成长岁月,他笑称自己是“三清团”,由于父母都在清华工作,杨镭从小在清华园长大从上幼儿园到读高中,都没有离开过清华,其后短暂下乡插队,读大学时又回到了清华。
  据杨镭介绍,由于在清华园,在高级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中长大,杨镭从小就爱学习,学习从来不让家长操心。而且受周围专家学者们的熏陶他对物质看得很淡,养成了有抱负但又不张扬的性格。走上社会之后,也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当然,杨镭的清华童年也不乏童趣。当时的清华大学校园,远不如现在这么繁华,除了教学,居住设施之外,很多地方还很荒凉,杨镭抓鸟、摸鱼、游泳溜冰、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
  1978年,杨镭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在上大学的5年时间里,杨镭一直担任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同时积极参与学生会的工作经常组织校内的各种大型文体活动,锻炼了他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走出清华
  
  在清华上大学期间,杨镭的班主任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动态学专家卢强。文革之后年轻教师断档,给学生们上课的都是一批有名的老教授,他们讲课思路清晰,听起来特别过瘾,让杨镭受益匪浅。
  杨镭回忆,清华有很多优秀的理念和传统,当时讲得并不多。他们在清华上学的时候,也常觉得日子很平淡一天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只有走出校门以后,回想起自己在清华大学读书和生活的经历,才会发现那些理念和传统,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
  清华有句话叫“给你猎枪,不给你面包”,给你面包你觉得很高兴但总有吃完的一天。而给你猎枪,你便可以拿着它打遍天下,在社会上立足,这辈子都有东西吃。这句话让杨镭终身受益。
  清华还有一句话叫做“行胜于言”,清华的学生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不同,清华人不善于张扬,做事扎实严谨。而且清华人抱团,坍作精神很好,可以一起干事业。清华的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学子要不断追求,不懈奋斗,绝不气馁。
  扬镭大学毕业时,本来有机会留校任教,但他仔细想过之后,还是决定离开。因为清华还有一句老话——“清华一条虫,外面一条龙。”这时候,杨镭发现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不愿留在清华,继续过按部就班的生活他渴望去外面,闯荡世界。
  虽然大学毕业之后离开了清华,但扬镭对清华仍然怀有深厚的眷恋之情,他经常参加清华同学举办的活动,并且在校友邓锋的介绍下,加入了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这个协会2001年成立于硅谷,参加者必须是清华毕业生,同时也得是知名企业的创始人或CEO。2007年,杨镭担任过该协会的主席,华旗爱图者的董事长冯军是现任主席。
  
  创业狂人
  
  用杨镭的话来说,他喜欢不停地迎接挑战。他最喜欢的一个词是“创业者”,他以这个称号自励、自傲。因为愿意迎接挑战所,以接下来杨镭的人生显得丰富多彩。
  研究生毕业后,杨镭被分配到水利电力部下属的一家研究所工作。他曾经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三峡方案的论证。论证工作结束后,研究所决定派杨镭出国学习。出国之前,在进行外语培训期间,杨镭和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电脑销售公司。
  虽然在筹集创业资金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困难解决之后,公司运营出奇的顺利,几个年轻人用了几分钟就赚到了“第一桶盒”,用赚来的钱大家各自买了一双名牌鞋,吃了一顿海鲜。
  杨镭去美国的目是读博士,但刚到美国,他就被美国能源公司ABB相中。结果他放弃读书,去ABB工作了四年。这之后,扬镭渴望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于是自学了一些通讯方面的知识,跳槽去了硅谷的一家通讯公司。1994年,香港新世界电话公司到美匿硅谷招聘高级管理人员,杨镭去了香港。在这家公司担任INFA电信销售和商弛发展部总经理。
  然而,在杨镭的内心深处,还是特别渴望创业,特别怀念和几个伙伴第一次在中国创业时的情景。因此当创业机会再度降临时,杨镭伸手就抓住了它。
  1995年9月,美国波士顿技术公司旗下STI公司的一位高管找到杨镭,答应给杨镭投资一笔钱,并让他以STI公司CEO的身份回中国,推销该公司的“语音信箱”等产品。杨镭看到再次创业的机会来了,于是毅然放弃了在香港的高薪和舒适的生活,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这是杨镭创业经历中较为艰难的一次。STI公司给的创业投资很少,为节约成本,扬镭住在借来的一套房子里。前8个月,杨镭早出晚归四处奔波,但一分钱收入也没有。“那时候,你会怀疑自己做的这件事情到底对不对,你所做的产品会不会被市场接受。”杨镭回忆。还好,到了第九个月的时侯,公司获得了一笔数千万元的订单,情况立刻出现了逆转。
  经过3年多的努力,STI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由零迅速提升到了70%,成功地占领了中国市场,杨镭也被媒体称为是“开拓中国语音和手机短信的第一人”。
  1999年初,波士顿技术公司与另一家美国公司合并,利用这个机会,扬镭回到硅谷度假,当时正值网络投资热潮看到当地年轻人的创业狂热,杨镭也热血沸腾,他立即作出决定,留在硅谷,开始自己人生的第三次创业。
  在进行了初步的市场调研之后,杨镭与两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名叫网络情报的公司,主要业务是对市场上不同厂家同类产品的价格进行比较,类似如今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在美国,中国人要想得到风险投资,非常困难。经过不懈地努力,杨镭得到了美国“风险投资之父”Arfhur Rock的投资。2003年,网络情报公司已经做得有声有色,大批美国大公司成了他们的固定客户。
  也是在这一年,经掌上灵通创始人吴峻力邀,杨镭回到上海,担任掌上灵通的CEO。掌上灵通是一家从事无线增值业务的公司,主要为手机用户提供短信,游戏等服务。杨镭带领掌上灵通迅速扭亏为盈。2004年3月,掌上曼通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杨镭还将掌上灵通上市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名字叫《飞向纳斯达克的分分秒秒》。如今这本书已经成为很多企业高管带领企业去纳斯达克上市之前的必读书。
  后来,由于受到无线运营商的挤压,作为无线增值服务商的掌上灵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利润也逐年下滑杨镭感到很憋屈。2006年2月,杨镭再次跳槽。这一次他放弃做实业,投身投资行业。他接受了清华校友邓锋的邀请,担任北极光创投的投资合伙人。离开北极光创 投之后,2008年10月,杨镭第四次创业,创立了领航资本投资公司。
  
  扎根创投
  
  有一段时间,甚至包括杨镭的父母,都觉得他的职业变换得太快了。当杨镭暂时稳定下来后,他们劝杨镭说:“现在这个工作挺好你不要再跳了啊。”可是没过多久,杨镭又换工作了,因为他喜欢寻找新的机会喜欢不断地挑战自我。用杨镭的话说就是,“我已经爬上了一座高山,但前面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峰我要去征服。为了登上另一座山峰,我必须先回到谷底。”
  不过,创立领航资本之后,杨镭表示,如果不出意外,他不会再改变所从事的行业了,因为投资是一个可以终身从事的职业,是一个可以至死方休的职业。
  杨镭介绍,他和风险投资公司接触,最早是在1999年。当时杨镭在硅谷创业,为了获得投资,杨镭几乎拜访过硅谷所有顶尖的风险投资公司。几经周折,终于获得了风投。其后,扬镭经常和风投的人一起工作、交流对风投的行事风格非常了解,当时杨镭就觉得风险投资这项工作他也可以做。
  成功创业和经营企业的经历,锻炼了杨镭,让他对企业有一种得天独厚的判断力,可以很敏锐地判断出一家企业是否有前途,产品是否有市场。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杨镭也一直在馓天使投资人,看到好的项目,他就以个人名义加以投资,结果他投资的项目,大部分都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进入北极光创投后,杨镭获得了更多实战的机会,掌握了更多的投资技能,从一个优秀的创业者逐步转变成一个优秀的投资家。在北极光创投期间,杨镑前后共参与投资了十多个项目,几个他主要参与投资的项目,今天回过头来看,都很不错,最好的项目己获得了十倍以上的升值。而他拒绝投资的项目,回过头来看,基本上都出了问题。
  从事风险投资工作给了杨镭更多的自信,所以离开北极光创投之后,在朋友的邀请下,杨镭又加入了领航资本的创业团队。
  丰富的人生阅历,帮助杨镭积累了大量的人脉。为了成立领航资本,杨镭邀请自己的老朋友新华都公司CEO唐骏恒基伟业总裁张征宇等业内资深大腕,做投资合伙人,对领航资本进行投资。据杨镭介绍,领航资本一期基金规模在1亿美元以上。其普通合伙人主要是来自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财团,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的投资基金等。
  领航资本总的说来是成长型基金,以投资高科技,高成长的企业为主,主要做新能源,健康,环保等领域的投资,原则上每个项目的投资额会在300万到700万美元之间,对项目的总体要求希望满足四个条件,已验证的商业模式,一定规模的收入,已经或者将要实现利润,每年具有50%以上的成长性。
  杨镭介绍,金融危机对他们的投资几乎没有产生影响。因为领航资本是一支新的投资基金,没有背包袱,可以轻装上阵。金融危机对他们反而是个机会。经济不好的时候,资产价格比较低,企业家心态也比较好,相对而言更容易找到好项目。目前,他们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好项目,2009年预计会投资5到7个左右的项目。
其他文献
“不能把培训简单地看成一个投入和产出比。培训见效见利往往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今年TCL的培训预算达到2900多万。我们更看重人才的成长,因为人才的成长对企业的整个效益一定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次文化变革    作为一个拥有26年历史、6万名员工,业务遍及国内外,而且立志成为“受人尊敬和最具创新能力的全球领先企业”的中国著名企业,TCL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在TCL的发展逆境中具有怎
目前中国航空业所呈现出来的全面盈利仅仅是一种繁荣假象,近40亿的利润几乎都是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并且“都是账面上的,带不来现金流啊,如果不算这个,账面上会很难看的!”李家祥说    国航董事长李家祥的手机经常能收到一些机票低折扣的短信,有时较真的他会直接打电话过去质问,“你这样打折成本能回来吗?”对方有时会承认实际上就剩下几张票了,只想尽快销售出去。  “油价起来了,航空业又要吃紧了。”李家祥接受
对众多的中国企业而言,买下一家公司或者把自己卖掉,似乎是两个命题,诚然,收购是公司进入一个新市场的最快捷方式之一,然而,当一家公司面临着资源、销售以及市场份额等等难以逾越的瓶颈时,主动地选择把自己企业卖掉也是一种积极的选择    统一润滑油:找到发展的“子弹”    在李嘉看来,统一与壳牌的合资与其他的整合并购案例是完全不一样的,“统一没有任何的经营问题,每年赢利都在不断增长,市场也不断地增长。只
万达集团面对万达广场百货店招商难的困境,挥师杀入百货业,并且很快尝到了甜头。执着于采取标准化、连锁化形式扩张的万千百货,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百货业的霸主    万千百货总经理丁遥异常忙碌,因为18家百货店在明年即将开业,总经理的招聘工作迫在眉睫。在此之前。丁遥刚从天津考察回来。  “天津的一个万达广场马上就要开业了,去天津主要是考察该万达广场的建设情况,周边环境,确定市场定位,同时为天津将来要开业
Earlier this year, Britain appointed its first“minister for loneliness,” who is charged with tackling what Prime Minister Theresa May called the “sad reality of modern life.”  Public-health leaders im
涉足荒野 Wild  导演: 让-马克·瓦雷  主演: 瑞茜·威瑟斯彭/盖比·霍夫曼/劳拉·邓恩 等  类型: 剧情/传记  如果你已经看过谢丽尔·斯特雷德的书《走出荒野》(2013,中信出版社)或者已经走过著名的太平洋屋脊径,那么应该对这个故事不陌生:一个母亲去世、婚姻触礁、绝望中吸毒滥交的26岁的女子,已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她做出了一生中最冲动的决定——去徒步太平洋屋脊径(Pacific Cres
摘 要: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的难点。本文首先阐明了思维品质、比较与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比较等概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然后结合故事类和非故事类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案例探讨如何运用“比较”,包括对比分析语言形式、文本结构、文本内容、人物特点、文本特征等,发展学生的观察与发现、信息记忆与转换、概念构建、思辨、创新等能力。  关键词:比较;思维能力;阅读教学;故事类绘本;非故事类绘本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
In 1912, after he lost his bid for reelection, William Howard Taft mused about what the country should do with its expresidents once they leave the White House.1“A dose of chloroform,” he proposed, to
奥运会的确是一个巨大商机, 但对于赞助商而言,取得奥运会的官方身份仅仅是拿到“敲门砖”而已,并不意味着已经赢得了这一场商业比赛——就像格兰仕空调,十个人中有九个人猜不到它也是奥运会的空调赞助商。  奥运不仅是奥运赞助商的奥运,也是所有企业的奥运。某种意义上,非奥运赞助企业并非就是出局者,因为他们也完全有机会合理合法地利用奥运资源进行市场开发和营销。  比如非奥运赞助企业的招商银行,利用与VISA合
制服篇之四  空中“彩虹”    大部分公司里都有这样一群“空中飞人”,他们频繁地往返于国内国外,每年每月每周有大半或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天上”。长时间的空中旅行,几乎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在“天上”,于他们更多的是平淡甚至乏味。在世界航空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让乘客的空中生活变得活色生香,成了各家航空公司集中精力比拼的软实力。为此,我们刊载系列的文图,对世界各航空公司的客服实力、质量与水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