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经济的腾飞与在国际上的迅速发展是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成功实践的典范,新时代的中国将直面国内外各种新的挑战,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与姿态拥抱整个世界,构建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助力全球化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对外开放“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虽然没有用专门的篇幅集中论述对外开放问题,但在《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中提出的世界市场理论、世界历史理论、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设想等思想中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对外开放思想,成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源泉与重要理论依据。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尽可能多地想要攫取更多利益的贪婪本质与扩张性密不可分,是形成世界市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还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先进的科学技术又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催化剂,加上资本主义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狭小的本国市场很快就无法满足资本主义扩张的胃口,此时资本主义势必会突破地理界限,把目光投向本国以外的更广阔的市场,在更大容量的世界市场范围内进行贸易,投资资本,寻求利润,世界市场就此形成。
马克思同时指出,由于各民族、各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打破原本各自封闭的状态,而进入一个全新的相互依存、普遍交往的状态,整个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逐步走向一体化,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最终会转变为整个世界历史,这就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资本主义在生产力发展后向外进行扩张形成世界市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将先进的工业、商业和铁路交通等方式带到了许多古老民族和偏远的落后地区,这些地区的生产方式和工业形态因此而发生变化,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因此而逐步形成,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国家之间以及民族间的往来日益密切,交往的需求更加旺盛,民族间交往的内容与范围不断扩大,原本单个民族、单个国家的独自的孤立的历史最终走向了开放的、全面的、整体的世界历史,整个世界融为一体。
此外,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也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如马克思认为俄国公社和社会不是孤立的、脱离世界而独自存在的,而是置身于整个广阔的世界历史背景中的,恰巧处于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俄国完全可以吸收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积极成果但不经历资本主义曾经历过的挫折和苦难,马克思由此提出俄国存在着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
在整个世界已经进入高度融合的全球化时代的今天,马克思对外开放理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把握全球化的实质,积极走向、融入世界和准确预测全球化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秉承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不断改革与创新,历经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与探索,中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最终在中国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
从1984年将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至今,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范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到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成为对外开放新门户,到20世纪90年代初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等10个中心城市全面实行对外开放,到其他内陆省会和内陆边境城市相继打开大门,再到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阶段中国对外开放的速度和范围无不彰显着中国主动开放、积极走向世界、融入全球化的决心与勇气,同时也表达出中国“走出去”的强烈渴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层次和主动性持续提升,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到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目标与愿景的构建,到5年内建设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到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立,再到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愈发坚定,对外开放的体系也日益完善、全面和成熟,当前的中国正致力于构建一个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对外开放的综合水平与整体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已跃居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都在不断提升。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各项辉煌成就,无不是在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前提下取得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不断深入探索与成功实践的结果,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顺应历史与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分工体系的结果,是对外开放助力中国在短短的40年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是对外开放推动中国亿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是对外开放改变了中国,乃至改变了世界,可以说对外开放是贯穿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崛起的一条主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没有任何事物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的对外开放也是如此。在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也遇到过许多挫折,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经济与贸易长期处于增长乏力的不良状态,还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与全球化相违背的“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世界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新的挑战与危机,加之我国国内正处于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期,新时代中国唯有构建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才能破解这些难题,才能推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继续坚持包括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理论、思想去破解、分析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种种问题,继续深入研究、分析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从中寻求新时代中国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方法与思路;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以走向更深更实的“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中国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设;要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与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出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产品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适应全球化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不断根据全球产业布局与分工体系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应的政策;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与转型升级,使其充分发挥出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经济的“压力测试器”作用;坚持全面开放的总方向,更加主动地面向整个世界进行全面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和引导全球经济治理,探索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与交流新模式;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以自身为表率与主要推动者,与世界各国共同维护和发展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与繁荣。
中国在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四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今天令世人瞩目的骄人成绩,这既是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也是中国对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未来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步伐不会因“逆全球化”思潮而停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新时代的中国将继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与领域,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构建更高层次的对外開放新格局,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将继续造福于整个世界,必将为世界各国共同开放发展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①陈婧:《“十三五”时期对外开放关键领域需要新突破》,《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2月29日。
责编/贾娜 美编/宋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对外开放“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内容丰富
马克思虽然没有用专门的篇幅集中论述对外开放问题,但在《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中提出的世界市场理论、世界历史理论、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设想等思想中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对外开放思想,成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源泉与重要理论依据。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尽可能多地想要攫取更多利益的贪婪本质与扩张性密不可分,是形成世界市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还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先进的科学技术又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催化剂,加上资本主义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狭小的本国市场很快就无法满足资本主义扩张的胃口,此时资本主义势必会突破地理界限,把目光投向本国以外的更广阔的市场,在更大容量的世界市场范围内进行贸易,投资资本,寻求利润,世界市场就此形成。
马克思同时指出,由于各民族、各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打破原本各自封闭的状态,而进入一个全新的相互依存、普遍交往的状态,整个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逐步走向一体化,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最终会转变为整个世界历史,这就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资本主义在生产力发展后向外进行扩张形成世界市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将先进的工业、商业和铁路交通等方式带到了许多古老民族和偏远的落后地区,这些地区的生产方式和工业形态因此而发生变化,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因此而逐步形成,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国家之间以及民族间的往来日益密切,交往的需求更加旺盛,民族间交往的内容与范围不断扩大,原本单个民族、单个国家的独自的孤立的历史最终走向了开放的、全面的、整体的世界历史,整个世界融为一体。
此外,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也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如马克思认为俄国公社和社会不是孤立的、脱离世界而独自存在的,而是置身于整个广阔的世界历史背景中的,恰巧处于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俄国完全可以吸收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积极成果但不经历资本主义曾经历过的挫折和苦难,马克思由此提出俄国存在着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
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在整个世界已经进入高度融合的全球化时代的今天,马克思对外开放理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把握全球化的实质,积极走向、融入世界和准确预测全球化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秉承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不断改革与创新,历经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与探索,中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最终在中国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
从1984年将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至今,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范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到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成为对外开放新门户,到20世纪90年代初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等10个中心城市全面实行对外开放,到其他内陆省会和内陆边境城市相继打开大门,再到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阶段中国对外开放的速度和范围无不彰显着中国主动开放、积极走向世界、融入全球化的决心与勇气,同时也表达出中国“走出去”的强烈渴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层次和主动性持续提升,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到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目标与愿景的构建,到5年内建设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到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立,再到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愈发坚定,对外开放的体系也日益完善、全面和成熟,当前的中国正致力于构建一个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对外开放的综合水平与整体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已跃居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都在不断提升。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各项辉煌成就,无不是在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前提下取得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不断深入探索与成功实践的结果,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顺应历史与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分工体系的结果,是对外开放助力中国在短短的40年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是对外开放推动中国亿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是对外开放改变了中国,乃至改变了世界,可以说对外开放是贯穿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崛起的一条主线。
新时代中国需要构建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没有任何事物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的对外开放也是如此。在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也遇到过许多挫折,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经济与贸易长期处于增长乏力的不良状态,还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与全球化相违背的“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世界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新的挑战与危机,加之我国国内正处于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期,新时代中国唯有构建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才能破解这些难题,才能推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继续坚持包括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理论、思想去破解、分析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种种问题,继续深入研究、分析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从中寻求新时代中国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方法与思路;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以走向更深更实的“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中国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设;要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与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出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产品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适应全球化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不断根据全球产业布局与分工体系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应的政策;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与转型升级,使其充分发挥出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经济的“压力测试器”作用;坚持全面开放的总方向,更加主动地面向整个世界进行全面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和引导全球经济治理,探索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与交流新模式;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以自身为表率与主要推动者,与世界各国共同维护和发展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与繁荣。
中国在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四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今天令世人瞩目的骄人成绩,这既是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也是中国对马克思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未来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步伐不会因“逆全球化”思潮而停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新时代的中国将继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与领域,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构建更高层次的对外開放新格局,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将继续造福于整个世界,必将为世界各国共同开放发展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陈婧:《“十三五”时期对外开放关键领域需要新突破》,《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2月29日。
责编/贾娜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