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科学有效评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既是监测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检验和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开展和推进,要突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时代性要求,彰显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践性特征,把握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内在规律性,在科学理念引领下持续推进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科学发展.要从党委政府职责履行、高等学校立德树人任务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大学生接受内
【机 构】
: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重大项目"新时代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制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ZDA022)的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有效评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既是监测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检验和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开展和推进,要突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时代性要求,彰显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践性特征,把握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内在规律性,在科学理念引领下持续推进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科学发展.要从党委政府职责履行、高等学校立德树人任务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大学生接受内化效度,以及满足社会人才供给需求方面,系统构建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体系.要紧密结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以结果与过程相统一、分类与综合相统一、精确与模糊相统一、常规与新技术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有效解决评价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切实保障评价实践的稳步推进和科学发展.
其他文献
乡村教育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教育与社会整体发展不相适应,在城镇化进程中经历了快速"萧条期"及趋于"回暖期",依然面临着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不高,乡村教育发展整体逐渐式微等问题.乡村教育发展式微现象与乡村教育发展的裹挟式逻辑、内隐式逻辑、虹吸式逻辑以及嵌入式逻辑紧密相关.乡村教育的未来发展振兴,需要从教育现代化整体发展的角度系统考量,以"人的城镇化"建设为背景,更加注重"学生本位",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为契机,真正回归"乡土本位",促进乡村教育振兴;以"
教育城镇化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征.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镇化率显著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各地教育城镇化率和人口城镇化率显著正相关.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作用下,随迁就读比重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子女进入县镇就读成为近期教育城镇化加速的主要动力.教育城镇化与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相互影响,乡村教育资源“质弱量余”与城镇教育资源“质强量缺”并存,小学的这一格局特征更加明显.未来,应坚持多元、均衡、智慧、系统的发展思路,全面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按需供给,积极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
积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利于克服科层式行政管理制度本身固有的弊端,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以及专业权威在决策中的价值与作用,提升社会参与能力,从而更好地保障与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成.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质表现为:保障与促进在教育治理过程中共同意志合理性的形成;保障与提升教育系统中的个体与集体的权利、自由的顺利实现;赋予非行政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同位决策中以相应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除具有法治、效率、协调、民主等特点以外,还具有公平性、开放性、多元性、生态性等特征.在推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当历史的车轮已进入改革开放后20来年的时间里,沉闷已久的中国教育学界空前活跃了起来.人们借助于新时期吹拂的和煦东风和落下的阵阵时雨,使得教育学术事业有如一株逢春的枯木,阳气上升、生机勃发,出现了一些青枝绿叶,呈现出一些从未有过的动人景色.
消费补偿理论将良好的工作环境视为可以为个体带来心理收益的效用要素,因此,岗位环境的舒适度与收入呈负相关关系.工资兼具给劳动力定价和补偿不受欢迎工作环境的双重功能.基于广东省G市基础教育教师调查数据,在消费补偿理论视角下分析学校区位特征对教师职业效用的影响及其对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的启示.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学校区位劣势导致教师职业效用损失,位于乡村的学校和位于乡镇的学校给教师带来的不便折算的货币价值分别相当于教师平均收入的20.99%和10.21%;位于丘陵的学校和位于山区的学校给教师带来的不便折算的货币
教育公平是教育强国的核心要求之一.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探索信息化何以促进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从实证角度验证信息化对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积极影响,证明了信息化可以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对实现教育结果公平发挥重要作用.虽然总体上信息化水平显著正向预测基础教育结果公平,但是信息化的不同要素对基础教育结果公平不同要素的作用机理不同,只有当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能被有效运用到信息化教学中,才能使得信息化整体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课业平均成绩和接受度产生正向影响.面向未来的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顶层设
德性享受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重要构想.德性必须为人们所享受,人们只有享受才能表征他们真正拥有和运用德性.这是亚里士多德对德性本质的重要揭示.亚里士多德认识到,德性享受的实现深受德性本身内在性质的约束.德性享受代表着人类德性实践的理想.尽管德性享受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当代世界,都没有成为广泛的德性现实,但是,向往和追求德性享受的境界,依然应该是德育的重要目标.德性享受要贯穿德育过程,体现在德育评价中.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受教育者学习德性时的愉悦情感,要敏于观察受教育者运用德性时的愉悦情感,要勇于面对受教
技术正在重塑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重塑教育体系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选择.技术的教育应用的逻辑不是由技术工具决定的,而是由技术背后的原理决定的.技术推动的教育变革本质上是教育技术的变革,技术重塑教育本质上是技术重塑了“进行教育的技术”.支撑教育技术发展的核心基础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教育现象的发现、捕捉和利用是技术重塑教育的逻辑起点.单一的技术要具备重塑教育的力量需要经过一个组合进化的过程,由单数技术、单体技术走向复数技术、组合技术,形成“域”.教育的重塑本质上是“域”的更替,是新域
我国古代思想语境下的"文—化"与当代汉语中使用的"文化"既有联系也有差别.追溯先秦时期"化"的思想,有助于"唤醒记忆"式地激活其本源力量并启发当代本土"文化"的教育意涵.先秦典籍中对"化"的使用主要可以归纳为天道化生万物以及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两类,这是《说文》所谓教行之"化"的形上学观念背景.而先秦时期教行之"化"的思想则以《易传》中的顺天应人之"化成"、儒家经典中的仁义礼乐之"教化"、道家经典中的道德无为之"自化"等为代表.与当代"文化"之教育意涵相联系,这项先秦"化"思想的梳理和挖掘,展现了早期
我国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实现公平、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责任,确保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具备充足、可靠的资金和制度保障.借鉴"缺口补助"和外部性理论,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责任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分担现状、经费缺口和补助方式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钱随人走"政策下的财政责任超过95%落在流入地政府,中央补助力度和指向性与"奖励金"政策相比反而减弱,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逆向补贴".这需要进一步厘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边界,重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合理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