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库房主任”十分能干,把库房管理得有条不紊,每天打扫卫生从不间断。美中不足的是,这位“主任”十分情绪化,遇事容易激动,芝麻大的事也会闹一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过后又什么事也没有。经理常对大家说,“库房主任”是个好同志,就是性格有点特别,各位多多包容,别惹着她就是了……
爱“激动”的肠子
这位“库房主任”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身体内的结肠!说结肠是“库房主任”,是因为它的作用主要是负责储存废物(粪便),回收水,保持水分平衡等。但是,这位“库房主任”的脾气却不大好,“遇事爱激动”。肠子一激动,各种不适就一一找上门来,这就是临床上所指的“肠易激综合征”(英文缩写IBS)。
IBS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伴随有大便习惯改变,或腹泻,或便秘,常随大便排出鼻涕样黏液,这些都是肠道受刺激后的反应——运动亢进、痉挛、分泌增强,但是肠道常规检查,并无异常发现。
别让你的肠子“激动”
IBS是一种常见病,但它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肠道对刺激的敏感程度过高可能是直接原因。
现在已经了解到,不少外部和内部因素,可以促使IBS发生,或者加重其症状,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对研究IBS发病机制,特别是在预防和治疗上很有实际意义,我们可以告诉患者,该注意什么,避免什么,正如我们不清楚“库房主任”为什么那么容易激动,但如果能摸清那些惹其激动的事,然后尽量避免,也就能求得个平安无事,哪怕是暂时的也好。
为了使读者更生动地了解IBS的危险因素,下面结合笔者诊疗过的病例做简要介绍。
危险因素:精神心理
病例:某个领导的司机,将车子借给无照朋友,结果出了重大交通事故,数罪并罚,司机虽然没蹲大牢、没丢工作,却患上腹泻型IBS,领导一叫出车,就得急急忙忙先上厕所,一年后还出现恐癌症。2~3年后才治愈。
生活中遭遇事故、易焦虑忧郁和烦躁、性格内向的人群,患此病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调查发现,离异、癔病、工作过度紧张、精神病家族史、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重度睡眠障碍,都和IBS密切相关,而且,这种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
我们的肠道分布着极为丰富的神经细胞,通过神经、免疫和内分泌多种渠道,和大脑保持密切联系并相互影响。上述精神因素会通过这些渠道使肠道感知,导致肠道运动和分泌发生改变,从而出现IBS各种症状。IBS曾经被称为“情绪性结肠炎”,不是没有道理的。
危险因素:食物
病例:老张是一位中学教师,长期以来有发作性腹泻,伴有较多黏液和腹痛,也搞不清原因。经过仔细询问病史,特别是饮食习惯,发现他的腹泻与鸡蛋有关,不仅完全不能碰鸡蛋,甚至吃了用装过鸡蛋的碗盛的饭,也要立马跑厕所,而胃肠道检查及大便化验均无异常。
食物因素与本病关系密切,这可能与患者对某种或数种食物不耐受或过敏有关。食物过敏不但被认为是IBS发病危险因素之一,近70%的IBS患者,还会因食物因素使症状加重。
涉及到的食物从主食米、面、麦类、玉米……到某些水果,从肉类、禽、水产品、蛋、牛羊奶,到咖啡、酒、调味品、油和油腻食物。笔者曾经见过一例不能沾任何植物油的患者,油条都要用荤油炸!不仅如此,烹饪方式也与IBS的发病有关,如太辛辣、太凉的食物等。在这些食物中,油类和牛奶尤其引人注意,前者可能与脂肪消化吸收障碍有关,而奶类多系乳糖不耐受,IBS患者乳糖不耐受高达27%,远比一般人群高,部分患者改饮去乳糖的舒化奶,症状常可减轻、甚至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危险因素的食物种类,也并非一成不变,这常使问题变得复杂。
食物为何会引起IBS,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或与未能消化食物的大分子有关,它们被吸收入体内后,引起免疫应答反应,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促发免疫炎症反应,所以IBS也有旧名曰“过敏性结肠炎”。
危险因素:肠道感染
病例:李某,女,35岁,患IBS已5年,主要临床症状为便秘,每4~5天1次,便前全腹部胀痛,排便后疼痛消失,经多方中西医治疗,并调整饮食,收效仍然不大,胃肠道检查亦未见异常。来诊时做体格检查,发现阑尾点有明显压痛。李某告诉笔者,“从来没有医生摸过我的肚子”。经过外科确诊后做了手术,证实确实是慢性阑尾炎。手术后多年的便秘消失,每天排便正常,便前腹痛也烟消云散。
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肠道感染与IBS关系密切,这些感染包括:痢疾、急性胃肠炎、细菌培养阳性的沙门菌食物中毒等,较前的文献还提到肛管炎,都是IBS的危险因素。
具体数字或更能说明问题:急性肠道感染后6个月以上,32%的患者发展成了IBS;细菌培养阳性的急性胃肠炎患者,1年后发展成IBS的相对危险性,比阴性者高11.9倍!更加显示细菌“后作用”的重要性。
研究认为,即便是一过性感染,虽然原来的细菌已被杀灭,但已经激活的肠道免疫系统,引起神经免疫系统功能亢进,即使黏膜炎症已经消退,仍可持续发挥作用,使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导致IBS发生,更不用说未被发现、未经治疗的慢性感染。更有报告指出,在肠道感染导致IBS的发生中,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起着重要作用,有精神障碍者发生率更高,不难理解,这是一种不良复合刺激的结果。
此外,文献报告显示,一些其他部位的躯体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胆石症、胆囊手术史、腹部和盆腔手术、慢性疲劳综合征等,都可能增加IBS出现的危险度。月经期IBS症状加重,已为医生所重视。
而一些药物除了本身直接作用外,还可能影响肠道平滑肌和腺体的兴奋性、肠道内容物组成、酸碱度及肠道内分泌的活动,从而引发或加重IBS症状。已知的药物有洋地黄、奎尼丁、心得安、利血平及肼苯哒嗪等治疗心血管病药物,抑酸类、非甾体类(消炎止痛类)、硝酸甘油类药物及泻剂等,甚至还包括经常灌肠在内。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抗生素类药物,国内有学者发现,进入研究时已停用抗生素的“慢性腹泻”患者(中间有相当一部分IBS患者),存在有肠道菌群分布异常。国外研究报告显示,应用过抗生素者,肠道功能紊乱症状比未用者高3倍。其实这种情况,早已为临床医生所熟知,不过缺乏具体数据罢了。可见使用抗生素对IBS患者肠道菌群的扰乱,确实是雪上加霜。
现在我们搞清楚身体内那位“库房主任”容易激动的这些“底线”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总结一下,那就是:
乐观、稳定第一条,琢磨食物很重要。肠道感染细防治,不良药物莫小瞧。
爱“激动”的肠子
这位“库房主任”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身体内的结肠!说结肠是“库房主任”,是因为它的作用主要是负责储存废物(粪便),回收水,保持水分平衡等。但是,这位“库房主任”的脾气却不大好,“遇事爱激动”。肠子一激动,各种不适就一一找上门来,这就是临床上所指的“肠易激综合征”(英文缩写IBS)。
IBS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伴随有大便习惯改变,或腹泻,或便秘,常随大便排出鼻涕样黏液,这些都是肠道受刺激后的反应——运动亢进、痉挛、分泌增强,但是肠道常规检查,并无异常发现。
别让你的肠子“激动”
IBS是一种常见病,但它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肠道对刺激的敏感程度过高可能是直接原因。
现在已经了解到,不少外部和内部因素,可以促使IBS发生,或者加重其症状,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对研究IBS发病机制,特别是在预防和治疗上很有实际意义,我们可以告诉患者,该注意什么,避免什么,正如我们不清楚“库房主任”为什么那么容易激动,但如果能摸清那些惹其激动的事,然后尽量避免,也就能求得个平安无事,哪怕是暂时的也好。
为了使读者更生动地了解IBS的危险因素,下面结合笔者诊疗过的病例做简要介绍。
危险因素:精神心理
病例:某个领导的司机,将车子借给无照朋友,结果出了重大交通事故,数罪并罚,司机虽然没蹲大牢、没丢工作,却患上腹泻型IBS,领导一叫出车,就得急急忙忙先上厕所,一年后还出现恐癌症。2~3年后才治愈。
生活中遭遇事故、易焦虑忧郁和烦躁、性格内向的人群,患此病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调查发现,离异、癔病、工作过度紧张、精神病家族史、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重度睡眠障碍,都和IBS密切相关,而且,这种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
我们的肠道分布着极为丰富的神经细胞,通过神经、免疫和内分泌多种渠道,和大脑保持密切联系并相互影响。上述精神因素会通过这些渠道使肠道感知,导致肠道运动和分泌发生改变,从而出现IBS各种症状。IBS曾经被称为“情绪性结肠炎”,不是没有道理的。
危险因素:食物
病例:老张是一位中学教师,长期以来有发作性腹泻,伴有较多黏液和腹痛,也搞不清原因。经过仔细询问病史,特别是饮食习惯,发现他的腹泻与鸡蛋有关,不仅完全不能碰鸡蛋,甚至吃了用装过鸡蛋的碗盛的饭,也要立马跑厕所,而胃肠道检查及大便化验均无异常。
食物因素与本病关系密切,这可能与患者对某种或数种食物不耐受或过敏有关。食物过敏不但被认为是IBS发病危险因素之一,近70%的IBS患者,还会因食物因素使症状加重。
涉及到的食物从主食米、面、麦类、玉米……到某些水果,从肉类、禽、水产品、蛋、牛羊奶,到咖啡、酒、调味品、油和油腻食物。笔者曾经见过一例不能沾任何植物油的患者,油条都要用荤油炸!不仅如此,烹饪方式也与IBS的发病有关,如太辛辣、太凉的食物等。在这些食物中,油类和牛奶尤其引人注意,前者可能与脂肪消化吸收障碍有关,而奶类多系乳糖不耐受,IBS患者乳糖不耐受高达27%,远比一般人群高,部分患者改饮去乳糖的舒化奶,症状常可减轻、甚至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危险因素的食物种类,也并非一成不变,这常使问题变得复杂。
食物为何会引起IBS,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或与未能消化食物的大分子有关,它们被吸收入体内后,引起免疫应答反应,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促发免疫炎症反应,所以IBS也有旧名曰“过敏性结肠炎”。
危险因素:肠道感染
病例:李某,女,35岁,患IBS已5年,主要临床症状为便秘,每4~5天1次,便前全腹部胀痛,排便后疼痛消失,经多方中西医治疗,并调整饮食,收效仍然不大,胃肠道检查亦未见异常。来诊时做体格检查,发现阑尾点有明显压痛。李某告诉笔者,“从来没有医生摸过我的肚子”。经过外科确诊后做了手术,证实确实是慢性阑尾炎。手术后多年的便秘消失,每天排便正常,便前腹痛也烟消云散。
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肠道感染与IBS关系密切,这些感染包括:痢疾、急性胃肠炎、细菌培养阳性的沙门菌食物中毒等,较前的文献还提到肛管炎,都是IBS的危险因素。
具体数字或更能说明问题:急性肠道感染后6个月以上,32%的患者发展成了IBS;细菌培养阳性的急性胃肠炎患者,1年后发展成IBS的相对危险性,比阴性者高11.9倍!更加显示细菌“后作用”的重要性。
研究认为,即便是一过性感染,虽然原来的细菌已被杀灭,但已经激活的肠道免疫系统,引起神经免疫系统功能亢进,即使黏膜炎症已经消退,仍可持续发挥作用,使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导致IBS发生,更不用说未被发现、未经治疗的慢性感染。更有报告指出,在肠道感染导致IBS的发生中,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起着重要作用,有精神障碍者发生率更高,不难理解,这是一种不良复合刺激的结果。
此外,文献报告显示,一些其他部位的躯体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胆石症、胆囊手术史、腹部和盆腔手术、慢性疲劳综合征等,都可能增加IBS出现的危险度。月经期IBS症状加重,已为医生所重视。
而一些药物除了本身直接作用外,还可能影响肠道平滑肌和腺体的兴奋性、肠道内容物组成、酸碱度及肠道内分泌的活动,从而引发或加重IBS症状。已知的药物有洋地黄、奎尼丁、心得安、利血平及肼苯哒嗪等治疗心血管病药物,抑酸类、非甾体类(消炎止痛类)、硝酸甘油类药物及泻剂等,甚至还包括经常灌肠在内。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抗生素类药物,国内有学者发现,进入研究时已停用抗生素的“慢性腹泻”患者(中间有相当一部分IBS患者),存在有肠道菌群分布异常。国外研究报告显示,应用过抗生素者,肠道功能紊乱症状比未用者高3倍。其实这种情况,早已为临床医生所熟知,不过缺乏具体数据罢了。可见使用抗生素对IBS患者肠道菌群的扰乱,确实是雪上加霜。
现在我们搞清楚身体内那位“库房主任”容易激动的这些“底线”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总结一下,那就是:
乐观、稳定第一条,琢磨食物很重要。肠道感染细防治,不良药物莫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