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教材”研究心得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le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书本走向生活;从教师带着问题提问学生转变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科学实验 传统教育观念 自主探究 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即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1.从书本走向生活
  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是:学习就是读书,提高能力就是会解难题,对教师来说,"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对学生来说,读书就是读课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学会解难题。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进,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
  初中化学新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逻辑关系。新教材改变了学科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是课题资源,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初步解决一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
  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新教材编入了怎样正确使用煤气炉具,用铁锅烧菜更好等生活中经常碰到却并不太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关注生活。
  当然,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相反,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新教材要求教师"依据书本",但不"依赖书本"。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素材,形成由单一的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
  2.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
  传统的教学活动,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会学得好。因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教"的自由,而没有学生"学"的自由,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我要你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教本"变成"学本",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元素质量计算的探究等等。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使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带着问题提问学生转变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有人说,教师的教学好比"修桥",目的是为了"过河",离开了"过河"这一目的,"修桥"也就失去了意义,至于如何"过河",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而教师不必把学生都一一背过河去。常言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
  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计划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另一方面,教师又是教学实践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不能认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多了,探究活动多了,教师就可以省力了。不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放弃了教师的责任性和指导性。恰恰相反,从学生发展出发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的难度更大了,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的组织更费力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需要教师更多的培养、诱导和训练。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得越快,二者是互动的关系,也是因果的关系。
其他文献
【摘要】合理使用数学教材,从课程资源的思考,课程资源的疑问,课程资源的运用几个方面来阐述。由于学生的个性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前不光要备教材,更要背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来背课。教材的编排意图是什么,怎么样使用它,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挑战。一节好的数学课,不是老师上得怎么样,而是学生怎样学。  【关键词】数学 合理使用 教材  一堂数学课,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由于学生的个性间存
期刊
【摘要】语文多媒体教学是传统黑板板书式教学的必要补充,它有其独特的优点,也存在诸多不足。笔者认为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选择,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语文 多媒体教学 反思  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显示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
期刊
1.注重情感因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地理思维,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缺乏生动活泼和地理情趣。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学生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愉快教学"是增强地理课的魅力,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的一个
期刊
【摘要】《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是不是"对传统的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个制度的思想、道德、习俗表示抗争"的形象;《窦娥冤》的创作目的是否为了"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窦娥冤》中悲剧意义。  【关键词】窦娥 传统社会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杰出的作品,当代学者认为它的社会意义在于"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对传统的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个制度的思想、道德、习俗表示抗争。概括了整个元代的黑暗统治,
期刊
我的语文教学可不可以给每个孩子带来"福祉"呢?于是,在近两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尝试着采用国家管理模式来管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明显:今年我班被评为县先进班集体,在六年级语文毕业质量监测评估中活片区一等奖。暑假期间,时间较闲,今日把这一管理策略梳理成文,也作教育教学经验积累吧。  使用这种管理策略,首先得建立一个强大的竞争机制:总统(语文科代表)组阁,若内阁(中队长、小队长)运行不力,连总
期刊
【摘要】动词,英语学习中一种十分活跃的词,当其作谓语时,既反映了不同时间内动词的时态,又由于其主语的执行与接受,而体现了动词的语态;然而动词还可作除谓语以外的其他任何语言成分--即非谓语,从而将非谓语动词to do/V-ing/V-pp的各种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为了帮助学生正确使用非谓语动词,现将学生使用中易混淆的知识列举出来,以供参考。  【关键词】非谓语 to do/ V-ing / V-pp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发展之中,如何"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如何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服务,是我们新的探索方向。基于对市场的考察,结合教学大纲中确定的教育目标,我们选择了以"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为核心的总路径,并拓展到"现实化"、"社会化"、"生活化"等各个领域,以期最终实现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积极学习、创建高品质人生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语文 教改 职业化  在职业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在中学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渐渐地开始有一些问题暴露了出来,比如缺乏系统的方法和评价的标准,多媒体教学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国外的多媒体教育的发展是较为成熟的,它势必有些精华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系统评价 信息组织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在中学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发挥的作用也越来
期刊
写在故事前:  最是春光烂漫的时候,恰好要上一节汇报课,心里念着此时若选用一篇能带给孩子们心灵享受的文章是再合适不过了,《触摸春天》就这样走进我的视线。《触摸春天》是人教版语文第八册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文笔细腻,语言丰富、优美,描写了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随着课文的叙述,我们可以读到四个层递的"春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触摸到
期刊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寻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动手设计制作是通用技术课程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设计并制作便携式小板凳的教学内容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实践载体之一,它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涉及较多方面的技术,切合学生技术基础现状,实用性强,能使学生愉悦地在动脑设计、动手制作等一系列技术实践操作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