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这个星球正在停摆。为防控新冠肺炎,一个接一个的国家要求国民减少社会接触。这令经济陷入困境,心急火燎的政府正试图通过发放数万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担保来帮助企业和消费者渡过难关。这些挽救措施效果如何谁也说不准。
然而还有更糟糕的事。令人不安的新研究结果表明,要终止这场全球大流行病可能需要反复地停摆。而现在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这种抗疫策略将导致全球经济遭受严重的、也许是无法承受的损害。等着大家的是一些非常艰难的抉择。
中国中部城市武汉首次报告出现不明原因病例后仅仅12周,全世界就开始见识到这场大流行病对人类和经济的真正冲击。截至3月18日,新冠病毒已在中国以外的155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13.4万例感染病例。短短7天之内,新增病例接近9万例,受感染的国家和地区增加了43个。实际感染人数被认为至少是确诊病例的10倍。
一片惊惶之中,各国政府纷纷紧急实施就在几周前还难以想象的防控手段。包括许多非洲和拉美国家在内的众多国家都禁止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旅客入境。纽约时代广场空无一人,伦敦金融城一片黑暗,在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咖啡馆、酒吧和餐馆大门紧闭。各地体育场馆空空荡荡,人潮不再。
已经清楚的是,经济遭受的打击比分析师们预期的要严重得多。原本预计中国1月和2月的工业产值会较去年同期下降3%,但实际下降了13.5%;零售额的降幅不是预期的4%,而是20.5%。衡量机械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支出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了24%,是预期的6倍。全球各地的经济预测机构因而纷纷下调之前的预测。面对人们记忆中最残酷的经济衰退,各国政府正在制定规模甚至超过2007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时的救助方案。
这就是人们要对控制疫情作出根本性的抉择所面临的现实。3月中旬,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运用流行病学模型建立了一个框架,帮助政策制定者思考未来局面。结果显示形势很严峻。
一种方法是减缓疫情,例如通过隔离患者和受感染家庭,“压平曲线”,减轻疫情严重程度。另一种方法是用更广泛的措施来压制疫情,包括要求所有人居家不出(不能在家工作的人除外),并关闭各类学校。减缓措施意在抑制疫情,压制措施则是要彻底阻断扼杀它。
建模人员发现,如果任由病毒传播,到夏季末,美国将约有220万人死于该病毒,英国为50万。他们推断,在发达经济体中,实施3个月的减缓措施(包括隔离被感染家庭两周)最多只能令预计死亡人数减少约一半。此外,疫情高峰期对重症监护服务的需求仍将是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应急服务能力的8倍多,这会使死亡人数大大增加,而模型尚未计入这一部分。如果欧洲其他地区也按这种模式发展,即使是资源最充裕的卫生系统(包括德国)也将不堪重负。
难怪各国政府正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措施来压制疫情。压制措施的优势是它在中国已见成效。3月18日,意大利新增4207个病例,而武汉的统计显示零新增。中国有14亿人口,确诊病例略超过8万。相比之下,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估计,如果放任病毒传播,英美将有80%以上的人口感染。
但正因为如此,压制措施的麻烦在后头。把感染率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也就意味着很多人仍然有感染病毒的危险。而帝国理工的模型显示,由于疾病如今在国家内部和全球各地广泛传播,只要限制措施一取消,几周之内本地疫情就会复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各国必须在每次疫情复发时都压制它,至少一半时间都处于封城封国状态。这种不断“开/关”的模式必须重复施行,直至病毒冲击过全体人口或者可能在几个月之后有了疫苗—如果它真的有效。
这只是一个模型,模型只是基于最佳证据的合理推测。所以,重要的是观察中国的情况,看生活恢复正常后疫情能否不再复发。希望在于,各个流行病学家团队可开展大规模检测,以便及早发现新病例,追踪接触史并隔离相关人员,同时不会令社会秩序大乱。也许新药物会有帮助,例如中国3月表示日本的一款抗病毒药物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但这只是希望,而希望不是政策。严酷的事实是,减缓措施会夺去太多性命,而压制措施可能导致经济挺不下去。经过几轮反复,政府可能再也无力负担市场损失。普通人可能忍受不了这种动荡。如果考虑到整体人群的心理健康和长期健康,反复隔离的代价可能使得这种措施站不住脚。
在现实世界中,两种策略间会有平衡折中,但政府可以让两者都变得更高效。从韩国、中国和意大利的经验来看,可以从大规模排查开始。越能清楚识别染病者,就越不必实施全面的无差异限制。现在的检测只能发现发病前和发病中的人,除此之外还需要推广病毒抗体检测以找出被感染过并已康复的人。这将让已获得免疫力的人群知道自己不会再成为感染源,从而可以自由开展常规活动。
第二条进攻路线是运用技术来管理隔离和保持社交距离。中国正在运用手机应用来认证需要隔离管理的人群。中国和韩国都在利用大数据和社交媒体追踪病例,提醒人们避开病例聚集爆发地,以及追踪隔离密切接触者。韩国修订了法律,政府无须申请搜查令就能调阅及共享患者的病历。在正常时期,许多民主国家可能会认为这种做法过于侵扰隐私。但如今是非常时期。
最后,政府应加大医疗投资,即便这样的努力需要几个月才能看到成果,甚至有些可能永远派不上用场。政府应提升重症监护的应急服务能力。英美等国紧缺床位、专科医师和呼吸机。政府还应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研发疫苗并测试新药。这一切将减少减缓措施中的死亡人数,降低压制措施付出的代价。
但别抱幻想。这些措施可能仍然无法阻止这场全球大流行病带来惨重的损失。目前,各国政府似乎都在拼命压制疫情。但假如无法速战速决,他们将渐渐转向减缓措施,即便这将导致更多人死亡。可以理解的是,眼下任何政府都不愿意考慮这种妥协,但他们可能很快就别无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