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p73、p63和p53基因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p73、p63和p5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舌鳞癌中p73、p63和p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p73、p63和p53基因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p73、p63和p5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舌鳞癌中p73、p63和p53基因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1%、92%和50%.p73蛋白表达与T分类(r=0.344, P=0.057)、区域淋巴结转移(r=0.334 , p=0.007)、肿瘤侵袭方式(r=0.340, P=0.060)和不良预后(r= -0.473, P=0.000)相关.p63与所有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无关.p53与区域淋巴结转移(r= 0.263 , P=0.036)和不良预后(r=-0.342,P=0.013)相关.结论 p73和p53表达有助于判断舌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p63可能是鳞状上皮源性肿瘤的标记物.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血红蛋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中,是一种氧结合蛋白.透明颤菌血红蛋白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的一种血红蛋白,该蛋白质能使细菌在低氧的情况下生存,并保持较高的生长速率
目的:探讨牛磺酸脱氧胆酸(TDCAO)对HepG2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方法:应用台盼蓝拒染试验判断细胞坏死,应用HE染色、Hoechst 33 258染色、电镜和DNA电泳对细胞凋亡定性;应用
提供安徽省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初步概况与与比较分析.在世界植被区划上,该区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区,是华中、华西、华北、华南植物区
核受体调节基因表达的过程中,有众多辅调节因子的参与,并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辅调节因子可分为辅激活因子和辅阻遏因子,它们以复合物形式与核受体结合,并可能通过以下机制作
eIF2是一种通用的真核翻译因子,它的α亚基在eIF2激酶作用下发生磷酸化修饰后,会引起翻译受阻,从而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近年来,在酵母和哺乳动物中观察到eIF2α磷酸化后,还能
以薄膜的形式仿生制备二氧化硅中孔材料于1996年首次报道.最近,在其制备方法得以改进、分析和表征技术得以提高的基础上,所制备出的中孔薄膜不但具有很好的几何孔型,而且孔道
目的 建立舌癌远隔脏器转移的细胞系 ,研究其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瘤细胞裸鼠尾静脉注射法 ,细胞培养法获取舌癌远隔脏器转移细胞系 ,用相差显微镜、HE染色、电镜观察
缺氧诱导因子-1是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的一种异源二聚体。在神经细胞缺氧缺血状态下其被诱导表达增加,并通过作用于靶基因的缺氧反应元件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葡萄糖
解偶联蛋白(UCP)使线粒体氧化与磷酸化解偶联,从而调节能量代谢.UCP1分布在棕色脂肪,参与 人体能量消耗的1%~2%,故不可能在非颤抖性产热中起主要作用,但UCP1的A-G变异与β3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