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情感逻辑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752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包括制度维度、技术维度的现代化,也包括情感维度的现代化。我国是一个"情本体"社会,情感治理理应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范式。然而,情感治理在我国当前的治理实践中有被忽略的倾向,对于技术治理与制度治理弊端的克服亟需情感治理维度的加强。以精准扶贫为例,探索国家治理体系中蕴含的情感逻辑,研究发现:"在场"国家的情感治理以农村贫困群体自下而上的弥散式情感表达为基础,通过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执行的双重聚焦,实现国家对于贫困群体自上而下的聚焦式情感慰藉。基于精准扶贫中情感维度的审视与分析,在当前以及未来的国家治理实践中,应该更加重视情感治理的维度。
其他文献
1信息安全预警系统现状传统的信息安全预警是指信息网络的预警,随着网络威胁趋势在不断变化,以应用为目标或载体的威胁日益增多。近年来,网络入侵攻击、网上窃密事件日益频繁。
为解决多源、异构网络告警融合中蕴含的多步攻击难以被发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繁告警序列模式的挖掘模型。利用动态时间窗口对报警数据进行划分,将IDS、防火墙报警数据转化
针对深孔拉削过程中因突然掉电而影响产品加工质量的问题,进行掉电应急处理技术研究。开展短时蓄能、跟随插补、掉电记忆、上电恢复等多技术环节研究,进行掉电检测与信息保存
在水泥行业,传统的检修程序是技术人员组织编制检修预案、组织检修人员进行学习、分工,然后由检修人员完成检修任务。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对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检修
摘要: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