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吉尔福特根据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对求异思维的定义是:从新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据此,我们可以对新闻采写中的求异思维可以作这样的解释:记者在思维过程中,不依常规,让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角度扩散,从多方面寻找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探求多样性的结论。
关键词:新闻;思维;采写;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有人曾形象地以《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来说明求异思维的创造性内核。司马懿为什么会上当?从思维角度来说,就是由于他按照固有的经验,也即用求同思维的方式对面临的情况作出判断。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弄险,这次兵临城下,形势险恶,他却在城楼端坐抚琴,而城门大开,必有伏兵。反过来说,诸葛亮为什么敢走这一着险棋?他用的就是求异思维。即然世人认为其从不冒险,这一次偏偏打破常规,设一个空城。疑心极重的司马懿不攻自退,诸葛亮靠他的创造性思维,出奇制胜。
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相反,它最大的功能是追求与众不同,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常常是由对现成的规范提出疑问而引起的,往往在一般人觉得不是问题的事物上看出主要问题,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上找出新的答案。这种求异功能,或者说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对于搞好新闻采访写作十分有益。
与此相对应的求同思维,则是一种以集中为特征的逻辑思维,指记者在思维过程中,将信息加以抽象,使之朝一个方向集中、聚敛,从而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寻求唯一的答案、结论或规律。 求同思维是人们长时间从事某一类工作、解决某一类问题时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它是我国新闻记者长期运用并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使得我们的记者习惯于去寻找与自己主观意象相同或相近的对象进行报道,习惯于从过去传统的经验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习惯于同一方向的知识积累和记忆,习惯于按一种固定的程序去开展工作,从而缺乏创造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思维方式,独特性和逆向性是求异思维的两大特点。独特性是指求异思维能形成与众不同的见解,能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大量的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也证明,凡在报道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的记者,大都具有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的特点,善于从事物的相互比较中去认识事物、挖掘特点、把握本质,因而往往在新闻报道的主题、角度、观点、结构、语言等方面显现出难能可贵的独树一帜的思维素质,揭示比较新鲜、深刻的主题,取得常规思维所达不到的传播效果。
2003年8月,我和记者在双峰县青树坪镇采访时得知这样一条新闻线索“该镇农民孙湘黄今年缴纳农业税超过1万元。”这时我产生了两个疑问:一位农民为什么要交这么多农业税?是当地加重农民负担,乱收费?为此,我专门找到了孙湘黄,他给出的答案是:只所以要交1万多元的农业税,是因为他把本村外出打工的农民荒芜的农田都租了下来种植优质稻,所交的1万多元农业税也是合理收费,并且自己也靠种田赚了钱。据此,我写出了电视消息《“田大王”孙湘黄成为纳税万元户》,反映了农民孙湘黄通过承租水田种植优质稻,实现了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和规模经营,既自己赚了钱,又解决了农田荒芜问题,实现了“双赢”。
求异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逆向性,是指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同一个对象、同一个问题。换言之,当你肯定什么的时候,不妨想想能否定什么;当你站在甲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时,不妨再站在与甲对立的乙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求异思维在新闻采写实践中的大量运用,可以拓宽记者的思维空间,发掘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报道题材。即使有些报道不再属于独家新闻,文章已经做“老”,运用求异思维,也可使思路豁然开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2004年4月,我和记者再去青树坪镇采访我们去年报道过的“田大王孙湘黄”,当时的意图是,中央发出粮食直补一号文件后,肯定会给种田交纳农业税过万元的“田大王孙湘黄”带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可是到现场采访时,“田大王孙湘黄”却摇头告诉我们,租种的田都被农民要回去了。事情发展与采访意图出现了分离,我们在现场深思中突然悟出“外出打工的农民回家种田”的新闻价值所在,采写了电视消息《“田大王”孙湘黄的新苦恼》,通过报道“田大王孙湘黄”失去租田的“忧“,反映了中央政策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田积极性的“喜”。
通过上两则新闻,我们可以发现:1、求异思维是一种朝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2、记者的求异思维不按现成的规范判断事物的是非,不依现成的材料去寻找答案。应对现成的规范、材料和思维结果提出质疑,力图形成新的观点,在新领域有所扩展。3、记者的求异思维能够打开非常规的思路,激发非常规的联想,因而常会找到非常规的做法和答案,提出非常规的见解。
同时,求异思维在新闻采写中的运用,可以拓宽记者的思维空间,发掘更多更新的报道题材,使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为群众喜闻乐见。
第一、求异思维有利于激发记者的创造精神,有利于新闻报道的全方位创新。新闻采写过程,是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思维活动。记者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记者要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我们的思维活动。求异思维使记者得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报道模式的束缚,开辟出全新的报道领域和报道思路,从而使新闻采写工作呈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第二、求异思维有利于强化记者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记者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渗透在新闻采写的整体过程中,没有主体意识,就谈不上创造性。求异思维使记者能站在历史的高度,独立地思考问题,客观地评判事物,正确地反映社会。这些恰恰是记者主体意识的表征,求异思维赋予记者独特的思路、独到的见解、独立的思想。
第三、求异思维有利于优化新闻竞争机制,给新闻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新闻采写工作需要竞争,千篇一律、千报一面是缺乏竞争的恶果。求异思维有助于多出新闻,出好新闻,出独家新闻。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不断地“求异”,不断地“标新立异”,才能实现新闻报道的突破。
总而言之,求异思维在新闻采写中的运用,可以大大拓展题材本身的内涵。同时,在新闻采访中应大力提倡创新精神,鼓励记者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既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也不踩着自己的脚印走,写出既有深度和分量,又不同凡响的新闻作品来,使新闻角度更加奇巧、观点更加别致,并使主题得到更加深化,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关键词:新闻;思维;采写;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有人曾形象地以《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来说明求异思维的创造性内核。司马懿为什么会上当?从思维角度来说,就是由于他按照固有的经验,也即用求同思维的方式对面临的情况作出判断。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弄险,这次兵临城下,形势险恶,他却在城楼端坐抚琴,而城门大开,必有伏兵。反过来说,诸葛亮为什么敢走这一着险棋?他用的就是求异思维。即然世人认为其从不冒险,这一次偏偏打破常规,设一个空城。疑心极重的司马懿不攻自退,诸葛亮靠他的创造性思维,出奇制胜。
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相反,它最大的功能是追求与众不同,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常常是由对现成的规范提出疑问而引起的,往往在一般人觉得不是问题的事物上看出主要问题,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上找出新的答案。这种求异功能,或者说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对于搞好新闻采访写作十分有益。
与此相对应的求同思维,则是一种以集中为特征的逻辑思维,指记者在思维过程中,将信息加以抽象,使之朝一个方向集中、聚敛,从而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寻求唯一的答案、结论或规律。 求同思维是人们长时间从事某一类工作、解决某一类问题时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它是我国新闻记者长期运用并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使得我们的记者习惯于去寻找与自己主观意象相同或相近的对象进行报道,习惯于从过去传统的经验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习惯于同一方向的知识积累和记忆,习惯于按一种固定的程序去开展工作,从而缺乏创造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思维方式,独特性和逆向性是求异思维的两大特点。独特性是指求异思维能形成与众不同的见解,能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大量的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也证明,凡在报道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的记者,大都具有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的特点,善于从事物的相互比较中去认识事物、挖掘特点、把握本质,因而往往在新闻报道的主题、角度、观点、结构、语言等方面显现出难能可贵的独树一帜的思维素质,揭示比较新鲜、深刻的主题,取得常规思维所达不到的传播效果。
2003年8月,我和记者在双峰县青树坪镇采访时得知这样一条新闻线索“该镇农民孙湘黄今年缴纳农业税超过1万元。”这时我产生了两个疑问:一位农民为什么要交这么多农业税?是当地加重农民负担,乱收费?为此,我专门找到了孙湘黄,他给出的答案是:只所以要交1万多元的农业税,是因为他把本村外出打工的农民荒芜的农田都租了下来种植优质稻,所交的1万多元农业税也是合理收费,并且自己也靠种田赚了钱。据此,我写出了电视消息《“田大王”孙湘黄成为纳税万元户》,反映了农民孙湘黄通过承租水田种植优质稻,实现了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和规模经营,既自己赚了钱,又解决了农田荒芜问题,实现了“双赢”。
求异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逆向性,是指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同一个对象、同一个问题。换言之,当你肯定什么的时候,不妨想想能否定什么;当你站在甲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时,不妨再站在与甲对立的乙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求异思维在新闻采写实践中的大量运用,可以拓宽记者的思维空间,发掘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报道题材。即使有些报道不再属于独家新闻,文章已经做“老”,运用求异思维,也可使思路豁然开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2004年4月,我和记者再去青树坪镇采访我们去年报道过的“田大王孙湘黄”,当时的意图是,中央发出粮食直补一号文件后,肯定会给种田交纳农业税过万元的“田大王孙湘黄”带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可是到现场采访时,“田大王孙湘黄”却摇头告诉我们,租种的田都被农民要回去了。事情发展与采访意图出现了分离,我们在现场深思中突然悟出“外出打工的农民回家种田”的新闻价值所在,采写了电视消息《“田大王”孙湘黄的新苦恼》,通过报道“田大王孙湘黄”失去租田的“忧“,反映了中央政策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田积极性的“喜”。
通过上两则新闻,我们可以发现:1、求异思维是一种朝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2、记者的求异思维不按现成的规范判断事物的是非,不依现成的材料去寻找答案。应对现成的规范、材料和思维结果提出质疑,力图形成新的观点,在新领域有所扩展。3、记者的求异思维能够打开非常规的思路,激发非常规的联想,因而常会找到非常规的做法和答案,提出非常规的见解。
同时,求异思维在新闻采写中的运用,可以拓宽记者的思维空间,发掘更多更新的报道题材,使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为群众喜闻乐见。
第一、求异思维有利于激发记者的创造精神,有利于新闻报道的全方位创新。新闻采写过程,是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思维活动。记者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记者要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我们的思维活动。求异思维使记者得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报道模式的束缚,开辟出全新的报道领域和报道思路,从而使新闻采写工作呈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第二、求异思维有利于强化记者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记者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渗透在新闻采写的整体过程中,没有主体意识,就谈不上创造性。求异思维使记者能站在历史的高度,独立地思考问题,客观地评判事物,正确地反映社会。这些恰恰是记者主体意识的表征,求异思维赋予记者独特的思路、独到的见解、独立的思想。
第三、求异思维有利于优化新闻竞争机制,给新闻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新闻采写工作需要竞争,千篇一律、千报一面是缺乏竞争的恶果。求异思维有助于多出新闻,出好新闻,出独家新闻。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不断地“求异”,不断地“标新立异”,才能实现新闻报道的突破。
总而言之,求异思维在新闻采写中的运用,可以大大拓展题材本身的内涵。同时,在新闻采访中应大力提倡创新精神,鼓励记者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既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也不踩着自己的脚印走,写出既有深度和分量,又不同凡响的新闻作品来,使新闻角度更加奇巧、观点更加别致,并使主题得到更加深化,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