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外阅读;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08—0070—01
一、课外阅读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那么,现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究竟如何呢?笔者就这个问题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95.3%的学生或多或少地读课外书,只有4.7%的学生从不读课外书。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出发点和动机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被迫型:约占13.2%。这类学生并不爱读书,他们是因为教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
2.功利型:约占14.1%。这类学生认为自己作为学生,就应该把功课学好,考试就应该取得好成绩。为此,一切有利于学习和考试的事情都应该努力去做,包括读课外书。
3.消遣性:约占36.7%。这类学生感到日常的学习生活枯燥无味,学习和考试压力很大,而读课外书可以放松身心,使自己从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暂时解脱出来。
4.跟风型:约占23.3%。这类学生在阅读上“随大流”的从众心理非常明显,在课外阅读上表现为受同学或周围人的影响或极力推荐便去读这类书。
5.主动型:仅占12.7%。这类学生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爱读书,乐读书,会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有益书籍。阅读时能全神贯注,自觉排除外界干扰,在书中吸取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应对策略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继而转化为可贵的自觉性,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笔者认为,教师可利用以下三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激趣导读法。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向他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如,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特别是一些童话、寓言、英雄故事等。只要有空闲,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坐在一起,给他们讲《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用生动的语言把他们带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中,进而激发他们强烈的看书欲望。(2)深度切入法。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带动课外阅读,做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名家及其代表作进行介绍或在某个知识点处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比如,在学了李白的古诗后,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觉得李白的诗写得好。这时,笔者就趁势鼓励学生去选读几首李白的古诗,并为他们介绍李白的名篇。学生从《唐诗三百首》中找来了很多李白的诗,并且在早读课上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很多学生居然背了很多。(3)树立榜样法。将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并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进步,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教师也要积极捕捉,并及时表扬。这样不仅鼓励该学生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还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应该做一个爱读书的人。
2.指导学生运用合理的阅读方法。(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学会有选择地进行阅读,灵活采用精读与略读两种方法,将很有实际意义。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让学生知道读书应先看前言、目录,读报应先看标题、栏目,在粗略的浏览中获得大致印象,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资料,再进行阅读,省时、高效。(2)设立“积累本”,提高阅读质量。为了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好词、好句的摘录本,并给它取名“积累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学以致用。在摘录好词好句时,有的学生还进行分门别类,有的还在本子上配以插图,学生在摘录中获得了丰收的喜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08—0070—01
一、课外阅读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那么,现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究竟如何呢?笔者就这个问题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95.3%的学生或多或少地读课外书,只有4.7%的学生从不读课外书。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出发点和动机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被迫型:约占13.2%。这类学生并不爱读书,他们是因为教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
2.功利型:约占14.1%。这类学生认为自己作为学生,就应该把功课学好,考试就应该取得好成绩。为此,一切有利于学习和考试的事情都应该努力去做,包括读课外书。
3.消遣性:约占36.7%。这类学生感到日常的学习生活枯燥无味,学习和考试压力很大,而读课外书可以放松身心,使自己从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暂时解脱出来。
4.跟风型:约占23.3%。这类学生在阅读上“随大流”的从众心理非常明显,在课外阅读上表现为受同学或周围人的影响或极力推荐便去读这类书。
5.主动型:仅占12.7%。这类学生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爱读书,乐读书,会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有益书籍。阅读时能全神贯注,自觉排除外界干扰,在书中吸取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应对策略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继而转化为可贵的自觉性,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笔者认为,教师可利用以下三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激趣导读法。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向他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如,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特别是一些童话、寓言、英雄故事等。只要有空闲,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坐在一起,给他们讲《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用生动的语言把他们带入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中,进而激发他们强烈的看书欲望。(2)深度切入法。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带动课外阅读,做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名家及其代表作进行介绍或在某个知识点处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比如,在学了李白的古诗后,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觉得李白的诗写得好。这时,笔者就趁势鼓励学生去选读几首李白的古诗,并为他们介绍李白的名篇。学生从《唐诗三百首》中找来了很多李白的诗,并且在早读课上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很多学生居然背了很多。(3)树立榜样法。将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并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进步,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教师也要积极捕捉,并及时表扬。这样不仅鼓励该学生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还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应该做一个爱读书的人。
2.指导学生运用合理的阅读方法。(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学会有选择地进行阅读,灵活采用精读与略读两种方法,将很有实际意义。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让学生知道读书应先看前言、目录,读报应先看标题、栏目,在粗略的浏览中获得大致印象,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资料,再进行阅读,省时、高效。(2)设立“积累本”,提高阅读质量。为了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好词、好句的摘录本,并给它取名“积累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学以致用。在摘录好词好句时,有的学生还进行分门别类,有的还在本子上配以插图,学生在摘录中获得了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