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失败恐惧既可抑制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亦可激励创业者付诸更大努力以取得成功。创业失败恐惧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的复杂性,限制了其理论发展和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分析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创业失败恐惧来源,认为前者更多关注创业者内部,即以自我为核心评价失败可能给自身带来不利后果而产生恐惧;后者侧重从外部人际关系考虑,即以他人为中心,强调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联结变化带来的恐惧。此外,聚焦内源性和外源性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失败恐惧诱发机制及其对创业行为的影响”(项目编号:7207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关键创业行为变化及其效果机理”(项目编号:719021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生态系统情境下创业机会的形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2002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败恐惧既可抑制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亦可激励创业者付诸更大努力以取得成功。创业失败恐惧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的复杂性,限制了其理论发展和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分析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创业失败恐惧来源,认为前者更多关注创业者内部,即以自我为核心评价失败可能给自身带来不利后果而产生恐惧;后者侧重从外部人际关系考虑,即以他人为中心,强调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联结变化带来的恐惧。此外,聚焦内源性和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从个体和外部环境层面出发,进一步分析创业失败恐惧的差异表现。基于此,需要理性认识和全面分析创业失败恐惧,化恐惧为激励自身的力量,同时启发创业教育者等针对性地关注创业失败恐惧。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校创业教育蓬勃开展,然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重却在持续下降,这一现象引发我们思考高校创业教育是否能够带来预期的社会效益。本研究依据201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内外部创业的双重视角,实证分析高校创业教育对地区创业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创业教育对地区外部创业与内部创业均具有显著和稳健的促进作用。然而,对于外部创业而言,高校创业教育的影响则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同时高校创业教育的
新经济常态下的人工智能时代,系统化创业过程的关键成功因素发生动态、交互与迭代变化,遵循“共属性与关键链聚类—因素关联选择—系统化创业过程层级关系—解析因素间驱动力与依赖力”的研究路线,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场景,从271份大湾区样本中获得系统化创业过程全周期分阶段的关键成功因素集,建立创业前期阶段因素集的多层次作用力递进结构模型,揭示系统化创业过程关键成功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1)创业过程的关键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出游意愿的增强以及节假日制度的改革,节假日期间部分旅游目的地游客数量暴涨,导致旅游拥挤现象严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以四川省青城山和都江堰景区为例,利用2019年国庆假期景区内移动基站所侦测的手机信令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以研究游客应对景区拥挤情境的调适行为,并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在应对景区拥挤情境时,随着人群密度的升高会自发地增
<正>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智商"一词深受人们的青睐。做家长的希望自己有个高智商的孩子,做老师的希望多几个智商高的学生。这里,人们一般所理解的智商,其实只是人在学习知识时所显示出来的学习能力,用心理学术语这叫"学业智商"。当个体仅仅是在学校学习时,人们常常是用"学业智商"来衡量他的能力水平。然而,当个体结束学业,进入社会以
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向是其创业行为的预测指标。借助大规模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引入创业自我效能概念,探索创业教育和创业经验对大学毕业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大学毕业生创业意向受到学历、性别、高校类型和专业类型等人口学因素的影响,如毕业生学历越高创业意向水平越低、男性毕业生创业意向水平高于女性、“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创业意向水平最低、体育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创业意向水平最高等;(2)大学
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和平安中国建设过程中,法律的安全价值生成逻辑需要认真对待。法律的安全价值生成包括主体性逻辑、理论逻辑与体系逻辑三个环节。其主体性逻辑呈现为:法治的人民意志表达催生法治的价值之人民主体性,进而促成法律的安全价值之人民主体性,由此人民构成法律的安全价值主体。其理论逻辑是:在安全价值内涵演变中,本体性安全诉求为法律的安全价值生成提供了内在动力,风险社会的迫切安全诉求使得安全在法律价值
本文首先从国外内部审计的定义演变看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发展,然后从国内内部审计历史演进阐述内部审计仍处于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过渡的阶段。在阐述铁路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铁路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发挥内部审计增值作用的课题,并以W公司为例详细说明其内部审计部门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必要性、实施步骤、实施内容以及实践成果、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阐述铁路企业通过开展风险管理审计
创业活动日益活跃的同时,“创而不业”现象也随之增多,此类创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创业在行为表现、创业动机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未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基于此,运用扎根理论选取13个案例,探讨象征性创业类型、形成路径与机理。研究发现:(1)象征性创业与实质性创业行为表现差异源于创业动机不同,后者追求创业的实质意义,即通过机会识别与开发实现价值创造,而前者则是在象征意义驱动下的行为选择;(2)根据外部诱因与动
苗语副词有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等不同的分类,是属于虚词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副词不仅有方言、次方言和土语之间的差别,即使是同一个土语区,由于语音点的不同,还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但在语法化特征上却有着许多相同的共性,其中从程度副词所呈现出来的例词和例句中则充分说明了这些语言文化的重要特点。
通过统计发现,《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31个程度副词有8个可叠用,但个别叠用很多;叠用时词与词间有的有逗号,有的没有;能叠用的一般叠用一次,叠用后程度比不叠用的要高,且有凸显程度副词的作用;不同的叠用形式与其他成分组成的结构的句法功能有同有异。程度副词叠用是一种句法—语用现象,且存在着范畴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