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修养与素质,树立良好的心态与正确的观念,文章以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整体性、主体性、合理性、差异性、鼓励性五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进行阐述,然后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包括立足教材内容;深入体会文章情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高中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压力较大的阶段,如果学生不具有自我调节心理压力的能力,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态度,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了让高中生不再受到不良心理的影响,高中语文老师应肩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充分挖掘与利用语文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繁杂性较强,只有在遵循特定原则时,才可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具体而言,需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不可过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语文学科的教学,而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教学完美结合起来,这样在彼此促进之下,才能够真正形成一个教学整体。第二,合理性原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分析学情,合理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并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式等进行科学选择,如此才能够在合理渗透下,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第三,主体性原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学生更全面的成长与提升而服务,所以,老师只有遵循主体性原则,才能够以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才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三观”。第四,差异性原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思想观念、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都比较明显,老师只有遵循差异性的原则,才可以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第五,激励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稍微有难度的目标,并结合学生的优势给予充分引导,让学生达成预设的目标。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材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这就要求老师立足于教材,根据教材中的不同内容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又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
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人物传记类的文章,针对这类文章的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剖析不同人物,借此来积极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这将十分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学习烛之武的深明大义和义无反顾精神,老师不能仅利用语言向学生介绍人物相关信息,而是要选择一个与烛之武相反的人物,以对比的方式进行剖析,这样才可以为学生带来启发,让学生积极体悟。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学习邹忌的自知之明和善于思考,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讓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学习;在教学《失街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孔明的深谋远虑和顾全大局的精神学习,老师可以在课文讲解中,增设关于孔明人物精神的讨论活动,提升对学生的引导效果......通过对这些优质课文的学习和思考,能够为其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多向导,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
2、借助文章情感的体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是一门育人性极强的学科,所以语文教材中文章的情感也是积极向上的,老师要善于利用文章情感的体会环节,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此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感受课文情感的机会,相较于大道理的反复灌输,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老人与海(节选)》课文时,课文中描述了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和做法,需要让学生体会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不退缩与勇敢顽强精神。显然,老师直接将课文蕴含的精神告诉学生,学生难以有所感悟。所以,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面对困难时如何做的,做的有哪些不足,应该如何改进,或者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与主人公有相同品质的人。在这样贴近生活的阅读学习和体会中,学生会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主动战胜困难。此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负面情绪的几率大大降低,更好保证了心理健康的渗透效果。
3、借助实践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受到了积极情感的引导之后,还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活动,以此来进一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为学生的长久发展奠基。比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中鼓励每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梦想,这样可以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也对课文有更好理解。另外,在课文讲解之后,老师还可以根据“梦想”主题设计演讲活动,让学生在演讲与倾听他人演讲的过程中,受到更大激励,努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在此活动的设计中,既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目的,又能够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基。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效果,又能够形成良好的心态。高中语文老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有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坚强的意志力,让学生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黄富琳.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神州,2017,(7):90.
[2] 王善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8,(18):5.
关键词:高中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压力较大的阶段,如果学生不具有自我调节心理压力的能力,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态度,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了让高中生不再受到不良心理的影响,高中语文老师应肩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充分挖掘与利用语文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繁杂性较强,只有在遵循特定原则时,才可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具体而言,需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不可过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语文学科的教学,而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教学完美结合起来,这样在彼此促进之下,才能够真正形成一个教学整体。第二,合理性原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分析学情,合理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并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式等进行科学选择,如此才能够在合理渗透下,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第三,主体性原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学生更全面的成长与提升而服务,所以,老师只有遵循主体性原则,才能够以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才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三观”。第四,差异性原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思想观念、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都比较明显,老师只有遵循差异性的原则,才可以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第五,激励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稍微有难度的目标,并结合学生的优势给予充分引导,让学生达成预设的目标。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材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这就要求老师立足于教材,根据教材中的不同内容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又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
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人物传记类的文章,针对这类文章的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剖析不同人物,借此来积极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这将十分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学习烛之武的深明大义和义无反顾精神,老师不能仅利用语言向学生介绍人物相关信息,而是要选择一个与烛之武相反的人物,以对比的方式进行剖析,这样才可以为学生带来启发,让学生积极体悟。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学习邹忌的自知之明和善于思考,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讓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学习;在教学《失街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孔明的深谋远虑和顾全大局的精神学习,老师可以在课文讲解中,增设关于孔明人物精神的讨论活动,提升对学生的引导效果......通过对这些优质课文的学习和思考,能够为其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多向导,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
2、借助文章情感的体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是一门育人性极强的学科,所以语文教材中文章的情感也是积极向上的,老师要善于利用文章情感的体会环节,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此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感受课文情感的机会,相较于大道理的反复灌输,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老人与海(节选)》课文时,课文中描述了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和做法,需要让学生体会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不退缩与勇敢顽强精神。显然,老师直接将课文蕴含的精神告诉学生,学生难以有所感悟。所以,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面对困难时如何做的,做的有哪些不足,应该如何改进,或者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与主人公有相同品质的人。在这样贴近生活的阅读学习和体会中,学生会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主动战胜困难。此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负面情绪的几率大大降低,更好保证了心理健康的渗透效果。
3、借助实践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受到了积极情感的引导之后,还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活动,以此来进一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为学生的长久发展奠基。比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中鼓励每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梦想,这样可以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也对课文有更好理解。另外,在课文讲解之后,老师还可以根据“梦想”主题设计演讲活动,让学生在演讲与倾听他人演讲的过程中,受到更大激励,努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在此活动的设计中,既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目的,又能够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基。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效果,又能够形成良好的心态。高中语文老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有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坚强的意志力,让学生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黄富琳.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神州,2017,(7):90.
[2] 王善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