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许渊冲教授是著名的诗歌翻译实践家和理论家,在诗歌翻译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许渊冲教授的文学翻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引入与解释,继而举例论述了其理论核心“三美论”在唐诗英译中的体现。
关键词:许渊冲;三美论;唐诗;英译
在中国诗歌翻译史上,许渊冲教授是“以诗译诗” 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学识渊博, 译著等身,自称“书销中外五十本, 诗译英法惟一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是许渊冲教授的文学理论翻译观。根据许渊冲教授的解释,“美”是指“意美、音美、形美”,源于鲁迅提出的关于文章的“三美”,许渊冲将它运用到诗词翻译上,提出译诗要尽量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化”,即“等化,浅化,深化”, 源于钱钟书的“化境说”, 即“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之”即“知之, 好之, 乐之”, 源于孔子在《论语》中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艺术”即“翻译是艺术, 不是科学”;“创”即“文学翻译等于创作”,源于郭沫若的“创作论”;“优”即“翻译要发挥译文语言优势”;“似”, 即“意似、音似、形似”或“意似、形似、神似”, 源于傅雷的“神似说”;“竞赛”即“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 文学翻译更是两种文化的竞赛”。
许渊冲教授的翻译理论主要是针对文学翻译, 尤其是针对诗歌翻译提出的。他最早在 1979 年就提出了译诗“三美论”, 认为译诗要尽量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三美”的基础是“三似”,即“意似、音似、形似”。“意似”就是要传达原文的内容, 不能错译、漏译、多译。随后, 在《三美和三似的幅度》和《再谈意美、音美、形美》等文章中,许教授又对诗歌翻译中的三美”和“三似”进行了阐述。总的观点是: 在“三美”之中, 意美最重要, 音美次之, 形美更次之; 要努力做到三美齐备。三美说提出后,受到译界好评,许多人将它作为衡量诗歌翻译的标准。本文试以许渊冲教授的几首唐诗为例,分析许教授在唐诗英译中是怎样体现意美、音美和形美的。
一、意美的体现
诗词的灵魂是意境,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 “言气格,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本也;气格,神韵,末也。境界具,而二者随之矣。”中国古典诗词既有实境,又有虚境,既有实在美又有空灵美。由此看出,意美主要是指诗歌的意境之美。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针对不同情境的诗词,运用不同的转化方式,忠实地再现原诗的物境,保持与原诗相同的情境,深刻反映原诗的意境,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相同的象境。通过采用“三化法”,许教授的译文成功地保持了原诗的特点,再现了原诗的优美意境。在他看来,“意美”是深层结构,“意似”是表层结构,当原文的表层和深层一致,译文和原文“意似”能传达原文的“意美”的时候,可以采用“等化”的译法。如果原文的表层和深层之间有距离,或是译文和原文“意似”并不能传达原文的“意美”,那就可以采用“深化”或“浅化”的译法。“深化”是通过原文的表层形式,进入原文的深层内容,译文的内容比原文更深刻。“浅化”和“深化”相反,把深奥难懂的原文化为浅显易懂的译文,就是“浅化”。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烟花三月下扬州” 被誉为千古名句,“烟花”可谓该句的诗眼,起着传神达意的作用。它的深层含义是指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景物。如用 firework 或 smoke and flower 来翻译只能传达烟花的表层意义。许教授巧妙构思,创造性地运用了对称结构: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将烟花译成了“柳绿花红”,可以说是“深化”。这样,一幅满目春光,花团锦簇,生机盎然的美景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另外,唐诗中专有名词的翻译也十分棘手,因为专有名词有时会暗含典故,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译语读者很难体会其中的内涵。为了成功 地转存原文的意境和蕴意,许教授采取了“等化” 和 “浅化” 的译法。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许译为Saturated at dawn, With flowers blooms the town. 锦官城是三国时期管理织锦的官署所在地,如果把这一典故的内涵完整地译出来,译诗就显得烦琐累赘,况且这一历史内涵在整首诗中并不占重要地位,因此,许教授将其淡化成了town。
二、音美的体现
汉英诗歌都非常讲究节奏和音韵,但他们在节奏和音韵上有截然不同的规律。中国的诗词力求平仄协调,抑扬顿挫,对仗工整,有尾韵、双声、叠韵等。而英语诗歌一行诗分为若干音步,音步又可以按轻重音排列不同分为抑扬格( iambic)、扬抑格( trochee)、抑抑扬格( anapest) 扬抑抑格( dactyl),韵式有头韵( alliteration)、尾韵( end rhyme)、行间韵( internal rhyme)等。汉英诗歌不同的音韵、节奏规律使得翻译中难以实现原文韵律的复制或再现。要使译文读者实现对音的审美和感悟,译者必须把文本转化为读者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将汉语诗歌翻译成英语,如何能借助浅化、等化、深化,使译诗在韵律上贴近原诗或与原诗音似、形似而成为翻译文学中的一首音美、形美之诗而又不损害原诗的意美呢? 这是许多翻译工作者都望而却步的一大难题。在这方面,许渊冲教授确实下了大功夫,也着实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以李白的五言絕句《静夜思》为例予以说明。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静夜思》并没有“白发三千丈”那样的夸张,也没有“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那样的飘逸,而是抓住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刻画出了一位思乡之客。
Before my bed.
There is bright moonlight, So that it seems
Like frost on the ground.
Lift my head,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Lowering my head,
I dream that I’m home.
( Translated by Arthur Cooper)
Arthur Cooper 英译过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虽多有建树,然则以三美观之,未必尽如人意。这首《静夜思》英译,如不分行排列,就不是诗,因为在翻译过程中,原诗已音形两失。原诗为五言绝句,共四行,每行五个音节,其顿式前两行为 2 +2 +1,后两行为 2 + 1 + 2,第一、二和四行最后一个音节押韵,押平声韵。英译共8行,其中单数行为四个音节、两个音步,双数行为五个音节,可看成三音步,但第五行为三个音节,英译基本上不押韵。其中,第五行的 lift和第七行的lowering一个为动词不定式,一个为现在分词,有失对称。译者使用了语法结构完整的诗句,因而可以看成是分行散文。
The Moon Shines Everywhere
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
( Translated by W. J. B. Fletcher )
Fletcher翻译了不少汉语诗歌,颇富名望。译诗一如原诗,也由四行组成;基本上为五音步抑扬格,押韵格式为aabb,但bb押的是临韵。从意义上看,用hoar frost可能是为了凑齐10个音节,结果显得有些夸张;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意义和意境似与原诗有别,可算因韵损意之一例。
A Tranquil Night
Abed,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I fou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 Translated by许渊冲)
与Fletcher的做法相同,许教授也将原诗译为四行;不同的是,许渊冲使用了8音节、4音步诗行,每行比Fletcher的少2个音节、1 个音步,在诗行的长度上更接近原诗。许译基本上为抑扬格,押韵格式为abab。另外,译诗的最后一句,许更胜 Fletcher 一筹,因为许译是实实在在的“低头思故乡”,虽然这个“思”略有夸张。Fletcher 最后一行中的“them”指代什么呢? “Youth’s sweet memories”与“低头思故乡”又有什么相干呢? 所以总体来说,还是许教授的英文更体现音美,意美。
三、形美的体现
诗歌是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诗借形以传神,失其形即失其神。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尽可能兼顾内容与形式,保留原文形式和结构上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的形美包括句式简练、工整,对仗等。对于英诗的形式,吕叔湘说过“英诗则以散行为常,对偶为罕见之例外”。那么中诗的对偶句应怎样译成英诗呢? 许渊冲教授力主对偶应尽可能地译成英诗的偶句,以传达中国古诗特有的工整对仗的美感。但由于中国古诗的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须连词介词,和英语有很大的不同,在实际翻译中要准确无误地翻译原诗的对仗,仍然困难重重。许先生在这方面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他把七言诗译成每行 12个音节的亚历山大体,五言诗译成8个音节或10个音节的。他的译作形式工整、韵律自然,逼肖原诗。以杜甫的《登高》为例,此诗通篇对仗,曾被前人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许译:
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steep , sad gibbons cry ;
Water so clear and sand so white, birds wheel and fly.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Far from home in autumn, I' m grieved to see my plight;
After my long illness, I climb alone this height ,
Living in hard times, at my frosted hair I pine;
Pressed by poverty, I give up my cup of wine.
从整体上看,原诗每行七言,许译除第三、第四两行外,每行12个音节,原诗对仗工整,英译也是形容语对形容语,叠字对叠字,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精妙之处在于对两个叠词“萧萧”和“滚滚”的处理,用shower by shower和hour after hour,不仅保持了对仗,而且也保持了“萧萧”和“滚滚”给诗歌带来的音响的美和动态的美,让人读来如同原诗一样琅琅上口,气势非凡,同时还能欣赏到原诗的形态美。
四、结语
许教授唐诗英译的译文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诗歌再创的意境美、韵律美和形体美。许译诗歌的技巧不仅体现了译者深厚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和非凡的英语功底,更重要的是为诗歌翻译提供了借鉴。虽然“三美论”还有一些可商榷之处,比如如何做到“三美”并举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传达异域风味与发挥译文优势相统一的问题等等。但从总体上来讲,“三美论”不仅吸收了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突显了中国传统文论的特质,对古诗词英译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永生. 许渊冲诗词翻译的理论与实践[J]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2014(1): 91-95.
[5] 王西强. 浅议许渊冲古诗英译“三美论”[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31): 328-333.
[2] 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2000.
[3] 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4] 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7.
[6] 張和. 诗歌翻译中“三美”的功能对等与译者的读者意识[J]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3(5): 69-72.
[7] 张云霞. 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美的传递[J]. 沈阳大学学报, 2008(3): 30-32.
作者简介:王蕾 (1992-8-), 女, 籍贯:江苏扬州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历:16级硕士 ,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关键词:许渊冲;三美论;唐诗;英译
在中国诗歌翻译史上,许渊冲教授是“以诗译诗” 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学识渊博, 译著等身,自称“书销中外五十本, 诗译英法惟一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是许渊冲教授的文学理论翻译观。根据许渊冲教授的解释,“美”是指“意美、音美、形美”,源于鲁迅提出的关于文章的“三美”,许渊冲将它运用到诗词翻译上,提出译诗要尽量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化”,即“等化,浅化,深化”, 源于钱钟书的“化境说”, 即“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之”即“知之, 好之, 乐之”, 源于孔子在《论语》中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艺术”即“翻译是艺术, 不是科学”;“创”即“文学翻译等于创作”,源于郭沫若的“创作论”;“优”即“翻译要发挥译文语言优势”;“似”, 即“意似、音似、形似”或“意似、形似、神似”, 源于傅雷的“神似说”;“竞赛”即“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 文学翻译更是两种文化的竞赛”。
许渊冲教授的翻译理论主要是针对文学翻译, 尤其是针对诗歌翻译提出的。他最早在 1979 年就提出了译诗“三美论”, 认为译诗要尽量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三美”的基础是“三似”,即“意似、音似、形似”。“意似”就是要传达原文的内容, 不能错译、漏译、多译。随后, 在《三美和三似的幅度》和《再谈意美、音美、形美》等文章中,许教授又对诗歌翻译中的三美”和“三似”进行了阐述。总的观点是: 在“三美”之中, 意美最重要, 音美次之, 形美更次之; 要努力做到三美齐备。三美说提出后,受到译界好评,许多人将它作为衡量诗歌翻译的标准。本文试以许渊冲教授的几首唐诗为例,分析许教授在唐诗英译中是怎样体现意美、音美和形美的。
一、意美的体现
诗词的灵魂是意境,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 “言气格,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本也;气格,神韵,末也。境界具,而二者随之矣。”中国古典诗词既有实境,又有虚境,既有实在美又有空灵美。由此看出,意美主要是指诗歌的意境之美。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针对不同情境的诗词,运用不同的转化方式,忠实地再现原诗的物境,保持与原诗相同的情境,深刻反映原诗的意境,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相同的象境。通过采用“三化法”,许教授的译文成功地保持了原诗的特点,再现了原诗的优美意境。在他看来,“意美”是深层结构,“意似”是表层结构,当原文的表层和深层一致,译文和原文“意似”能传达原文的“意美”的时候,可以采用“等化”的译法。如果原文的表层和深层之间有距离,或是译文和原文“意似”并不能传达原文的“意美”,那就可以采用“深化”或“浅化”的译法。“深化”是通过原文的表层形式,进入原文的深层内容,译文的内容比原文更深刻。“浅化”和“深化”相反,把深奥难懂的原文化为浅显易懂的译文,就是“浅化”。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烟花三月下扬州” 被誉为千古名句,“烟花”可谓该句的诗眼,起着传神达意的作用。它的深层含义是指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景物。如用 firework 或 smoke and flower 来翻译只能传达烟花的表层意义。许教授巧妙构思,创造性地运用了对称结构: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将烟花译成了“柳绿花红”,可以说是“深化”。这样,一幅满目春光,花团锦簇,生机盎然的美景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另外,唐诗中专有名词的翻译也十分棘手,因为专有名词有时会暗含典故,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译语读者很难体会其中的内涵。为了成功 地转存原文的意境和蕴意,许教授采取了“等化” 和 “浅化” 的译法。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许译为Saturated at dawn, With flowers blooms the town. 锦官城是三国时期管理织锦的官署所在地,如果把这一典故的内涵完整地译出来,译诗就显得烦琐累赘,况且这一历史内涵在整首诗中并不占重要地位,因此,许教授将其淡化成了town。
二、音美的体现
汉英诗歌都非常讲究节奏和音韵,但他们在节奏和音韵上有截然不同的规律。中国的诗词力求平仄协调,抑扬顿挫,对仗工整,有尾韵、双声、叠韵等。而英语诗歌一行诗分为若干音步,音步又可以按轻重音排列不同分为抑扬格( iambic)、扬抑格( trochee)、抑抑扬格( anapest) 扬抑抑格( dactyl),韵式有头韵( alliteration)、尾韵( end rhyme)、行间韵( internal rhyme)等。汉英诗歌不同的音韵、节奏规律使得翻译中难以实现原文韵律的复制或再现。要使译文读者实现对音的审美和感悟,译者必须把文本转化为读者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将汉语诗歌翻译成英语,如何能借助浅化、等化、深化,使译诗在韵律上贴近原诗或与原诗音似、形似而成为翻译文学中的一首音美、形美之诗而又不损害原诗的意美呢? 这是许多翻译工作者都望而却步的一大难题。在这方面,许渊冲教授确实下了大功夫,也着实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以李白的五言絕句《静夜思》为例予以说明。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静夜思》并没有“白发三千丈”那样的夸张,也没有“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那样的飘逸,而是抓住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刻画出了一位思乡之客。
Before my bed.
There is bright moonlight, So that it seems
Like frost on the ground.
Lift my head,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Lowering my head,
I dream that I’m home.
( Translated by Arthur Cooper)
Arthur Cooper 英译过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虽多有建树,然则以三美观之,未必尽如人意。这首《静夜思》英译,如不分行排列,就不是诗,因为在翻译过程中,原诗已音形两失。原诗为五言绝句,共四行,每行五个音节,其顿式前两行为 2 +2 +1,后两行为 2 + 1 + 2,第一、二和四行最后一个音节押韵,押平声韵。英译共8行,其中单数行为四个音节、两个音步,双数行为五个音节,可看成三音步,但第五行为三个音节,英译基本上不押韵。其中,第五行的 lift和第七行的lowering一个为动词不定式,一个为现在分词,有失对称。译者使用了语法结构完整的诗句,因而可以看成是分行散文。
The Moon Shines Everywhere
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
( Translated by W. J. B. Fletcher )
Fletcher翻译了不少汉语诗歌,颇富名望。译诗一如原诗,也由四行组成;基本上为五音步抑扬格,押韵格式为aabb,但bb押的是临韵。从意义上看,用hoar frost可能是为了凑齐10个音节,结果显得有些夸张;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意义和意境似与原诗有别,可算因韵损意之一例。
A Tranquil Night
Abed,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I fou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 Translated by许渊冲)
与Fletcher的做法相同,许教授也将原诗译为四行;不同的是,许渊冲使用了8音节、4音步诗行,每行比Fletcher的少2个音节、1 个音步,在诗行的长度上更接近原诗。许译基本上为抑扬格,押韵格式为abab。另外,译诗的最后一句,许更胜 Fletcher 一筹,因为许译是实实在在的“低头思故乡”,虽然这个“思”略有夸张。Fletcher 最后一行中的“them”指代什么呢? “Youth’s sweet memories”与“低头思故乡”又有什么相干呢? 所以总体来说,还是许教授的英文更体现音美,意美。
三、形美的体现
诗歌是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诗借形以传神,失其形即失其神。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尽可能兼顾内容与形式,保留原文形式和结构上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的形美包括句式简练、工整,对仗等。对于英诗的形式,吕叔湘说过“英诗则以散行为常,对偶为罕见之例外”。那么中诗的对偶句应怎样译成英诗呢? 许渊冲教授力主对偶应尽可能地译成英诗的偶句,以传达中国古诗特有的工整对仗的美感。但由于中国古诗的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须连词介词,和英语有很大的不同,在实际翻译中要准确无误地翻译原诗的对仗,仍然困难重重。许先生在这方面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他把七言诗译成每行 12个音节的亚历山大体,五言诗译成8个音节或10个音节的。他的译作形式工整、韵律自然,逼肖原诗。以杜甫的《登高》为例,此诗通篇对仗,曾被前人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许译:
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steep , sad gibbons cry ;
Water so clear and sand so white, birds wheel and fly.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Far from home in autumn, I' m grieved to see my plight;
After my long illness, I climb alone this height ,
Living in hard times, at my frosted hair I pine;
Pressed by poverty, I give up my cup of wine.
从整体上看,原诗每行七言,许译除第三、第四两行外,每行12个音节,原诗对仗工整,英译也是形容语对形容语,叠字对叠字,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精妙之处在于对两个叠词“萧萧”和“滚滚”的处理,用shower by shower和hour after hour,不仅保持了对仗,而且也保持了“萧萧”和“滚滚”给诗歌带来的音响的美和动态的美,让人读来如同原诗一样琅琅上口,气势非凡,同时还能欣赏到原诗的形态美。
四、结语
许教授唐诗英译的译文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诗歌再创的意境美、韵律美和形体美。许译诗歌的技巧不仅体现了译者深厚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和非凡的英语功底,更重要的是为诗歌翻译提供了借鉴。虽然“三美论”还有一些可商榷之处,比如如何做到“三美”并举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传达异域风味与发挥译文优势相统一的问题等等。但从总体上来讲,“三美论”不仅吸收了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突显了中国传统文论的特质,对古诗词英译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永生. 许渊冲诗词翻译的理论与实践[J]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2014(1): 91-95.
[5] 王西强. 浅议许渊冲古诗英译“三美论”[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31): 328-333.
[2] 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2000.
[3] 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4] 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7.
[6] 張和. 诗歌翻译中“三美”的功能对等与译者的读者意识[J]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3(5): 69-72.
[7] 张云霞. 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美的传递[J]. 沈阳大学学报, 2008(3): 30-32.
作者简介:王蕾 (1992-8-), 女, 籍贯:江苏扬州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历:16级硕士 ,研究方向: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