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urongy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几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的外貌描写有几处不同的表述。本文就此問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文本的表达效果,人物形象的特点等作了细致的分析,阐述了笔者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红楼梦》 林黛玉 情境 表达效果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呕心沥血撰写的《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在亲友间先后借阅、传抄,留下各种版本。各种版本中,仅仅关于女一号林黛玉的眉和眼的描写,就多达近十种不同的版本流传世间。从其反复改动的情况,不难看出曹雪芹当年为描写黛玉的眉眼,确实煞费苦心。
  如今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一文中,所采用的文字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200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写的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哪一种更好呢?
  一、联系当时情境,“似泣非泣含露目”比“似喜非喜含情目”更符合情理。
  林黛玉一进贾府,就“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这个时候林妹妹丧母别父,来到这个人地两生的大园子里,本来悲伤的情绪还未消除,又被老祖母这一“搂”一“哭”,能不伤心?见宝玉时虽不哭却难销泪痕,在宝玉眼里的黛玉“与众各别”,文中是这样写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此时的黛玉无“喜”可言,她也不会强颜欢笑,装作“似喜”的模样。那眼睛自然是“似泣非泣”,“含露”欲滴。用露珠比喻极细小的泪珠或水珠,黛玉好像刚刚哭过,泪眼汪汪,但眼泪没掉下来。“似泣非泣含露目”描写出林妹妹悲伤又得忍着流泪的情景。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是对林妹妹美丽而忧伤的眼睛的逼真描写,不仅体现出林黛玉愁肠百结、又悲又怯的神与情,而且能和“神瑛使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的神话故事相照应。林黛玉的眼里隐隐含着泪水,是绛珠仙子到人间还泪。从这两句可看出前世的绛珠神韵,也可看出今生的黛玉风姿。再结合黛玉的“娇袭一身之病”考虑,黛玉是病由心生。她报恩天定,还神瑛以泪;情真意切,“情”宝玉之情。泪尽而亡。正应前因后果。
  二、比较表达效果,“似泣非泣含露目”比“似喜非喜含情目”更形象感人。
  从对偶的修辞手法看,以“露”对“烟”,“烟”,形容眉色好看,象一缕轻烟;“露”比喻两目湿润,似有泪光。同类取喻,具体生动;以“情”对“烟”则隔了一层。“含露目”对“罥烟眉”贴切无匹,写黛玉眼睛水汪汪的,如含有仙露明珠,显得形象空灵;“含情目”则过于抽象空泛。
  “似泣非泣”远胜“似喜非喜”。“泣”比“喜”更有动感,容易使人联想到哭泣﹑泪珠﹑愁苦等,使人顿生爱怜。《红楼梦》之哭泣多者莫过于林黛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她那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凝结成一首首美丽动人的诗篇——《葬花吟》《秋窗风雨夕》《题帕三绝》《桃花女儿行》等等。它让我们看到一个“独倚花锄泪暗洒”的林黛玉,“已教泪洒窗纱湿”的林黛玉,“抛珠滚玉只偷潸”的林黛玉,“泪自长流花自媚”的林黛玉。林黛玉的“泪”,有“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外在情态,更有“感时溅泪,恨别惊心”的内在情韵。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两句抓住林黛玉生动典型的气韵神情,暗示其悲剧命运,并寄寓深切的同情。这也为后来情节中林妹妹眼睛的描写定下了基调。如第二十七回,林妹妹看宝玉被拒后极度伤心,她“倚着床栏杆,双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
  三、分析人物形象,“似泣非泣含露目”比“似喜非喜含情目”更美丽动人。
  林黛玉是一位“世外仙姝”、“阆苑仙葩”,拥有一种得天地精华的超凡脱俗之美。“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两句画出林黛玉独一无二的眉目。林黛玉的眉毛细而长,弯弯的,眉头微微蹙起,含着淡淡的哀愁;黛玉的眼睛大又圆,水灵灵的,盈盈含露,脉脉含情。它显示出黛玉“清秀灵幻”的美丽形象,体现出黛玉的淡而不俗,清丽高雅,符合“潇湘妃子”自然洒脱的“风流态度”。小说第二十六回对林黛玉的容貌有一句概括:“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长得很象林妹妹的龄官“眉蹙春山,眼颦秋波,面白而腰纤,袅袅婷婷,大有黛玉之态。”“眉蹙春山,眼颦秋波”多像“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啊。
  林黛玉的花签是“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个字。“风露清愁”既与“含露目”相合,又暗示黛玉的多愁善感。在贾宝玉的眼中,林黛玉如“娇花”,似“弱柳”,是“水做成的骨肉”、“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充满灵动之美。有人说黛玉是集中国三千年文化于一身的理想化身,她的美不仅在外貌,更在精神气质──书卷气、灵秀气、孤傲气。她“弱柳扶风”的身姿显得脱俗飘逸,“风露清愁”的眉目显得崇高深刻。黛玉其形娟好,其质清寒,婀娜的外表之下蕴藏着一颗凄凉寂寞的心,她成为“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一个凄楚的代表。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只有跟“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合在一起,跟她整个人的气度、神韵、文化修养合在一起时,才具有超凡脱俗的美。
  由此看来,“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显然更胜一筹。宜取“泣”舍“喜”。当然,对“情”与“露”高下,可以有不同的的看法。“情”有“情”的妙处。
  宝黛初会便都觉得似曾相识,心灵相通。可见二人是心有灵犀一“见”通。《红楼梦》第一回说:“本书大旨谈情。”宝黛初见之时,林黛玉眼中的贾宝玉是这样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宝玉的俊美多情让黛玉“吃一大惊”,而黛玉的神情、风韵,只有宝玉才能心领神会,两人心心相印。一个“情”字,写出了二人之间的微妙情愫,而用“露”字难免失神。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鲁迅先生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曹雪芹挥动巨如大椽、细似金针的妙笔,精心描绘出黛玉的眉眼,它不仅写活了黛玉之形,更是透过宝玉的视角写活了黛玉的“神”。不要小看这双眉眼,眉目传情,写尽风流。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黄陂五中。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文中的一些阅读篇目,由于年代久远,内容生疏,学生阅读理解有困难,导致厌读情绪滋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搭建穿越时空理解作家作品的平台,帮助学生走进一个个精彩的世界,思想上产生共鸣。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语文 有效教学  荀子在《劝学》中提到“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
【摘 要】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也是每位教师拥有的自己一张独特的“名片”。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下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语言表达这一点上,有的自然流畅,有的却迟滞断续;有的准确生动,有的却模糊不清;有的激情奔放,有的却平淡无味;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却呆板枯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出有效的教学语言,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使学生的思维经
【摘要】魏晋时期大概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颓废的时期,魏晋文学也多染此风,少有健朗之气;而细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却不难发现,在普遍弥漫颓废气息的社会场景中,竟也暗涌着一道生命高歌的“清流”。当然,魏晋气息积重难返,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自然懒得去干涉别人,更无意于振奋消颓世境,因此,《兰亭集序》只是一篇消颓世境中的“振己”之作。  【关键词】魏晋时代《兰亭集序》颓废振己    魏晋时期大概算得
【摘 要】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过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方面。可惜,一直以来,在现实语文学习中存在着“重课堂教学、轻实践体验”的问题,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对此,本文从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脚等角度,探讨课堂教学如何与生活实践无缝对接,从而寻找走出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 实践体验 途径探索  一  精美的文物,如果只收藏在警卫森严的地下室,它的旷世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目前忽视句读训练的文言文教学无法达成这一目标。重视文言断句训练是提升文言阅读水平、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培养文言语感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诵读法的贯彻落实为文言语感的培养打开了一扇大门。  【关键词】课标 语感 心理机制 文言断句 诵读  一、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和现状 
【摘 要】叙事性文章,要写得有起伏、有曲折、有变化,情节有起有落,事件波澜迭现。文章试从兴波澜、生变化的技巧方法略作探讨。  【关键词】波澜 悬念 抑扬 巧合 误会 突转  《李觉出身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说文章似名山胜景一般,要层峦叠嶂、峰回路转、曲折多姿。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也说:“为文不知用旋绕之笔,则文势不曲。”确实,一篇文章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镜湖,则索然无味;倘若波澜
【摘 要】笔者讲授鲁迅《风筝》这篇课文,用一课时进行了主题教学,抓住“主题”这根主线,设计了四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从“善反省”、“批制度”、“重亲情”、“哀社会”这四个角度理解了文本的内涵,较好地达成了理解文章主题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主题 多角度 线  鲁迅的文章思想深邃,结构严谨,语言功底高超,而近年来对其文章又出现了一片争议声。笔者在教授他的《风筝》这篇文章时,仔细阅读文本,结合他本人的
一、命题形式的回归  高考作文的命题历经命题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个阶段,近年来,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已成为众多省份的首选。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仍是材料作文,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更为灵活,比如: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新材料作文可有多个立意,它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
【摘 要】《IQ测试》是一篇叙述“我”在招聘就业时遭遇的辛酸经历,痛刺当前应试教育的一篇檄文。本文通过挖掘小说形象背后承载的社会意义,把应试教育模式给人带来的心灵戕害揭示出来,引起社会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同时,小说行文中运用的情节重章叠现、心理表现的剥衣法、多重对比,既使内容在手法运用中得到充分展示,又给人以审美享受,彰显语言张力。  【关键词】小说 《IQ测试》 应试教育 表现特色 檄文    
【摘 要】“对比教学法”是古诗词教学中的常用方法。通过将同一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同一作者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或不同时期的同题材之作通过对比,我们能够让学生对作品本身、诗人情感、时代特征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学生自主地品味鉴赏诗歌、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答题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古诗 鉴赏 对比教学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