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断句的牛鼻子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t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目前忽视句读训练的文言文教学无法达成这一目标。重视文言断句训练是提升文言阅读水平、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培养文言语感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诵读法的贯彻落实为文言语感的培养打开了一扇大门。
  【关键词】课标 语感 心理机制 文言断句 诵读
  一、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和现状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必修目标,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表述,是使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关于“浅易”(“不太艰深”应该与“浅易”近义)文言文的评判标准,多年担任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组长的柳士镇教授分别从文章运用的词汇、出现的语法结构等五个方面对此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解释,总之,据此要求的选文应该是符合高中学生的实际的。
  即使这样“浅易”了,但是现在的文言文教学能否很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呢?恐怕不能。中学校园里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便是明证;高考文言翻译平均得分低下的事实更提醒我们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不重视甚至放弃“句读训练”恐怕难辞其咎。然而,多年来,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中,句读训练却似乎早已绝迹了。首先是教材中白文内容极少或者根本没有,有关句读训练的习题寥寥可数,且多集中在高中教材。其次是考试不重视,比如只考查文科生;或分值偏低,比如最近连续三年粤、湘、浙卷断句分值只占全卷的1/50。其结果,是老师、学生越来越不重视文言文句读的学习,文言文的教学也就越来越吃力不讨好了。
  但此种情况的出现,并不等于说句读方法不管用。事实上,句读训练的的确确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句读训练有助于培养阅读能力
  句读是古代学校教育的一门基础功课。古人著书立说都文不加点,孙德谦曾经说过:“古书之流行,至于今日,既相承无圈点矣,吾人诵读时,正宜自行圈点。盖一经句读,其书文义或者难解者,即其上下句法,若何联缀,皆将再三谛审,与泛览者不同。”所以古人说:“学识如何观点书。”这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古人在教育子弟时,首先就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三字经》曰:“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古人把句读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基础功课,说明了句读古书对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句读要求当然比断句高,我们现在一般只要求学生能断句。即使这样,怎么培养学生断句的能力我们却依然很茫然。看到最多的是这样的建议或做法:“文言断句三个原则:一、通读全文,……(一)根据词性、语序断句……(二)根据特殊句式断句……(三)根据固定格式断句……(四)根据对话、引用的词语标志断句……”充斥于各种教辅书籍甚至教科书的这些建议、做法往往只能治标却不能治本。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断句问题,舍去培养文言语感别无他途。试想,如果古人不是从小就开始注重培养语感,就像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我们描述的:“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那么他们怎么可能有敏锐的语感?又怎么可能断好句读好书写好文章呢?
  三、语文素养必须借助语感训练来实现
  尽管《课标》不像《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那样多次提及语感,但不等于不重视语感更不意味着不要语感了。因为《课标》在提及“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的同时,紧接着就指出“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这不是“文言语感”是什么?只不过没有用“文言语感”这个字眼罢了。
  另外,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语感包括文言语感,那么,他的语文素养就不会低。这一点与《课标》反复强调“语文素养”是一致的。因为,“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代表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涵盖面比语文能力大一些,“既包括能力,又不仅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
  这些解说,都意味着培养语感包括文言语感依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反复训练和实践,形成文言语感的动力定型
  语感是言语者的重要心理活动,文言断句有了良好的语感,就能保证断句的合理准确与迅速。所以,对文言语感进行深入地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要把握语感的本质特征,必须了解语感产生的心理机制。根据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语言感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因素。在大脑主管言语的区域里,因多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言语信号刺激作用形成了与之相应的言语活动联系系统——言语动力定型。由于言语动力定型中,构成其特有的动作方式的各个环节的动作,是按一定的程序构成的,因而,当这种言语动力定型建立并巩固之后,某种言语活动信号一旦出现就可以自动地引起这一言语动力定型内各个动作的反应。于是这种言语活动就可以自动化的形式发生。这正是语感迅速直接地认知语言的心理基础。
  语感的直接客体是语言文字,在文言文特别是文言断句学习中,感知的途径就是训练,通过在言语活动中反复练习和实践,对语言文字的组合规律,词句的意义在大脑中形成了动力定型,储存在大脑里,这样,人们在重新接受言语符号特性编码时,就会自动与言语动力定型相接触,经过动力定型过滤,迅速作出判断。
  由此可见,只要对文言材料这一语言客体进行反复训练和实践,学生就有可能形成文言动力定型并予以储存。一旦接到对文言段落或篇章进行断句的要求,他就可以自动与储存好的文言动力定型相接触,经过过滤而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
  五、根据语感的心理机制,强化文言诵读训练
  语感的形成,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但主要是后天的培养训练。鉴于诸如用心体验、思维训练等等方法早有人细说,在此,我们特别强调诵读,因为诵读是基础也是关键,强化诵读训练,可以说是牵住了文言语感培养的牛鼻子。
  首先,诵读能品出文言的音乐美感从而帮助断句。著名的古代文学批评史家郭绍虞先生是现当代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文字最有自觉意识和研究的学者之一(王元化先生语)。郭绍虞指出,中国语词具有弹性作用。也就是说,中国语词的流动性很大,可以为单音,同时也可以为复音,随宜而施,初无一定。他又指出,中国语言文字的单音缀和孤立的特性,格外能显示音节美。他甚至断言:“骈文之易于断句固不必说,即古文也是利用文字的特点,以使辞句之组织,不必用标点而读下去时自能得其句逗。我以为文言中这一点长处是最有关系最不可抹煞的。”
  其次,诵读若能“因声求气”,文言断句就能事半功倍。古今学者都十分强调因声求气。姚鼐说:“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终为门外汉耳。”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话·因声求气》里指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第三,养成诵读习惯,断句游刃有余。此点本无需赘言。但是,今天,琅琅书声在校园特别是高中校园日渐缺失,语文课堂已经日益让位于习题训练,早读渐渐变成默读或者浏览的时候,我们非常有理由呼吁:捧起书本、挺起胸膛、放开声音(笔者教学实践的一向做法)诵读文言文。当然,作为教师,应加强对诵读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练好的诵读习惯。
  勤于诵读,牵住了断句的牛鼻子,积累了对文言文音乐性的敏感,也就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断起句来,就一定能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震川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块“短板”,教师难教,学生厌学。本文通过分析三个课堂案例。指出文言文教学不能“言”“文”割裂,而应该“言”“文”并举。  [关键词]课堂教学 文言文 “言”“文”并举    中国文学讲究含蓄蕴籍,“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样的文言文文美而意丰,引起我们无穷的遐想和思考。使我们俗世疲惫的心灵在阅读中获得了休憩,寻找到心灵的归宿。但是,中学生却有一句口头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主张语文学习要个性化,阅读也要个性化。这一主张对于摆脱长期以来程式化阅读的弊端,使阅读回归真实、走向科学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结合名著导读和《中国小说欣赏》所进行的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活动,无疑是一项有益且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个性化解读 中国小说专题 回归经典    “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排名四大名著之首,作为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实在有必要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际交往也日益频繁,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教学的角度讲,口头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书面表达能力的强弱。能够打破以往相对单一“读”与“写”的教学方式,做到读、写与口语交际共同进步,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课本 训练方法 共同训练  目前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用词不当、句子表达不清、段落层次模糊、思路不清晰,让教师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内在关系,启示我们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体验进行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渗透现代生活的内容,注入时代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他们就会更深入地把握古文的思想内涵,从而优化文言文教学的效果。本文结合《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实例,谈谈高中语文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与思考。  【关键词】文言文 生活化教学 体验 内涵
【摘 要】《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优秀之作。作品表现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复杂的矛盾斗争。本文从政治关系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文本作了细致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国家 政治 利益    读完《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之后,感觉文章除了赞扬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外,同时也突出地反映了春秋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钻得进去,学习才会有成效。每个中学语文教师都必须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研究并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本文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巧用导入、利用多媒体以及联系生活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培养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
【摘 要】语文课文中的一些阅读篇目,由于年代久远,内容生疏,学生阅读理解有困难,导致厌读情绪滋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搭建穿越时空理解作家作品的平台,帮助学生走进一个个精彩的世界,思想上产生共鸣。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语文 有效教学  荀子在《劝学》中提到“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
【摘 要】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也是每位教师拥有的自己一张独特的“名片”。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下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语言表达这一点上,有的自然流畅,有的却迟滞断续;有的准确生动,有的却模糊不清;有的激情奔放,有的却平淡无味;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却呆板枯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出有效的教学语言,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使学生的思维经
【摘要】魏晋时期大概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颓废的时期,魏晋文学也多染此风,少有健朗之气;而细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却不难发现,在普遍弥漫颓废气息的社会场景中,竟也暗涌着一道生命高歌的“清流”。当然,魏晋气息积重难返,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自然懒得去干涉别人,更无意于振奋消颓世境,因此,《兰亭集序》只是一篇消颓世境中的“振己”之作。  【关键词】魏晋时代《兰亭集序》颓废振己    魏晋时期大概算得
【摘 要】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过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方面。可惜,一直以来,在现实语文学习中存在着“重课堂教学、轻实践体验”的问题,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对此,本文从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脚等角度,探讨课堂教学如何与生活实践无缝对接,从而寻找走出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 实践体验 途径探索  一  精美的文物,如果只收藏在警卫森严的地下室,它的旷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