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粮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检验方法的使用情况以及不足之处,还有它们之间的比较。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免疫亲和柱法,其中最后一种方法是现在国际上公认的比较有效而且经济实惠的一种检测方法。他们之间的比较,通过多个方面,例如,从经济方面考虑,副作用、简易性、技术含量等诸多方面,可以比较全面的比较他们之间的优缺点,从而因地制宜,把最有效的检测方法,应用到最需要的最有用的工作中。
关键词:粮油食品;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方法比较
一、黄曲霉毒素的相关介绍
(一)黄曲霉毒素巨大的毒性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真菌代谢的有毒产物。黄曲霉毒素有较大的毒性,它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他的作用机理是作用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使核糖体脱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造成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受阻。黄曲霉毒素(AFT)的毒性非常强,黄曲霉毒素的LD50(半数动物致死量)为0.249mg/kg,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所以较少计量就可使人体受到严重的侵害。而当人体摄入量增大时,会导致疾病的出现,例如:急慢性中毒,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功能变异等。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不可低估,它是最可怕的疾病癌症的致命因素。就目前研究表明,受污染的食品中最主要的种类是黄曲霉毒素Bl。据科学试验,它的毒性主要有两种临床表现:急慢性中毒和癌变。
(二)黄曲霉毒素的来源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类坚果,特别是花生和玉米中。花生、玉米、大米、大豆、食用油、调味品、奶制品等食品,由于收获、生产、流通等过程中保管不当,经常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产生毒素,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在合适的条件下黄曲霉素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而且发现温度湿度较高的地区受到黄曲霉毒素危害的程度更深。我国南方地区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北方地区稍微较轻一点,但情况不容乐观,北方地区也有加重的趋势。
(三)黄曲霉毒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危害状况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民意识不是很高,经济发展不是很发达,对黄曲霉毒素的了解不是很透彻,甚至闻所未闻。以至于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危害甚大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存在。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发霉食品不舍得丢弃,通常洗洗再食用,而且一般家庭生活中还喜爱吃的发酵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还较高。因此人们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受到了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一)几种主要检测方法
1.薄层色谱法
其原理是试样中黄曲霉毒素经提取、过滤,硅胶柱纯化,浓缩,定容。用单向薄层色普法或双向薄层色普法进行试液层析分离。在紫外灯下检查色谱荧光斑点,在同一板上,试液与已知量标准黄曲霉毒素比较,用目测法或薄层扫描仪荧光法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以形成半缩醛衍生物来确认黄曲霉毒素含量。该方法黄曲霉毒素B1的最低检出量为0.0004ug,检出限为5ug/kg.
2.酶联免疫吸附法
试样中的黄曲霉毒素B1经提取、脱脂、浓缩后与定量特异性抗体反应,多余的游离抗体则与酶标板内的包被抗原结合,加入酶标记物和底物后显色,与标准比较测定含量。该方法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出限为0.01ug/kg.
3.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试样经过甲醇-水提取,提取液经过滤、稀释后,滤液经过含有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此抗体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具有专一性,黄曲霉毒素交联在层析介质中的抗体上。用水或吐温-20/PBS将免疫亲和柱上的杂质去掉,以甲醇通过免疫亲和柱洗脱,洗脱液通过带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柱后碘溶液衍生测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B2、G1、G2总量检出限为1ug/kg.[1]
4.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
试样经过甲醇-水提取,提取液经过滤、稀释后,滤液经过含有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此抗体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具有专一性,黄曲霉毒素交联在层析介质中的抗体上。用水将免疫亲和柱上的杂质去掉,以甲醇通过免疫亲和柱洗脱,加入溴溶液衍生,以提高测定灵敏度。洗脱液通过带荧光光度计测定黄曲霉毒素总量。此方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B2、G1、G2总量检出限为1ug/kg.
5.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黄曲霉毒素B1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利用的是竟争免疫层析的原理,试纸条从加样处开始分别为样品垫、胶金垫、膜和吸水纸。胶金垫上喷有金标抗体,NC膜上喷有黄曲霉毒素B1的BSA检测抗体(检出限)和驴抗鼠的二抗(控制线)样本中的黄曲霉毒素B1在流动过程中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抑制了抗体和NC膜检测线上的黄曲霉毒素B1。BSA偶联素的结合,在控制线显色的前提下,根据检出限是否显色进行判定,如果样本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大于一定值,检出限不显颜色结果为阳性;反之,检出限显红色,结果为阴性。[2]
(二)检测方法之间的比较
简单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1)法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容易掌握,一般的实验室均可以开展。缺点是样品前处理繁琐,且提取和净化效果不够理想,操作时间长。(2)法的优点是实验用品的危害小、实验比较安全。实验需要的试剂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用时短具有效率高的优点。但仍有不可忽视的缺点。该试剂使用寿命短,而且保存的温度湿度环境要求较高,需要资金的投入多,这就加重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经济负担。(3)法的优点是检测精确度相当高,可以准确的确定黄曲霉毒素的种类以及各种成分含量。它的缺点是配套设备价格较贵,资金投入较大,检测费用高。(4)法的优点是检测过程比较安全,检测时间较短,配套设施也比较简便,但缺点是操作比较繁琐。(5)法的优点快速简便,价格便宜,容易被基层掌握,利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检测。但是该方法精确度不高,只能用于泛泛检测。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国家标准的要求。[3]
三、检测工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建议
(一)检测工作的现状
一是场地设备投入不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还相对比较落后,各地检测设备资金投入不平衡。二是人们思想意识不强。黄曲霉毒素虽然毒性强烈,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监管不到位。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由于监管不到位,致使一些黄曲霉毒素超标的粮油产品流入市场。
(二)应对措施建议
首先是要建全粮油食品检验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全覆盖所有粮油产品的监测体系,消除食品质量安全监测盲区,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做到分级检测管理,尤其是要做好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源头防控检测工作。根据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难易程度,把好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源头关。比如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虽然检测方法精确度不高,但在检测过程中能快捷方便,是企业生产产品把好原材料质量的比较好的检测方法,值得推广。其二是加强检验方法的研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和标准。但有的方法还不是很完善,所以要加快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检测方法,以满足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需要。三是做好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的工作。做好粮油食品污染毒素的预警,就要摸清污染的来源,做到防患于未然。使粮油食品不受污染才是我们的目的。
四、结语
目前我国民众对黄曲霉毒素的警惕性还不高,检测的普及面不是很广。这篇论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各种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分析了诸多技术的优缺点,以及相关的建议。为了保证国民的身体素质,提高检测技术、因地制宜的应用好检测技术是做好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军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及伏马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2]李书国,陈辉,李雪梅,任媛媛.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综述[J].粮油食品科技,2009,02:62-65.
[3]马永生.粮油食品中黄曲霉素检测方法及比较[J].科学之友,2012,07:18-19.
关键词:粮油食品;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方法比较
一、黄曲霉毒素的相关介绍
(一)黄曲霉毒素巨大的毒性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真菌代谢的有毒产物。黄曲霉毒素有较大的毒性,它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他的作用机理是作用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使核糖体脱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造成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受阻。黄曲霉毒素(AFT)的毒性非常强,黄曲霉毒素的LD50(半数动物致死量)为0.249mg/kg,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所以较少计量就可使人体受到严重的侵害。而当人体摄入量增大时,会导致疾病的出现,例如:急慢性中毒,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功能变异等。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不可低估,它是最可怕的疾病癌症的致命因素。就目前研究表明,受污染的食品中最主要的种类是黄曲霉毒素Bl。据科学试验,它的毒性主要有两种临床表现:急慢性中毒和癌变。
(二)黄曲霉毒素的来源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类坚果,特别是花生和玉米中。花生、玉米、大米、大豆、食用油、调味品、奶制品等食品,由于收获、生产、流通等过程中保管不当,经常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产生毒素,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在合适的条件下黄曲霉素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而且发现温度湿度较高的地区受到黄曲霉毒素危害的程度更深。我国南方地区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北方地区稍微较轻一点,但情况不容乐观,北方地区也有加重的趋势。
(三)黄曲霉毒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危害状况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民意识不是很高,经济发展不是很发达,对黄曲霉毒素的了解不是很透彻,甚至闻所未闻。以至于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危害甚大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存在。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发霉食品不舍得丢弃,通常洗洗再食用,而且一般家庭生活中还喜爱吃的发酵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还较高。因此人们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受到了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一)几种主要检测方法
1.薄层色谱法
其原理是试样中黄曲霉毒素经提取、过滤,硅胶柱纯化,浓缩,定容。用单向薄层色普法或双向薄层色普法进行试液层析分离。在紫外灯下检查色谱荧光斑点,在同一板上,试液与已知量标准黄曲霉毒素比较,用目测法或薄层扫描仪荧光法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以形成半缩醛衍生物来确认黄曲霉毒素含量。该方法黄曲霉毒素B1的最低检出量为0.0004ug,检出限为5ug/kg.
2.酶联免疫吸附法
试样中的黄曲霉毒素B1经提取、脱脂、浓缩后与定量特异性抗体反应,多余的游离抗体则与酶标板内的包被抗原结合,加入酶标记物和底物后显色,与标准比较测定含量。该方法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出限为0.01ug/kg.
3.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试样经过甲醇-水提取,提取液经过滤、稀释后,滤液经过含有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此抗体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具有专一性,黄曲霉毒素交联在层析介质中的抗体上。用水或吐温-20/PBS将免疫亲和柱上的杂质去掉,以甲醇通过免疫亲和柱洗脱,洗脱液通过带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柱后碘溶液衍生测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B2、G1、G2总量检出限为1ug/kg.[1]
4.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
试样经过甲醇-水提取,提取液经过滤、稀释后,滤液经过含有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此抗体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具有专一性,黄曲霉毒素交联在层析介质中的抗体上。用水将免疫亲和柱上的杂质去掉,以甲醇通过免疫亲和柱洗脱,加入溴溶液衍生,以提高测定灵敏度。洗脱液通过带荧光光度计测定黄曲霉毒素总量。此方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B2、G1、G2总量检出限为1ug/kg.
5.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黄曲霉毒素B1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利用的是竟争免疫层析的原理,试纸条从加样处开始分别为样品垫、胶金垫、膜和吸水纸。胶金垫上喷有金标抗体,NC膜上喷有黄曲霉毒素B1的BSA检测抗体(检出限)和驴抗鼠的二抗(控制线)样本中的黄曲霉毒素B1在流动过程中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抑制了抗体和NC膜检测线上的黄曲霉毒素B1。BSA偶联素的结合,在控制线显色的前提下,根据检出限是否显色进行判定,如果样本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大于一定值,检出限不显颜色结果为阳性;反之,检出限显红色,结果为阴性。[2]
(二)检测方法之间的比较
简单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1)法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容易掌握,一般的实验室均可以开展。缺点是样品前处理繁琐,且提取和净化效果不够理想,操作时间长。(2)法的优点是实验用品的危害小、实验比较安全。实验需要的试剂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用时短具有效率高的优点。但仍有不可忽视的缺点。该试剂使用寿命短,而且保存的温度湿度环境要求较高,需要资金的投入多,这就加重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经济负担。(3)法的优点是检测精确度相当高,可以准确的确定黄曲霉毒素的种类以及各种成分含量。它的缺点是配套设备价格较贵,资金投入较大,检测费用高。(4)法的优点是检测过程比较安全,检测时间较短,配套设施也比较简便,但缺点是操作比较繁琐。(5)法的优点快速简便,价格便宜,容易被基层掌握,利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检测。但是该方法精确度不高,只能用于泛泛检测。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国家标准的要求。[3]
三、检测工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建议
(一)检测工作的现状
一是场地设备投入不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还相对比较落后,各地检测设备资金投入不平衡。二是人们思想意识不强。黄曲霉毒素虽然毒性强烈,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监管不到位。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由于监管不到位,致使一些黄曲霉毒素超标的粮油产品流入市场。
(二)应对措施建议
首先是要建全粮油食品检验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全覆盖所有粮油产品的监测体系,消除食品质量安全监测盲区,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做到分级检测管理,尤其是要做好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源头防控检测工作。根据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难易程度,把好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源头关。比如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虽然检测方法精确度不高,但在检测过程中能快捷方便,是企业生产产品把好原材料质量的比较好的检测方法,值得推广。其二是加强检验方法的研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和标准。但有的方法还不是很完善,所以要加快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检测方法,以满足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需要。三是做好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的工作。做好粮油食品污染毒素的预警,就要摸清污染的来源,做到防患于未然。使粮油食品不受污染才是我们的目的。
四、结语
目前我国民众对黄曲霉毒素的警惕性还不高,检测的普及面不是很广。这篇论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各种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分析了诸多技术的优缺点,以及相关的建议。为了保证国民的身体素质,提高检测技术、因地制宜的应用好检测技术是做好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军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及伏马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2]李书国,陈辉,李雪梅,任媛媛.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综述[J].粮油食品科技,2009,02:62-65.
[3]马永生.粮油食品中黄曲霉素检测方法及比较[J].科学之友,2012,0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