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地方普通高校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作出的整体性设计和安排,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顶层制度设计,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和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作用,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未来发展。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同学校由于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其对于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也不同。作为地方普通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高校自身特点及服务面向。地方普通高校以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职能,地方性、区域性是一个重要特点。为此,其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围绕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来进行,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是所培养人才的类型及层次。一般而言,地方普通高校多侧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应用性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由于是本科教育,首先要达到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本科教育学业标准,其次要“更加注重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所培养的人“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要上手快,又要后劲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创新能力;既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1]
三是生源特点及质量观。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地方普通高校存在着生源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在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生源质量、办学条件等,综合考虑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质量。
四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生源入学基础、入学水平、学习能力差异化突出,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日趋明显。实行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适应学分制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体现多方向、分层次、模块化、个性化。此外,还要考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课程体系设计要注重专业的实质等效性。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基本的要素,既受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又是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过程选择的依据”。[2]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普通高校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具体要求:第一,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第二,要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第三,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第四,要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最后落脚点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知识方面,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要从以‘够用’和‘实用’的要求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在能力方面,不仅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素质方面,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3]基于此,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目标既要体现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又要体现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服务面向以及专业特色。为此,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划分为学校和专业两个层次。各专业可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之后,就要着眼于整个培养方案的体系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实际,积极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传承创新。
二是要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要以知识学习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素质教育为核心,形成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要坚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原则。要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注意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加强课程的整合;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促进课程的综合化;合理搭配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压缩课内总学时,提高课外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是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要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立足点。在课程和教学环节设计上,注意共性和个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创设良好环境和条件。要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需求设计不同发展路径,建立分类分层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学分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探索导师制,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指导。拓宽学生成才渠道,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
五是要坚持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原则。构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分类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突出实践教学效果。丰富与专业教育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内容。将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及课程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途径和呈现方式的选择。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地方普通高校,近年来不断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总结2007版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使培养目标更具体、更具操作性,要求各专业结合本专业实际,围绕毕业生基本要求,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3个方面、10个基本点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分别是:知识掌握方面: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具备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及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本专业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素质发展方面: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及合作能力。 1.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围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及素质拓展五个平台来搭建课程体系。将现有本科专业根据其学科特点及专业关联度,划分成工科、理科、经管、文科、艺术、医学六大类、27个专业大类,为课程设置的分类指导及大类平台课程的搭建提供依据。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按六大类全校打通设置;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按照自然科学类、人文和艺术类、社会科学类、沟通交流类四个类别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必修课程按二级学科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限选课程打破专业界限,学院内打通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方向模块课程体现各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趋向。
为加大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力度,保证各子系统课程类群功能的实现,强调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毕业生基本要求,按照大纲对课程内容及体系进行重构和整合,使得每门课程对各项基本要求的实现都应有一定的贡献,每项基本要求的实现都有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支撑。
2.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学校通过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建设,构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
通识教育平台通过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来进行搭建。必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按大类全校打通设置,其中数学、大学英语及计算机基础等重要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开设内容丰富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学科大类教育平台按照学科大类必修课程和学科大类限选课程进行搭建。学科大类必修课程强调依据教育部或相关部委专业认证、专业评估、专业规范设定的核心平台课程,按二级学科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限选课程由各学院按需设置,强调设置学科交叉课程,体现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目的。大类平台课的开设使学生具备较为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发展后劲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适应性。
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方向)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既要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又要考虑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原则上要遵循教育部或教指委相关规定和专业规范要求,以达到国家对各行各业各种类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要求。专业限选课程可通过灵活专业方向,按专业方向模块化设置,同时充分考虑并根据学生直接就业、继续深造等不同需求,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组,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专业任选课程设置强调考虑深化、拓宽学生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利于学生拓展专业知识面和兴趣延展。专业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科类必修课程一起构成课程体系的核心。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是根据学科需要和社会需求变化等因素,对所有课程进行关联分类与整合,形成特定功能的课程类群,应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与技能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是对三个子系统实践教学环节的梳理,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环节强调按照基本操作、综合运用、设计创新的要求系统设计,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连续性。强调“突出各阶段的能力培养重点,形成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4]要求系统设计和建设实践教学的大类平台课程,积极开发建设实务专题课程、综合性课程,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强调围绕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统筹考虑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开设实践类选修课程,鼓励增设与专业能力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技术等级证书的教学环节,“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5]
4.素质拓展平台的构建
将素质拓展平台的构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是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而且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6]素质拓展平台主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来进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包括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两种形式。强调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并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优质课程资源;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要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校园模拟企业、创业园区等丰富活动内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作为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并强调要和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011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制修订方案设计”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7.
[2]姚正海.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的基本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3][4][5][6]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 55-56.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作出的整体性设计和安排,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顶层制度设计,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和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作用,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未来发展。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同学校由于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其对于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也不同。作为地方普通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高校自身特点及服务面向。地方普通高校以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职能,地方性、区域性是一个重要特点。为此,其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围绕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来进行,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是所培养人才的类型及层次。一般而言,地方普通高校多侧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应用性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由于是本科教育,首先要达到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本科教育学业标准,其次要“更加注重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所培养的人“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要上手快,又要后劲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创新能力;既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1]
三是生源特点及质量观。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地方普通高校存在着生源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在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生源质量、办学条件等,综合考虑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质量。
四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生源入学基础、入学水平、学习能力差异化突出,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日趋明显。实行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适应学分制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体现多方向、分层次、模块化、个性化。此外,还要考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课程体系设计要注重专业的实质等效性。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基本的要素,既受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又是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过程选择的依据”。[2]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普通高校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具体要求:第一,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第二,要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第三,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第四,要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最后落脚点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知识方面,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要从以‘够用’和‘实用’的要求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在能力方面,不仅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素质方面,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3]基于此,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目标既要体现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又要体现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服务面向以及专业特色。为此,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划分为学校和专业两个层次。各专业可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之后,就要着眼于整个培养方案的体系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实际,积极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传承创新。
二是要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要以知识学习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素质教育为核心,形成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要坚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原则。要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注意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加强课程的整合;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促进课程的综合化;合理搭配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压缩课内总学时,提高课外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是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要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立足点。在课程和教学环节设计上,注意共性和个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创设良好环境和条件。要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需求设计不同发展路径,建立分类分层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学分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探索导师制,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指导。拓宽学生成才渠道,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
五是要坚持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原则。构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分类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突出实践教学效果。丰富与专业教育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内容。将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及课程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途径和呈现方式的选择。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地方普通高校,近年来不断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总结2007版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使培养目标更具体、更具操作性,要求各专业结合本专业实际,围绕毕业生基本要求,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3个方面、10个基本点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分别是:知识掌握方面: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具备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及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本专业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素质发展方面: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及合作能力。 1.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围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及素质拓展五个平台来搭建课程体系。将现有本科专业根据其学科特点及专业关联度,划分成工科、理科、经管、文科、艺术、医学六大类、27个专业大类,为课程设置的分类指导及大类平台课程的搭建提供依据。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按六大类全校打通设置;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按照自然科学类、人文和艺术类、社会科学类、沟通交流类四个类别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必修课程按二级学科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限选课程打破专业界限,学院内打通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方向模块课程体现各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趋向。
为加大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力度,保证各子系统课程类群功能的实现,强调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毕业生基本要求,按照大纲对课程内容及体系进行重构和整合,使得每门课程对各项基本要求的实现都应有一定的贡献,每项基本要求的实现都有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支撑。
2.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学校通过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建设,构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
通识教育平台通过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来进行搭建。必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按大类全校打通设置,其中数学、大学英语及计算机基础等重要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开设内容丰富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学科大类教育平台按照学科大类必修课程和学科大类限选课程进行搭建。学科大类必修课程强调依据教育部或相关部委专业认证、专业评估、专业规范设定的核心平台课程,按二级学科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限选课程由各学院按需设置,强调设置学科交叉课程,体现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目的。大类平台课的开设使学生具备较为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发展后劲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适应性。
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方向)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既要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又要考虑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原则上要遵循教育部或教指委相关规定和专业规范要求,以达到国家对各行各业各种类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要求。专业限选课程可通过灵活专业方向,按专业方向模块化设置,同时充分考虑并根据学生直接就业、继续深造等不同需求,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组,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专业任选课程设置强调考虑深化、拓宽学生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利于学生拓展专业知识面和兴趣延展。专业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科类必修课程一起构成课程体系的核心。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是根据学科需要和社会需求变化等因素,对所有课程进行关联分类与整合,形成特定功能的课程类群,应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与技能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是对三个子系统实践教学环节的梳理,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环节强调按照基本操作、综合运用、设计创新的要求系统设计,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连续性。强调“突出各阶段的能力培养重点,形成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4]要求系统设计和建设实践教学的大类平台课程,积极开发建设实务专题课程、综合性课程,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强调围绕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统筹考虑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开设实践类选修课程,鼓励增设与专业能力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技术等级证书的教学环节,“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5]
4.素质拓展平台的构建
将素质拓展平台的构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是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而且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6]素质拓展平台主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来进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包括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两种形式。强调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并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优质课程资源;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要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校园模拟企业、创业园区等丰富活动内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作为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并强调要和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011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制修订方案设计”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7.
[2]姚正海.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的基本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3][4][5][6]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 55-56.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