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今译并不时新,但它能够对大学古代诗词教学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它有助于深化对原作的理解,避免理解的失误。它在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训练其写作能力和文学创作,增强教学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古诗今译在大学教学中应该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
关键词:古诗今译;深化理解;审美鉴赏;写作训练;吟诵
古诗今译在今天已不是什么时髦的做法,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在中小学里对古文翻译已经司空见惯,古诗今译似乎再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了。而且,历来都存在着诗不可以译的主张,古人所谓“诗无达诂”就包含了这个意思。在国外,美国诗人Robert Frost有一句名言也鲜明地表达过这种观点: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translation(诗者,译之所失也)。本文之所以再来谈论这个话题,是因为近年来我在大学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它可能给大学教学带来的生动效果。首先是在周裕锴先生开设的研究生课上,听他精解宋代僧人惠洪的诗歌,在完成“解体”、“解题”、“注释”等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之后,就是对作品作全文翻译。周先生那准确而富有文采的译文不时把人带入高妙的境界,在座的同学都由衷地感佩他译得真好,听课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种艺术享受。尽管这一套教学形式在我们的传统教学方法中大略都能找到,但周先生把它用作一门研究生选修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据说是他有感于研究生阅读古典原著的能力和现状,而在有意识地借鉴他所亲历的日本读书会的文本细读方式,这才是其良苦用心所在。其后,我在给中文系本科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时,曾经先后讲解和翻译过李白的《将进酒》诗和柳永的《锦堂春》词。出乎意料的是,每次当我快把译文念诵完毕,教室里就响起热烈的掌声,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毋庸讳言,古诗今译处理不当,对于古诗词教学可能存在负面作用,但上述活生生的事例使我领悟到:应该恰当认识和评价古诗今译在大学古代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探讨如何合理运用它来促进相关教学活动。鉴于古代诗词教学在中小学语文和大学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涉及古诗词翻译的相关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上面,因此从大学教学的角度予以探讨应该是很有必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
根据我的经验与体会,古诗今译的教学作用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古诗今译是深化阅读理解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手段
古诗今译之必要,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今人理解原作的需要。中国古代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其有限的文字之中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可谓一门浓缩的艺术。加之古今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对其理解往往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字面到内涵,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其中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因此企望在诗词阅读中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而翻译都有一个从意会到言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阅读理解中这个认识发展的规律:理解的成果首先是呈现在意念中,这就是所谓“意会”。“意会”的理解,丰富、快捷,但又朦胧、飘忽,因为是初步的理解,不免显得肤浅、零散,缺少逻辑和条理,其中可能存在遗漏、盲点甚至误解。在这个时候,如果对“意会”进行“言传”(即翻译,不论口头还是笔头)的话,就会促使理解的成果进一步具体明晰起来。而为了准确地传达原意,就需要译者调动其语言的、文学的以及古代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对原作进行反复体味,深入思考,直至对其内容融会贯通,了然于胸。同时因为表达的需要,又必然要求逻辑和条理。可见“言传”阶段的理解比“意会”要高,在这个过程中是理解的结束和完成。陶尔夫先生曾以宋词翻译为例说明今译对于理解的重要意义:
如果你能把一首词,一批词,一个词人所有的传世词篇都能准确无误地用当代诗体形式今译过来,那么你对它便有了更多的发言权。甚至会发现你原来理解的错误(包括前人的失误)。你在讲词的时候将比别人更多一些体会和发现。在此基础上去构思论文撰写论文,论点论据角度新见等等似乎并不困难,因为你的甘苦和词人的甘苦是相通的。
陶先生的实践表明,翻译比单纯的阅读体会、了解更多,并且有助于发现、纠正自己和前人的误解误读,同时这种建立在翻译基础上的理解还是通向科研工作的基础和平台。因此,他要求和提倡他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翻译宋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早谈到过类似的翻译体会:
我们常易过于自信,取一部外国文学作品从头读到尾,便满以为自己完全了解。可是动手译它时,便发现许多自以为了解的地方没有了解或是误解。迅速的阅读使我们无形中自己欺骗自己,因此翻译是学习外国文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训练我们细心,增加我们对于语文的敏感,使我们透彻地了解原文。文学作品的精妙大半在于语文的运用,对语文不肯仔细推敲斟酌,抱着“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就只能得到一个粗枝大叶,绝不能了解文学作品的精妙。
虽然这是在谈论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翻译,但其道理显然是通于古代诗词的。朱先生着重从翻译的细致功夫说明它对学习文学作品的重要价值,同时还从文学的特性阐明了翻译为何能够成为学习文学的有效方法。可见翻译对于学习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当然,古诗今译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篇的。词句的训释与翻译是首要的,必需的,这也是全文翻译的基础,同时它还有赖于整篇整节翻译的串联与整合。篇章层面的翻译通过贯穿前后内容,疏通局部理解的矛盾和疑窦,从而在对原作的理解中能够给人以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启迪。特别是全篇翻译,它还能促使师生考虑在单纯的字句理解中容易忽视的文本连贯性和整体性,纠正“意会”和初步理解中一些想当然的错误。
二、古诗今译是实现艺术体悟、审美鉴赏的有效途径
文学翻译难,诗歌翻译更难。难在何处?朱光潜先生认为:“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必是完整的有机体,情感思想和语文风格必融为一体,声音与意义也必欣合无间。所以对原文的忠实,不仅是对浮面的字义忠实,对情感、思想、风格、声音节奏等必须同时忠实……因为这个缘故,翻译比自著较难;也因为这个缘故,只有文学家才能翻译文学作品。”可见,忠实传达文学作品的“情感、思想、风格、声音节奏等”审美内容和艺术形式,是翻译诗词和文学作品的主要困难。既然翻译将这些困难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那么披文入情,沉潜原作,反复体味这些内涵,直至成竹在胸,得之心而应之手地将其传达出来,就是译者的必然选择。陶尔夫先生这样记载他在宋词今译中的体验:
当我们今译一首词的时候,如果你不曾有审美体验,你不曾有心灵的震颤,你不曾进人词的意境,与词人同喜怒共哀乐。你又怎么能用新的诗体形式把它很好翻译 过来呢?对于宋词今译者来说,应当“深有体验”,也就是要有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有其特殊性,它既要情的投入,灵犀相通动真情,又要理的提炼,不违原作有灼见。我在翻译某些词篇时,几乎是带着泪水一字一句译成的。当全篇译完后,前面的字迹有的已被泪水漫漶浸渍到看不清晰的程度。
可以想见,陶先生在翻译过程中,一定经历了许多意象纷呈、想象激越、情思飞扬的审美活动。他译诗所表现出的诗人气质和学者理性,反映了译诗应该是一项感性与理性和谐共济的再创作过程。虽然普通人不一定能做到他那样投入,但作为原文审美特质和艺术魅力的再现,诗词翻译客观上要求呈现类似的审美活动现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更是不乏诗的激情和活跃的想象力,他们现在来翻译古诗一般也不会满足于简单的语意翻译和平铺直叙,诗意的发现和美的创造通常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和自觉的追求。同时,中国古典诗词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特色为译者的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它既是一门美的艺术——是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又具有独特的审美理想和艺术特征。如它讲究神韵别趣,不涉理路言荃,追求韵外之致、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等。所有这些既构成翻译的障碍和困难,又为翻译的再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用武之地。因此,无论是对原作情感的体验、兴会的感发,还是对于译作文体、诗体形式的选择、节奏韵脚的安排,都为大学生们丰富才情的展露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尽管朱光潜先生说“只有文学家才能翻译文学作品”,但其真正用意无非是想说明理想的翻译很难,对此我们不应当胶柱鼓瑟。对于从事古代诗词教学的老师而言,古诗词翻译既是对其文学修养和翻译水平的挑战,也是对他(她)备课任务完成情况的督察,它有利于教师对作品的透彻把握,避免阅读中先入为主的误解。对于学生而言,适当的翻译练习,不做求全责备,应当算是很有意义的尝试。大学生们在中学里有过较多的文言文(主要是古代散文)翻译训练,大学里转而做做诗歌翻译,自然不乏温故而知新的意味。我感到他们对这种形式是不乏新鲜感的。同顾自己在大学时代翻译《诗经·氓》的情形即为明证:当时在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课上,任课老师将此诗的翻泽作为作业布置下来,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诗歌创作训练的我居然毫不畏难地将这一首篇幅不短的上古诗以诗体形式全文翻译出来,其兴致之高可以想见。同样,今天的大学生对此的热情当与我当年不相上下。从我布置给他们的翻译作业完成情况来看,他们一般都能顺利完成这个作业,达到基本要求,困难不是理论上说得那么大,积极性明显比完成问答题、写小论文要高。他们已不再满足丁字面意义的陈述,进而着意于文辞的修饰。部分学生还醉心于原诗美的意味和形式的还原以及自己独特体会的发挥。大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独特视角和内心体验对诗词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正好可以实现艺术感悟、审美体味。这对于锻炼他们的艺术直觉和审美感悟能力、顺利开展作品鉴赏、文学批评无疑是很有益处的。
三、古诗今译是通向写作训练、文学创作的便捷途径
从阅读到翻译,很自然就跨到了写作的门前;将翻译的成果诉诸笔端,自然就过渡到了写作阶段。可见翻译还是连接写作的便捷通道。从中学到大学,写作无疑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翻译工作,有现成的素材可以触发思路,不同于凭空结撰、向壁虚构;有现成的对象可以加工构想,不愁无米之炊,因而写起来上手不难。但要准确、完备地传达原诗的思想艺术内涵,绝非易事。译者不但要透彻地把握原作,而且要恰当地遣词造句,尽量再现原诗的风格与神韵,同时还要考虑译诗新的形式创作、节奏韵律。这是需要调动想象力和理性判断的复杂心智活动。而随着新的语言、意象和形式的建构(译作不可能是原作的复原),再创作的乐趣自然就会相伴而生,反过来又会激发译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没有从事过诗歌创作和文学写作的人也可以藉此实现“过过诗人瘾”的体验,大学生更可以藉此标举“我来做诗人”的风雅情趣。可见翻译之于写作教学,具有另辟蹊径的作用,它使学生通常感到困难的写作变得容易入手,而其不易处只要处理得当,则又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翻译写作对于学生文笔基本功的训练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它对于学生运用与掌握各种文体、诗体也具有突出的意义。陶尔夫先生谈到在他做306首宋词今译时,将他掌握的所有当代诗体形式都用到了。对于翻译者而言,翻译一篇作品,首先就意味着他要进行一次文体的选择。如果是一首诗词,他不但要做散体、韵文的选择,而且还要做具体的诗体选择。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既可以选择熟悉的现代散文形式,也可以运用新诗的形式(其中包括自由体和新格律体),还可以采用近体诗的格律形式,甚至可以采用的散夹杂的复合体式。除了辞采、体式这些因素外,诗歌翻译还需考虑节奏、押韵等音律方面的要求。当然在考虑这些形式因素的变通时,为了忠实传达原作的神韵,译者还得考虑古今文化、语境的差异,既要同归文本而又须走出文本;既要解构,也要重构。翻译时所有这些因素的考虑和兼顾,就使严格意义的古代诗词翻译真正成了“带着镣铐的跳舞”。同时这实质上也是学习古今汉语和文学的综合练习,对于综合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其文学鉴赏水平和文学创作能力,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诚然,理想的诗词翻译是很难的,但我们不能因此望而却步,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学修养各尽其长。前人总结了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三个原则,即“信、达、雅”,这无疑也是适合古诗今译的。对于这三个标准,我们不必要求学生一步到位,可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来分步实施。首先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守住“信、达”两个标准是可行的。对于大学生,要求他们准确无误地使用现代汉语翻译出原意,做到语句通顺,没有语病,具有一定的逻辑脉络,没有语无伦次、前后矛盾的毛病——这样的要求一般是能够实现的。对于“雅”的标准,则应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既不能放弃要求,也不指望一步登天。根据我对译诗的理解,只要是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学生的译作具有诗意的感兴与表达,就算是有进步、有收获,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就算达到了目的。我看只要是认真翻译过一首诗作的学生,对此都是有所体会的。
经过悉心的理解、苦心的揣摩,这些经过详者反复体味的译文,在泽者吟诵起来表情达意自然容易准确到位。因此不管是译后喃喃的自我品味,还是面向师的高声诵读,那都是渗透着真情实感的动人述说。缘此,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的译作,师生“奇文共欣赏”,就能赢得共鸣的阵阵掌声。因此译作和对它的吟诵可以成为活跃课堂气氛的有力手段。吟诵译诗使艺术鉴赏的角度和方式更加丰富起来,它所带来的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还可以改善和调剂大学课堂惯常的,“一言堂”、“满堂灌”格局,寓教于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古诗今译在大学教学中的合理有效的运用
古诗今译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它可能随着古诗词教学延伸进许多大学课堂。不管是作为基础文化课的大学语文系列,还是中文专业的基础课和选修课,甚至是文艺表演的诗词朗诵,它都可能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翻译也应该在大学教学中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
首先,由于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强,加之课时的限制以及大学与中小学教学目的的差异,翻译一定不能过多过滥。“仔仔细细讲翻译,急急忙忙搞赏析,古文今译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这种中学课堂里出现过的教学弊端应该得到彻底杜绝。那么怎样的频度和次数才算合理呢?我想这要分别不同的学历层次、课程性质、阅读对象等情况来斟酌确定,不能一概而论。我在上中文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专业基础课时,每学期的课堂教学只安排了一两次全篇翻译,主要是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作品的范例,同时相应地布置一次课后作业,作为教学要求的落实和巩固。我想,如果是诗词研究或是关于作家作品的选修课和研究生课,古诗词翻译的次数显然可以适当增加。当然,在翻译次数增多时,时间安排上应该考虑有间隔,不然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其次,要做好翻译作品和翻译方式的选择。古代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作品浩如烟海,这就决定了我们只有紧扣教材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对作品掌握的实际情况,把握难易程度,进行精心挑选。我倾向于选择学生理解有相当难度但并非十分艰深的作品——不言而喻,如果是让大学生们来翻译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等小学生都能讲的作品,他们会感到索然寡味。因此选择那些对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挑战性的作品是比较合适的。
前面在谈翻译的时间安排时,主要是针对全篇翻译而言。如果把字词训释、句意理解都算作翻译的话,那么古代文学的教学真是到了离不开翻译的程度。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需要做全篇翻译的是少数,需要诉诸笔端形成书面表达的则更少,倒是句子、段落的翻译经常会用到。但全篇翻译的书面表达训练价值最高,今译作用的充分发挥也离不开它,因此尽管它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有限,但学生的课后训练应该多做。
其三,灵活运用翻译的教学手段。古诗今译既需要老师的示范,也需要学生的跟进配合,如此其教学作用方能有效地发挥。为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翻译作业,学生也可以将翻译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结合起来。因为吟诵可以多角度感知作品的艺术魅力,协调吟诵者与听众对作品的共同欣赏,具有活跃课堂气氛的潜能,因此也可以不时参用。此外,学生相互交流评改彼此的译作,既可以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同学情谊,也容易发现彼此翻译理解存在的问题。
最后,需强调指出的是,古诗今译不是教学目的,只是教学手段,因此处理好今译与学习原作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翻译本质上是对原作的。种解读和欣赏,但不能替代原作。因此达到正确理解原作的目的之后,就应该舍筏登岸,不必花过多的时间来雕饰译作,因为译艺无止境,尽善尽美是专业的翻译工作者的目标,因此教师不宜对学生的今译提过高的要求。这也是上文对学生今译训练所提标准、要求之所本。
责任编辑 陈立民
关键词:古诗今译;深化理解;审美鉴赏;写作训练;吟诵
古诗今译在今天已不是什么时髦的做法,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在中小学里对古文翻译已经司空见惯,古诗今译似乎再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了。而且,历来都存在着诗不可以译的主张,古人所谓“诗无达诂”就包含了这个意思。在国外,美国诗人Robert Frost有一句名言也鲜明地表达过这种观点: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translation(诗者,译之所失也)。本文之所以再来谈论这个话题,是因为近年来我在大学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它可能给大学教学带来的生动效果。首先是在周裕锴先生开设的研究生课上,听他精解宋代僧人惠洪的诗歌,在完成“解体”、“解题”、“注释”等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之后,就是对作品作全文翻译。周先生那准确而富有文采的译文不时把人带入高妙的境界,在座的同学都由衷地感佩他译得真好,听课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种艺术享受。尽管这一套教学形式在我们的传统教学方法中大略都能找到,但周先生把它用作一门研究生选修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据说是他有感于研究生阅读古典原著的能力和现状,而在有意识地借鉴他所亲历的日本读书会的文本细读方式,这才是其良苦用心所在。其后,我在给中文系本科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时,曾经先后讲解和翻译过李白的《将进酒》诗和柳永的《锦堂春》词。出乎意料的是,每次当我快把译文念诵完毕,教室里就响起热烈的掌声,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毋庸讳言,古诗今译处理不当,对于古诗词教学可能存在负面作用,但上述活生生的事例使我领悟到:应该恰当认识和评价古诗今译在大学古代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探讨如何合理运用它来促进相关教学活动。鉴于古代诗词教学在中小学语文和大学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涉及古诗词翻译的相关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上面,因此从大学教学的角度予以探讨应该是很有必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
根据我的经验与体会,古诗今译的教学作用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古诗今译是深化阅读理解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手段
古诗今译之必要,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今人理解原作的需要。中国古代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其有限的文字之中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可谓一门浓缩的艺术。加之古今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对其理解往往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字面到内涵,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其中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因此企望在诗词阅读中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而翻译都有一个从意会到言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阅读理解中这个认识发展的规律:理解的成果首先是呈现在意念中,这就是所谓“意会”。“意会”的理解,丰富、快捷,但又朦胧、飘忽,因为是初步的理解,不免显得肤浅、零散,缺少逻辑和条理,其中可能存在遗漏、盲点甚至误解。在这个时候,如果对“意会”进行“言传”(即翻译,不论口头还是笔头)的话,就会促使理解的成果进一步具体明晰起来。而为了准确地传达原意,就需要译者调动其语言的、文学的以及古代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对原作进行反复体味,深入思考,直至对其内容融会贯通,了然于胸。同时因为表达的需要,又必然要求逻辑和条理。可见“言传”阶段的理解比“意会”要高,在这个过程中是理解的结束和完成。陶尔夫先生曾以宋词翻译为例说明今译对于理解的重要意义:
如果你能把一首词,一批词,一个词人所有的传世词篇都能准确无误地用当代诗体形式今译过来,那么你对它便有了更多的发言权。甚至会发现你原来理解的错误(包括前人的失误)。你在讲词的时候将比别人更多一些体会和发现。在此基础上去构思论文撰写论文,论点论据角度新见等等似乎并不困难,因为你的甘苦和词人的甘苦是相通的。
陶先生的实践表明,翻译比单纯的阅读体会、了解更多,并且有助于发现、纠正自己和前人的误解误读,同时这种建立在翻译基础上的理解还是通向科研工作的基础和平台。因此,他要求和提倡他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翻译宋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早谈到过类似的翻译体会:
我们常易过于自信,取一部外国文学作品从头读到尾,便满以为自己完全了解。可是动手译它时,便发现许多自以为了解的地方没有了解或是误解。迅速的阅读使我们无形中自己欺骗自己,因此翻译是学习外国文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训练我们细心,增加我们对于语文的敏感,使我们透彻地了解原文。文学作品的精妙大半在于语文的运用,对语文不肯仔细推敲斟酌,抱着“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就只能得到一个粗枝大叶,绝不能了解文学作品的精妙。
虽然这是在谈论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翻译,但其道理显然是通于古代诗词的。朱先生着重从翻译的细致功夫说明它对学习文学作品的重要价值,同时还从文学的特性阐明了翻译为何能够成为学习文学的有效方法。可见翻译对于学习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当然,古诗今译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篇的。词句的训释与翻译是首要的,必需的,这也是全文翻译的基础,同时它还有赖于整篇整节翻译的串联与整合。篇章层面的翻译通过贯穿前后内容,疏通局部理解的矛盾和疑窦,从而在对原作的理解中能够给人以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启迪。特别是全篇翻译,它还能促使师生考虑在单纯的字句理解中容易忽视的文本连贯性和整体性,纠正“意会”和初步理解中一些想当然的错误。
二、古诗今译是实现艺术体悟、审美鉴赏的有效途径
文学翻译难,诗歌翻译更难。难在何处?朱光潜先生认为:“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必是完整的有机体,情感思想和语文风格必融为一体,声音与意义也必欣合无间。所以对原文的忠实,不仅是对浮面的字义忠实,对情感、思想、风格、声音节奏等必须同时忠实……因为这个缘故,翻译比自著较难;也因为这个缘故,只有文学家才能翻译文学作品。”可见,忠实传达文学作品的“情感、思想、风格、声音节奏等”审美内容和艺术形式,是翻译诗词和文学作品的主要困难。既然翻译将这些困难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那么披文入情,沉潜原作,反复体味这些内涵,直至成竹在胸,得之心而应之手地将其传达出来,就是译者的必然选择。陶尔夫先生这样记载他在宋词今译中的体验:
当我们今译一首词的时候,如果你不曾有审美体验,你不曾有心灵的震颤,你不曾进人词的意境,与词人同喜怒共哀乐。你又怎么能用新的诗体形式把它很好翻译 过来呢?对于宋词今译者来说,应当“深有体验”,也就是要有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有其特殊性,它既要情的投入,灵犀相通动真情,又要理的提炼,不违原作有灼见。我在翻译某些词篇时,几乎是带着泪水一字一句译成的。当全篇译完后,前面的字迹有的已被泪水漫漶浸渍到看不清晰的程度。
可以想见,陶先生在翻译过程中,一定经历了许多意象纷呈、想象激越、情思飞扬的审美活动。他译诗所表现出的诗人气质和学者理性,反映了译诗应该是一项感性与理性和谐共济的再创作过程。虽然普通人不一定能做到他那样投入,但作为原文审美特质和艺术魅力的再现,诗词翻译客观上要求呈现类似的审美活动现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更是不乏诗的激情和活跃的想象力,他们现在来翻译古诗一般也不会满足于简单的语意翻译和平铺直叙,诗意的发现和美的创造通常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和自觉的追求。同时,中国古典诗词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特色为译者的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它既是一门美的艺术——是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又具有独特的审美理想和艺术特征。如它讲究神韵别趣,不涉理路言荃,追求韵外之致、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等。所有这些既构成翻译的障碍和困难,又为翻译的再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用武之地。因此,无论是对原作情感的体验、兴会的感发,还是对于译作文体、诗体形式的选择、节奏韵脚的安排,都为大学生们丰富才情的展露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尽管朱光潜先生说“只有文学家才能翻译文学作品”,但其真正用意无非是想说明理想的翻译很难,对此我们不应当胶柱鼓瑟。对于从事古代诗词教学的老师而言,古诗词翻译既是对其文学修养和翻译水平的挑战,也是对他(她)备课任务完成情况的督察,它有利于教师对作品的透彻把握,避免阅读中先入为主的误解。对于学生而言,适当的翻译练习,不做求全责备,应当算是很有意义的尝试。大学生们在中学里有过较多的文言文(主要是古代散文)翻译训练,大学里转而做做诗歌翻译,自然不乏温故而知新的意味。我感到他们对这种形式是不乏新鲜感的。同顾自己在大学时代翻译《诗经·氓》的情形即为明证:当时在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课上,任课老师将此诗的翻泽作为作业布置下来,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诗歌创作训练的我居然毫不畏难地将这一首篇幅不短的上古诗以诗体形式全文翻译出来,其兴致之高可以想见。同样,今天的大学生对此的热情当与我当年不相上下。从我布置给他们的翻译作业完成情况来看,他们一般都能顺利完成这个作业,达到基本要求,困难不是理论上说得那么大,积极性明显比完成问答题、写小论文要高。他们已不再满足丁字面意义的陈述,进而着意于文辞的修饰。部分学生还醉心于原诗美的意味和形式的还原以及自己独特体会的发挥。大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独特视角和内心体验对诗词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正好可以实现艺术感悟、审美体味。这对于锻炼他们的艺术直觉和审美感悟能力、顺利开展作品鉴赏、文学批评无疑是很有益处的。
三、古诗今译是通向写作训练、文学创作的便捷途径
从阅读到翻译,很自然就跨到了写作的门前;将翻译的成果诉诸笔端,自然就过渡到了写作阶段。可见翻译还是连接写作的便捷通道。从中学到大学,写作无疑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翻译工作,有现成的素材可以触发思路,不同于凭空结撰、向壁虚构;有现成的对象可以加工构想,不愁无米之炊,因而写起来上手不难。但要准确、完备地传达原诗的思想艺术内涵,绝非易事。译者不但要透彻地把握原作,而且要恰当地遣词造句,尽量再现原诗的风格与神韵,同时还要考虑译诗新的形式创作、节奏韵律。这是需要调动想象力和理性判断的复杂心智活动。而随着新的语言、意象和形式的建构(译作不可能是原作的复原),再创作的乐趣自然就会相伴而生,反过来又会激发译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没有从事过诗歌创作和文学写作的人也可以藉此实现“过过诗人瘾”的体验,大学生更可以藉此标举“我来做诗人”的风雅情趣。可见翻译之于写作教学,具有另辟蹊径的作用,它使学生通常感到困难的写作变得容易入手,而其不易处只要处理得当,则又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翻译写作对于学生文笔基本功的训练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它对于学生运用与掌握各种文体、诗体也具有突出的意义。陶尔夫先生谈到在他做306首宋词今译时,将他掌握的所有当代诗体形式都用到了。对于翻译者而言,翻译一篇作品,首先就意味着他要进行一次文体的选择。如果是一首诗词,他不但要做散体、韵文的选择,而且还要做具体的诗体选择。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既可以选择熟悉的现代散文形式,也可以运用新诗的形式(其中包括自由体和新格律体),还可以采用近体诗的格律形式,甚至可以采用的散夹杂的复合体式。除了辞采、体式这些因素外,诗歌翻译还需考虑节奏、押韵等音律方面的要求。当然在考虑这些形式因素的变通时,为了忠实传达原作的神韵,译者还得考虑古今文化、语境的差异,既要同归文本而又须走出文本;既要解构,也要重构。翻译时所有这些因素的考虑和兼顾,就使严格意义的古代诗词翻译真正成了“带着镣铐的跳舞”。同时这实质上也是学习古今汉语和文学的综合练习,对于综合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其文学鉴赏水平和文学创作能力,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诚然,理想的诗词翻译是很难的,但我们不能因此望而却步,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学修养各尽其长。前人总结了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三个原则,即“信、达、雅”,这无疑也是适合古诗今译的。对于这三个标准,我们不必要求学生一步到位,可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来分步实施。首先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守住“信、达”两个标准是可行的。对于大学生,要求他们准确无误地使用现代汉语翻译出原意,做到语句通顺,没有语病,具有一定的逻辑脉络,没有语无伦次、前后矛盾的毛病——这样的要求一般是能够实现的。对于“雅”的标准,则应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既不能放弃要求,也不指望一步登天。根据我对译诗的理解,只要是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学生的译作具有诗意的感兴与表达,就算是有进步、有收获,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就算达到了目的。我看只要是认真翻译过一首诗作的学生,对此都是有所体会的。
经过悉心的理解、苦心的揣摩,这些经过详者反复体味的译文,在泽者吟诵起来表情达意自然容易准确到位。因此不管是译后喃喃的自我品味,还是面向师的高声诵读,那都是渗透着真情实感的动人述说。缘此,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的译作,师生“奇文共欣赏”,就能赢得共鸣的阵阵掌声。因此译作和对它的吟诵可以成为活跃课堂气氛的有力手段。吟诵译诗使艺术鉴赏的角度和方式更加丰富起来,它所带来的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还可以改善和调剂大学课堂惯常的,“一言堂”、“满堂灌”格局,寓教于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古诗今译在大学教学中的合理有效的运用
古诗今译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它可能随着古诗词教学延伸进许多大学课堂。不管是作为基础文化课的大学语文系列,还是中文专业的基础课和选修课,甚至是文艺表演的诗词朗诵,它都可能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翻译也应该在大学教学中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
首先,由于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强,加之课时的限制以及大学与中小学教学目的的差异,翻译一定不能过多过滥。“仔仔细细讲翻译,急急忙忙搞赏析,古文今译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这种中学课堂里出现过的教学弊端应该得到彻底杜绝。那么怎样的频度和次数才算合理呢?我想这要分别不同的学历层次、课程性质、阅读对象等情况来斟酌确定,不能一概而论。我在上中文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专业基础课时,每学期的课堂教学只安排了一两次全篇翻译,主要是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作品的范例,同时相应地布置一次课后作业,作为教学要求的落实和巩固。我想,如果是诗词研究或是关于作家作品的选修课和研究生课,古诗词翻译的次数显然可以适当增加。当然,在翻译次数增多时,时间安排上应该考虑有间隔,不然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其次,要做好翻译作品和翻译方式的选择。古代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作品浩如烟海,这就决定了我们只有紧扣教材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对作品掌握的实际情况,把握难易程度,进行精心挑选。我倾向于选择学生理解有相当难度但并非十分艰深的作品——不言而喻,如果是让大学生们来翻译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等小学生都能讲的作品,他们会感到索然寡味。因此选择那些对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挑战性的作品是比较合适的。
前面在谈翻译的时间安排时,主要是针对全篇翻译而言。如果把字词训释、句意理解都算作翻译的话,那么古代文学的教学真是到了离不开翻译的程度。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需要做全篇翻译的是少数,需要诉诸笔端形成书面表达的则更少,倒是句子、段落的翻译经常会用到。但全篇翻译的书面表达训练价值最高,今译作用的充分发挥也离不开它,因此尽管它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有限,但学生的课后训练应该多做。
其三,灵活运用翻译的教学手段。古诗今译既需要老师的示范,也需要学生的跟进配合,如此其教学作用方能有效地发挥。为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翻译作业,学生也可以将翻译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结合起来。因为吟诵可以多角度感知作品的艺术魅力,协调吟诵者与听众对作品的共同欣赏,具有活跃课堂气氛的潜能,因此也可以不时参用。此外,学生相互交流评改彼此的译作,既可以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同学情谊,也容易发现彼此翻译理解存在的问题。
最后,需强调指出的是,古诗今译不是教学目的,只是教学手段,因此处理好今译与学习原作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翻译本质上是对原作的。种解读和欣赏,但不能替代原作。因此达到正确理解原作的目的之后,就应该舍筏登岸,不必花过多的时间来雕饰译作,因为译艺无止境,尽善尽美是专业的翻译工作者的目标,因此教师不宜对学生的今译提过高的要求。这也是上文对学生今译训练所提标准、要求之所本。
责任编辑 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