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悉,投资近4000万元的 8号桥,其场地包租只有20年;而静安区的同乐坊,投资达1亿元,场地使用年限仅为15年;同为15年运营权的1933老场坊,其投资费用也已超过亿元。
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必须在使用年限内回笼并盈利,这对于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者而言,的确费思量。而到底是先树立自身的牌子,还是先放低身段迎客进门,再后期整顿?这更让运营者们剪不断、理还乱。
这一命题正如当年资本主义国家是先发展国家经济还是先保护环境一样,对于创意产业集聚区运营者而言,牌子很重要,但赚银子更为需要,毕竟开发创意产业园有年限规定。
有部分运营者为了收回成本不惜“砸牌”。田子坊总策划以及上海创意产业研究所主持吴梅森曾提到:“创意产业集聚区被开发商利用了。”在他看来,某些创意产业园的开发商只是将老厂房进行了翻修改造,然后就放开大门引进企业,完全偏离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准入原则。
“租金”成入驻障碍
谁出的租金高,就让谁进来,这显然是对创意产业园的一次嘲讽。8号桥运营商时尚生活中心执行董事蔡超恒认为:“创意产业园应该是一个创意加上时尚的场所,租金不应当是创意企业准入的障碍。”
“只要付得起租金就可以入驻。”曾有媒体如此评价,创意产业园俨然成了“租金博弈场”。记者在虹口某创意产业园看到,一些与创意产业毫无关联的企业比比皆是。一位在此办公的物流经理对记者说:“我们看中这里是因为便利的交通。”
将创意产业园单纯地归为写字楼办公,对于进驻企业标准的降低,上海创意产业中心表示:“首先,进驻企业必须要具备创意内涵。其次,园区的产业结构要合理,不仅要有企业还要有餐饮服务类,不过这一类企业的比例不能过高。”
在探访各个创意产业园区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不少园区业态结构完全失衡,其中本应只是辅助的餐饮类企业反成园区支柱。
此类园区一招商部负责人称:“我们这边文化艺术类企业也有一些,不过它们大多需要政府、园区扶持,因此交的租金没有酒吧、咖啡等餐饮类产业来的高。”
据了解,该园区内一家日本酒吧的租金高达6元/天/平米,而一家文化书店的租金则不到其一半。众所周知,餐饮类产业必须有足够的人流量才能得以存活,针对该园区周边人流量的稀少以及园区文化艺术产业人气的不足,餐饮类也同样受到殃及。
一家今年4月份才进驻该园区的日本酒吧员工透露:“这里白天没什么人,只有晚上才有些人气,他们大多也是冲着我们举办的活动来的。”
已经出台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对创意产业园区而言,就像一次重新洗牌。而对于这次洗牌,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处表示:“相对于第一、第二批园区的稳定发展,第三、四批园区由于过度追求效益,导致定位不清晰,因此这两批中某些不成熟园区被摘牌的可能性更大。”
“摘牌”,一切皆有可能
摘了牌,那些由老厂房改建的创意产业园依然保有自己的经营执照,仍有分割出租的权力,但要为自己重新正名,似乎并非易事。是继续走创意产业园区的老路,还是另辟蹊径?抑或是索性放弃经营权,交还政府,让那些破旧厂房在推土机下再起一幢新楼。
至于海上海之类本就走商业化道路的项目,于他们而言,多这么块“牌子”不过是锦上添花,少了它,也不过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而那些因为管理混乱,产业导向偏离规划的创意产业园区,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问题出在结构上,重新洗牌,是否重树牌子呢?
美国迪斯尼公司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成功的典范。沃尔特·迪斯尼创造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两个卡通形象,首先在影视中流行,而后又进入娱乐、服装、玩具等行业,形成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造就了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制造品,其企业运作模式也应该区别于传统模式。如何立足上海的本土环境,如何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我们只能说类似“SVA越界”等上海新兴创意产业园区,它们还走在路上,一切皆有可能。
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必须在使用年限内回笼并盈利,这对于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者而言,的确费思量。而到底是先树立自身的牌子,还是先放低身段迎客进门,再后期整顿?这更让运营者们剪不断、理还乱。
这一命题正如当年资本主义国家是先发展国家经济还是先保护环境一样,对于创意产业集聚区运营者而言,牌子很重要,但赚银子更为需要,毕竟开发创意产业园有年限规定。
有部分运营者为了收回成本不惜“砸牌”。田子坊总策划以及上海创意产业研究所主持吴梅森曾提到:“创意产业集聚区被开发商利用了。”在他看来,某些创意产业园的开发商只是将老厂房进行了翻修改造,然后就放开大门引进企业,完全偏离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准入原则。
“租金”成入驻障碍
谁出的租金高,就让谁进来,这显然是对创意产业园的一次嘲讽。8号桥运营商时尚生活中心执行董事蔡超恒认为:“创意产业园应该是一个创意加上时尚的场所,租金不应当是创意企业准入的障碍。”
“只要付得起租金就可以入驻。”曾有媒体如此评价,创意产业园俨然成了“租金博弈场”。记者在虹口某创意产业园看到,一些与创意产业毫无关联的企业比比皆是。一位在此办公的物流经理对记者说:“我们看中这里是因为便利的交通。”
将创意产业园单纯地归为写字楼办公,对于进驻企业标准的降低,上海创意产业中心表示:“首先,进驻企业必须要具备创意内涵。其次,园区的产业结构要合理,不仅要有企业还要有餐饮服务类,不过这一类企业的比例不能过高。”
在探访各个创意产业园区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不少园区业态结构完全失衡,其中本应只是辅助的餐饮类企业反成园区支柱。
此类园区一招商部负责人称:“我们这边文化艺术类企业也有一些,不过它们大多需要政府、园区扶持,因此交的租金没有酒吧、咖啡等餐饮类产业来的高。”
据了解,该园区内一家日本酒吧的租金高达6元/天/平米,而一家文化书店的租金则不到其一半。众所周知,餐饮类产业必须有足够的人流量才能得以存活,针对该园区周边人流量的稀少以及园区文化艺术产业人气的不足,餐饮类也同样受到殃及。
一家今年4月份才进驻该园区的日本酒吧员工透露:“这里白天没什么人,只有晚上才有些人气,他们大多也是冲着我们举办的活动来的。”
已经出台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对创意产业园区而言,就像一次重新洗牌。而对于这次洗牌,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处表示:“相对于第一、第二批园区的稳定发展,第三、四批园区由于过度追求效益,导致定位不清晰,因此这两批中某些不成熟园区被摘牌的可能性更大。”
“摘牌”,一切皆有可能
摘了牌,那些由老厂房改建的创意产业园依然保有自己的经营执照,仍有分割出租的权力,但要为自己重新正名,似乎并非易事。是继续走创意产业园区的老路,还是另辟蹊径?抑或是索性放弃经营权,交还政府,让那些破旧厂房在推土机下再起一幢新楼。
至于海上海之类本就走商业化道路的项目,于他们而言,多这么块“牌子”不过是锦上添花,少了它,也不过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而那些因为管理混乱,产业导向偏离规划的创意产业园区,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问题出在结构上,重新洗牌,是否重树牌子呢?
美国迪斯尼公司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成功的典范。沃尔特·迪斯尼创造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两个卡通形象,首先在影视中流行,而后又进入娱乐、服装、玩具等行业,形成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造就了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制造品,其企业运作模式也应该区别于传统模式。如何立足上海的本土环境,如何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我们只能说类似“SVA越界”等上海新兴创意产业园区,它们还走在路上,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