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对外援助面临的环境
(一)政治环境
1、“中国威胁论”
面对“中国威胁论”的存在,中国必须在国际上积极作为,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通过国家贸易、对外援助等方式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让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看到中国的崛起对他们是一种机遇而不是威胁,减轻“中国威胁论”给我们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2、美国霸权主义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努力构筑以自身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以维持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尽管其控制世界的能力在不断减弱但仍然拥有超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因此会千方百计的遏制一切可能对其构成挑战、形成竞争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尽管中国愿意在对外战略上继续采取防御的方式,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是不能否认,美国的霸权主义将是我国面临的长期头号战略压力。
3、复杂的周边关系
目前我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印度也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在战略上对中国存在竞争和猜疑,是美国、日本和欧盟极力拉拢的对象;而菲律宾、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也不断制造事端;越南试图拉拢印度到南海抗衡中国;日本一直试图加强对钓鱼岛的实效控制。各周边国家不断在边界问题、南海问题、东海问题上频频发难中国,把中国置于一种被动应付的局面,希望引起中国的过激反应。
(二)经济环境
1、经济格局的调整
从长期来看,发达国家的经济将进入一个大调整期。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国际经济协调由过去的七国集团变成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的二十国集团。目前,美、日、俄、德在高新技术领域中仍旧保持优势地位,中国与这些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差距在个别领域仍旧非常明显。尽管中国的航空航天和信息技术上取得了较大成就,无论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还是神八与天宫一号的两次空间交汇对接,都显示了中国的航空航天上的辉煌成绩,但是美、俄仍将继续保持航天大国的领先地位。
2、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继续,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步伐缓慢,新兴经济体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导致全球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各国在面临贸易保护时纷纷采取报复措施,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下行风险。
二、中国面临对外援助竞争
首先,我国对外援助面临激烈竞争。国际援助体系一直以来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中国作为新兴援助大国的崛起逐渐引起了西方的重视,甚至引发了“中国威胁论”的论调。西方国家纷纷在原有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援助力度,争夺国际援助市场的主导权,使得中国对外援助将面临激烈竞争的局面。
其次,受援国对我国对外援助期许过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及对外援助力度不断加大,受援国对我国援助期许有所提高。例如,非洲国家提出不仅需要我国援助,还要外来环境投资、环境技术转移等。有非洲学者甚至提出同我国进行“环境资源换技术”的构想。
三、提升我国对外援助的总体战略
(一)优化提升对外援助有效性的条件
1、关注对外援助的条件性
鉴于每个受援国以及各受援国之间所获取的援助类型或形式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因此援助结果很难是相同的;其次必须关注受援国政府对不同类型的援助寄予不同的期望,是期望于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即必须关注受援国接受援助目的;此外还要关注受援国目标的选择。
2、帮助受援国改善受援环境和条件
对于作为落后发展中国家的受援国必须根据国际援助的环境条件,考虑自身需要,针对不同的受援项目和领域制定配套的政策和制度,以提高对外援助的有效性。
3、加强对外援助的针对性
以微观层面对外援助方式的选择为例,对外援助方式有政策援助、项目援助、资金援助、技术援助、人力资源培训和政府研修班等多种形式,在开展对外援助时,我国必须根据援助目的、自身能力、受援国目标和条件和国际环境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援助方式进行援助,以提高对外援助的针对性。
4、积极争取国际组织的合作与支持
在开展对外援助活动中,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和联合国、各种双边或多边组织、发达国家等援助主体进行合作,以改善中国对外援助的外部环境条件,利用国际组织的强大力量,达到援助目的,提高中国对外援助有效性。
5、统筹兼顾援助国、受援国和第三方影响
对外援助有效性的内涵十分丰富,在评价对外援助有效性时,必须兼顾援助国、受援国和第三方影响,目前的国际大环境是开放的,即双边的对外援助活动必然会对第三方产生外溢影响。如国际公共产品援助融资的使用效率也是援助有效性的重要方面,而当前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融资大都是在官方发展援助的背景下进行的,在对外援助有效性方面除了关注受援国和援助国有效性之外,不能忽略对外援助对国家公共物品和第三方的影响。
(二)优化提升对外援助有效性的战略重点
1、重点区域
(1)周边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就地缘因素而言,周边国家与中国有着非常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保证周边国家的领土安全和经济稳定是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周边国家的政治或经济不稳定,也会影响到中国长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实施战略性援助,以帮助周边国家实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发展,构建稳定的周边关系,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搭建稳固的战略基础。
(2)非洲发展中国家。面对非洲对中国产品和投资的巨大需求,对外援助在帮助非洲受援国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把非洲受援国变成我们的投资场所,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3)全天候的朋友。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不能仅为了得到一些国家在政治领域的支持而给予援助,让这些小国坐收渔翁之利,甚至有些主要受援国为了其他利益走向了反华道路。因此我们对于那些始终和中国保持友好合作的忠诚友邦一定要加大援助力度,对于我们全天候的朋友更应该支持其经济发展,既要做到雪中送炭又要锦上添花。
2、重点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增加无偿援助的比例。对外援助战略要根据我们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对外战略的需要,科学调整对外援助中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优惠贷款的结构和比例。无偿援助属于公益性质,应该重点投资于经济发展落后,比较贫穷的受援国,而且主要针对资金需求小的公益项目进行投资,比如医院、学校、低造价贫民住房、打井供水项目等。帮助受援国提高可持续的谋生手段,提高其服务、资源、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等,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2)推行政府贴息优惠贷款。无息贷款应该主要针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国家,给予受援国的社会大型公共设施和民生项目提供这一类贷款。优惠贷款主要应该提供给经济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国家,解决他们在建设大型生产型项目或大中型基础设施中面临缺乏资金的困难。
(3)实行援外项目合资合作。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较低,因此在提供对外经济援助时应重点关注与受援国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促进双方的经济技术交流,从而使援助双方达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目的。
3、重点内容
(1)技术方面。帮助受援国提高其自主发展的能力是对外援助的根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中国必须高度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交流,为其培养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2)人才培养方面。中国应不断加大对受援国教育领域的援助,特别是增加对受援国基础教育的援助,发展小学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教育、理工、科技、经济等各领域的人才。
(3)加大节能环保领域的援助,促进绿色经济发展。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中国一直致力于帮助受援国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对外援助初期,就帮助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当地的水力和风力资源,修建中小型水电站和风电站,帮助他们开发沼气和小水电等清洁能源。
(4)加强医疗领域的援助。医疗援助对于医疗条件落后的受援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非洲许多国家面临医疗资金不足,医务人员短缺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大量援助和支持。医疗领域一直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领域,并应该仍旧是我们对外援助的主要领域。
(于晓莉,宏观院科研部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一)政治环境
1、“中国威胁论”
面对“中国威胁论”的存在,中国必须在国际上积极作为,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通过国家贸易、对外援助等方式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让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看到中国的崛起对他们是一种机遇而不是威胁,减轻“中国威胁论”给我们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2、美国霸权主义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努力构筑以自身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以维持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尽管其控制世界的能力在不断减弱但仍然拥有超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因此会千方百计的遏制一切可能对其构成挑战、形成竞争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尽管中国愿意在对外战略上继续采取防御的方式,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是不能否认,美国的霸权主义将是我国面临的长期头号战略压力。
3、复杂的周边关系
目前我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印度也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在战略上对中国存在竞争和猜疑,是美国、日本和欧盟极力拉拢的对象;而菲律宾、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也不断制造事端;越南试图拉拢印度到南海抗衡中国;日本一直试图加强对钓鱼岛的实效控制。各周边国家不断在边界问题、南海问题、东海问题上频频发难中国,把中国置于一种被动应付的局面,希望引起中国的过激反应。
(二)经济环境
1、经济格局的调整
从长期来看,发达国家的经济将进入一个大调整期。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国际经济协调由过去的七国集团变成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的二十国集团。目前,美、日、俄、德在高新技术领域中仍旧保持优势地位,中国与这些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差距在个别领域仍旧非常明显。尽管中国的航空航天和信息技术上取得了较大成就,无论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还是神八与天宫一号的两次空间交汇对接,都显示了中国的航空航天上的辉煌成绩,但是美、俄仍将继续保持航天大国的领先地位。
2、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继续,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步伐缓慢,新兴经济体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导致全球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各国在面临贸易保护时纷纷采取报复措施,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下行风险。
二、中国面临对外援助竞争
首先,我国对外援助面临激烈竞争。国际援助体系一直以来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中国作为新兴援助大国的崛起逐渐引起了西方的重视,甚至引发了“中国威胁论”的论调。西方国家纷纷在原有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援助力度,争夺国际援助市场的主导权,使得中国对外援助将面临激烈竞争的局面。
其次,受援国对我国对外援助期许过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及对外援助力度不断加大,受援国对我国援助期许有所提高。例如,非洲国家提出不仅需要我国援助,还要外来环境投资、环境技术转移等。有非洲学者甚至提出同我国进行“环境资源换技术”的构想。
三、提升我国对外援助的总体战略
(一)优化提升对外援助有效性的条件
1、关注对外援助的条件性
鉴于每个受援国以及各受援国之间所获取的援助类型或形式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因此援助结果很难是相同的;其次必须关注受援国政府对不同类型的援助寄予不同的期望,是期望于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即必须关注受援国接受援助目的;此外还要关注受援国目标的选择。
2、帮助受援国改善受援环境和条件
对于作为落后发展中国家的受援国必须根据国际援助的环境条件,考虑自身需要,针对不同的受援项目和领域制定配套的政策和制度,以提高对外援助的有效性。
3、加强对外援助的针对性
以微观层面对外援助方式的选择为例,对外援助方式有政策援助、项目援助、资金援助、技术援助、人力资源培训和政府研修班等多种形式,在开展对外援助时,我国必须根据援助目的、自身能力、受援国目标和条件和国际环境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援助方式进行援助,以提高对外援助的针对性。
4、积极争取国际组织的合作与支持
在开展对外援助活动中,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和联合国、各种双边或多边组织、发达国家等援助主体进行合作,以改善中国对外援助的外部环境条件,利用国际组织的强大力量,达到援助目的,提高中国对外援助有效性。
5、统筹兼顾援助国、受援国和第三方影响
对外援助有效性的内涵十分丰富,在评价对外援助有效性时,必须兼顾援助国、受援国和第三方影响,目前的国际大环境是开放的,即双边的对外援助活动必然会对第三方产生外溢影响。如国际公共产品援助融资的使用效率也是援助有效性的重要方面,而当前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融资大都是在官方发展援助的背景下进行的,在对外援助有效性方面除了关注受援国和援助国有效性之外,不能忽略对外援助对国家公共物品和第三方的影响。
(二)优化提升对外援助有效性的战略重点
1、重点区域
(1)周边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就地缘因素而言,周边国家与中国有着非常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保证周边国家的领土安全和经济稳定是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周边国家的政治或经济不稳定,也会影响到中国长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实施战略性援助,以帮助周边国家实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发展,构建稳定的周边关系,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搭建稳固的战略基础。
(2)非洲发展中国家。面对非洲对中国产品和投资的巨大需求,对外援助在帮助非洲受援国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把非洲受援国变成我们的投资场所,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3)全天候的朋友。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不能仅为了得到一些国家在政治领域的支持而给予援助,让这些小国坐收渔翁之利,甚至有些主要受援国为了其他利益走向了反华道路。因此我们对于那些始终和中国保持友好合作的忠诚友邦一定要加大援助力度,对于我们全天候的朋友更应该支持其经济发展,既要做到雪中送炭又要锦上添花。
2、重点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增加无偿援助的比例。对外援助战略要根据我们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对外战略的需要,科学调整对外援助中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优惠贷款的结构和比例。无偿援助属于公益性质,应该重点投资于经济发展落后,比较贫穷的受援国,而且主要针对资金需求小的公益项目进行投资,比如医院、学校、低造价贫民住房、打井供水项目等。帮助受援国提高可持续的谋生手段,提高其服务、资源、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等,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2)推行政府贴息优惠贷款。无息贷款应该主要针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国家,给予受援国的社会大型公共设施和民生项目提供这一类贷款。优惠贷款主要应该提供给经济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国家,解决他们在建设大型生产型项目或大中型基础设施中面临缺乏资金的困难。
(3)实行援外项目合资合作。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较低,因此在提供对外经济援助时应重点关注与受援国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促进双方的经济技术交流,从而使援助双方达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目的。
3、重点内容
(1)技术方面。帮助受援国提高其自主发展的能力是对外援助的根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中国必须高度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交流,为其培养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2)人才培养方面。中国应不断加大对受援国教育领域的援助,特别是增加对受援国基础教育的援助,发展小学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教育、理工、科技、经济等各领域的人才。
(3)加大节能环保领域的援助,促进绿色经济发展。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中国一直致力于帮助受援国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对外援助初期,就帮助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当地的水力和风力资源,修建中小型水电站和风电站,帮助他们开发沼气和小水电等清洁能源。
(4)加强医疗领域的援助。医疗援助对于医疗条件落后的受援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非洲许多国家面临医疗资金不足,医务人员短缺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大量援助和支持。医疗领域一直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领域,并应该仍旧是我们对外援助的主要领域。
(于晓莉,宏观院科研部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