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外卖这件事,很容易让人上瘾。比如中夜要吃东西,念头一闪,想到要下厨起火、备饭煮菜,就懒得动弹;要披衣起身,摸黑出门找馆子,还是算了。赶上冬天,霜雪横飞,就会告诫自己“晚上吃东西多不健康啊,不要啦。”所以出去吃东西,我和女朋友两个人,得彼此劝勉,才鼓得起劲来。有一个人懒,就宁可饿一阵子。可是叫外卖,那就毫无劳动成本:身不需动,腿不需抬,只打个电话,等一会儿,寒夜叩门,一开,吃的东西就来啦!——谁能抵抗这点诱惑呢?我在上海时,出去吃馆子若吃好了,就会得寸进尺地问:“有外卖送吗?”
于是,如果有一家特别中意的馆子,从不送外卖到送外卖,这样的惊喜足以让外卖变得好吃起来。
从前在上海,入夜之后,在我小区右手边的丁字路口,会停住一辆大三轮车,车上载着炉灶、煤气罐、锅铲和各类小菜。推车的大叔把车一停,把火一生;大妈把车上的折叠桌椅一拆开,摆平,就是一处大排档了。你去吃,叫一瓶啤酒,扬声问大叔:“有什么?”大叔年纪已长,头发黑里带白,如墨里藏针,但钢筋铁骨,中气充沛,就在锅铲飞动声里,吼一声:“宫保鸡丁!蛋炒饭!炒河粉!韭黄鸡蛋!椒盐排条!”“那来个宫保鸡丁!”“好!”须臾,大妈端菜上桌,油放得重,炒得地道,中夜时分,喷香扑鼻;如果能吃辣,喝一声“加辣椒”,老板就撒一把辣子下去,炒得轰轰烈烈,味道直冲鼻子,喝啤酒的诸位此起彼伏打喷嚏,打完了抹鼻子:“这辣劲!”吃完了,都是满额汗水,就抬手问大妈:“大妈结账!——你们有外卖没?”大妈摇摇头:“没有啊!忙不过来!”
于是,你要吃这大排档,只能半夜出来。有时生意太好,你得买了回家;要在当地吃也行,自己带张报纸,垫在马路牙子上,捧着饭盒吃。
老板做菜,手艺有点儿机械。几样招牌菜千锤百炼,都做得好吃;但如果有人提非分要求,比如,“老板,韭黄炒鸡丁!”老板就皱起眉来,满脸不耐烦,最后粗声大嗓说:“那样炒没法吃!”
2010年上海整治市容,这个三轮车大排档隐匿了一整个夏天。街坊们失魂落魄,到晚尤其无聊,连小卖部老板都抱怨:“我们啤酒都卖得少了!”倒不是三轮车大叔手艺独到,说来他的做法,无非大油大火、猛料重味,吃个痛快,家常也能做;但主妇们不乐意,“吃这么油,孩子怎么办?做饭可不单为你一个人”。于是乘凉时,众街坊食不甘味地坐一起发牢骚。水果店大叔边拨弄自己的猫,边摇头:“让我们少吃油盐,说是活得长;可是不吃油盐,活得长有什么乐子嘛!”
转过两个季节,要过年了。街角卖炒栗子的老板换了地方,开年换别处经营,铺位被新人承了。开店那天,来了辆三轮车,到地方,一个头发墨里藏针的身影,把煤气罐、炉灶一一趸在地上;街坊们看直了眼:三轮车大叔回来了,还有大妈,外加儿子儿媳。大家奔走相告:“租了店面了!不走了!”这一次更让人惊喜的是,他家开始送外卖了。大叔照样管炒,偶尔儿子接手;大妈管账;儿媳和儿子轮流跑堂和骑三轮车送外卖。乍开店那几天,赶上年下,生意大好,大叔经常边炒边接电话。我经常打电话去:“哎,我要一个……”“晓得了晓得了,宫保鸡丁和蛋炒饭!”“对对!”“好挂了!”
每逢这时,我就知道,大叔正忙得热火朝天,嗓门都哑了。
那是2011年一月的事。女朋友回重庆过年去了。我留在上海,预备到年下再回无锡。我买的火车票是年三十黄昏。那天上午,事都忙完了,我在街上溜达,意外看见三轮车大叔家的儿子,载着一整三轮车的饭盒,给西瓜店、羊绒店、CD店、报亭老板、小学传达室看门大叔,一一送。我有些愣,招招手。
“你们今天白天也送啊?”“我爸说,过年大家都回去了,但大家还要吃饭的;我们就送今天一天。”“你们回家去过年吗?”“我们把家安这里了,就在这里过年。”
那天中午,满街都是三轮车大叔大油重料的韭黄鸡蛋、宫保鸡丁、炒河粉、蛋炒饭味道。街两旁商铺不回家的老板们,搬着椅子,一条道坐在街旁,翘着二郎腿,吃得稀里呼噜声一片。我都看馋了,就溜达到丁字路口,看大叔使大铲在大锅里,乒乒乓乓炒得山响。我放大嗓子喊一声:“大叔,要一个……”“宫保鸡丁和蛋炒饭是吧!我知道!”“好!”
宋朝时,中国人普遍由一日二餐变三餐。吃得多了,老百姓不及下厨,像都城汴梁这样的繁华风雅所在,就流行宵夜外卖。叫了宵夜,熟的店铺就拿食盒、掌灯笼,穿街过巷送来,杯盘俱备;如果再熟一点,餐具和食盒都能留在府上过夜,白天再来拿。我跟女朋友说起这个,就馋。馋好吃的,也馋这股子信赖劲儿。
我在家附近购物时,看见一个湖北馆子,貌不惊人,灰扑扑像个没睡醒没洗脸的坐班族,只门楣上“热干面”触了我情肠——我在武汉户部巷吃过两次热干面——于是推门进去。店堂不大,略暗,老板和桌椅一样方正、色黄蜡、泛油光。但端菜上桌,才觉得人不可貌相。
热干面,煮晾得很像样子,面筋道,舌头能觉出芝麻酱的粗砺颗粒感,很香。一份豆皮,炸得很周正,豆皮香脆,糯米柔软,油不重,豆皮里除了常见的笋丁、肉粒和榨菜,甚至还有小虾肉碎,咬上去脆得“刺”一声,然后就是口感纷呈,老板说是“为了上海客人爱吃”。一个吊锅豆腐,用腊肉烩豆腐干,豆腐先炸过,表面略脆,再烩入了腊肉风味,汁浓香溢。吃完结账,老板有些不好意思似的说:“店里环境是不好,不过我们有外卖!”就给了我一张名片,指指电话号码。
以后我打电话叫外卖,有时会这样:“今天要一个豆皮,一份热干面……还有什么?”“有糍粑鱼、粉蒸肉、吊锅豆腐、玉米汤、武昌鱼、辣子炒肉……”“那要一个粉蒸肉、一个吊锅豆腐、一个玉米汤……”老板便打断我:“这么多,你们两个人吃不掉!听我的,一个粉蒸肉就可以了,我再给你配个别的菜。”“好。”
送来了,老板隔着塑料袋指:“这盒里是粉蒸肉,这盒里是豆皮,这盒里是热干面……这瓶是绿豆浆。”“绿豆浆?”“嗯,我自己弄给自己喝的,很清火!很好喝的!”“你菜单上没见过这个啊。”“嗯,我自己做的。还有这盒里是洪山菜薹,我给你炒了下。”“这个你菜单里也没有。”“没法供,这个我老婆从武汉带过来,我们自己吃的。卖,一天就卖完了。”“那怎么算钱呢?”“你们老叫我家的,这两个算我送的。”
我跟女朋友说:最好吃的外卖,就是你叫了,老板能记得。这点儿会心默契,比暖和的外卖还动人。
2012年秋天,我离开上海,到了一个没什么外卖宵夜可吃的城市。隔了一年,我回上海过夏天,为了方便起见,在离原住处甚近的酒店订了房间。到晚上,我和女朋友都饿起来了。这才想起,手机里还有个存了一年没拨的外卖号码。我拨了湖北馆子的电话,电话响了两下,被接起来了。“现在还开店吗?”我问。“开的。”“那要一个豆皮,一个热干面,一个粉蒸肉,一个糍粑鱼,我一会儿就到,菜先炒着吧。”“好。”
对面应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很温和地补了一句:“回来啦?”“是,回来啦。”
责任编辑/刘洋
于是,如果有一家特别中意的馆子,从不送外卖到送外卖,这样的惊喜足以让外卖变得好吃起来。
从前在上海,入夜之后,在我小区右手边的丁字路口,会停住一辆大三轮车,车上载着炉灶、煤气罐、锅铲和各类小菜。推车的大叔把车一停,把火一生;大妈把车上的折叠桌椅一拆开,摆平,就是一处大排档了。你去吃,叫一瓶啤酒,扬声问大叔:“有什么?”大叔年纪已长,头发黑里带白,如墨里藏针,但钢筋铁骨,中气充沛,就在锅铲飞动声里,吼一声:“宫保鸡丁!蛋炒饭!炒河粉!韭黄鸡蛋!椒盐排条!”“那来个宫保鸡丁!”“好!”须臾,大妈端菜上桌,油放得重,炒得地道,中夜时分,喷香扑鼻;如果能吃辣,喝一声“加辣椒”,老板就撒一把辣子下去,炒得轰轰烈烈,味道直冲鼻子,喝啤酒的诸位此起彼伏打喷嚏,打完了抹鼻子:“这辣劲!”吃完了,都是满额汗水,就抬手问大妈:“大妈结账!——你们有外卖没?”大妈摇摇头:“没有啊!忙不过来!”
于是,你要吃这大排档,只能半夜出来。有时生意太好,你得买了回家;要在当地吃也行,自己带张报纸,垫在马路牙子上,捧着饭盒吃。
老板做菜,手艺有点儿机械。几样招牌菜千锤百炼,都做得好吃;但如果有人提非分要求,比如,“老板,韭黄炒鸡丁!”老板就皱起眉来,满脸不耐烦,最后粗声大嗓说:“那样炒没法吃!”
2010年上海整治市容,这个三轮车大排档隐匿了一整个夏天。街坊们失魂落魄,到晚尤其无聊,连小卖部老板都抱怨:“我们啤酒都卖得少了!”倒不是三轮车大叔手艺独到,说来他的做法,无非大油大火、猛料重味,吃个痛快,家常也能做;但主妇们不乐意,“吃这么油,孩子怎么办?做饭可不单为你一个人”。于是乘凉时,众街坊食不甘味地坐一起发牢骚。水果店大叔边拨弄自己的猫,边摇头:“让我们少吃油盐,说是活得长;可是不吃油盐,活得长有什么乐子嘛!”
转过两个季节,要过年了。街角卖炒栗子的老板换了地方,开年换别处经营,铺位被新人承了。开店那天,来了辆三轮车,到地方,一个头发墨里藏针的身影,把煤气罐、炉灶一一趸在地上;街坊们看直了眼:三轮车大叔回来了,还有大妈,外加儿子儿媳。大家奔走相告:“租了店面了!不走了!”这一次更让人惊喜的是,他家开始送外卖了。大叔照样管炒,偶尔儿子接手;大妈管账;儿媳和儿子轮流跑堂和骑三轮车送外卖。乍开店那几天,赶上年下,生意大好,大叔经常边炒边接电话。我经常打电话去:“哎,我要一个……”“晓得了晓得了,宫保鸡丁和蛋炒饭!”“对对!”“好挂了!”
每逢这时,我就知道,大叔正忙得热火朝天,嗓门都哑了。
那是2011年一月的事。女朋友回重庆过年去了。我留在上海,预备到年下再回无锡。我买的火车票是年三十黄昏。那天上午,事都忙完了,我在街上溜达,意外看见三轮车大叔家的儿子,载着一整三轮车的饭盒,给西瓜店、羊绒店、CD店、报亭老板、小学传达室看门大叔,一一送。我有些愣,招招手。
“你们今天白天也送啊?”“我爸说,过年大家都回去了,但大家还要吃饭的;我们就送今天一天。”“你们回家去过年吗?”“我们把家安这里了,就在这里过年。”
那天中午,满街都是三轮车大叔大油重料的韭黄鸡蛋、宫保鸡丁、炒河粉、蛋炒饭味道。街两旁商铺不回家的老板们,搬着椅子,一条道坐在街旁,翘着二郎腿,吃得稀里呼噜声一片。我都看馋了,就溜达到丁字路口,看大叔使大铲在大锅里,乒乒乓乓炒得山响。我放大嗓子喊一声:“大叔,要一个……”“宫保鸡丁和蛋炒饭是吧!我知道!”“好!”
宋朝时,中国人普遍由一日二餐变三餐。吃得多了,老百姓不及下厨,像都城汴梁这样的繁华风雅所在,就流行宵夜外卖。叫了宵夜,熟的店铺就拿食盒、掌灯笼,穿街过巷送来,杯盘俱备;如果再熟一点,餐具和食盒都能留在府上过夜,白天再来拿。我跟女朋友说起这个,就馋。馋好吃的,也馋这股子信赖劲儿。
我在家附近购物时,看见一个湖北馆子,貌不惊人,灰扑扑像个没睡醒没洗脸的坐班族,只门楣上“热干面”触了我情肠——我在武汉户部巷吃过两次热干面——于是推门进去。店堂不大,略暗,老板和桌椅一样方正、色黄蜡、泛油光。但端菜上桌,才觉得人不可貌相。
热干面,煮晾得很像样子,面筋道,舌头能觉出芝麻酱的粗砺颗粒感,很香。一份豆皮,炸得很周正,豆皮香脆,糯米柔软,油不重,豆皮里除了常见的笋丁、肉粒和榨菜,甚至还有小虾肉碎,咬上去脆得“刺”一声,然后就是口感纷呈,老板说是“为了上海客人爱吃”。一个吊锅豆腐,用腊肉烩豆腐干,豆腐先炸过,表面略脆,再烩入了腊肉风味,汁浓香溢。吃完结账,老板有些不好意思似的说:“店里环境是不好,不过我们有外卖!”就给了我一张名片,指指电话号码。
以后我打电话叫外卖,有时会这样:“今天要一个豆皮,一份热干面……还有什么?”“有糍粑鱼、粉蒸肉、吊锅豆腐、玉米汤、武昌鱼、辣子炒肉……”“那要一个粉蒸肉、一个吊锅豆腐、一个玉米汤……”老板便打断我:“这么多,你们两个人吃不掉!听我的,一个粉蒸肉就可以了,我再给你配个别的菜。”“好。”
送来了,老板隔着塑料袋指:“这盒里是粉蒸肉,这盒里是豆皮,这盒里是热干面……这瓶是绿豆浆。”“绿豆浆?”“嗯,我自己弄给自己喝的,很清火!很好喝的!”“你菜单上没见过这个啊。”“嗯,我自己做的。还有这盒里是洪山菜薹,我给你炒了下。”“这个你菜单里也没有。”“没法供,这个我老婆从武汉带过来,我们自己吃的。卖,一天就卖完了。”“那怎么算钱呢?”“你们老叫我家的,这两个算我送的。”
我跟女朋友说:最好吃的外卖,就是你叫了,老板能记得。这点儿会心默契,比暖和的外卖还动人。
2012年秋天,我离开上海,到了一个没什么外卖宵夜可吃的城市。隔了一年,我回上海过夏天,为了方便起见,在离原住处甚近的酒店订了房间。到晚上,我和女朋友都饿起来了。这才想起,手机里还有个存了一年没拨的外卖号码。我拨了湖北馆子的电话,电话响了两下,被接起来了。“现在还开店吗?”我问。“开的。”“那要一个豆皮,一个热干面,一个粉蒸肉,一个糍粑鱼,我一会儿就到,菜先炒着吧。”“好。”
对面应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很温和地补了一句:“回来啦?”“是,回来啦。”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