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74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学习、成才过程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优化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审美 非智力因素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学习、成才过程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优化非智力因素。在新课改得实施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呢?笔者结合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和历史学科的特点,认为高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要加强对“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理解
  什么叫“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属于心理学范畴,它包含的因素是心理的、主体的,而不是非心理的、客体的。其概念可分为三个层次考察。第一个层次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它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这是个最普遍的提法;二个层次是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个因素组成,有人还加上信念。这个提法也被普遍承认;第三个层次为具体的非智力因素,由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信感、自尊心、好强心、自制性、独立性等因素构成。
  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界定众说纷纭。燕国材教授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中指出:“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以称为非智力因素。这是就其广义来说的。从狭义来说,我们认为,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性格而言。”在《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燕国材又把“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考察,第一个层次和上文的广义概念的定义相同。第二个层次把“非智力因素”具体为五个因素,即: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第三个层次更具体为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顽强性、独立性等十二项因素。
  接着,不少学者提出了对非智力因素的理解。主要有:(1)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因素。(2)非智力因素是不直接参与但却制约整个智力或认识活动的心理因素。(3)非智力因素,诸如情感、意志、性格、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品质,即我们所说的德行。(4)非智力因素就是个性结构中,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气质、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等。(5)非智力因素是指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构成的整体……非智力因素是由三种成分构成的,它们是①个性倾向性;②情绪和意志;③气质、性格与认识方式。(6)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7)非智力因素即价值性心理因素。(8)非智力因素是指除能力以外的个性心理因素,包括个性倾向性、性格和气质。(9)在意向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就是非智力因素。
  二、非智力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提出后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理论——非智力因素理论。这一理论主要由一个目的,一条假设,一个公式三部分组成。从中人们可以体会出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一个目的:非智力因素理论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引入非智力因素,其目的就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条假设:非智力因素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但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却往往差别很大,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提高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并能获得成功,成为人材。一个公式:非智力因素理论认为: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 A=f (I?N) ,即学习的成功(A),是由智力(I)与非智力因素(N)共同来决定的。这个公式存在的意义是强调学校教育必须把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智力水平的提高,通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中存在的差异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来弥补或提高,而且二者相互影响,结合在一起影响成就活动。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组成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或内容。非智力因素是学校教育目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对于学习心理发展的发生、维持和调节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这些因素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学业成就水平。
  三、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现实作用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一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愿望、动机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美的感受。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品质、智慧和思想,对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人民之利益"而学习的高尚学习动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一种心理过程。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完善个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对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达到人生目标有帮助,而且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也很有意义。历史教材中,具备坚强意志的美的形象比比皆是: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的鉴真;从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到司马迁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却矢志不渝,最终写成《史记》……,他们闪光的心灵,不朽的人生,不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美的陶冶,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畏困难去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以读为本即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提出的明确要求。在改革热潮中,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突破--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读课文、多读优美片段、多读重要的句子,从而在读中理解课文意思;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 以读为本  一、通读感知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教师从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由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赋予数学作业一种全新的概念,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坚持开放式原则,打破课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它对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教育要素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当然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也不能被忽略。对于高中语文老师来说,素养问题成为了一个热点的话题。高中语文教师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知识素养、科研素养以及文学素养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教师素养  新课程实施后,人们把目光都集中到了教材、教学方
摘要:本文介绍的是“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与探究。通过对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的分析,说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加大学生语言实践量,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合理分组、合作过程、合理评价、学习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认
课后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心得,更不是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对原设定教学方法的价值确认,预期教学效果的数值分析和下一课堂设计的最佳参考。它包括:反思成功之处、反思败笔之处、反
在从事玉米区域性试验(以下简称区试)的工作中,笔者觉得目前的区试存在一些不妥之处,现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并谈谈本人的观点: 1.处理措施的差异问题。区试属单因素试验,除品
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努力优化组合各种欣赏音乐的活动形式,以深化、丰富儿童对欣赏音乐的经验.我们要帮助
期刊
摘要:写字是小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文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小学生更好的完成各科作业,也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书写 方法 指导  目前,小学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反映在学生写字坐姿势、执笔姿势不对、写字贪快潦草、没有掌握运笔的方法,字体生硬、字不成形,常写错别字,笔顺错误现象也很频繁。如何进行写字教学,让学生都练就一手好字呢?
想象能力是创造思维的内核,是增强民族创造力的灵魂.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要重视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依托教材让孩子学习体验想象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找准“读
期刊
《荀子·修身》中有言:“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事情的成功需要我们长久地坚持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初中语文
期刊